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26)
- 2023(3514)
- 2022(2790)
- 2021(2557)
- 2020(2108)
- 2019(4813)
- 2018(4552)
- 2017(8222)
- 2016(3926)
- 2015(4390)
- 2014(4193)
- 2013(4174)
- 2012(3756)
- 2011(3402)
- 2010(3667)
- 2009(3961)
- 2008(2944)
- 2007(2452)
- 2006(2267)
- 2005(2189)
- 学科
- 融(24200)
- 金融(24200)
- 银(20869)
- 银行(20867)
- 行(20382)
- 济(15455)
- 经济(15442)
- 中国(13205)
- 业(12810)
- 企(10914)
- 企业(10914)
- 中国金融(10839)
- 管理(10633)
- 制(7145)
- 财(6862)
- 地方(6088)
- 方法(5477)
- 务(5423)
- 财务(5411)
- 财务管理(5406)
- 企业财务(5256)
- 数学(5068)
- 数学方法(5020)
- 业经(4397)
- 事业(4269)
- 体(4161)
- 农(3911)
- 体制(3785)
- 业务(3582)
- 度(3378)
- 机构
- 学院(51582)
- 大学(51200)
- 济(25122)
- 经济(24587)
- 中国(21407)
- 管理(18080)
- 研究(17083)
- 理学(15055)
- 理学院(14948)
- 管理学(14717)
- 管理学院(14635)
- 银(13999)
- 银行(13563)
- 融(13348)
- 财(13316)
- 金融(13108)
- 行(12722)
- 中心(10622)
- 财经(10474)
- 人民(10313)
- 京(9738)
- 经(9503)
- 国人(9452)
- 中国人(9412)
- 中国人民(9367)
- 经济学(9255)
- 经济学院(8469)
- 科学(8095)
- 财经大学(8033)
- 所(7849)
共检索到88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靖 徐建国 曾振灏
近年来,金融对外开放成为我国政府的工作重心。金融开放是一个多层次系统工程,其内涵应该包括两个层次:一是金融服务业开放,包括对境内外金融机构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服务的放开;二是资本账户开放,包括跨境资本交易、投资、汇兑限制的放开。学界研究和实践证据都支持应区别对待这两个层次的开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炳才
1.中国金融服务业开放的条件金融开放有条件问题,也有需要问题。需要是指需要人家的资金、技术、学习人家的制度、创新金融工具跟随所谓世界潮流等。因此,很多国家在金融开放的时候,首先并不是条件约束,而是需要。当进人一定阶段以后,则必须将需要与条件结合起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根龙 冯宗宪
本文通过对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的智利、韩国成功案例和肯尼亚、葡萄牙不成功案例经验的剖析和相关理论的考察,归纳出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次序的一般逻辑。文章认为:商业存在金融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应在国内实际部门自由化之后和过境交付方式自由化、资本账户自由化之前进行;过境交付金融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应与资本账户自由化同步进行;在商业存在金融服务市场开放过程中,应注重金融监管的强化、国内银行不良资产的逐步解决和利率的不断自由化;同时,应选择合适时机,尽量在国内政治、经济稳定的情况下实施。
关键词:
金融服务 贸易 市场开放 次序 案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渐进改革与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但近年来却面临着严重的金融困境。作为渐进改革的一种内生现象 ,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源于国有金融体制对国有企业的金融支持和国有企业对这种支持的刚性依赖。民营经济一时无法在国家控制的金融体制中寻求到金融支持 ,其要害在于 ,它与国有金融体制处于不同的信用联系之中。国有银行向国有经济提供信贷的纵向信用逻辑也就不能套用于民营经济。从理论上讲 ,依托于国有银行的纵向金融支持固然可以实现民营经济的短期增长 ,但却要以损害其长期增长机制尤其是资本结构为代价 ,并由此影响整个经济的民营化与市场化进程。本文认为 ,解除民营经济金融困境的根本出路既不在于改变国有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传纶
1994年金融改革次序的宏观意义中国人民大学王传纶“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作为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任务,在1994年开始实施了。从1994年我国经济上活的实际出发,服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协调原则,是实施这一改革进度与速度的决定条件。要善于处理这三方...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卢映西 谢正勤
发展中国家在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引发了大规模的通货失控,信用紧缩及资本外流问题。经验告诉我们,金融服务贸易市场开放的“次序”至关重要。根据我国初始经济条件、国际国内政治环境和经济形势、政府能力和政府的社会信任度,我国金融开放应做出适合自己的次序安排和路径选择。
关键词:
金融服务贸易 自由化 次序 FSA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金融改革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停滞,现在又开始恢复动力。近期的自由化措施旨在缓解金融抑制、带动经济发展和保持金融稳定。推动自由化的部分措施已经生效。有限的利率自由化已经令银行提升存款利率以吸引存款,而人民币日交易区间的加大也已使得货币灵活性增强。然而,温州和前海的试验性金融改革仍然进展缓慢。预期金融自由化将会继续,因此中国政府应充分考虑到改革顺序的重要性。我们认为,中国应该依照惯例优先放开国内金融体系,然后是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不过,欧美经济的某些尾端风险或将阻碍改革进程。金融自由化虽然可能会给银行业的净息差和总体利润带来压力,但同时也会给零售银行、投资银行等业务带来新的商机...
