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5)
- 2023(10320)
- 2022(8470)
- 2021(7478)
- 2020(6274)
- 2019(14118)
- 2018(13765)
- 2017(26498)
- 2016(13625)
- 2015(15344)
- 2014(15221)
- 2013(15096)
- 2012(14134)
- 2011(12930)
- 2010(13374)
- 2009(13234)
- 2008(12223)
- 2007(11098)
- 2006(10204)
- 2005(9823)
- 学科
- 济(79615)
- 经济(79525)
- 管理(46501)
- 业(41877)
- 企(36108)
- 企业(36108)
- 融(27776)
- 金融(27774)
- 银(24978)
- 银行(24968)
- 方法(24920)
- 中国(24684)
- 行(24186)
- 数学(22170)
- 数学方法(22070)
- 财(21316)
- 地方(20514)
- 制(19859)
- 业经(16251)
- 农(14826)
- 务(13819)
- 体(13813)
- 财务(13790)
- 财务管理(13768)
- 企业财务(13260)
- 地方经济(12817)
- 学(11301)
- 中国金融(11287)
- 体制(11019)
- 环境(10161)
- 机构
- 大学(202437)
- 学院(202014)
- 济(102869)
- 经济(101027)
- 管理(74848)
- 研究(69834)
- 理学(63107)
- 理学院(62519)
- 管理学(61786)
- 管理学院(61409)
- 中国(61275)
- 财(50819)
- 京(40405)
- 财经(39411)
- 经(35568)
- 经济学(35336)
- 科学(34667)
- 所(33543)
- 中心(33225)
- 经济学院(31525)
- 江(31031)
- 研究所(29498)
- 财经大学(29298)
- 北京(25781)
- 融(24730)
- 院(24566)
- 金融(24341)
- 州(24317)
- 农(24304)
- 银(22930)
- 基金
- 项目(123230)
- 科学(98722)
- 研究(94415)
- 基金(92176)
- 家(77279)
- 国家(76661)
- 科学基金(67122)
- 社会(65754)
- 社会科(62613)
- 社会科学(62601)
- 基金项目(47564)
- 省(46854)
- 教育(42307)
- 自然(38524)
- 划(37857)
- 资助(37799)
- 自然科(37606)
- 自然科学(37600)
- 自然科学基金(36959)
- 编号(36649)
- 成果(31118)
- 制(29665)
- 国家社会(28584)
- 部(28409)
- 重点(27660)
- 发(27615)
- 创(26191)
- 教育部(25786)
- 课题(25713)
- 性(25487)
共检索到32980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阿布都瓦力·艾百 董兵兵 陈昕怡
本文在Aghion等(2004)的基础上分析资本管制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所引起的宏观经济波动是否有抑制作用,并通过对41个发展中国家1997-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SYS-GM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资本管制可以通过改变国际借贷成本有效平抑金融开放所带来的信贷过度和产出波动,其核心机制是防止非贸易品价格的剧烈动荡,这对于使用资本管制政策在中国金融开放中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金融开放 宏观经济波动 资本管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万光彩 彭派
以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带来的国际资本流动大幅增加为背景,采用2005—2020年31个新兴市场国家的年度数据,在“推-拉”框架的基础上引入金融开放,研究金融开放如何改变各驱动因素对资本流入规模的影响,最后利用PVAR模型分析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开放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大各驱动因素对资本流入规模的影响。对于更开放国家来说,资本流入对于各驱动因素更加敏感,而且由于不同类型资本的流入规模和目的不同,该影响表现出异质性。金融开放水平越高,资本流入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越大。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入 面板门限回归 宏观经济波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兰凤 袁申国
文章通过建立新型开放经济宏观模型和实证计量模型,考察了金融开放扩大、金融效率提高是加大还是降低了中国经济波动性问题。模拟结果显示:金融效率不变时扩大金融开放会使消费、投资波动性先降后升呈U型特征,产出和利率波动性表现出先较平稳而后上升,就业和通胀波动性则一直上升;金融开放度不变时,各宏观变量波动性都随着金融效率提高呈下降趋势。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金融开放扩大会加大产出的波动性,对投资和消费影响的U型特征显著,提高金融效率可以平滑产出、消费和投资波动性。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中国继续扩大金融开放而不同时提高金融效率,将引起宏观经济波动不确定性增加,金融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平滑各宏观经济变量波动性。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小胜 董丰 熊琛
