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30)
- 2023(18413)
- 2022(15773)
- 2021(14754)
- 2020(12334)
- 2019(28685)
- 2018(28040)
- 2017(54377)
- 2016(29124)
- 2015(32879)
- 2014(32603)
- 2013(32131)
- 2012(29213)
- 2011(26185)
- 2010(26287)
- 2009(24323)
- 2008(22774)
- 2007(20027)
- 2006(17446)
- 2005(15255)
- 学科
- 济(115008)
- 经济(114877)
- 管理(82922)
- 业(80053)
- 企(67538)
- 企业(67538)
- 方法(56611)
- 数学(49899)
- 数学方法(49104)
- 中国(34672)
- 财(31262)
- 农(29926)
- 融(29556)
- 金融(29554)
- 银(27908)
- 银行(27850)
- 行(26802)
- 业经(25587)
- 学(24600)
- 贸(24468)
- 贸易(24448)
- 易(23852)
- 制(23466)
- 地方(23040)
- 理论(20888)
- 务(19973)
- 财务(19882)
- 农业(19861)
- 财务管理(19839)
- 企业财务(18822)
- 机构
- 大学(408315)
- 学院(406778)
- 济(163337)
- 管理(160415)
- 经济(159895)
- 理学(139547)
- 理学院(138075)
- 管理学(135139)
- 管理学院(134449)
- 研究(134179)
- 中国(106001)
- 京(86104)
- 科学(83322)
- 财(75351)
- 农(67783)
- 所(66917)
- 中心(63273)
- 业大(62361)
- 研究所(61139)
- 财经(61094)
- 江(58832)
- 经(55749)
- 北京(53926)
- 农业(53415)
- 范(51043)
- 经济学(50676)
- 师范(50425)
- 院(49020)
- 州(47870)
- 财经大学(45946)
- 基金
- 项目(283056)
- 科学(222376)
- 基金(206550)
- 研究(202614)
- 家(181266)
- 国家(179825)
- 科学基金(154809)
- 社会(127263)
- 社会科(120789)
- 社会科学(120754)
- 省(110453)
- 基金项目(108575)
- 自然(103012)
- 自然科(100723)
- 自然科学(100696)
- 自然科学基金(98878)
- 教育(94433)
- 划(93161)
- 资助(87138)
- 编号(81556)
- 成果(64777)
- 重点(63569)
- 部(62224)
- 发(59597)
- 创(59074)
- 课题(56185)
- 创新(55144)
- 科研(54924)
- 教育部(53551)
- 大学(53164)
- 期刊
- 济(169966)
- 经济(169966)
- 研究(117577)
- 中国(78241)
- 学报(67486)
- 科学(60753)
- 农(60321)
- 管理(59425)
- 财(57537)
- 大学(51541)
- 学学(48789)
- 融(46821)
- 金融(46821)
- 教育(43548)
- 农业(41196)
- 技术(36605)
- 财经(30174)
- 经济研究(28274)
- 业经(27428)
- 经(25844)
- 问题(21957)
- 业(21834)
- 理论(19908)
- 技术经济(19622)
- 图书(19467)
- 统计(19412)
- 科技(18993)
- 版(18934)
- 贸(18480)
- 实践(18060)
共检索到595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沁
基于Gumber的二维指数分布,建立了Gumber的二维CARR模型,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的两步法,以上证极差序列和深证极差序列为样本,考查了在极端情形下金融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并与CCC-GARCH模型进行比较,发现Gumber的二维CARR模型的估计更符合实际,能捕捉在极端情况下的波动溢出效应。利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了模拟和分析,进一步证实Gumber的二维CARR模型能合理有效地测度波动溢出效应。最后,对Gumber的二维CARR模型进行了扩展,在CARR模型中引入生存Copula函数,构建了生存Copula-CARR模型,进而建立了一种新的刻画金融波动溢出效应的多维CARR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黎娜
文章采用构建的双变量EC-EGARCH模型研究多个证券市场对深圳证券市场的共同波动溢出效应,引入因子分析法消除多个国内外证券市场的相关性,对五个市场原始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波动溢出 EC-EGARCH模型 VaR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沁
本文提出了一类新的具有杠杆效应的CARR模型,基于广义伽玛分布探讨了杠杆效应CARR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波动预测。以我国上证指数的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的每日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EARCH模型、传统CARR模型和杠杆效应CARR模型对上证指数的波动率进行拟合,并根据MAE、RMSE和MAPE三个损失函数进行了预测能力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杠杆效应CARR模型在波动性预测方面比EARCH模型的效果更好一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智昊
