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12)
2023(17688)
2022(14837)
2021(13595)
2020(11869)
2019(26848)
2018(26371)
2017(50462)
2016(27060)
2015(30009)
2014(30069)
2013(29515)
2012(26987)
2011(24111)
2010(23952)
2009(22835)
2008(21885)
2007(19223)
2006(16043)
2005(14258)
作者
(79078)
(66201)
(65859)
(62674)
(42025)
(32153)
(30176)
(25907)
(25008)
(23407)
(22425)
(22348)
(20810)
(20766)
(20680)
(20587)
(20317)
(19662)
(19109)
(19071)
(16308)
(16296)
(16010)
(15084)
(15020)
(14770)
(14687)
(14432)
(13342)
(13078)
学科
(107320)
经济(107204)
(79853)
管理(78715)
(65155)
企业(65155)
方法(55665)
数学(49843)
数学方法(49271)
(32402)
中国(32301)
(30042)
金融(30039)
(29089)
银行(29030)
(27777)
(27423)
(23847)
业经(22909)
(22344)
财务(22285)
财务管理(22237)
(22042)
(21562)
贸易(21551)
企业财务(21236)
(21000)
地方(20691)
农业(18561)
理论(17051)
机构
大学(383524)
学院(382081)
(155932)
经济(152822)
管理(149421)
理学(130008)
理学院(128666)
管理学(126285)
管理学院(125616)
研究(123202)
中国(101388)
(78248)
科学(77264)
(73943)
(69307)
(61794)
中心(60989)
业大(60956)
财经(60018)
研究所(56719)
农业(55295)
(55218)
(54718)
经济学(49237)
北京(48147)
财经大学(45212)
(45201)
经济学院(44996)
(44704)
师范(44531)
基金
项目(266047)
科学(209290)
基金(196495)
研究(185037)
(173750)
国家(172357)
科学基金(148060)
社会(119215)
社会科(113287)
社会科学(113256)
基金项目(104214)
(103743)
自然(99361)
自然科(97189)
自然科学(97156)
自然科学基金(95471)
(88016)
教育(85719)
资助(81120)
编号(72321)
重点(60365)
(58840)
成果(57010)
(56054)
(55676)
科研(52809)
创新(52497)
计划(50688)
教育部(50443)
国家社会(50144)
期刊
(154663)
经济(154663)
研究(103917)
中国(68084)
学报(66667)
(60542)
(58390)
科学(58110)
管理(51353)
(50253)
金融(50253)
大学(49776)
学学(47696)
农业(39856)
技术(31425)
教育(30544)
财经(29640)
经济研究(26251)
(25295)
业经(25140)
(21210)
问题(20599)
(19437)
统计(19383)
理论(18340)
技术经济(18172)
(18151)
(17408)
科技(17297)
商业(17264)
共检索到544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焱林  夏禹  
本文基于现有文献梳理了金融开放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引入金融深化并建立了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金融开放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且作用结果随着金融深化的程度平滑地转变,而不是间断式突变;金融开放对金融风险的作用取决于金融深化程度,当我国的金融深化程度较低时,金融开放只会给金融体系带来更大的负担。只有当金融深化达到一定程度时,金融开放才能对金融稳定性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无论金融深化程度如何,前期与当期金融深化同等程度地提高时,总能降低金融风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新飞  廉胜南  蔡睿思  
资本流入激增在历次金融危机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全球32个国家2268家金融机构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跨境资本流入激增与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跨境资本流入激增显著提高了系统性金融风险,且短期股权资本和银行资本流入激增是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渠道。微观金融机构的高杠杆率提高了资本流入激增时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宏观审慎政策可以有效调控资本流入激增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进一步地,本文揭示了资本流入激增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两个中间传递渠道——股市价格和房地产价格。本文的基础回归结果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本文研究结论从“微观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的角度,为抑制外部输入型金融风险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彭红枫   张容菁  
资本市场开放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基于38个国家2004—2019年的跨国面板数据,使用资本账户开放(GKAOPEN)数据库中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连续时间变量,实证分析资本市场开放对各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会显著抬升开放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资本市场流入开放会加剧金融波动,进而增大开放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资本市场流出开放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取决于合规投资带来的经济增益和资本外逃造成的风险抬升两种相反效应对冲的结果,总体表现为流出开放对金融风险的影响不明显;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和开放成熟度能够降低资本市场开放的风险效应。因此,各国应结合本国金融深化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择向、择时、择序开放资本市场以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正辉  彭浬  谢梦园  
依据中国大陆31个省(市)级行政区2013年1季度至2015年3季度的面板数据,构建单因素、多因素、交互效应的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量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滞后性,生产者价格指数对其影响最大,且对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敏感度最高,金融市场预期对金融结构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正辉  彭浬  谢梦园  
依据中国大陆31个省(市)级行政区2013年1季度至2015年3季度的面板数据,构建单因素、多因素、交互效应的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量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滞后性,生产者价格指数对其影响最大,且对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敏感度最高,金融市场预期对金融结构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沈悦  孟万山  张龙  
