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06)
- 2023(6226)
- 2022(5033)
- 2021(4770)
- 2020(4131)
- 2019(9113)
- 2018(8727)
- 2017(17148)
- 2016(8900)
- 2015(10006)
- 2014(9820)
- 2013(9596)
- 2012(9067)
- 2011(7931)
- 2010(8378)
- 2009(8588)
- 2008(7819)
- 2007(7403)
- 2006(6627)
- 2005(6228)
- 学科
- 业(32498)
- 济(30845)
- 经济(30798)
- 管理(27751)
- 融(27619)
- 金融(27619)
- 企(27131)
- 企业(27131)
- 银(26111)
- 银行(26105)
- 行(25263)
- 中国(18689)
- 制(16675)
- 财(14685)
- 方法(13834)
- 数学(12076)
- 数学方法(11890)
- 中国金融(11261)
- 险(10870)
- 保险(10779)
- 务(10711)
- 财务(10683)
- 财务管理(10650)
- 体(10500)
- 企业财务(10237)
- 体制(9613)
- 业经(8093)
- 农(7949)
- 度(7331)
- 制度(7327)
- 机构
- 大学(120346)
- 学院(119863)
- 济(49791)
- 经济(48510)
- 管理(45453)
- 中国(42980)
- 理学(37228)
- 理学院(36888)
- 研究(36588)
- 管理学(36229)
- 管理学院(36017)
- 财(30630)
- 京(24924)
- 财经(23165)
- 银(21535)
- 中心(21197)
- 经(21015)
- 融(20786)
- 银行(20563)
- 金融(20420)
- 科学(19726)
- 行(19231)
- 江(18777)
- 所(18026)
- 财经大学(17565)
- 人民(17486)
- 农(16963)
- 经济学(16306)
- 北京(16277)
- 国人(16194)
- 基金
- 项目(71376)
- 科学(55898)
- 基金(52775)
- 研究(52631)
- 家(44683)
- 国家(44269)
- 科学基金(38694)
- 社会(34166)
- 社会科(32399)
- 社会科学(32391)
- 基金项目(27150)
- 省(26836)
- 自然(24561)
- 自然科(24093)
- 自然科学(24089)
- 自然科学基金(23685)
- 教育(23543)
- 资助(23079)
- 划(22395)
- 编号(21306)
- 成果(18126)
- 部(15986)
- 重点(15827)
- 性(14911)
- 创(14803)
- 课题(14292)
- 教育部(14214)
- 项目编号(14094)
- 国家社会(14091)
- 发(14077)
共检索到202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葛晓鳞 罗朝晖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并购呈现出规模化、跨行业的特点,金融并购改变了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使其面临着新的金融风险:一是金融机构越大,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就越大;二金融机构越大,“太大而不倒”的安全网措施激励了道德风险的产生;三是跨行业并购可能会增加银行的风险。随着金融并购的发展,以限制竞争和安全网为基础的金融监管已不能适应金融发展的需要,金融监管方法将向以审慎性监管、信息披露和预警机制为基础的防范金融风险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
金融并购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雪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元芳 吴超
国际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趋势对我国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WTO后过渡期即将结束,金融竞争更加激烈。必须重视对跨行业、跨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研究,加强监管合作。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基础上,推动金融业综合经营,规范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综合经营 金融风险 监管合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同生辉
从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业就开始掀起了一股并购的浪潮,进入90年代,这股浪潮更加汹涌澎湃。远的不说,就在今年2月1日,法国兴业银行与法国巴黎巴银行合并,二者合并后的资本金列欧洲第一,世界第四,资产总额升为法国第一,欧洲第三。而在1998年全球10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丁俊
迈入新世纪以后,混业经营成了全球金融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可以预见混业经营也 将成为我国金融经营体制发展的方向。但与之对应,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却表现 出了明显的滞后性。特别是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不能顺应经营体制转变的趋势 而进行适时的变革,无法为金融经营体制的顺利转变提供必要保障。基于此,笔者对 已实行混业经营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加以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 监管组织结构的改革提出了“三步走”的设想。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蔡航
一、全球金融购并的成因 1998年4月6日美国花旗公司宣布与旅行者公司合并,合并交易金额达到820亿美元,创造了迄今世界企业并购的最高纪录。1998年4月13日美国国民银行宣布与美洲银行合并,第一银行宣布与第一芝加哥银行合并,交易金额分别达到593亿美元和298亿美元。这几起美国金融界的并购将近来风起云涌的全球金融购并浪潮推向了一个新的顶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宇 刘健 刘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与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相对应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发展演进过程之中。西方主流经济学倾向于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看作一种固定永恒的关系。这是对经济学的庸俗化,不能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视角下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更无法对当前高度发达金融市场的监管提出系统性的指导意见。科学认识金融风险与宏观金融监管框架需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来寻找理论基础,由此才能建立更为完善的金融监管框架。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金焱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尤其是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也是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金融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金融业存在的脱实向虚倾向和实体经济风险的显性化倾向相互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怡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金融体制也经历了深刻而全面的改革,但也应当看到,银行的风险问题正迅速扩展到银行业各个方面,对现行的金融监管提出了挑战。因此,遏制金融风险,建立与我国现行银行业相互适应的金融监管体系,是当前亟...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董红蕾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金融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壮大自身实力的同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种粗放经营模式,随着经济体制运行中各种深层次矛盾的激化逐渐暴露出弊端,并且产生了大量的风险隐患。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对我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放大和凸显了我国金融业的风险状况。我国金融业目前出现的诸多问题,暴露出金融监管中的许多不足。多年来我国的金融监管由于体制未理顺、法规不健全、操作不规范,导致监管较软弱,金融秩序较混乱。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金融业风险状况的剖析,就建立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提出一些设想,以供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刘思远
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要求下,金融监管当局应如何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对金融安全、金融稳定及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视角,通过选取四维指标变量用以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维度权重并通过降维合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综合变量,使度量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再通过省级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及金融监管协同度测度,实证探讨分析我国31个省级(不含港、澳、台)金融监管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作用效应及金融监管系统的协同度,并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优化金融监管相关措施的可行性建议。研究结论和建议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意
职责定位的偏颇及行为目标的异化导致了地方金融行业的无序发展及金融风险的不断积累自上海市于2002年在全国率先设立金融办以来,目前全国已有31个省及直辖市政府成立了这一机构,并且其组织架构逐渐下沉到县市级政府。金融办的功能也由最初单一的议事协调(作为地方政府的代表,与一行三会在各地分支机构及其他金融企业进行沟通联系)慢慢扩展到兼具监管协调、风险处置、规划制定等多项职责。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所处的阶段是中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昀 安俊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吴博 刘睿
金融结构演化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金融风险结构,要求有相应的金融监管模式与之相适应。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银行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金融证券化型的三个层次金融结构,分析了每一金融结构下金融风险结构的特征及其监管要求。通过比较次贷危机以来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三类主要金融监管模式,本文认为短期我国可采用类似美国的"多元监管者"模式,中长期可以澳大利亚的"双峰监管者"或者英国的"单一监管者"模式为改革方向。
关键词:
金融结构 风险结构 金融监管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红权 杜晓薇
后金融危机时代,系统性风险的治理和宏观审慎监管成为近年来国际金融变革的重心,美国、英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以及主要国际金融组织纷纷出台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和措施。本文从金融市场失灵、行为金融学理论、复杂网络理论3个角度剖析系统性风险的产生机理,并对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动态进行系统梳理,最后立足于国内现实环境分析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提出了具体的金融监管改革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