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72)
2023(8671)
2022(7371)
2021(6495)
2020(5725)
2019(13472)
2018(13124)
2017(25033)
2016(13337)
2015(15213)
2014(15373)
2013(15343)
2012(14379)
2011(12997)
2010(13287)
2009(13031)
2008(12320)
2007(11088)
2006(9480)
2005(8673)
作者
(38907)
(32456)
(32399)
(31025)
(20483)
(15704)
(14997)
(12671)
(12371)
(11538)
(10965)
(10853)
(10395)
(10212)
(10203)
(10164)
(10084)
(9565)
(9486)
(9356)
(8047)
(8046)
(7920)
(7563)
(7336)
(7322)
(7276)
(7101)
(6577)
(6546)
学科
(59714)
经济(59659)
(37896)
管理(36713)
(30262)
企业(30262)
方法(28142)
(26457)
金融(26455)
数学(25618)
数学方法(25429)
(24046)
银行(24026)
(23283)
中国(22102)
(16930)
(15827)
地方(15580)
(13913)
业经(12272)
(12059)
贸易(12049)
(11708)
(11304)
财务(11278)
财务管理(11251)
中国金融(11163)
农业(10919)
企业财务(10715)
(10418)
机构
大学(193529)
学院(192861)
(84932)
经济(83162)
管理(73494)
研究(64225)
理学(62999)
理学院(62352)
管理学(61385)
管理学院(61033)
中国(55812)
(39524)
(39523)
科学(37826)
(33380)
中心(32623)
(32429)
财经(31646)
研究所(29438)
(29016)
(28611)
业大(28278)
经济学(27595)
农业(26457)
经济学院(25279)
北京(24816)
(23704)
(23689)
财经大学(23585)
师范(23442)
基金
项目(126321)
科学(98871)
研究(92986)
基金(91413)
(78497)
国家(77856)
科学基金(66632)
社会(59672)
社会科(56811)
社会科学(56792)
(50372)
基金项目(48264)
教育(42362)
(41666)
自然(41284)
自然科(40349)
自然科学(40337)
自然科学基金(39638)
编号(38010)
资助(37811)
成果(31150)
重点(28725)
(28571)
(28096)
(26901)
课题(26162)
创新(25290)
国家社会(24880)
科研(24586)
教育部(24242)
期刊
(87525)
经济(87525)
研究(56630)
中国(37470)
(33936)
金融(33936)
(30987)
(29984)
学报(28694)
科学(25653)
管理(23893)
大学(21478)
学学(20353)
农业(19165)
教育(17234)
技术(16262)
财经(15682)
经济研究(14711)
业经(13982)
(13383)
问题(12101)
理论(10852)
(10385)
统计(10376)
(10272)
技术经济(10160)
实践(9872)
(9872)
(9426)
商业(9375)
共检索到289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小波  
本文从金融开放的内涵着手,构建了金融开放的体系结构,在这基础上提出了测算金融开放水平的公式,并进一步地对金融开放的协调性的涵义、测度和判断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研究。选择包括中国在内的108个国家和地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官方承诺的金融开放处于中度开放水平,现实金融开放水平明显要低于官方承诺水平。而中国金融开放的协调性研究表明中国在加入WTO后中国金融开放与国内发展不相协调且这种不协调的程度有加重的趋势,即相对于官方承诺的金融开放水平所要求的速度和质量国内发展显得不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海央  许雨辰  柴正猛  
文章以长江流域67个城市为样本,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经济现代化、城市建设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科学治理现代化四个子系统,包括26个基础指标。首先应用熵值法测度2005年—2020年各子系统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并测度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然后通过核密度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分析演化动态及区域间差异;最后运用变异系数和空间收敛模型来解析长江流域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收敛特征。研究发现:长江流域整体及各城市群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且差异越来越小,长江流域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存在区域差异,整体差异呈下降态势,长江流域整体及各城市群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均具有收敛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成长春  徐长乐  叶磊  孟越男  
“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是当下我国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最具综合优势与发展潜力的资源带、产业带、城市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推动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协调性均衡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种定量分析方法试图揭示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的现状,主要结论如下:(1)协调性均衡发展是我国在区域发展实践中的理论创新,旨在提升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和融合性,进而提高区域要素的配置效率;(2)在省际层面上,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的整体状况并不理想,发展过程中不均衡、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3)在地市级层面上,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之间差异巨大,各个分指数总体呈现出下游向上游逐渐递减的趋势;(4)为进一步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未来本地区需要更加注重跨区域协同合作,将共同富裕作为根本落脚点,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构建跨流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持续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芳名  
文章构建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要素错配模型,测算并分析我国2002—2019年不同层面的城乡要素配置协调性及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非农业部门要素配置呈现逐年向好趋势,要素配置基本实现协调发展;农业部门要素错配严重,但在2014年之后有所好转。从演变态势来看,31个省份的城乡要素配置呈现不断优化态势,非农业部门要素配置已基本实现初级协调,但农业部门要素错配仍然较为严重;华东地区农业部门要素配置呈现向好发展态势,华中地区农业部门要素错配较为严重,其余地区农业部门要素配置变化较为平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芳名  
文章构建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要素错配模型,测算并分析我国2002—2019年不同层面的城乡要素配置协调性及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非农业部门要素配置呈现逐年向好趋势,要素配置基本实现协调发展;农业部门要素错配严重,但在2014年之后有所好转。从演变态势来看,31个省份的城乡要素配置呈现不断优化态势,非农业部门要素配置已基本实现初级协调,但农业部门要素错配仍然较为严重;华东地区农业部门要素配置呈现向好发展态势,华中地区农业部门要素错配较为严重,其余地区农业部门要素配置变化较为平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伟  王浣尘  
