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55)
- 2023(7356)
- 2022(6072)
- 2021(5530)
- 2020(4496)
- 2019(10161)
- 2018(9760)
- 2017(18836)
- 2016(9662)
- 2015(10706)
- 2014(10516)
- 2013(10105)
- 2012(9419)
- 2011(8479)
- 2010(8821)
- 2009(8742)
- 2008(7869)
- 2007(6947)
- 2006(6439)
- 2005(6016)
- 学科
- 济(37616)
- 经济(37582)
- 业(30262)
- 管理(29815)
- 融(25857)
- 金融(25857)
- 企(24891)
- 企业(24891)
- 银(23458)
- 银行(23458)
- 行(22853)
- 中国(19054)
- 财(13542)
- 方法(12596)
- 地方(12036)
- 制(11974)
- 农(11832)
- 数学(11404)
- 数学方法(11240)
- 中国金融(11174)
- 业经(9353)
- 务(8839)
- 财务(8814)
- 财务管理(8802)
- 贸(8797)
- 贸易(8787)
- 策(8620)
- 易(8613)
- 企业财务(8459)
- 农业(8001)
- 机构
- 学院(130378)
- 大学(127195)
- 济(60680)
- 经济(59369)
- 管理(50795)
- 研究(43898)
- 理学(42719)
- 理学院(42364)
- 中国(42361)
- 管理学(41830)
- 管理学院(41579)
- 财(31253)
- 京(25295)
- 财经(23621)
- 中心(23102)
- 科学(22000)
- 经(21411)
- 银(20780)
- 所(20460)
- 江(20298)
- 银行(20116)
- 融(19673)
- 金融(19319)
- 经济学(19264)
- 行(18869)
- 研究所(18011)
- 财经大学(17524)
- 经济学院(17376)
- 人民(17046)
- 农(16917)
- 基金
- 项目(81436)
- 科学(65391)
- 研究(65045)
- 基金(59330)
- 家(49265)
- 国家(48814)
- 科学基金(43099)
- 社会(42360)
- 社会科(40433)
- 社会科学(40428)
- 省(32150)
- 基金项目(30022)
- 教育(29279)
- 编号(27017)
- 划(26311)
- 自然(25296)
- 资助(24885)
- 自然科(24752)
- 自然科学(24748)
- 自然科学基金(24316)
- 成果(23034)
- 发(19230)
- 课题(19150)
- 重点(18314)
- 部(18215)
- 创(18063)
- 性(17615)
- 国家社会(17455)
- 制(17165)
- 项目编号(16942)
共检索到214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殷德生
金融开放与稳定性的研究绕不过金融政策的对外协调。目前的研究文献大都集中于国内政策调整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和正负问题,而对金融开放的稳定性与金融政策的外部协调问题缺乏深入研究。而且,现有的研究在对象上大多是静态决策框架内的两个同等国家。本文试图研究来自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经济冲击、给定目标下的政策选择、实力不对等的国家间溢出效应的不对称性等情形下的金融政策外部协调问题,以及从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角度深入研究持续性对称型供给冲击与持续性非对称型需求冲击两种情形下的金融政策外部协调的进程、效率与稳定性问题。
关键词:
金融开放 政策协调 外部冲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伟忠 黄炎龙
传统的货币政策理论认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应严格以通货膨胀为目标,但金融危机的爆发,资本市场的膨胀、资产价格的波动,都不断地冲击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由此引发学术界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探讨。本文以具有变参数特征的动态金融景气指数(DFCI)为工具,考察了DFCI对CPI和金融稳定性的预测作用,在此基础上,扩展前瞻性中央银行利率反应函数,将包含资产价格信息的DFCI纳入反应函数,研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行为,并拓展直接以资产价格为操作目标的泰勒准则作比较。实证表明:在扩展形式的前瞻性利率反应函数中,DFCI变量统计显著,包含资产价格的DFCI要比不包含资产价格的D...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松林
本文从新的视角提出了货币政策要素协调新理念,从理论和实践各层面,揭示了货币政策要素协调与金融稳定关系,分析了货币政策要素组合对金融稳定的效应,构筑了多维金融调控空间整体,归纳出了货币政策要素协调主、辅机制结合的复合型目标模式。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关联性 要素协调 金融稳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娟
本文将金融稳定性的内涵归纳为金融发展、金融脆弱性和金融稳健性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包含10个基础指标的金融稳定性指数,以我国1986-2008年间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当前的金融稳定性状态进行了全面的测度。测度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期间我国金融体系没有出现高度不稳定的情况,基本上保持了稳定发展。
关键词:
金融稳定性 金融稳定性指数 计量分析方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伟
一、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与公允价值计量(一)相关性与可靠性之争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主要目标是为利益相关各方进行经济决策提供信息支持。而这些会计信息必须符合一定的质量要求,即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以下简称FASB)于1980年5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惠康 任保平 钞小静
本文参照IMF(2006)和ECB(2006)对金融稳定性的定义,将金融稳定性归纳为金融体系基本要素平稳运行和具有抵抗巨大冲击的能力两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18个基础指标的金融稳定性指数,以中国2004~2008年间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以均值化后的协方差矩阵作为输入来对当前金融稳定性的状态进行测度,研究发现2004年以来的5年间,我国金融稳定性不断增强,金融体系基本要素平稳运行,但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却略有下降。
