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15)
- 2023(7711)
- 2022(6329)
- 2021(5913)
- 2020(4639)
- 2019(10471)
- 2018(9579)
- 2017(19649)
- 2016(10306)
- 2015(11248)
- 2014(11040)
- 2013(10660)
- 2012(9919)
- 2011(8943)
- 2010(9466)
- 2009(9269)
- 2008(8442)
- 2007(7838)
- 2006(7323)
- 2005(6930)
- 学科
- 济(39415)
- 经济(39375)
- 业(33094)
- 管理(32667)
- 企(27866)
- 企业(27866)
- 融(26973)
- 金融(26973)
- 银(24518)
- 银行(24518)
- 行(23878)
- 中国(19340)
- 财(15077)
- 方法(14803)
- 制(14420)
- 数学(13269)
- 农(13157)
- 数学方法(13123)
- 中国金融(11314)
- 务(10265)
- 财务(10241)
- 财务管理(10227)
- 业经(10172)
- 企业财务(9874)
- 地方(9847)
- 贸(9202)
- 贸易(9188)
- 策(9031)
- 易(8987)
- 体(8912)
- 机构
- 学院(142057)
- 大学(138966)
- 济(66502)
- 经济(65057)
- 管理(55925)
- 研究(47318)
- 理学(46699)
- 中国(46641)
- 理学院(46325)
- 管理学(45857)
- 管理学院(45571)
- 财(36130)
- 京(27889)
- 财经(27485)
- 中心(24987)
- 经(24903)
- 银(23239)
- 融(22660)
- 银行(22467)
- 金融(22262)
- 科学(22107)
- 所(21995)
- 江(21984)
- 经济学(21586)
- 行(20950)
- 财经大学(20518)
- 经济学院(19420)
- 人民(19129)
- 研究所(19052)
- 州(18313)
- 基金
- 项目(84849)
- 科学(68331)
- 研究(67907)
- 基金(62626)
- 家(51923)
- 国家(51437)
- 科学基金(45538)
- 社会(44785)
- 社会科(42700)
- 社会科学(42690)
- 省(32209)
- 基金项目(31431)
- 教育(30575)
- 编号(28165)
- 自然(26712)
- 划(26642)
- 资助(26515)
- 自然科(26125)
- 自然科学(26121)
- 自然科学基金(25685)
- 成果(24136)
- 部(19697)
- 课题(19557)
- 性(19046)
- 发(18954)
- 重点(18878)
- 国家社会(18536)
- 创(18345)
- 制(18279)
- 教育部(17806)
共检索到234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国平
信用是金融市场信用评级服务的灵魂,也是信用评级机构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资产。金融市场市场信用评级失信破坏经济与金融安全,助推金融风暴,消灭社会财富,摧毁评级信誉。因此,必须通过牢固确立发展信用评级与构建评级信用的国家战略地位,切实提高金融市场信用评级的信息透明度,积极培育独立自主的民族品牌信用评级机构,根本扭转外资控制并垄断我国评级市场的被动局面,努力建立健全我国的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加速打造尽可能避免利益冲突的商业模式,尽快建立客观公正的评级立场、评级方法和评级标准,大力强化金融市场信用评级监管等手段措施来加以防范和矫治,倾力铸造我国金融市场的评级信用。
关键词:
金融市场 信用评级 评级失信 治理对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陆军 李伊珍 刘威
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与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密切关联,且具有路径依赖和规模效应。当前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导致三大评级机构对市场的影响力过大,降低了它们进行信息披露和模型创新的内在动力,同时与被评级方之间的利益关联也增加了它们评级失准的可能。针对中国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本文提出应着眼于专业化水平高、规模较大的信用评级机构,借此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话语权;同时,监管机构应严格控制信用评级机构介入金融创新业务,降低其与被评级机构之间的利益关联,并要求它们向监管当局提供评级过程中必要的数据和所使用的模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谢卫
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问题对策谢卫我国金融市场从八十年代初期萌芽到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也日益明显。但在金融市场迅速扩张的同时,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却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金融市场向更广、更深的领域拓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绪光 肖翔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金融科技对金融机构、金融业务乃至金融市场都产生了持续深远的影响。本文从金融科技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溢价、新兴主体与传统金融机构融合与竞争等五个方面探讨了金融科技影响金融市场的路径和方式,并据此提出了研究推动金融科技公司等新兴主体的准入和日常监管、促进传统金融机构与新兴主体间的合作竞争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德河 韩立岩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我国金融业将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对我国金融业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转变观念 ,放松管制 ,探索混业经营模式 ,促进市场发育 ,推进我国金融监管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以发展求规范 ,以发展促改革等对策。
关键词:
金融业 金融市场 风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正>证监会召开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专题座谈会2月5日,证监会召开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专题座谈会,会议围绕加强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文化、着力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等主题,听取上市公司有关情况及意见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正>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8月4日,为优化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自2023年9月4日起施行。证监会发布两项金融行业标准8月4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核心交易系统技术指标》和《期货公司监管数据采集规范第1部分:基本信息和经纪业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正>国债收益率再创历史新低3月7日,1 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3%,一度下探至2.27%,3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次击穿2.5%,下探至2.43%,两者的收益率再创历史新低。2024年首批储蓄国债销售火爆3月10日,2024年首批储蓄国债(凭证式)正式发行,此次国债发售延续了此前热销的势头,多家银行网点的国债在短时间内就已售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正>《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6月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为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充分体现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强化监管引领,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的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体系,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正>上半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约3.5万亿元7月1日,据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约3.5万亿元,同比下降约20%。当前地方政府合法举债的方式主要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这些钱主要用于投向公益性项目建设或偿还到期债务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正>北交所首只公司(企业)债券顺利发行1月3日,北京证券交易所首只公司(企业)债券(北京国资公司3年期企业债)顺利完成簿记发行,发行金额为10亿元,认购倍数为3.88倍,最终票面利率为2.55%。随后,北交所公司(企业)债券市场于1月15日开市,首批公司(企业)债券上市交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