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11)
- 2023(9891)
- 2022(8042)
- 2021(7398)
- 2020(5965)
- 2019(12995)
- 2018(12621)
- 2017(23252)
- 2016(11760)
- 2015(12778)
- 2014(11940)
- 2013(11367)
- 2012(9976)
- 2011(8915)
- 2010(9018)
- 2009(8933)
- 2008(8159)
- 2007(7223)
- 2006(6506)
- 2005(6007)
- 学科
- 济(39521)
- 经济(39485)
- 管理(36072)
- 业(35776)
- 银(33196)
- 银行(33051)
- 企(31775)
- 企业(31775)
- 行(31524)
- 融(29587)
- 金融(29586)
- 中国(20105)
- 制(19066)
- 方法(14567)
- 财(13313)
- 技术(12474)
- 数学(12267)
- 数学方法(12125)
- 中国金融(11775)
- 业务(11629)
- 业经(11453)
- 度(11434)
- 制度(11433)
- 农(10869)
- 地方(10546)
- 银行制(10098)
- 技术管理(9517)
- 务(9366)
- 财务(9346)
- 财务管理(9333)
- 机构
- 学院(149157)
- 大学(146319)
- 济(63907)
- 经济(62525)
- 管理(56191)
- 中国(50812)
- 研究(47813)
- 理学(47043)
- 理学院(46616)
- 管理学(45907)
- 管理学院(45627)
- 财(32757)
- 银(30177)
- 京(29275)
- 银行(29019)
- 行(27027)
- 中心(25919)
- 财经(25400)
- 科学(25089)
- 江(23231)
- 融(23023)
- 经(22989)
- 金融(22602)
- 所(21919)
- 经济学(20961)
- 农(20361)
- 州(20164)
- 研究所(19584)
- 人民(19276)
- 财经大学(19176)
- 基金
- 项目(96596)
- 科学(77384)
- 研究(75533)
- 基金(70138)
- 家(59336)
- 国家(58814)
- 科学基金(51837)
- 社会(49319)
- 社会科(47025)
- 社会科学(47014)
- 省(38978)
- 基金项目(36108)
- 教育(34151)
- 划(31386)
- 编号(31002)
- 自然(30814)
- 自然科(30192)
- 自然科学(30183)
- 自然科学基金(29634)
- 资助(27476)
- 成果(24927)
- 创(24211)
- 创新(22797)
- 重点(21976)
- 发(21908)
- 课题(21394)
- 国家社会(20885)
- 部(20374)
- 项目编号(20062)
- 性(19837)
共检索到245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肖丽 叶蜀君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许多国家出现了银行倒闭的现象,再次警示了保持银行稳定对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与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在金融开放背景下,要根据新变化、新因素、新形势理解银行稳定的内涵。银行稳定指金融开放背景下,银行业具有持续的清偿能力,既能抵御和控制来自银行内部的风险,又能在面临外部危机传染与信息迅速传播扩散时,适时调整,避免和防范银行危机发生,保持正常运行与发展的状态。银行稳定并不是静止和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动态、发展的特征;银行稳定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强调银行稳定运行的同时,也要重视银行的运营效率。此外,为更好地理解银行稳定问题,还要认清银行危机、...