本文将金融摩擦及金融开放程度差异纳入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量化分析我国金融开放程度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开放程度与产出波动呈现U形非线性关系,金融摩擦是使得产出波动出现拐点的关键;随着金融摩擦程度的减小,越大程度的金融开放越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外国冲击与金融摩擦的相互作用是决定产出波动非线性变化的关键;福利分析显示金融开放可增进福利,但更强的外国冲击则可能逆转福利效应。
关键词:
金融开放 金融摩擦 宏观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熊衍飞 陆军 陈郑
本文以Quinn指数表征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考察了资本账户开放对人均实际GDP增长率波动、人均消费增长率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看,资本账户开放显著降低了OECD国家的人均实际GDP增长率波动和人均消费增长率波动;资本账户开放显著提高了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实际GDP增长率波动,人均消费增长率波动得到缓释。国际资本进出对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实际GDP增长率、人均消费增长率波动的影响显著高于OECD国家。消费关联之谜不成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京芳 潘传快 向修海
文章通过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企业对金融衍生品的使用,增强其在面临总不确定性情况下相互融出融入资金能力,最终分摊了整个经济体的异质性风险和总波动风险。校准模型分析表明在金融发展程度高时,金融衍生品降低总体经济波动幅度非常显著;但当金融发展程度非常低时,金融衍生品增加了经济总波动。结合模型长期稳态分析结论表明,经济发展和经济稳定必须兼顾到其他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共同发展,不可偏废其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申国 陈平 刘兰凤
本文建立一个小型开放经济模型,目的之一是探究中国开放经济中金融加速器的存在性;二是针对中国1997—2008年间宏观经济波动特征分析不同汇率制度下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差异,以验证相对浮动汇率来说,固定汇率是否会加大经济波动。通过使用中国数据和ML方法估计含和不含金融加速器的DSGE模型发现,似然率检验接受前者而拒绝后者。模拟结果显示含金融加速器模型模拟数据与实际数据特征更接近,再次验证了开放经济中金融加速器的存在。固定汇率下金融加速器效应强于浮动汇率,部分解释了1997—2008年间中国经济在不同汇率制度下宏观变量波动的差异。金融加速器主要传播和放大投资效率和货币政策冲击对经济的影响,对货币需求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范从来 董书辉
本文通过对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形成的成因进行分析,引出可以从收入结构的角度来分析收入结构的变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文章首先利用美国的年度数据分析了大萧条期间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美国1929—2008年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趋势与此次经济危机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财产性收入会影响经济波动的理由。然后运用AR(3)-GARCH(1,1)模型拟合美国二战以来的真实GDP的波动情况,建立GDP波动、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财产性收入占比能显著单向影响经济稳定性的结论。最后,通过对中国居民收入结构变化趋势的分析,提出在"创造条件让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收入结构 财产性收入 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静 田国强
最近的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经济危机突出了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而这也让学者清楚地意识到在对宏观经济建模时不能忽视源自于金融市场的摩擦和冲击。本文尝试将金融冲击引入到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以此来解释金融冲击对实际经济变量和金融变量的动态影响,探讨金融冲击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机制,并通过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的结构参数。结果发现:金融冲击是驱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最主要力量,它在解释产出增长、投资增长、债务增长、工资增长和就业的波动方面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存在其它多个冲击,金融冲击仍然能够解释近80%的产出增长波动。进行脉冲反应分析时发现,金融冲击会使产出、消费、投资和就业等出现大幅下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进 方振瑞