关键词:
金融稳定性 金融稳定性指数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Pablo D. Azar Garth Baughman Francesca Carapella 李丽丽 周文龙
在高波动时期,数字生态系统中的资产价值迅速增长。数字金融系统是否会给金融稳定带来新挑战?本文使用美联储分析传统金融体系脆弱性的框架来探讨此问题。数字资产生态系统近来证明自身非常脆弱。不过,数字资产市场冲击对传统金融体系的溢出影响有限。目前,数字资产生态系统在其体系外尚不提供重要的金融服务,与传统金融体系的互联有限。如果数字资产生态体系更加系统化,未来给金融稳定带来的风险会显现,包括大型稳定币的运行风险、加密资产的估值压力、去中心化金融平台的脆弱性、日益增强的互联性以及缺乏监管的普遍性。本刊编译了此篇美联储的工作论文,以期为读者带来启发。
关键词:
去中心化 数字资产 稳定币 系统性风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斯坦利·费希尔 潘彦玮
我们常说房地产几乎是金融危机的中心,可这并不准确,因为金融危机可以并也确实会发生在没有房地产危机的时候。但事实上,金融危机与房地产部门中出现的困难有紧密的联系。在Carmen Reinhart和Ken Rogoff关于金融危机的著作中,他们写道,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经济体历史上的六大银行业危机都与房地产泡沫破裂有关。此外,由房地产泡沫引起的房价下跌通常会紧跟由信贷推动的房地产繁荣而来。同时,与房地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念鲁 郧会梅
本文深入阐述了金融稳定性的涵义及金融不稳定的危害,进而阐明了金融稳定对于实现金融功能,提高金融效率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我国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必须兼顾金融稳定。
关键词:
货币金融政策 金融稳定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斯坦利·费希尔 潘彦玮
我们常说房地产几乎是金融危机的中心,可这并不准确,因为金融危机可以并也确实会发生在没有房地产危机的时候。但事实上,金融危机与房地产部门中出现的困难有紧密的联系。在Carmen Reinhart和Ken Rogoff关于金融危机的著作中,他们写道,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经济体历史上的六大银行业危机都与房地产泡沫破裂有关。此外,由房地产泡沫引起的房价下跌通常会紧跟由信贷推动的房地产繁荣而来。同时,与房地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大伟 喻奇
本文基于可比的金融变量集合提取中国金融稳定状况指数(FSCI)与全球金融稳定状况指数(GFSCI)来测度金融稳定性,运用TVP-FAVAR模型比较货币政策与外部金融冲击对中国金融稳定水平的时变影响。结果表明:相较货币政策维持金融稳定效果的逐步弱化,金融危机以来外部金融冲击对中国金融稳定的长期影响持续提升。随着金融开放进一步深化,维护金融稳定应更多通过强化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开放程度的匹配,健全针对外债与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货币政策不应以逆风向行事为主要原则,而应在主要关注产出、通胀的同时做好与金融监管的协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俊
美国次贷危机之后,资产价格对经济金融稳定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首先指出,金融的不稳定性很大程度上根源于资产价格周期性的波动;然后从银行信贷、市场流动性、信息不对称以及非理性行为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最后提出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政策建议,包括货币政策应该关注而非盯住资产价格、关注资产价格背后的信用扩张而非资产价格本身、监管部门应加快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斌 于春海 刘翠花
随着金融开放的不断深化,资本流动稳定性也在发生深度调整。然而,由于全球金融周期的动态变化,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市场化等不同金融开放形式与资本流动稳定性之间可能并非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本文以52个国家1987—2018年跨国数据为样本,使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详细考察金融开放、全球金融周期与资本流动稳定性之间的深层关联。主要结论如下:(1)将全球金融周期作为转换变量情况下,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市场化对证券类和信贷类资本流动波动的影响均存在非线性转换特征,但对FDI类资本流动的非线性影响不明显;(2)资本账户开放会加速资本流动波动,而随着全球金融风险提高,这种加速刺激会逐渐强化。当全球风险达到特定门槛,资本账户开放的边际影响会发生结构突变,加速器效果将更加明显;(3)汇率市场化虽然能一定程度抑制资本流动波动,但随着全球风险上升,其自动稳定器效果会弱化。当全球风险达到特定门槛,汇率市场化的边际影响也会发生结构突变。特别地,其对证券类资本流动波动的影响将由缓冲器转化为加速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志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向琴 杨翱 金昊 陈国进
本文建立了一个同时包含企业违约风险与银行金融风险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以技术冲击、金融冲击与货币政策冲击作为外部的风险因素,刻画了实体经济与金融系统间的风险传导渠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宏观审慎货币政策组合的调控效果。主要结论有:(1)以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目标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能够有效地稳定金融系统,但可能削弱传统货币政策对金融变量的调控效果;(2)宏观审慎货币政策应该盯住金融变量,但具体的目标取决于经济波动的驱动因素;(3)当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宏观审慎货币政策组合时,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效果减弱,且这种政策组合在金融冲击与货币政策冲击下存在“政策叠加”现象。
关键词:
商业银行杠杆 金融稳定 宏观审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