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80)
2023(17095)
2022(14220)
2021(13376)
2020(11407)
2019(26302)
2018(25636)
2017(48991)
2016(26008)
2015(29425)
2014(28909)
2013(28699)
2012(26463)
2011(23749)
2010(23602)
2009(22132)
2008(21249)
2007(18591)
2006(15876)
2005(14411)
作者
(73167)
(61676)
(60950)
(58516)
(39087)
(29593)
(28085)
(23862)
(23381)
(21778)
(20924)
(20683)
(19363)
(19261)
(19250)
(19162)
(18287)
(18147)
(17837)
(17524)
(15068)
(14957)
(14889)
(14130)
(13972)
(13768)
(13677)
(13233)
(12357)
(12095)
学科
(108573)
经济(108453)
(72602)
管理(72560)
(59630)
企业(59630)
方法(52277)
数学(46865)
数学方法(46329)
中国(34861)
(30500)
(29440)
金融(29437)
(28227)
(27635)
银行(27596)
(26576)
(23176)
业经(22662)
(22614)
贸易(22600)
(22119)
(20751)
地方(19792)
(19713)
财务(19658)
财务管理(19616)
企业财务(18749)
农业(18661)
理论(15914)
机构
大学(368892)
学院(365891)
(159946)
经济(157031)
管理(141544)
研究(125566)
理学(122722)
理学院(121429)
管理学(119295)
管理学院(118639)
中国(101927)
(76825)
科学(74368)
(73338)
(62542)
中心(60364)
(60305)
财经(59508)
研究所(57216)
(54401)
业大(52793)
(51820)
经济学(51575)
北京(48314)
农业(47640)
经济学院(46769)
(45416)
师范(44935)
(44813)
财经大学(44749)
基金
项目(249455)
科学(197975)
基金(186018)
研究(179360)
(163515)
国家(161961)
科学基金(139026)
社会(117040)
社会科(111330)
社会科学(111299)
基金项目(97401)
(93929)
自然(89813)
自然科(87836)
自然科学(87809)
自然科学基金(86317)
教育(82223)
(80241)
资助(77226)
编号(70393)
成果(57067)
(56763)
重点(56227)
(52882)
(52158)
国家社会(50343)
教育部(49122)
创新(48895)
科研(48799)
课题(47585)
期刊
(162774)
经济(162774)
研究(106243)
中国(69236)
学报(58034)
(57047)
(53792)
科学(53395)
管理(50786)
(45737)
金融(45737)
大学(44204)
学学(41787)
农业(36057)
教育(31829)
技术(30214)
财经(29559)
经济研究(28439)
(25512)
业经(24458)
问题(21641)
(20652)
(20027)
统计(19220)
世界(17966)
国际(17881)
技术经济(17677)
理论(17534)
(17269)
(17126)
共检索到539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威  黄晓琪  郭小波  
本文基于Hansen提出的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在构造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差额的短期外部失衡指标基础上,利用G20国家面板数据从国家间金融异质性视角检验了金融渠道调节外部失衡的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代表金融市场结构差异的国内私营部门银行信贷/GDP、权益证券组合投资净流入/GDP和银行贷存比指标,及代表金融干预水平差异的总储备资产/GDP指标,会使金融渠道调节失衡产生门限效应,而代表金融开放度的指标在短期内门限效应不显著。这也是导致中美两国金融渠道调节失衡效果出现差异的原因之一。中国应通过调整金融市场结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威  黄晓琪  郭小波  
本文基于Hansen提出的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在构造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差额的短期外部失衡指标基础上,利用G20国家面板数据从国家间金融异质性视角检验了金融渠道调节外部失衡的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代表金融市场结构差异的国内私营部门银行信贷/GDP、权益证券组合投资净流入/GDP和银行贷存比指标,及代表金融干预水平差异的总储备资产/GDP指标,会使金融渠道调节失衡产生门限效应,而代表金融开放度的指标在短期内门限效应不显著。这也是导致中美两国金融渠道调节失衡效果出现差异的原因之一。中国应通过调整金融市场结构、降低对银行间接融资依赖、提升对外投资收益率、在保证充足调控能力基础上适当减少官方储备等,提升金融渠道调节外部失衡效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博  刘澜飚  
一国外部失衡调整的渠道主要包括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其中贸易渠道一直是外部调整的主渠道。但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部失衡调整的金融渠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对我国外部失衡调整渠道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美国大平稳时期的结束以及中国在近期成为新兴的不成熟的债权国,估值效应等金融调整渠道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但究其根源仍在于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合理以及中国特殊的对外资产偏向结构。因此,改革对美元过度依赖的国际货币体系并逐步调整中国的对外金融资产结构是未来我国进行外部调整的主要方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姚耀军  邵丽霞  