关键词:
中国 金融自由化 改革次序 银行业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金忠 林令波 刘艳青
依托产业合作组织延伸发展的信用合作和金融互助,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最主要的内生金融配套对策。本文通过对山东省蒙阴县一养殖合作社的融资发展之路进行剖析后认为,内生金融配套是有固定边界的,一旦具有大规模商业开发的价值,银行信贷等外生融资配套将取代内生的信用合作和金融互助。而这一必然次序一旦紊乱,将会带来很大的效率损失。
关键词: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配套次序 内生 外生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熊芳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国内借款企业和投机者与政府博弈的模型,考察了在金融开放进程中,从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出发,金融自由化所应具备的次序。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国内外关于金融自由化的排序:首先是利率自由化;其次,是汇率开放;资本项目开放则在最后。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金融稳定 次序 资本项目开放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丁建勤
立类和标引次序是分类法引用次序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着重对后者进行了评述。在系统论述组号次序的基础上,对联结主题、多重列类和关联组配应用时的次序作了说明,提出了应与一般次序保持“前方一致”,并从理论上对引用次序的类型划分作了归纳。
关键词:
中图法 引用次序 组号次序 复分组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计国忠
本文以排序问题作为研究主题,试图为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提供一个理论思路。笔者对世界范围内资本账户开放国家采取的排序作了一个比较研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顺序安排。
关键词:
资本账户 开放次序 次优理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熊芳 黄宪
本文运用最小二乘回归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1978~2005年间的金融发展、资本账户开放、经常账户开放以及制度质量等变量间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资本账户开放对金融发展具有显著而稳定的促进作用,但其总体效应受制度质量的制约;经常账户开放与金融发展存在显著负向关系;在资本账户开放与经常账户开放之间,经常账户开放能显著地促进资本账户开放,并且是资本账户开放的格兰杰因,反之则不成立。这一结果表明,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质量,并且逐步放开资本账户是保证我国资本账户开放平稳进行、金融持续有效发展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
资本账户 金融发展 经常账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殷剑峰
本文从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两个领域分析 ,在不同的制度安排下 ,外部冲击将对一国经济的稳定性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的传导机制。主要结论有二 :第一 ,与政府干预的经济相比 ,全面自由化的经济具有最强的稳定性 ;第二 ,从保持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的稳定性角度看 ,自由化的最优先后次序应当是 :实体经济自由化、国内金融自由化、实行浮动汇率制和资本项目开放。
关键词:
开放经济 稳定性 经济自由化 次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田素华 杨士军
(一)我国证券业对外开放现状 1.中国企业的海外融资及国内券商境外业务发展。通过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是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的主要途径。直接上市一般都经过中国政府相应主管部门批准,融资主体一般是国有企业,主要以在香港资本市场融资为主。香港于1999年底推出的创业板市场,为国内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海外融资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渠道。中国企业实现海外融资的另一条途径是间接上市。所谓间接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虞斌 杨朋君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将进一步深化。本文基于农户借贷行为的基本次序,从借贷成本的角度对友情借贷、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农户友情借贷全面放开的基础上,我国农村应建立并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协调发展的综合型金融服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