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17)
- 2023(19468)
- 2022(16525)
- 2021(15356)
- 2020(12853)
- 2019(29752)
- 2018(29028)
- 2017(55628)
- 2016(29296)
- 2015(32976)
- 2014(32587)
- 2013(32314)
- 2012(29625)
- 2011(26710)
- 2010(26659)
- 2009(24954)
- 2008(23365)
- 2007(20049)
- 2006(17762)
- 2005(15918)
- 学科
- 济(136337)
- 经济(136205)
- 管理(83120)
- 业(78972)
- 企(64395)
- 企业(64395)
- 方法(58595)
- 数学(51969)
- 数学方法(51399)
- 中国(38545)
- 财(32472)
- 农(32363)
- 融(29445)
- 金融(29442)
- 地方(29319)
- 业经(27882)
- 银(27551)
- 银行(27513)
- 行(26480)
- 贸(26363)
- 贸易(26345)
- 易(25626)
- 学(25446)
- 制(24221)
- 农业(22259)
- 务(20065)
- 财务(19990)
- 财务管理(19946)
- 环境(19055)
- 理论(19020)
- 机构
- 大学(418097)
- 学院(414193)
- 济(183054)
- 经济(179576)
- 管理(163993)
- 理学(142169)
- 研究(141941)
- 理学院(140668)
- 管理学(138304)
- 管理学院(137575)
- 中国(112507)
- 京(88173)
- 科学(82609)
- 财(82043)
- 所(68982)
- 财经(66472)
- 中心(65600)
- 研究所(62734)
- 经(60660)
- 农(60630)
- 江(58133)
- 经济学(57897)
- 业大(57302)
- 北京(55872)
- 范(52449)
- 经济学院(52191)
- 师范(52003)
- 院(51762)
- 财经大学(49685)
- 州(47347)
- 基金
- 项目(282631)
- 科学(224221)
- 基金(208953)
- 研究(207518)
- 家(181112)
- 国家(179686)
- 科学基金(155708)
- 社会(134978)
- 社会科(128335)
- 社会科学(128303)
- 基金项目(109885)
- 省(106582)
- 自然(99335)
- 自然科(97102)
- 自然科学(97082)
- 自然科学基金(95356)
- 教育(94335)
- 划(89856)
- 资助(86769)
- 编号(83079)
- 成果(66693)
- 部(63397)
- 重点(62855)
- 发(60302)
- 创(58271)
- 国家社会(57201)
- 课题(56153)
- 教育部(55317)
- 创新(54523)
- 科研(53894)
- 期刊
- 济(195037)
- 经济(195037)
- 研究(127064)
- 中国(75961)
- 财(61868)
- 学报(60373)
- 管理(60116)
- 科学(57060)
- 农(54097)
- 融(47364)
- 金融(47364)
- 大学(47023)
- 学学(44308)
- 教育(38846)
- 农业(37076)
- 技术(35845)
- 经济研究(33389)
- 财经(33181)
- 业经(28728)
- 经(28500)
- 问题(25338)
- 贸(22686)
- 技术经济(21171)
- 统计(21037)
- 图书(20156)
- 理论(20065)
- 国际(19761)
- 世界(19631)
- 业(19296)
- 策(18575)
共检索到616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陶雄华 谢寿琼
本文结合三种空间权重矩阵对2004—2014年中国31个省域的金融开放水平及其空间相关性进行了考察,并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省域间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各省域整体金融开放水平不高,国家的相关政策对推进金融开放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中国省域金融开放水平的空间联系较强;第三,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相当显著,说明各省域经济增长除了与本省金融开放水平相关,还受到邻近省域金融开放状况的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陶雄华 谢寿琼
本文结合三种空间权重矩阵对2004—2014年中国31个省域的金融开放水平及其空间相关性进行了考察,并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省域间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各省域整体金融开放水平不高,国家的相关政策对推进金融开放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中国省域金融开放水平的空间联系较强;第三,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相当显著,说明各省域经济增长除了与本省金融开放水平相关,还受到邻近省域金融开放状况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初春 吴福象
以空间计量经济学的视角,利用空间杜宾模型采用2002年—2015年间的空间面板数据,对我国31个省份的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进行研究,考虑到经济发展中的差异性,构建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对金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和地区经济增长间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且呈现非均匀分布的特征;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并且需要考虑到空间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如果仅仅考虑经济因素所产生的影响,金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但是考虑到地理因素后表现出了显著的负的空间溢出效应,且产生的影响最大,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地区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当然,从业人员规模、投资规模、人口城镇化的不断完善也将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力军
对中国29个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就长期而言,金融发展是供给导向型的,即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就短期而言,金融发展是需求跟随型的,即经济增长带动了金融发展。因此,推动金融发展的政策,有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因果关系检验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基于1990年-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就金融发展水平决定的FDI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样本期内FDI通过其资本积累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有随时间而强化的趋势;金融发展具有放大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并由此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正面影响,但目前来看这一影响还比较小;"金融抑制"现象依然存在并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在经历了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之后,"金融抑制"现象已有所减轻,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趋于减弱。
关键词:
金融发展 FDI技术溢出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松
本文基于2001—2012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东、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金融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地金融资源对本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逐渐增大,而在东部地区逐渐下降;外地金融资源对本地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大幅度增加,而在西部地区逐渐减小。因此,为了实现金融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我国应实施差别化金融政策、加强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机构改革、推动金融资源配置与区域产业政策相结合以及制定合理的金融资源转移政策。
关键词:
金融资源 空间溢出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尽法 王秋月
构建了一个涵盖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发展的结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绿色发展、收入分配与福利水平五个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绿色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及其分维度的作用效果(包括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表明:(1)2008—2017年中国省际绿色R&D投入和经济增长质量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2)加大绿色R&D投入不仅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还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分维度来看,加大绿色R&D投入有助于显著改善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发展的结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收入分配与福利水平,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和经济发展的结构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尽法 王秋月
