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3)
2023(12491)
2022(10336)
2021(9536)
2020(7699)
2019(17560)
2018(16806)
2017(31918)
2016(16573)
2015(18654)
2014(18208)
2013(18274)
2012(17471)
2011(16075)
2010(16242)
2009(15378)
2008(14611)
2007(12816)
2006(11812)
2005(11393)
作者
(45972)
(38052)
(37758)
(36211)
(24264)
(18102)
(17086)
(14718)
(14643)
(13484)
(13405)
(12759)
(12445)
(12218)
(12002)
(11975)
(11104)
(10980)
(10846)
(10459)
(9777)
(9109)
(9079)
(8809)
(8647)
(8624)
(8309)
(8235)
(7676)
(7581)
学科
(75957)
经济(75882)
(43834)
管理(41653)
中国(33043)
(32251)
企业(32251)
(27343)
金融(27343)
(25335)
银行(25327)
(24713)
方法(24247)
(22628)
地方(22532)
(22255)
(21831)
数学(21600)
数学方法(21499)
税收(20384)
(20211)
(17551)
(17350)
贸易(17331)
业经(17234)
(16904)
农业(15879)
(13016)
(12425)
(11881)
机构
学院(232936)
大学(232849)
(110311)
经济(108323)
研究(90340)
管理(82297)
中国(77241)
理学(68411)
理学院(67597)
管理学(66879)
管理学院(66431)
(57135)
(50669)
科学(48545)
(45354)
财经(42963)
中心(41426)
研究所(40240)
(39190)
经济学(36814)
(35235)
(34295)
北京(33781)
经济学院(33254)
财经大学(31922)
(31864)
(31023)
师范(30767)
(28917)
业大(26756)
基金
项目(144360)
科学(114693)
研究(112745)
基金(105839)
(90986)
国家(90212)
科学基金(76593)
社会(75341)
社会科(71760)
社会科学(71749)
基金项目(53882)
(53023)
教育(49357)
编号(45517)
(45190)
资助(43466)
自然(43159)
自然科(42163)
自然科学(42153)
自然科学基金(41443)
成果(39297)
(37638)
(33308)
国家社会(33197)
重点(32967)
课题(31770)
发展(31628)
(31118)
(30655)
(30587)
期刊
(127392)
经济(127392)
研究(87503)
中国(54018)
(41894)
(40487)
金融(40487)
(33990)
管理(31041)
学报(30802)
科学(29495)
教育(25889)
大学(23992)
农业(22853)
经济研究(22729)
学学(22194)
财经(21561)
业经(19227)
(18643)
技术(17921)
问题(16657)
(16491)
(16380)
国际(16349)
(15882)
世界(14878)
税务(14106)
(12406)
理论(11375)
技术经济(10733)
共检索到391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羌薇  王雄飞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金融业不断壮大与发展,税收情报交换在金融开放背景下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与国际税收征管合作的攻坚力量。本文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时间起点,梳理了中国金融开放下税收情报交换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发现税收情报交换发展大体呈现"相机抉择"模式的特征,即税收情报交换的内容和形式更多是从经济金融发展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随着金融开放进程加速和金融活动复杂性凸显,税收情报交换发展的现实困境也暴露出来。因此,本文以问题为导向,从建立上下级双向互动制度、健全涉税信息交换反避税的国内法律体系、构建区域性税收情报交换平台等方面提出完善之策。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贾军安  
本文回顾了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各种规范和内容的发展变化,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除了情报交换的技术性障碍以外,最根本的是情报交换中政府与企业之间、主权国家之间以及国家个体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即情报交换存在效率与公平问题。最后,文章对如何通过创新情报交换的制度和组织形式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构想。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高阳  
2013年,中国正式加入《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标志着中国税收情报交换工作迈向新阶段。中国税收情报交换工作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取得哪些成绩、当前及今后将面临哪些重大挑战?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国际税收征管协作处处长黄素华。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高阳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批准了我国加入《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标志着我国与国际间税收征管合作的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参与国际税收治理、提高跨境税源管理水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前,国际间税收征管协作的重要形式是税收情报交换。30多年来,我国税收情报交换工作逐步由以双边合作、个案处理、应请求为特征的阶段,向以多边合作、批量处理、定期自动交换为特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何杨  张晨  
近十年来,针对避税地的"反有害税收运动"逐渐将重心转移到税收透明度和情报交换的国际标准上。"全球税收论坛"这一成员广泛的国际组织日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并通过同行审议的方式使得它的国际影响力迅速增长。中国作为全球税收论坛副主席国,于2012年6月顺利通过了第二轮的同行审议,为税收透明度和情报交换树立了新的典范。到目前为止,全球税收论坛已经审议了70多个国家,预计到2012年年底,将有更多的国家接受审议。这种以情报交换、税收透明度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崔晓静  
