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23)
- 2023(18494)
- 2022(15586)
- 2021(14143)
- 2020(11960)
- 2019(27377)
- 2018(26804)
- 2017(51073)
- 2016(27749)
- 2015(31124)
- 2014(31126)
- 2013(30960)
- 2012(29289)
- 2011(26671)
- 2010(27065)
- 2009(25752)
- 2008(25234)
- 2007(22782)
- 2006(20095)
- 2005(18692)
- 学科
- 济(118368)
- 经济(118212)
- 管理(81618)
- 业(80109)
- 企(64720)
- 企业(64720)
- 方法(49734)
- 数学(43852)
- 数学方法(43483)
- 中国(37880)
- 银(35794)
- 银行(35647)
- 财(34306)
- 行(33985)
- 融(33023)
- 金融(33019)
- 制(32839)
- 农(32643)
- 地方(29104)
- 业经(26664)
- 贸(23025)
- 贸易(23006)
- 学(22813)
- 易(22309)
- 农业(22192)
- 务(21599)
- 财务(21548)
- 财务管理(21495)
- 企业财务(20548)
- 体(19308)
- 机构
- 大学(402239)
- 学院(401196)
- 济(169259)
- 经济(165702)
- 管理(149748)
- 研究(141316)
- 理学(127437)
- 理学院(125960)
- 管理学(124005)
- 管理学院(123257)
- 中国(116714)
- 科学(85407)
- 京(85186)
- 财(82739)
- 农(76273)
- 所(73058)
- 中心(66986)
- 研究所(65879)
- 财经(64496)
- 江(62896)
- 业大(61385)
- 农业(60196)
- 经(58469)
- 北京(53920)
- 经济学(53019)
- 范(50797)
- 州(50290)
- 院(50244)
- 师范(50129)
- 经济学院(47932)
- 基金
- 项目(261596)
- 科学(204824)
- 基金(190092)
- 研究(187026)
- 家(167258)
- 国家(165825)
- 科学基金(140685)
- 社会(120172)
- 社会科(114094)
- 社会科学(114061)
- 省(102860)
- 基金项目(100285)
- 自然(90829)
- 自然科(88745)
- 自然科学(88718)
- 自然科学基金(87179)
- 划(86677)
- 教育(85826)
- 资助(78028)
- 编号(74362)
- 成果(61002)
- 发(59818)
- 重点(59724)
- 部(58116)
- 创(54716)
- 课题(52408)
- 创新(51343)
- 科研(50662)
- 国家社会(50195)
- 教育部(49657)
- 期刊
- 济(189057)
- 经济(189057)
- 研究(122830)
- 中国(86258)
- 农(70146)
- 学报(67644)
- 财(65433)
- 融(62063)
- 金融(62063)
- 科学(60091)
- 管理(55018)
- 大学(50680)
- 学学(48165)
- 农业(45096)
- 教育(39697)
- 财经(33298)
- 技术(32375)
- 业经(30694)
- 经济研究(30470)
- 经(28465)
- 问题(25148)
- 业(23897)
- 贸(20950)
- 理论(19821)
- 版(19741)
- 技术经济(19447)
- 国际(19014)
- 商业(18444)
- 科技(17892)
- 世界(17837)
共检索到625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董青马 卢满生
本文选取全球60个国家1981~2004年的大样本数据运用Panel Logit模型研究了不同金融开放度与发展程度下银行危机生成机制的差异。本文的贡献在于:一是将金融结构指标中的金融自由化、存款保险制度、政府治理指数、金融结构指数纳入实证中,增加了模型的普适性;二是依据金融开放程度与金融发展程度分组控制研究了银行危机生成机制的不同差异,为银行危机的生成机制提供了补充说明。
关键词:
银行危机 金融开放度 金融发展程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程学韵
危机中导致银行体系出现困难的三个主要的风险因素是: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不断上升的美元化趋势;对政府贷款的日益增加和银行存款的流失。但是不同类型的银行在这三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那就是,面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冲击,并不是所有的银行所受的损失都一样大。而且,针对1998年~2001年所进行的面板数据估计表明,存款者能够辨别出银行风险的高低。因此,在这场由挤兑引发的银行危机中,并不是所有的银行都表现出了一样的行为。
关键词:
阿根廷 银行 危机 市场规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清 韩颖慧
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可简单的分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银行在金融体系中为全社会提供流动性、管理支付清算,银行的稳定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至关重要。传统的银行危机传导理论并不能有效解释近期银行危机传染事件。运用三期模型比较了不同金融体系下银行挤兑在区域间的传导条件,对发展中国家、转轨国家频繁爆发的银行危机的原因给出体系层面解释。
关键词:
银行危机 金融体系 资产价格波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继志
早期金融危机生成机制分析强调的是经济周期变化使企业经营状况恶化,进而导致金融体系不稳定。现代金融危机生成机制分析注重的是投机冲击和金融体系脆弱等因素的作用。美国次贷危机由房地产泡沫、房贷市场风险、房贷资产过度证券化和金融监管失灵等因素共同促成。金融危机一经发生,就会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传导扩散,造成金融市场动荡乃至经济衰退。对金融危机生成和扩散机制进行分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对维护金融稳定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投机冲击 次贷危机 资产证券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桂霞 周密 陈红艳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则又处于金融业的核心地位。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各国金融开放力度加大,国际资本流动愈加频繁,对世界经济和金融领域的稳定带来了冲击,尤其是金融体系发展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W TO的缓冲期又即将结束,研究国际资本流动下银行危机的生成与传导机理对保持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市场均衡的角度研究了导致银行危机发生的变量及这些变量的取决因素,并探讨了国际资本流动对这些因素的影响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安辉
