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72)
2023(9221)
2022(7650)
2021(7152)
2020(5841)
2019(13640)
2018(12949)
2017(25052)
2016(12999)
2015(14790)
2014(14365)
2013(14217)
2012(13247)
2011(11714)
2010(11860)
2009(11382)
2008(10376)
2007(9301)
2006(8368)
2005(7836)
作者
(37764)
(30989)
(30743)
(29051)
(19827)
(14916)
(14229)
(12269)
(11766)
(11140)
(10724)
(10348)
(9952)
(9860)
(9765)
(9731)
(9169)
(9112)
(9065)
(8798)
(7619)
(7562)
(7476)
(7270)
(7107)
(6989)
(6980)
(6806)
(6265)
(6104)
学科
(48012)
经济(47949)
(35352)
管理(35295)
(29074)
企业(29074)
(28749)
金融(28748)
(25853)
银行(25829)
(25090)
中国(20608)
方法(19099)
数学(16450)
(16288)
数学方法(16258)
(15529)
(13649)
地方(12588)
业经(11606)
中国金融(11319)
(11235)
贸易(11220)
(11090)
财务(11066)
财务管理(11035)
(10894)
企业财务(10530)
(9695)
农业(9497)
机构
大学(177724)
学院(176996)
(73521)
经济(71751)
管理(63456)
研究(63311)
中国(58933)
理学(52875)
理学院(52258)
管理学(51413)
管理学院(51098)
(38882)
(38571)
科学(36254)
中心(32449)
(31827)
(30653)
财经(29716)
研究所(28358)
(27585)
(27014)
业大(25184)
北京(24908)
农业(24281)
经济学(23659)
(23535)
(23423)
(23008)
(22951)
银行(22548)
基金
项目(114204)
科学(88695)
研究(83123)
基金(82498)
(72726)
国家(72119)
科学基金(61155)
社会(51352)
社会科(48795)
社会科学(48781)
(43968)
基金项目(43393)
自然(40273)
自然科(39353)
自然科学(39338)
自然科学基金(38654)
(37657)
教育(37595)
资助(34687)
编号(33142)
成果(27462)
重点(26223)
(25272)
(25050)
(24245)
课题(23684)
创新(22774)
科研(22313)
大学(22009)
(21658)
期刊
(81905)
经济(81905)
研究(57348)
(39128)
金融(39128)
中国(38619)
(31718)
学报(27770)
(27238)
管理(24864)
科学(24760)
大学(21382)
学学(20154)
农业(17685)
教育(16528)
财经(15409)
技术(14675)
(13158)
经济研究(13105)
业经(11694)
国际(11667)
问题(10828)
(10589)
理论(9969)
(9749)
实践(8916)
(8916)
世界(8639)
财会(8535)
会计(8166)
共检索到288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克拉多·巴迪内利  
稳健有效的监管及其带来的信心,对促进金融市场的公正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介绍了证券监管及支付清算监管的目标和原则,监管者的监管活动以及金融市场监管方面的国际标准和惯例。此外,加强监管合作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田桂林  
面对入世新形势 ,如何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 ,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使之与国际惯例接轨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课题。本文结合我国当前金融监管的薄弱点及国际发展趋势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若干构想 ,包括 :修订和废止与之相悖的法律文件 ,培训高素质的金融监管人才 ;优化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 ;坚持审慎性原则 ,实行并表监管 ,健全市场退出机制 ;加强科技力量 ,密切国际合作 ,防范网络银行风险 ;建立和优化金融监管的支持系统 ,增强金融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左海聪  
关于如何评定国际技术转让中限制性惯例的国际标准问题,在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以下简称“守则”)的谈判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从1974年联大通过决议要求制定一项关于技术转让的国际行动守则到1985年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会议第六届会议的结束,守则的谈判已历时十载有余。在这长时间的谈判中,谈判各方已议定了守则的大部分条文,但在构成守则核心内容的第四章、第九章上仍然存在着严重分歧,并因此导致谈判破裂,陷入僵局。守则的第四章是以禁止性规范的形式规定技术转让中当事人不作为的义务,主要是针对技术转让中的限制性惯例,它是守则最重要的部分。在历次谈判中,第四章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也是至今不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遥  王文涛  
当前,全球碳交易体系分割且从属于不同的政府或区域管辖之下的发展特征,产生出一系列新的问题,例如分散交易体系如何链接、各市场减排效果如何比较等问题。由于国际碳市场相对发展还不成熟、预期寿命不确定、波动性较强,且由于碳市场发展历史较短,缺乏长期的定量数据记录,市场上为参与者提供的风险管理工具很少。而随着2013年中国七省市的区域碳交易试点陆续启动,结合全国层面的自愿减排交易体系,碳交易将成为中国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发展初期,我国碳金融市场至少存在机制设计风险、市场供给风险及违规操作风险等方面的挑战。因此,无论是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经济部门和市场稳健发展还是从公共利益出发,我国相关政府部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河合正弘  迈克尔·波默里诺  胡妍斌  邢予青  王辰  