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关乎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已被深入研究,但关注其经济稳定效应的文献不多。本文利用界限检验法等时间序列计量技术进行发现,经济波动与金融发展存在负向的长期均衡关系。经济波动围绕长期均衡关系进行短期动态调整,但基于长期均衡关系的误差修正机制并不足以让经济波动最终回落至均衡路径。金融发展具有弱外生性,其短期动态不会受到长期均衡关系的显著影响。金融发展对经济运行稳定性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文章表明,金融发展有助于平抑经济波动,可以兼顾促增长与保稳定两大政策目标,对于提高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姚耀军  邵丽霞  
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关乎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已被深入研究,但关注其经济稳定效应的文献不多。本文利用界限检验法等时间序列计量技术进行发现,经济波动与金融发展存在负向的长期均衡关系。经济波动围绕长期均衡关系进行短期动态调整,但基于长期均衡关系的误差修正机制并不足以让经济波动最终回落至均衡路径。金融发展具有弱外生性,其短期动态不会受到长期均衡关系的显著影响。金融发展对经济运行稳定性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文章表明,金融发展有助于平抑经济波动,可以兼顾促增长与保稳定两大政策目标,对于提高中国经济发展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惠芳  陈超  
本文将海外知识资本溢出渠道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测算了G20国家1991-2010年间的国内外知识资本指数,在进行异质性检验的基础上运用组间FMOLS法对海外知识资本对各成员国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是G20国家海外知识资本技术进步溢出的重要渠道,但不同成员国的技术进步溢出效应存在明显差异。我国出口贸易和外商投资中海外知识资本的技术进步溢出效应明显,但进口贸易和对外投资中海外知识资本的技术溢出效应还不太明显。我国应更加重视优进优出的贸易政策,更加重视优化进口贸易的商品结构,积极发展技术获取型对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仰松  吴昭洋  赵仕银  龚丽娟  
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金融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帕加诺模型),构建了分析西藏农牧区以银行业为核心的金融支持与农牧民收入增长之间动态关系的计量分析模型,以新世纪以来(2000年后)为时间区段,分别从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视角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长期看,农牧区金融规模的积累对农牧民的收入增长有促进作用,金融的溢出效应明显,但投资效率和投资结构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偏差,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待进一步优化;短期看,两者间存在由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状态调整的潜在趋势,但金融支持并未对西藏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短期波动影响,金融资源与农牧民的内生发展动力之间可能并未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有待构建涵盖政府、金融机构与农户三方激励相容的利益与发展共同体。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仰松  吴昭洋  赵仕银  龚丽娟  
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金融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帕加诺模型),构建了分析西藏农牧区以银行业为核心的金融支持与农牧民收入增长之间动态关系的计量分析模型,以新世纪以来(2000年后)为时间区段,分别从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视角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长期看,农牧区金融规模的积累对农牧民的收入增长有促进作用,金融的溢出效应明显,但投资效率和投资结构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偏差,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待进一步优化;短期看,两者间存在由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状态调整的潜在趋势,但金融支持并未对西藏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短期波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钱晓霞  王维安  
随着中国金融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人民币汇率波动、短期国际资本和股票价格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文章首先构建了TVP-SV-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汇率波动、短期国际资本和股价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联动效应,联动关系与中国金融环境的变化紧密联系。接着文章构建了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分析了在外界突发性事件冲击下汇率波动和短期资本对中国股市的非对称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随着金融开放进程的推进,汇率波动和短期资本对股市的冲击将不断增加,中国一方面需要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金融体系从而增强股市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同时也要把握金融开放的节奏,稳...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金春雨  吴安兵  