工业经济部门和金融部门的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体现和保证。本文基于我国1980-2002年工业经济和金融发展的状况,运用协调性理论的概念和模型来对我国这段时期金融发展和工业经济增长的协调性进行计算和评价,以期考察金融和工业两部门协调发展和相互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与工业经济的协调性呈现出逐步强化的态势,金融发展为工业经济的平稳健康增长提供了积极的支持作用,两部门的发展保持在基本协调的水平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河北省金融学会课题组  
金融与经济的协调运行是经济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金融与经济的协调性最终体现为货币供求关系的总量协调性和结构协调性;认识和判断金融与经济的协调性,可主要通过货币供求关系,以及当前物价和利率的变化情况来把握;维护和促进金融与经济的协调性,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的正确运用和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经考察可以认为,目前我国及我省金融与经济的协调性是历史最好的时期之一,并呈现不断改善的趋势,我省的情况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还要更好些。当前存在的问题中,最突出的是还没有对我国经济中的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在融资方面做出有效的制度安排,这需要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制才能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金辉  
高等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同时科技发展也会促进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建立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两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2005—2013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度量两个子系统的动态协调度及协调发展指数。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两个子系统的协调性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金辉  
高等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同时科技发展也会促进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建立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两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2005—2013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度量两个子系统的动态协调度及协调发展指数。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两个子系统的协调性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施发启  
中国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施发启ABSTRACTThispaperputsforwardanewwaytomeasurethecoordinationofChina'sin-dustrystructureresortingtotherelatedthe...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海英  顾超超  黄梓薇  郭瑞  
本文基于1995—2011年的统计数据对长三角区域农村金融系统的协调程度进行了测算和评价。结果显示,近十年来,长三角区域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效率—结构系统、各子系统的协调性明显好于样本期早期;农村金融系统的三个构成要素总体上保持在良好协调水平之上;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子系统表现出较强的调整的协调性特征,规模—结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系数尽管保持在协调水平之上但显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效率—结构子系统明显处于不协调甚至失调状态。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黄欣然  朱学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东皇  杜宇玮  陈利馥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经验数据表明,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发展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互促关系;而人口城镇化对土地城镇化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弱,导致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持续下降;经济城镇化对土地城镇化的支撑作用也越来越弱,导致土地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持续下降。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和经济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需要改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东皇  杜宇玮  陈利馥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经验数据表明,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发展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互促关系;而人口城镇化对土地城镇化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弱,导致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持续下降;经济城镇化对土地城镇化的支撑作用也越来越弱,导致土地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持续下降。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和经济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需要改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涛  吴清扬  
本文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沿海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赋权法、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测算其人口、经济、社会、土地、生态等综合城镇化发展水平,并划分其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表明:三大城市群的生态城镇化发展优势领先,经济、社会、土地城镇化次之,人口城镇化最为滞后,珠三角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居首位、长三角次之、京津冀较低。长三角以上海为核心的东部城镇化健康度最高,次高值区分布在以南京和杭州为核心的小范围区域;珠三角以深圳、广州为核心的圈层区域是城镇化制高区,粤东高于粤西、粤北高于粤南;京津冀内部城镇化高值区分布在京津双核心区域,整体呈"核心-边缘"格局。三大城市群城镇化均处于轻度失调衰退,仅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为勉强协调发展,中度失调衰退的城市比重最大。长三角协调发展度的高值区仍集中在上海核心圈层地域,珠三角协调发展度呈自粤北、粤东向粤南、粤西逐渐衰减趋势,京津冀协调发展度的高值区分布在京、津、石核心区域范围,廊坊成为京津间断裂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