构建了一个涵盖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发展的结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绿色发展、收入分配与福利水平五个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绿色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及其分维度的作用效果(包括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表明:(1)2008—2017年中国省际绿色R&D投入和经济增长质量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2)加大绿色R&D投入不仅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还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分维度来看,加大绿色R&D投入有助于显著改善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发展的结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收入分配与福利水平,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和经济发展的结构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尽法 王秋月
构建了一个涵盖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发展的结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绿色发展、收入分配与福利水平五个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绿色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及其分维度的作用效果(包括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表明:(1)2008—2017年中国省际绿色R&D投入和经济增长质量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2)加大绿色R&D投入不仅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还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分维度来看,加大绿色R&D投入有助于显著改善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发展的结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收入分配与福利水平,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和经济发展的结构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尽法 王秋月
构建了一个涵盖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发展的结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绿色发展、收入分配与福利水平五个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绿色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及其分维度的作用效果(包括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表明:(1)2008—2017年中国省际绿色R&D投入和经济增长质量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2)加大绿色R&D投入不仅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还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分维度来看,加大绿色R&D投入有助于显著改善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发展的结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收入分配与福利水平,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和经济发展的结构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倪超 孟大虎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趋向融合和协调,开展省际、区域之间的空间影响对我国省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不可或缺。文章突破区域经济相互独立假说,选取我国1978—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初级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空间抑制作用,这需要引起关注;中级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空间效应,但无法明确是否有利;高级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有利的空间溢出效应。有鉴于此,我国需充分鼓励高级教育人力资本带头发挥创新能力,扩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志红 王亚青
金融机构的集聚,提高了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合作效率,加快了资本流动速度,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促进了经济增长速度。由于省域之间的经济活动交流密切,所以省域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指标计算上采用综合评价法得出金融集聚指数,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西北五省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溢出作用;引入的控制变量"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也具有较明显的影响作用。金融集聚空间溢出效应的有效发挥,需要政府给予宏观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区域间金融交流与合作和区域金融中心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志红 王亚青
金融机构的集聚,提高了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合作效率,加快了资本流动速度,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促进了经济增长速度。由于省域之间的经济活动交流密切,所以省域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指标计算上采用综合评价法得出金融集聚指数,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西北五省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溢出作用;引入的控制变量"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也具有较明显的影响作用。金融集聚空间溢出效应的有效发挥,需要政府给予宏观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区域间金融交流与合作和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颜银根 安虎森
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阐述了经济空间的E-关联和K-关联,使用1979-2011年全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区域间的增长溢出效应和区域经济运行空间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形成了东部地区"外向型"和内陆地区"内向型"两种不同类型的经济运行格局;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对内陆地区没有形成溢出效应,相反内陆地区经济增长对东部地区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内陆地区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经济关联,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表现出"互补型"区域关系,而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表现出"竞争型"区域关系。由于我国经济空间是分割的空间,因此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是要形成全国"统一"的经济空间和内陆"互补型"经济空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凯 刘帅
本文通过收集2000—2010年中国31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动态面板数据,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衡量经济增长,运用两步系统GMM估计方法,验证了金融资源集聚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表现出明显的惯性,也即动态滞后性特征;银行业集聚及其一阶滞后项、实用外资集聚对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非常显著的溢出效应,具体表现为两者对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有着非常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证券业集聚和保险业集聚对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为负。除此之外,本文的实证结果还发现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
金融资源 动态效应 动态面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