本文采用变结构Copula模型对我国股、汇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利用二元正态Copula函数的时变相关系数得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与沪深300指数间相关关系的变结构点,再利用混合Copula模型分段检验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汇改以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与沪深300指数间存在着长期而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在次贷危机发生期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与沪深300指数间相关关系的变结构点增多,尾部相关性增强,两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显著增强。因此,应加强对波动溢出传导中介的管理,减轻波动溢出效应的负面影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吴菲 刘蒙蒙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金融市场间的风险溢出特征愈来愈明显。为了挖掘国际金融市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本文首先基于高维动态Vine Copula模型构建高维金融市场的联合分布,然后运用条件在险价值方法测度国际原油市场、国际黄金市场以及国际外汇市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后采用压力测试方法从多市场情景压力的视角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市场对中国金融市场存在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但不同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强度存在差异;国际金融市场的上、下行风险溢出效应呈非对称性,中国金融市场对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正向冲击更敏感;基于动态Vine Copula模型的压力测试方法可以有效度量多个金融市场对单一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本文的实证结果可以为投资者、风险管理者以及监管者的决策行为提供有益的经验支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林宇 李福兴 陈粘 汪巍
为了挖掘国际金融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本文首先通过ARJI-GARCH模型捕捉单个市场收益率的跳跃等典型事实特征,然后采用最大生成树(Maximum Spanning Tree,MST)算法优化的R-vine来刻画多维金融资产的复杂相依结构;最后构建R-vine-copula-Co VaR模型,测度了国际原油市场、国际黄金市场、美国股票市场与中国股票市场、外汇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各市场之间均存在双向风险溢出效应,但溢出程度差别很大,国际黄金市场是风险溢出的最大爆发源,仅有中国外汇市场与中国股票市场、国际黄金市场间存在负向风险溢出;市场之间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呈非对称性,国际原油市场与黄金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远大于中国股票市场与外汇市场风险溢出效应;Rosenb-Latt检验表明基于R藤的Co VaR风险溢出测度更具有灵活性和有效性;后验测试结果表明R-vine-copula-Co VaR模型能有效地测度国际金融市场对中国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而对中国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的Co VaR测度存在被高估的可能。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林宇 李福兴 陈粘 汪巍
为了挖掘国际金融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本文首先通过ARJI-GARCH模型捕捉单个市场收益率的跳跃等典型事实特征,然后采用最大生成树(Maximum Spanning Tree,MST)算法优化的R-vine来刻画多维金融资产的复杂相依结构;最后构建R-vine-copula-Co VaR模型,测度了国际原油市场、国际黄金市场、美国股票市场与中国股票市场、外汇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各市场之间均存在双向风险溢出效应,但溢出程度差别很大,国际黄金市场是风险溢出的最大爆发源,仅有中国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吴鑫育 谢海滨 李心丹
研究表明,基于日内(高低价)数据构建的价格极差测度相比日度收益率包含更多关于真实波动率的信息,同时,波动率具有聚集性、非对称性和长记忆性等丰富、复杂的典型特征,综合考虑这些特征对波动率进行建模与预测非常重要。本文在对价格极差建模的CARR模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扩展,构建了双成份CARR (CCARR)模型来对波动率进行预测。该模型假设价格极差的条件均值由两个成份组成,即长期成份与短期成份。该模型能够捕获波动率长记忆性,且容易进一步扩展为非对称CCARR (ACCARR)模型来捕获杠杆效应(波动率非对称性)。(A)CCARR模型具有较高的建模灵活性,且易于实现。采用上证综合指数、香港恒生指数、日本Nikkei225指数、法国CAC40指数和德国DAX指数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价格极差与已实现波动率(RV)作为比较基准,四种预测评价指标及Mincer-Zarnowitz检验结果表明:杠杆效应与双成份极差(波动率)都对样本外波动率预测具有重要影响,且杠杆效应相比双成份极差对于样本外波动率预测的影响更大;考虑了杠杆效应的双成份ACCARR模型具有最好的样本外波动率预测效果,其次是ACARR模型,CARR模型表现最差。
[期刊] 预测
[作者]
傅强 钟山
本文通过构建时变二元正态Copula-LSV-t模型,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方法对模型的参数进行贝叶斯估计,分阶段分析了汇率市场与黄金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汇率市场和黄金市场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杠杆效应,但汇率市场的杠杆效应为正,黄金市场的杠杆效应为负,且大于汇率市场;经济危机时期,汇率市场与黄金市场间存在着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而经济平稳时期,波动溢出效应则不明显。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夏天
股市交易量与股价变化的关系就一直是学术界与实务界所共同关心的主题。基于Chou(2005)提出的CARR模型对两者的动态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作为量价关系理论基础的混合分布假说理论在CARR模型中的适川性,进而基于混合分布假说理论对我国上证综合指数、深证成份指数以及随机抽取的十只个股进行了量价关系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混合分布假说理论同样适用于CARR模型,这证实了股价波动性的CARR效应的存在。实证的结果也证实了CARR模型无论是对于股票指数还是单只股票交易量都具有了良好的解释作用。因此,CARR模型与GARCH模型相比,在交易量与股价波动关系动态关系的研究领域可以得到更为稳健的结果...
