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3)
- 2023(7023)
- 2022(5766)
- 2021(5274)
- 2020(4504)
- 2019(10376)
- 2018(9938)
- 2017(19426)
- 2016(10111)
- 2015(11226)
- 2014(11117)
- 2013(11119)
- 2012(10593)
- 2011(9397)
- 2010(9835)
- 2009(9419)
- 2008(8506)
- 2007(7385)
- 2006(6557)
- 2005(6135)
- 学科
- 济(47349)
- 经济(47305)
- 业(30026)
- 融(26637)
- 金融(26637)
- 管理(25143)
- 企(24907)
- 企业(24907)
- 银(22828)
- 银行(22806)
- 行(22199)
- 中国(18984)
- 方法(18360)
- 数学(15829)
- 数学方法(15733)
- 财(13862)
- 地方(13127)
- 制(12716)
- 业经(11715)
- 农(11220)
- 中国金融(11081)
- 产业(10857)
- 贸(10204)
- 贸易(10195)
- 易(9980)
- 务(9364)
- 财务(9352)
- 财务管理(9336)
- 企业财务(9044)
- 体(8844)
- 机构
- 大学(142474)
- 学院(142364)
- 济(68873)
- 经济(67720)
- 研究(52223)
- 管理(52062)
- 中国(46559)
- 理学(44503)
- 理学院(44012)
- 管理学(43487)
- 管理学院(43230)
- 财(31901)
- 京(29747)
- 科学(28353)
- 所(25913)
- 财经(25492)
- 中心(25380)
- 研究所(23581)
- 经济学(23453)
- 经(23164)
- 经济学院(21467)
- 农(21050)
- 江(20514)
- 融(19831)
- 金融(19483)
- 财经大学(19301)
- 北京(19159)
- 院(18969)
- 银(18310)
- 业大(17871)
- 基金
- 项目(93959)
- 科学(74602)
- 研究(70405)
- 基金(69100)
- 家(59765)
- 国家(59306)
- 科学基金(50647)
- 社会(46346)
- 社会科(44423)
- 社会科学(44417)
- 基金项目(36093)
- 省(35694)
- 教育(30499)
- 自然(30466)
- 划(30068)
- 自然科(29759)
- 自然科学(29755)
- 自然科学基金(29270)
- 资助(28859)
- 编号(27244)
- 发(22801)
- 成果(22206)
- 重点(22082)
- 部(21392)
- 创(20592)
- 国家社会(20097)
- 创新(19356)
- 发展(19169)
- 课题(19110)
- 展(18918)
共检索到222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世金 王爱萍 胡海峰
针对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去工业化问题,本文重点研究金融开放对产业结构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选取1996—2017年7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使用工具变量广义矩估计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对产业结构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对工业化有促进作用;发达国家金融开放对产业结构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金融开放呈现显著的去工业化效果,即金融开放度与产业结构指标具有非线性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中等收入国家金融开放主要通过信贷和货币市场影响产业结构,高收入国家主要依赖资本市场影响产业结构。
关键词:
金融开放 去工业化 产业结构 国际比较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兆萍 马婧
我国制造业尚处在"缺"核少"芯"和耗能较大的阶段,在此背景下,深入细化研讨经济开放、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对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产业乃至整个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49个国家1980-2015年的数据,将样本国分为深度跨越、浅度跨越、深度陷入和浅度陷入国家组,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分别考察4个国家组经济开放、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条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途径。此外,在跨越组中,经济开放、技术进步能有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同时,经济开放会显著提高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进作用。其中,深度跨越组依靠国际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会明显增强技术投入、产出和效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效果,而陷入组却缺乏相应的显著性。因此,我国应当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积极增进国际经济交流,并通过调整技术投入结构与效率及重点培养科研人才等方式,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兆萍 马婧
我国制造业尚处在"缺"核少"芯"和耗能较大的阶段,在此背景下,深入细化研讨经济开放、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对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产业乃至整个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49个国家1980-2015年的数据,将样本国分为深度跨越、浅度跨越、深度陷入和浅度陷入国家组,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分别考察4个国家组经济开放、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条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途径。此外,在跨越组中,经济开放、技术进步能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洪娟
金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文章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金融支持措施从市场性金融支持、政策性金融支持和利用外资这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这些措施对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实施资金配置和金融支持战略的启示。
关键词:
金融支持 产业结构优化 国际比较 广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杰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表明,技术密集化和信息化将是产业发展的方向,而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演进的核心动力,政府科学合理的宏观引导是产业结构调整顺利实施的关键。通过深入分析日、韩两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教训,指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应结合国情,突出资源整合和集约开发,紧密围绕主导产业,形成协调配套的关联产业体系,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演进规律 技术创新 政府调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越强 蔚立柱 沈迎春 雷建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背景下,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能。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以及面板门槛模型详细检验了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两者具有协同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存在"双门槛效应",即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一个最优调整区间,呈现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因此在协调不同政策时,应注重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协同效应和门槛效应,发挥"1+1>2"的政策效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继兵