本文基于IS曲线和菲利普斯曲线,运用时变状态空间模型测算出1997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二季度G20国家的动态金融状况指数,进而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波动幅度的差异,基于泰勒规则方程采用面板平滑迁移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不同金融状况下货币政策对产出与通胀的区域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波动幅度比新兴经济体更为明显,随着金融状况指数由低区制平滑迁移至高区制,货币政策对产出与通胀的反应均呈现逐渐增强的正向效应,且低区制状态下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控效果更佳,而发达国家在高区制状态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较为明显,相比G20其他国家,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效果较为突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金春雨  吴安兵  
本文基于IS曲线和菲利普斯曲线,运用时变状态空间模型测算出1997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二季度G20国家的动态金融状况指数,进而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波动幅度的差异,基于泰勒规则方程采用面板平滑迁移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不同金融状况下货币政策对产出与通胀的区域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波动幅度比新兴经济体更为明显,随着金融状况指数由低区制平滑迁移至高区制,货币政策对产出与通胀的反应均呈现逐渐增强的正向效应,且低区制状态下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控效果更佳,而发达国家在高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稹  李泉  
资产定价是金融体系通过价格信号调节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因此金融市场定价效率是中国当前发展直接融资的关键。金融市场定价效率无法直接观测,大量研究使用资产价格的异质性波动来进行衡量。本文基于非对称信息下的资产定价模型,将传统的异质性波动指标进行改进后应用于中国,并探索解决该方法在债券领域应用薄弱的问题。研究发现当前中国金融市场整体的定价效率不高,且债券市场受刚性兑付等因素的影响定价效率相对更低,建议以“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促开放”为思路提高金融市场定价效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梅波  吕朝凤  
本文应用H-P滤波法对G20各成员国的经济周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0-2009年各成员国的经济周期基本具有同周期性,G20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具有可行性。在1999年G20协调机制运行前后,各成员国的经济周期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G20协调机制有利于成员国缓和经济波动和促进持续的经济增长。研究发现,结论对中国同样适用,这表明,G20协调机制的运行有利于缓和我国经济的波动程度、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平稳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邢天才  王璇璇  郭凯  
本文构建短期动态VEC模型,并利用我国2000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四季度数据来实证研究金融总供给、金融总需求、融资供给结构、融资需求结构和通胀预期对我国融资成本的短期波动影响及动态效应,并进行了稳健性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融资成本短期波动更多来源于金融结构和通胀预期变化。在金融结构中,金融总供给中的狭义金融深化比例的变化对融资成本短期波动有负向影响且最显著,金融总需求的变化对融资成本短期波动有正向影响,融资供给结构的变化对融资成本短期波动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融资需求期限结构、主体结构和功能结构的变化分别对融资成本短期波动有负向、正向、正向影响,但融资需求主体结构影响不显著;在通胀预期中,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的变化对融资成本短期波动均有正向影响,且理性预期影响较显著。(2)冲击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表明,狭义金融深化比例、广义金融深化比例、金融总需求、融资供给结构、融资需求期限结构、融资需求功能结构、适应性通胀预期、理性通胀预期的冲击均会在短期内引起融资成本较大波动,而狭义金融深化比例、广义金融深化比例、金融总需求、融资需求期限结构、融资需求功能结构和理性预期的冲击对融资成本方差贡献率较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邢天才  王璇璇  郭凯  
本文构建短期动态VEC模型,并利用我国2000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四季度数据来实证研究金融总供给、金融总需求、融资供给结构、融资需求结构和通胀预期对我国融资成本的短期波动影响及动态效应,并进行了稳健性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融资成本短期波动更多来源于金融结构和通胀预期变化。在金融结构中,金融总供给中的狭义金融深化比例的变化对融资成本短期波动有负向影响且最显著,金融总需求的变化对融资成本短期波动有正向影响,融资供给结构的变化对融资成本短期波动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融资需求期限结构、主体结构和功能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