现代金融危机以90年代爆发的三次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为代表,即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随着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也使金融危机蔓延和传染的范围广、程度深,这也正是本文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议题。即通过汇总国内外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现代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并予以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银行混业经营不仅关系到自身效率的提高,更关系到银行体系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对全球范围内61个国家的跨国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一个国家对银行混业经营的限制越少,该国的金融体系越趋于稳定,发生银行危机的概率也越小。不仅如此,在宏观经济越不稳定的国家,其一般性银行危机演变为系统性银行危机的概率也越大。
关键词:
混业经营 金融体系 银行危机 稳定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慧刚
20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当时都实行固定或钉住汇率制度。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前,东亚各经济体大多实行钉住美元的相对固定汇率制,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本币严重高估,经常项目巨额逆差,宏观经济严重失衡。在汇率贬值的预期下,国际投机资本对东亚经济体货币发动攻击,大量资本流出,受攻击的经济体外汇储备耗尽,最终导致实际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崩溃,金融危机爆发,蔓延成危及东亚乃至世界的金融危机。东亚金融危机的事实表明,金融危机、资本流动和汇率制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汇率制度 资本流动 金融危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勇 陈耀刚
美国华尔街危机是包括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机构在内的全面危机,是各类机构以高杠杆进行金融市场交易类业务并导致巨额亏损的后果。美国独立投行的消失也并不意味着投行实体的消失,以大型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集团确实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承销、并购、财务顾问等投行业务在中国仍然前景广阔,但金融市场交易领域的创新确需谨慎。在重塑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关键时期,应尽快打造中国世界级的金融企业,继续以"商投"模式为基础,构建以大型银行为主体的综合化金融集团;在允许参股基金、租赁、保险和信托公司的基础上,继续扩大银行业务范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宏斌
了解传导机制可以为阻断危机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危机传导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了银行危机传导的诱因——银行脆弱性,提出金融脆弱性是银行危机传导的根本原因。本文在银行危机传导传统定义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该概念,分析了银行危机传导的途径,认为金融脆弱性是银行危机传导的重要媒介,防止银行危机传导的根本措施是提高银行的稳健性。
关键词:
银行危机 金融脆弱性 传导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怡 朱睿智
本文以福建东乌礁湾30MW风力发电项目、中国龙源电力集团公司为案例,探讨了我国风电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发展问题,并展望了清洁发展机制和新能源等相关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清洁发展机制提出了若干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国刚
始于2007年8月的美国次贷危机,经过1年多的深化,于2008年9月以后转变成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为了防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剧、避免日后此类危机再度发生,有必要深入探讨,揭示美国次贷危机本身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次贷危机 资产证券化 止损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崔军
本文认为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给许多国家的商业银行造成了冲击,也加剧了中外资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上的竞争。作为私人银行业务后起者的中资银行,需要充分认识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发展机遇,利用自身信誉提升、人才易得性增强、抗风险处置能力提升的相对优势,克服竞争激励、分业经营、跨文化管理等劣势,在竞争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争取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优异的经营业绩。
关键词:
私人银行 中资银行 战略选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峥 龙超
通过梳理金融风暴中美国相关主体对问题投资银行进行救助的种种行为,可以看出自我救助、同业救助和政府救助三种传统投行救助模式在金融危机中的最新运用。对比中美两国处理类似问题做法的异同,借鉴发达国家在危机处理中的相关经验教训,有助于中国问题券商救助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
次贷危机 投资银行 救助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