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36)
- 2023(17620)
- 2022(14935)
- 2021(14157)
- 2020(12024)
- 2019(27816)
- 2018(27870)
- 2017(54233)
- 2016(29231)
- 2015(33392)
- 2014(33428)
- 2013(32791)
- 2012(30387)
- 2011(27346)
- 2010(27887)
- 2009(26596)
- 2008(26059)
- 2007(23401)
- 2006(20632)
- 2005(18674)
- 学科
- 济(117822)
- 经济(117668)
- 管理(89804)
- 业(86312)
- 企(71641)
- 企业(71641)
- 方法(54599)
- 数学(48509)
- 数学方法(47747)
- 中国(36858)
- 财(36472)
- 农(33337)
- 融(30808)
- 金融(30803)
- 银(30795)
- 银行(30764)
- 制(30319)
- 行(29539)
- 业经(26351)
- 地方(23408)
- 贸(23318)
- 贸易(23298)
- 务(22904)
- 财务(22820)
- 财务管理(22763)
- 易(22753)
- 企业财务(21616)
- 农业(21612)
- 学(20831)
- 理论(19780)
- 机构
- 学院(419245)
- 大学(416944)
- 济(175442)
- 经济(171622)
- 管理(162690)
- 理学(139274)
- 理学院(137855)
- 研究(136407)
- 管理学(135291)
- 管理学院(134520)
- 中国(111203)
- 财(87328)
- 京(86804)
- 科学(79646)
- 财经(68090)
- 所(68062)
- 中心(65564)
- 农(65142)
- 江(64100)
- 经(61521)
- 研究所(60987)
- 业大(58294)
- 北京(54829)
- 经济学(54149)
- 范(51933)
- 师范(51421)
- 州(51281)
- 农业(50932)
- 财经大学(50318)
- 院(49261)
- 基金
- 项目(270234)
- 科学(213321)
- 研究(200609)
- 基金(195914)
- 家(168671)
- 国家(167253)
- 科学基金(144518)
- 社会(126555)
- 社会科(120087)
- 社会科学(120054)
- 省(106283)
- 基金项目(102281)
- 教育(94338)
- 自然(92578)
- 自然科(90453)
- 自然科学(90431)
- 划(88956)
- 自然科学基金(88801)
- 编号(83209)
- 资助(82126)
- 成果(68851)
- 重点(60878)
- 部(60804)
- 发(57872)
- 课题(57649)
- 创(56731)
- 创新(52999)
- 教育部(52764)
- 制(52572)
- 国家社会(51847)
- 期刊
- 济(192165)
- 经济(192165)
- 研究(125585)
- 中国(83275)
- 财(69514)
- 管理(60993)
- 农(59126)
- 学报(58751)
- 科学(55224)
- 融(54398)
- 金融(54398)
- 大学(45949)
- 教育(45503)
- 学学(43307)
- 农业(38856)
- 技术(38769)
- 财经(34109)
- 业经(31450)
- 经济研究(31116)
- 经(29193)
- 问题(25381)
- 统计(21895)
- 贸(21609)
- 理论(21100)
- 技术经济(20856)
- 业(20124)
- 策(19933)
- 实践(18962)
- 践(18962)
- 商业(18924)
共检索到633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罗书嵘 刘义圣
在理论上构建包含金融开放的IS-Philips模型,求解政府利率政策的损失函数,并基于1980—2018年间的年度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开放对我国利率政策目标制选择的影响,进而探讨金融开放是否应纳入利率政策目标。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开放在我国宏观经济决策中具有重要影响,应当将金融开放纳入利率政策目标选择体系中;(2)无论经济增长目标权重和折现因子如何变化,政府在制定利率政策时仍然要把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作为主要目标,但应对金融开放和汇率保持一定程度的关注度,且对金融开放的关注度要高于对汇率的关注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马亚明 刘翠
本文通过构建IS-Philips模型,不仅将货币政策的四个最终目标进行量化纳入到理论模型中,而且将房地产价格波动加入其中。在此基础上,基于我国的宏观经济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制的选择。分析结果表明:(1)在货币政策目标制选择过程中,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应将金融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第五个目标;(2)通货膨胀目标制并非是关注房地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目标制的最优选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晨燃 安锦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呈快速上涨趋势,股票等资产价格波动较大,货币政策的实施难度加大,其所反映信息的真实性亟待探讨。研究考虑包含资本市场价格波动因素的货币政策效果,可以为优化货币政策制定,稳定金融市场提供参考。本文利用我国2001年1月至2016年10月的月度数据模拟分析了考虑不同资产价格(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货币政策规则对最优利率、实际产出的影响。最后,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中央银行采取的货币政策操作会对资产价格产生影响。而这一影响恰恰是央行关注的重点,但不是货币政策制定的依据。
关键词:
资产价格 货币政策 反应函数 防范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范立夫
本文剖析了基于传统利率平价理论的"中美利差原则"指导下中国货币政策实践所面临的困境,指出货币当局放弃该原则主要是因为跨境资本的套利模式已经发生转变,即已不再是传统的利差套利模式,并引出资产价格套利的概念。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引入资产价格套利模式,对利率平价模型进行修正,建立资产加权收益率平价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根据修正后的模型,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利率与汇率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关键词:
利率平价 利差套利 资产价格套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彭方平 王少平
利率调控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我国其有效性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首次以新古典投资模型为分析框架,从微观的角度,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利率政策的微观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通过改变政策利率以及影响国债到期收益率等,影响资本使用成本,从而影响公司的投资行为,说明了我国利率政策的微观有效性。
关键词:
动态面板数据 货币政策传导 资本使用成本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淑萍 樊颖 杨赞