未能察觉系统性风险的形成并防止本次全球金融危机,这增加了对目前的危机防范措施进行重新审视的必要性。本文认为金融危机是可以预防的,因为这是由政策错误的积累而成,最终让危机以惊人的方式爆发。尽管我们不能准确预期危机发生的时间,但可以通过识别和处理不稳定的根源来防止危机。为此,决策者需要加强从上到下的宏观审慎性监管,作为从下到上微观审慎性监管的补充。本文探索了这一战略,以及在国家层面完成此任务需要的机构设置。考虑到近期采取的针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改革不足以防范未来的风险,本文提出,提升金融稳定性的国家措施很重要,而管理国际金融监管的威斯特伐利亚(Westphalian)原则应遭到抵制。在建立有效的国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余胜泉  王琦  汪凡淙  万海鹏  
网络及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泛在学习成为重要的学习形式。泛在学习作为非正式的学习形式,缺少即时的教师指导,学习资源成为支持其学习的唯一载体,因此学习资源的定义、组织和描述成为泛在学习有效发生的关键。随着互联网和学习理论的发展与融合,学习不再是简单的内容传递过程,展现出越发明显的情境性、社会性、适应性,学习内容的与时俱进使得学习呈现进化性。而传统的学习资源聚焦于资源呈现与客观属性的设计,缺少对资源教育特性的关注,依赖专家预设、结构和内容固化。为满足泛在学习对学习资源情境适应、社会化连接、内容动态进化等的需求,研究者提出了泛在学习组织与描述模型——学习元(Learning Cell),通过构建结构与内容分离的学习资源聚合模型和语义组织信息,使学习资源的情境性、社会性和进化性得以体现。目前,该模型已成为ISO国际标准,本研究对其研制流程、理念、框架结构和实施思路进行阐释,期望为泛在学习资源研究提供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立民  陈小林  钱华  
WTO协议的签署意味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从各个方面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作为“经济警察”的审计也不例外,审计准则与国际惯例协调的进程大大加快。本文从A公司在2001年、2002年被境内外审计师出具不同审计意见的原因分析着手,发现审计准则等技术规范的国际化,尽管不断提高了审计质量,但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制度安排等非技术性因素制约了审计质量的提高,审计的国际化仍然任重而道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中华  
跨国银行的发展既能促进经济增长,也使得金融体系更加脆弱。跨国银行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跨国银行监管的必要性。为了解决跨国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国际社会设计出了许多有益的法规和制度。这些国际惯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金融市场并不十分完善、银行业正在逐步开放的国家来讲是十分重要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鲁国强  
离岸金融市场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监管不当,市场自身设计上的系统风险可能促发金融市场动荡和危机,破坏各国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推行。通过了解离岸金融市场的主要管理制度、监管模式、内容,有助于研究国离岸金融市场建设中的监管模式选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非  郑联盛  
金融国际标准有效保障了跨境金融业务的直达性和安全性,是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经济体政策博弈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金融国际标准具有的国际"软法"秉性为支撑,回顾了其制订存在组织人事、制订流程以及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博弈,同时,着重分析以跨境支付为代表的移动金融服务标准制订的技术博弈及国家博弈,发现移动金融服务国际标准博弈已从技术层面上升至战略层面,从机构层面上升至国家层面,并成为二十国集团的重要政策议题。本文梳理中国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关系演进,发现更多中国人参与标准制订的人事、流程和技术应用进程之中,中国已从金融国际标准的遵从者向制订者转变,但是中国参与金融国际标准制订存在参与战略不明、国际话语权较弱、专业能力较低、私人部门参与不足、同行交流欠缺以及整体竞争力偏弱等短板。中国未来要以金融标准化新一轮规划为支撑,全面提升参与金融标准化制订的能力与水平,着力发展数字服务与市场金融标准化,助力中国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姚艳  
为做好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美国以现行金融监管框架为依托,按照金融业务属性开展归口管理、风险管控,为金融创新构建良好的监管环境金融科技近年来在全球迅速兴起,引发一波金融创新和投资热潮,美国在这一领域仍是全球领先者。从投资总量来看,根据毕马威统计数据,2017年前两季度美国金融科技行业投资总量为35亿美元,超过全球投资总量的30%,交易笔数为253笔,占到全球的46%。从金融科技企业来看,根据花旗银行统计,全球排名前20位的金融科技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姚艳  
为做好金融科技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美国以现行金融监管框架为依托,按照金融业务属性开展归口管理、风险管控,为金融创新构建良好的监管环境金融科技近年来在全球迅速兴起,引发一波金融创新和投资热潮,美国在这一领域仍是全球领先者。从投资总量来看,根据毕马威统计数据,2017年前两季度美国金融科技行业投资总量为35亿美元,超过全球投资总量的30%,交易笔数为253笔,占到全球的46%。从金融科技企业来看,根据花旗银行统计,全球排名前20位的金融科技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