关键词:
金融开放 银行稳定 内涵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文巧甜
消费金融市场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众多参与者。发展消费金融是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必然选择。对于擅长对公业务、大额融资的商业银行,如何权衡小额高频的、碎片长尾的、征信不足的消费金融市场的收益与成本,面临巨大挑战。聚焦金融科技,从产品服务、场景渠道、技术能力和经营模式这四个方面深化消费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消费金融业务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金融科技 消费金融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苑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而开展金融创新成为商业银行有效应对巨大挑战的重要举措。本文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首先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背景以及发展现状,然后评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存在创新主体缺位﹑创新技术含量低以及金融创新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的具体策略,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鄢斗
当前政府债务快速扩张问题日益引起各国关注。不同国家政府债务扩张的原因、渠道、机制不同,效果也存在不同的差异。本文分析了公共债务扩张与金融脆弱性的关联逻辑,并就公共债务扩张对宏观经济金融的影响进行了理论解释与特征事实印证,最后结合我国客观现实提出完善公共支出约束制度,确保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并控制财政风险金融化风险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支出 政府债务 金融稳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朝平
对API开放银行的国际、国内监管和市场动态开展现实观察,就API开放银行对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生态圈场景建设、平台升级迭代等方面金融科技转型升级的重要影响进行分析阐述,对API开放银行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开展深入研究,并总结、提炼出商业银行推进API开放银行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荣 崔琳琳
鉴于全球金融危机所暴露出的影子银行体系两面性,国际主要市场国家正在积极开展监管改革,改善传统微观审慎金融监管与宏观调控体系,以期在发挥影子银行体系资金融通系统重要性作用的同时,克服其对全球金融体系和各国金融稳定运行的系统性风险。本文探讨了危机后国际社会影子银行监管改革进展和政策设计,为我国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监管和实现金融体系稳定提出有益启示。
关键词:
金融稳定 影子银行 国际监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宇峰 王奇波
本文主要研究会计国际化视野下的国有银行改制上市与金融稳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认为,在转型期的国有银行改制上市过程中,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将会带来损益的剧烈波动。在中国特殊的银行信用制度下,银行系统会将很小的经济波动或者银行支付危机放大,最终极有可能酿成金融的剧烈震荡。因此,在国有银行改制上市过程中,应充分研究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慎重地做出相关决策,将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之内。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国有银行 改制上市 金融稳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硕平 陈虎城 苏亮瑜
监管职能分离后,维护金融稳定成为人民银行新增的一项重要职责。本文在阐述金融稳定工作的含义、特点、重要性及其主要职责的基础上,分析了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因素,着重探讨了维护金融稳定工作的总体框架设计,文章最后还提出了维护金融稳定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人民银行 金融稳定 系统性风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云松 冯毅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化,金融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金融脱媒现象和表外资产的大量出现使得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以对接信贷需求缺口的方式实现资产规模总量的迅速扩张,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到信用创造和金融的稳定运行。文章从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目前的实际状况出发,探讨了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影响的两面性,通过准确把握其发展的根源和潜在风险,就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风险的全面监管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稳定 金融监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雷蕾 苏映雪
影子银行在推动金融创新和惠普金融的发展以及补充传统信贷促进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影子银行缺乏有效监管,也给金融稳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文章将从金融稳定定义和测度、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健性影响以及影子银行与金融稳定间三个角度对以往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为影子银行未来监管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稳定 经营稳健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瑞琳
金融稳定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核心基础,它为实际资源的配置提供理性决策的基础,并为储蓄与投资营造出良好的氛围。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更增加了维护金融稳定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如何在实现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维护金融稳定,已成为一个迫切和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
金融稳定 银行监管 模型构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智华 杨秀云
商业银行的顺经济周期特征和影子银行的风险承担机制,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下可能会导致影子银行的逆周期扩张。研究表明,这一金融特征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下会相互强化并使经济产生滞涨风险,而传统上紧盯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的Taylor规则无法有效抑制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货币政策当局应该将社会信贷总量纳入到传统Taylor规则中并对其做出一定程度的反应;作为衡量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信贷条件的贷款利率差这一观测变量,当其波动程度超过一定范围时,货币政策也应对其做出反应。消除金融歧视和金融抑制具有最好的社会福利效果,对金融变量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也应避免政策工具的冲突和政策目标的叠加。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森 彭伟 汪蓓琪
本文探讨征税对银行利润和金融体系的定量影响,按照属性将银行分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分析所得税和营业税对2004~2012年这3类银行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银行征税会增加银行服务的价格,不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看,银行都会将所得税和营业税转移到利润和损失准备金,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负面的效果;从长期看,所得税对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利润影响更加显著,对大型商业银行影响不明显;营业税不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看,对大型商业银行的影响更加显著,对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影响不明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亚明 邵士妍
本文在全面阐述资产价格波动、银行信贷与金融稳定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侧重对我国的信贷规模和资产价格波动的内在关联性进行了理论与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动态分析中,股票价格的上涨会导致银行信贷的扩张,而银行信贷的扩大又有助于股票价格的提升,且波动幅度更大。在长期的协整分析中,却不存在如此明显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股票市场的调控要考虑银行信贷的影响,逐步完善货币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产价格 银行信贷 金融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