科学准确地进行系统性金融风险动态测度与经济效应评估,是防范化解金融体系重大风险的重要前提。本文将TVP-FAVAR模型进一步拓展,加入混合创新因子(MI),并使用新构建MITVP-FAVAR模型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动态测度,在此基础上探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非线性经济效应。结果表明:基于MI-TVP-FAVAR模型动态测度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走势可识别重大风险事件,对现实情况拟合较好;经济收缩时期,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比经济扩张时期更大;低风险时期系统性金融风险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高风险时期系统性金融风险则会抑制经济增长。因此,应根据经济金融周期的阶段性特征,实行差异化管理手段,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目标之间的平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红权  
迄今为止,对金融市场的研究与分析基本上是在经典资本市场理论的线性分析范式下展开的。然而,经典资本市场理论的线性化分析方法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它不能解释现实金融市场资产价格的变化,更不能用来分析美国股市“1987年股灾”等市场突变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市场的研究出现了从线性转向非线性分析,从均衡走向演化的新趋势。本文在考察金融系统的非线性本质与作为虚拟经济系统的内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市场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原理,并形成了风险管理的整体观、内生观与过程观。这些原理将为研究金融市场与风险管理理论提供新的方向。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剑  郑智勇  张梦婷  
构建金融开放指标和不同风险面组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体系,通过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分析金融开放对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及系统性金融风险内部的传导效应。研究结论表明,金融开放整体有效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宏观经济与货币流动风险,但加剧了外部市场与资产泡沫风险累积,且近期有进一步扩大不良影响的趋势;系统性金融风险内部存在传导机制且风险间会同向影响,扩散效应明显。根据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开放条件,中国应将深化金融开放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相结合,推动金融业全方位、有序开放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动选择,也是疏通系统内部风险消化渠道的重要举措。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工  
资本账户开放与资本自由流动紧密相联。回顾历次金融危机与风险事件,其均伴随跨境资本大量流入流出。资本账户开放下的金融风险可归结于货币危机风险与银行风险。实证结果显示:资本流向对上述风险均有显著影响,具体来看,直接投资流出、证券投资流入均加剧了货币危机风险与银行风险。因此,除保持较高速经济增长水平、提高本国贸易开放程度之外,需要关注美国利率走势及其对本国货币危机风险的影响,同时应加大对资本流向的跟踪与分析力度。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林曦   王仁曾  
金融科技的出现及发展不断为金融市场注入活力,但同时也伴随着因金融市场复杂性而变化莫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基于2012―2020年企业、银行和城市层面数据,探究金融科技对金融市场复杂性演进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会通过金融业务创新加剧金融市场复杂性;制度质量的提升和监管科技的运用能够有效缓解金融科技的加剧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复杂性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一个阈值,低于阈值时并不会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而高于阈值时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概率显著提升。本文丰富了金融科技与金融市场复杂性领域研究,对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金融监管政策的科学制定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有效防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松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青  钱宗鑫  刘伟  
本文综合考虑机构个体风险、联动和传染效应、波动和不稳定性以及流动性与信用等风险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分位数回归法(PCQR)构造出可以全面反映实体经济运行情况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并对系统性风险影响实体经济的传导途径进行了探究。实证结果表明,该指数能较为准确、有效地预测未来宏观经济冲击的分布情形。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通过信贷这一渠道传导至实体部门,进而对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依据本文构建的指数,当前中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处于中高位,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保持信贷的稳健,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任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涤龙  陈双莲  
维持金融体系稳定、预防金融危机对于一国的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准确地测度系统性金融风险则是基本前提。本文基于CRITIC赋权法构建金融压力指数(FSI),并从银行、房地产、股票市场和外部金融市场综合测度我国面临的金融压力。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在2008年末达到了金融压力指数的较大值,处于需要关注的金融压力时期,说明当时我国面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较为严重;从2012年开始,系统性金融风险又达到较高水平,并且抖动较为严重,2012年2月和2013年2月的金融风险指数分别达到0.6747和0.6910,说明系统性金融风险仍然较为严峻,要谨防风险的意外冲击。整体来看,该方法的测度结果较好地吻合了我国的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联盛  
防范金融风险的首要任务是甄别和认识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与经济基本面紧密相关,往往呈现出非常强的"顺周期性",即当经济形势向好之时,系统性风险基本无影无踪;当经济形势较差之时,系统性风险反而会更加显著。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处在一个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等"三期叠加"的阶段,宏观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陶玲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复杂,一旦发生,将导致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难以发挥功能,严重时会引发金融危机,影响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当前,在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叠加的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面临的风险上升并逐步显现,如何有效地识别、防范和化解风险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从不同时期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看,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复杂,传染性极强,破坏性极大,一旦发生,将导致金融机构、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