作为国际税收行政合作核心的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制度目前存在诸多缺陷:相对于银行保密制度实力较弱,对金融隐私权和税收公共利益的协调不够,税收情报交换协议呈碎片化发展的趋势,国内监管的配套制度效力不足等。因此,要建立有效的国际税收行政合作机制,逐步完善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制度。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梁若莲  
税收情报交换是国际税收征管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打击跨国偷、逃税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美国税收情报交换的机构设置、人员职责以及操作程序,并提出了学习借鉴美国经验以改进我国情报交换工作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娜  
我国已与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条约中承诺互换税收情报。而且近年来缔约国向我国提出的情报交换请求逐年增长,请求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但是,我国税务机关在国际税收情报交换中经常遇到与我国国内法脱节的问题,造成履约不畅,甚至面临泄露商业秘密、国家机密的风险。因此,本文以专项情报交换为例,分析在情报交换中的哪些环节我国存在立法缺失,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技术和行政司法实践,提出完善我国国内立法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叶莉娜  
金融机构税收情报披露与交换经历了萌芽、"破冰"和迅猛发展三个阶段。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美国《海外账户税收遵从法案》(FATCA)、欧盟《税收征管合作指令》扩展提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金融账户情报自动交换标准》在内的三套制度。从发展前景看,由于已经具备的政治、法律和技术基础,金融机构进行情报披露和实施自动情报交换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一方面应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应当将自动情报交换条款纳入国内法,及时更新相关税收情报交换条款。此外,要建立专门的情报处理系统,以降低税务机关的履约成本;要制定金融机构合规指导手册,以降低金融机构的合规成本。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小军  
考察了建国以来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进程,并从中得出:城乡统筹发展要确立农业、农村的战略地位;坚持以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来处理城乡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政策。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杨肖  
税收情报交换是国际税收征管合作中最为重要和常用的手段,它打破了一国税务机关只能在本国领土范围内获取信息的局限,最大程度地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给跨境逃避税行为带来的便利,有助于各国掌握本国税收居民境外交易信息和金融账户信息,识别企业的经济活动发生地和价值创造地,核实个人的收入来源地,为落实"利润在经济活动发生地和价值创造地征税"税改原则创造了必要条件,也为各国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税收征管难题提供了有效手段。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晓琳  高山  董继刚  
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需要良好的农村金融制度做支撑。30多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梳理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历史演进及特征,总结了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成效,并从产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及支农力度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路径,以期改善农村金融供求现状,提高农村金融制度的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晓琳  高山  董继刚  
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需要良好的农村金融制度做支撑。30多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梳理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历史演进及特征,总结了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成效,并从产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及支农力度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路径,以期改善农村金融供求现状,提高农村金融制度的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引言毛泽东同志在1927年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合作社,特别是消费、贩卖、信用三种合作社,确实是农民所需要的。他们买进货物要受商人的剥削,卖出农产要受商人的勒抑,钱米借贷要受重利盘剥者的剥削,他们很迫切地要解决这三个问题。"时距1927年已过80年,中国农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文涛  姜润鸽  
基于制度变迁和福利文化的相关理论,本文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70年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困境进行了讨论。分析表明,70年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主要经历了"传统家庭养老—集体养老—新型家庭养老—社会化养老"等四个阶段的演化过程。尽管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二元"架构具备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农村养老保障产品长期供给不足,引致养老保障体系的运行成本持续增长,进行城乡统筹的所谓"转轨"成本较高。市场化参与力量相对缺失,农村养老保障的多元主体供给体系难以构建。由于可能存在的"小农意识"和短视行为以及关于养老保险产品的悲观预期,农民群体的主动参与意愿相对不足,引致这一群体广泛参与的可持续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并未有效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