基于1997年至2012年的季度数据,本文构建了一个具有金融摩擦与金融冲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探讨金融市场冲击的宏观效应。由贝叶斯估计得到的本文模型可以很好地匹配观测变量的数据特性,并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不利金融冲击造成该年前三个季度投资与总产出显著低于各自趋势水平;2009年由政府推动的扩张性金融冲击则使得投资与总产出分别高出各自趋势水平3.9%与1.3%,有效地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2)金融冲击是投资波动的最主要解释因素,也是总产出波动的第二大解释因素。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沛华 李军林
基于2008~2014年我国110家地方商业银行样本,运用动态面板估计模型,分析不同经济环境下市场化转型对地方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深化市场化改革能够有效降低信用风险。然而,这种抑制作用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政策效果存在差异:在经济平稳运行的条件下,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能有效降低区域的信用风险;在经济波动较大的条件下,推进市场化转型则会加剧区域的信用风险。构建平稳增长的经济环境是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经济波动 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志刚 郑志伟 葛劲峰
金融中介在现代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功能是解决经济主体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并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保险。良好运作的金融中介可以克服现实世界中的金融摩擦,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保障经济在更高的潜在水平上运行。但是金融中介在实现这些功能时,实际上把经济运行中的大量风险转移到了自身,在有限程度内利用杠杆实现基本职能。金融杠杆增长也为短期波动埋下隐患,当外生冲击大到一定程度,金融中介反而成为放大金融波动的罪魁。信息不对称、金融合约不完全、流动性错配成为金融市场内生不稳定的条件,资产价格伴随着金融中介资产负债表的恶化而大幅下跌,对经济造成持续性的放大效应。特别当金融中介自身受到种种约束时,金融稳定和全局宏观调控变得复杂而困难。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及理论模型进行梳理,加深了对金融中介宏观效应的理解,为宏观广义货币政策传导、宏观调控分析和研究提供更多视角和思路,并在梳理中指出了金融中介理论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新伟 余力
目前,将金融摩擦明确纳入粘性价格的分析框架内,研究金融摩擦对经济变量的影响方面,国内外学者做的不多。该文将粘性价格模型与金融摩擦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摩擦与粘性价格的扩展DSGE模型,同时,利用我国1993年Q1-2015年Q4的季度数据,分析在粘性价格的条件下,金融摩擦对实体经济主要经济变量产出缺口、利率水平及通胀率的影响渠道及效果。通过分析发现:第一,粘性价格对金融摩擦的作用渠道与效果影响巨大。当经济中存在粘性价格时,经济变量特别是产出水平受金融摩擦的冲击比较大。第二,粘性价格与金融摩擦会使经济
关键词:
粘性价格 金融摩擦 经济波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卫红
文章运用修正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建构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的汉密尔顿模型,并据此给出了区域金融发展、金融市场冲击与区域经济波动的作用逻辑框架;以此为基础,利用经验数据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动态逻辑关系,并获得了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区域市场冲击与区域经济波动的相关结论。
关键词:
汉密尔顿模型 金融市场冲击 经济波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新伟 余力
目前,将金融摩擦明确纳入粘性价格的分析框架内,研究金融摩擦对经济变量的影响方面,国内外学者做的不多。该文将粘性价格模型与金融摩擦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摩擦与粘性价格的扩展DSGE模型,同时,利用我国1993年Q1-2015年Q4的季度数据,分析在粘性价格的条件下,金融摩擦对实体经济主要经济变量产出缺口、利率水平及通胀率的影响渠道及效果。通过分析发现:第一,粘性价格对金融摩擦的作用渠道与效果影响巨大。当经济中存在粘性价格时,经济变量特别是产出水平受金融摩擦的冲击比较大。第二,粘性价格与金融摩擦会使经济产生比较明显的衰退,繁荣循环,增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不利用经济的稳定增长。第三,粘性价格会使社会经济效率降低,产出水平下降。
关键词:
粘性价格 金融摩擦 经济波动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