动态调整的利率政策,经由周期性波动的房地产市场,以复杂的"非对称"路径作用于房价。本文基于北京市2002年8月至2015年3月的月度数据,使用小波分析工具对房地产市场周期进行识别,选取GARCH模型,对不同利率政策方向和不同房地产市场周期下的非对称"利率-房价"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北京,利率与房价在长期水平上呈负相关;不同利率政策方向下的"利率-房价"关系存在差异,利率下降对房价的刺激程度比利率上升对房价的抑制程度更显著;同时不同房地产市场周期下的"利率-房价"关系存在差异,房地产市场处于上行期时"利率-房价"的负相关性更显著。最后,本文结合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汤毅林
在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中,利率政策是常用的工具之一。事实证明,利率政策的效应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并不能完全保持一致。在不同的条件下,为什么利率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会呈现出正效应与负效应呢?利率政策本身客观存在的局限性是关键因素。只有重视与加强利率政策的局限性研究,才能提高实施利率政策的有效性,才能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预期目标的实现服务。
关键词:
利率政策 有效性 局限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蔡彤娟 张晓延 杨崇兵
本文从利率作用机制的效率这一角度出发,利用1996Q1—2013Q3的数据,以2003Q1为节点,运用四变量S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别考察全样本和两个子样本期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贡献率和具体效应。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现阶段虽然有一定优势,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金融工具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完善,以及广义货币供应量可控性的逐渐降低和国内信贷调节有效性的降低,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条件在不断成熟。建议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该向利率转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强 孙美欧
我国货币市场发展并不完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存在着长期分割的现象,这极大地削弱了利率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效果。我国股票市场标准市盈率相对于利率的变动并不敏感,利率政策对股票市场的杠杆作用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并且利率政策对股票市场中各行业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也存在着差异,各行业的敏感程度、调整速度也各不相同。我国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股票市场,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并根据各个行业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利率政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志远
此文完稿于5月 24日,是时央行尚未宣布第七次降息。虽然此文提出的问题与方法已在第七次降息中部分得到解决,但文章分析的思路及其论点仍值一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索彦峰
本文将金融创新因素纳入基本普尔分析之中,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两个基本结论:(1)在金融创新发展的初期,总需求冲击方差相对于货币需求冲击方差仍然较大,同时IS曲线相对LM曲线会变得更加陡峭,此时中央银行将优先选择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目标;(2)在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阶段,货币需求函数将变得极不稳定,以致于货币需求冲击远远超过总需求冲击时,无论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如何,选择利率充当中介目标将变得更加有吸引力。就我国而言,现阶段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目标还是较优的选择;长期来看,利率作为中介目标也会因金融创新而失效,一个可行的选择是通货膨胀目标制度。
关键词:
金融创新 基本普尔分析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小松 张楚雯
相对于传统的金融市场,货币政策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影响、作用机制更加复杂,运用阈值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效应。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对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即当货币政策调控的金融市场利率水平较高时,货币政策趋紧,货币政策调控的短期利率与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的波动方向相反,它们偏离长期均衡的速度较小;当货币政策宽松时,货币政策调控的利率与互联网金融市场利率呈同方向波动,且偏离长期均衡的速度较大;货币政策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结构性特征,因此,为了保持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央银行有必要考虑货币政策的结构特征,审慎出台相应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互联网金融 阈值 非线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海丰
(一)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在国家的经济杠杆中,信贷利率有着重大和灵敏的作用信贷利率调节着社会的利益格局,调节着存款者和贷款者、生产者和消费者、银行和财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晖明 万建军
服从于经济发展目标要求,中央银行采用一定的货币政策手段作用于市场环境,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需要通过一定的中介目标选择加以传递。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约束机制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社会福利约束,二是国民经济中"相对不稳定部门"的表现。在美国学者普尔提出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差异化福利约束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机理。研究发现,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福利约束增强了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优势。如果货币当局将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同时纳入福利约束,这将会对中介目标选择及货币政策操作范式产生影响。在权衡经济稳定与物价稳定之间,如果货币当局更偏好物价稳定,对通货膨胀的厌恶系数大于经济下行,那么利率中介目标的效果和优势会增强,而货币数量的边际效果和优势有所下降。研究还发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发展,经济不稳定的因素逐渐从实体经济领域转移到金融领域。本文的结论有助于理解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能够为推动当前货币政策调控方式转型提供新见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