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34)
- 2023(4908)
- 2022(3991)
- 2021(3661)
- 2020(2983)
- 2019(6796)
- 2018(6637)
- 2017(12201)
- 2016(6119)
- 2015(6836)
- 2014(6648)
- 2013(6444)
- 2012(5900)
- 2011(5345)
- 2010(5646)
- 2009(5652)
- 2008(4836)
- 2007(4370)
- 2006(3975)
- 2005(3830)
- 学科
- 融(24589)
- 金融(24589)
- 济(23654)
- 经济(23639)
- 业(22641)
- 银(21879)
- 银行(21879)
- 行(21351)
- 管理(20355)
- 企(19932)
- 企业(19932)
- 中国(15393)
- 中国金融(10919)
- 制(9019)
- 财(8343)
- 地方(8335)
- 方法(7558)
- 业经(7217)
- 农(6751)
- 务(6535)
- 财务(6514)
- 财务管理(6506)
- 数学(6359)
- 数学方法(6297)
- 企业财务(6243)
- 贸(5394)
- 贸易(5385)
- 体(5311)
- 易(5311)
- 农业(5171)
- 机构
- 学院(83067)
- 大学(80962)
- 济(38052)
- 经济(37197)
- 管理(32166)
- 中国(28962)
- 研究(27121)
- 理学(26888)
- 理学院(26658)
- 管理学(26359)
- 管理学院(26192)
- 财(18422)
- 京(16243)
- 银(15849)
- 银行(15323)
- 中心(15053)
- 融(14739)
- 财经(14626)
- 金融(14460)
- 行(14419)
- 经(13197)
- 科学(12948)
- 江(12618)
- 所(12247)
- 经济学(12190)
- 人民(12170)
- 州(11125)
- 国人(11107)
- 中国人(11042)
- 经济学院(11023)
- 基金
- 项目(51022)
- 研究(40826)
- 科学(40523)
- 基金(36969)
- 家(30705)
- 国家(30414)
- 科学基金(26662)
- 社会(26504)
- 社会科(25392)
- 社会科学(25387)
- 省(20060)
- 基金项目(18838)
- 教育(18179)
- 编号(17364)
- 划(16215)
- 自然(15336)
- 资助(15181)
- 自然科(15013)
- 自然科学(15012)
- 自然科学基金(14776)
- 成果(14475)
- 发(12104)
- 课题(11982)
- 重点(11606)
- 创(11580)
- 项目编号(11186)
- 部(11182)
- 性(11102)
- 国家社会(10977)
- 创新(10750)
共检索到137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棋
经济全球化在现阶段最显著的表现是金融全球化,而各国金融市场逐渐融为一体是金融全球化的核心内容。在一体化的全球金融市场上,成百上千亿的资金可以在转瞬间从地球的这一端转移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军
在金融全面开放与国际金融失衡的背景下,中国金融安全、金融生态与金融效率等金融发展问题倍受关注。为廓清上述金融发展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本文从战略与生态资源视角将上述命题整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文章首先比较了石油与金融两大战略资源,从战略资源视角兼容了现有的金融安全界定,接着提出了生态资源视角,探讨了金融生态与金融效率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金融开放、金融效率与金融安全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扩展的不可能三角",即通过金融生态建设提高金融效率、维护金融主权,进而保持金融安全,应成为开放背景下中国金融发展战略的主线。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董爱国
信用衍生产品是重要的信用风险转移工具。本文通过分析信用衍生产品对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的影响,研究信用衍生产品发展规律,认为信用衍生产品转移的信用风险在市场容纳能力限度内,市场能够分散吸收,提高金融效率;反之,超出市场限度,就会放大风险,引发金融危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熊园
维护金融安全,既要坚持底线思维,即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也要坚持全局思维,即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改革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央政治局近日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金融安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殷孟波 邱泉 仲崇岗
近年来,在宏观调控初见成效的同时,金融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成为危害金融安全的隐患,主要表现在银行资本金不足、信贷资产质量下降、银行资产结构单一、信贷资金严重财政化。针对上述问题,应把防范出现系统性、地区性金融风险作为“九五”期间金融监管的目标。
关键词:
金融风险,金融安全,银行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熊园
维护金融安全,既要坚持底线思维,即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也要坚持全局思维,即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改革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央政治局近日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金融安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稳妥处置重大金融风险事件”“金融机构为受疫情影响企业纾困”“实行积极稳健货币政策”和“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等多处阐述了金融安全相关问题,其中,“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安全涉及的风险因素不仅存在于金融体系内部,而且存在于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曹胜亮
中国现有涉外金融监管制度难以满足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监管要求,导致了法律制度滞后于金融改革开放进程、监管手段不足、分业监管体制造成的不同监管机构之间难以协调以及国际合作形式单一化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的监管模式难以平衡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的关系,亦无法满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涉外金融监管方面的改革要求。应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采取综合性、国际性的监管策略,加强对金融风险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殷俊
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已经融入到了世界大市场中,并且越来越明显地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事实表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包括金融业)越大,对金融市场的依赖和影响就越大。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中国的金融安全不容忽视。 不容忽视的金融安全 金融安全是指一国能够抵御国内外冲击,保持金融制度和金融体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延平 张方群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任何一个国家,一旦实行对外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特别是金融全球化进程,就会立即卷入国外的金融漩涡。就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面临金融安全问题。尤其是当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明珅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也在加快,这对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总结了美、韩两国金融开放的经验与教训,分析了我国金融开放对金融安全的考验,并有针对性地对我国未来金融开放路径、风险防范措施、监管制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开放 金融安全 开放路径 监管制度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乔海曙
在资本流动加速和一体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任何国家经济都已不可能固步自封和封闭式循环,对外开放已成为当代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一般来说,过去在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时,一国的经济安全问题往往不很突出;而现在各国对外开放程度普遍提高,一国的经济安全问题往往超越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