关键词:
CARR模型 股价波动性 交易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名媛 王娜
21世纪初期,原油价格经历了暴涨暴跌的巨幅波动,中国原油消费量同时逐年上涨,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成为了关注热点。基础工业是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物质基础,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六大基础工业的发展与原油价格息息相关,研究原油价格对中国基础工业的影响十分必要。本文采用CARR模型和CCF检验法,研究了2005年1月4日至2014年7月31日期间油价冲击与中国六大基础工业的信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中国电力及公用事业、钢铁、机械、基础化工、煤炭、石油石化六大基础工业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名媛 王娜
21世纪初期,原油价格经历了暴涨暴跌的巨幅波动,中国原油消费量同时逐年上涨,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成为了关注热点。基础工业是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物质基础,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六大基础工业的发展与原油价格息息相关,研究原油价格对中国基础工业的影响十分必要。本文采用CARR模型和CCF检验法,研究了2005年1月4日至2014年7月31日期间油价冲击与中国六大基础工业的信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中国电力及公用事业、钢铁、机械、基础化工、煤炭、石油石化六大基础工业均显著地受到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2)中国电力及公用事业、钢铁、机械、基础化工与原油价格存在双向均值溢出效应和方差溢出效应;(3)对于煤炭行业,存在由原油市场到煤炭行业的单向均值溢出效应和单向方差溢出效应;(4)对于石油石化行业,存在由原油市场到石油石化行业的单向均值溢出效应和双向方差溢出效应;(5)从10个滞后阶数的显著性水平分析,中国基础工业与原油市场之间的信息溢出效应并不是十分稳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丁忠明 夏万军
ARCH/GARCH模型在波动性的预测已被学者广泛使用并在实证上得到良好的效果。本文以上海股市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CARR模型和GARCH模型进行波动性预测,进而对两种方法的预测能力进行比较,实证结果表明CARR模型在拟合波动性方面优于GARCH模型。
关键词:
CARR GARCH 极差 波动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利平
本文基于SJC-Copula模型分析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并以此进一步分析波动溢出效应对债券市场风险规避能力的影响。研究选取2003年3月31日至2009年8月31日中信标普国债指数日数据和上证指数日数据,验证了两市波动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同时发现波动溢出效应显著增强了债券市场规避风险的能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良贵 石柱鲜
已有的文献多是通过脉冲响应来刻画溢出效应,该方法得到的溢出效应不具有连续性,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缺陷。而本文则是通过构建溢出指数的方法来衡量我国股市行业间的收益与波动的溢出效应,它能够从溢出指数走势特征中提取股市对信息的反应,可以辅助投资者预判市场走势,做好资产配置准备。研究发现我国股市行业间的收益与波动溢出指数的突变特征明显,收益溢出指数的突变点多是局部高点,而波动溢出指数的突变点多是局部低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融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中国金融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我国金融市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四元VAR-GARCH(1;1)-BEKK模型的分析
中国金融市场间风险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四元VEC-GARCH(1;1)-BEKK模型
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MGARCH-BEKK模型的石油市场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溢出指数和波动溢出网络的中国金融系统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房价过度波动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测度——基于GARCH-CopulA-CoVAR模型
中国金融系统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溢出指数和波动溢出网络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冲击规模和好坏波动的非对称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