不同国家金融支持产业政策的机制和方式主要由相关国家经济体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及面临的环境和任务的差异所决定。产业政策金融支持的国别差异典型地体现在市场力量发挥充分的先期工业化国家和政府主导特征显著的赶超型国家。对此进行比较分析,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完善我国产业政策金融支持的机制和方式,建立有效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金融支持 比较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陶洁 杨保建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典型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的分析,总结他们发展的经验教训,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深入剖析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调整 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徐采果
产业结构转换作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产业结构转换方式的不同选择,及其动力和基础的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是不一样的。合理选择符合本国经济发展条件的产业结构转换方式,能有效促进经济的迅速增长,相反的情况则往往可能对一国经济只是产生弱效应,甚至是负效应。要发挥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功效,需要明确产业结构转换的方式,把握不同转换方式下经济因素是如何发生作用的,以及分析产业结构转换的动力及基础,从而为制订产业政策提供合理的依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李正茂
本文分析了金融结构通过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产生的不同作用机理,并通过具有代表性的30个包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数据,检验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在考虑技术转移的情况下,适宜的金融结构可通过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有较显著的正向作用,而金融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为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骁毅
以我国1978~2011年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模型的构造,找出二者之间的长期与短期关系。通过分析发现,二者互为因果,且存在稳定关系。但目前我国两种结构上还存在着滞后经济发展的问题,需要进行结构优化。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叶德珠 黄允爵 曾繁清 叶显
产业发展政策和战略对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保持领先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地区产业发展战略下的技术选择往往会偏离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最优要素禀赋结构,此时就需要与技术选择相匹配的金融结构来缓解偏离造成的要素禀赋结构扭曲,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演进。利用2001-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结构升级、技术选择与金融结构三者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地区最优要素禀赋结构会随着时间和空间变动;地区技术选择的要素投入如果偏离了这一最优结构,将会阻碍产业结构升级,且要素禀赋结构的扭曲程度越严重,这一负作用也越大。适宜性金融结构能够减少要素禀赋结构扭曲给产业结构升级造成的负效应。金融结构越偏向于市场主导型,越能适应要素禀赋结构扭曲程度高的技术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强 张一林 林毅夫
本文考察银行和金融市场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产业发展的不同作用。研究发现,当产业的技术和产品较为成熟时,风险相对较低,资金回报较稳健,银行是更加有效的融资渠道;而在技术前沿的产业中,创新和研发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都较高,金融市场能够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金融结构也必将随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变迁。在中国经济由成熟制造业主导的阶段,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许多产业不断接近世界技术前沿,金融市场的重要性将逐步显现,但良好的市场投资环境是金融市场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本文发现与相关经验事实一致,能够为解析中国金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邱静
产业结构的升级依托于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依托于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然而在我国利用金融资源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大都将金融配置资源的功能定位在银行的信贷活动上,这样的金融体系不仅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还有可能产生阻碍作用。因此,如何大力发展适合新兴产业柔性生产的资本市场,构建金融与科技相结合的融资机制,是扶植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
关键词:
新兴产业 产业结构升级 金融支持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丽君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传统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缺乏可持续性,技术创新要素的供给乏力,金融资源很难自发流入技术创新领域。金融原本因实体产业发展的所需而生,却不具备专为实体产业发展提供金融供给的"执着"。因此,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金融总量和金融结构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VECM模型估计预测了2013-2027年共计15年的数据,发现金融总量未来增势最明显,金融效率未来有下降趋势,应当引起重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未来也呈较为明显的上升态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