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49)
- 2023(6164)
- 2022(4953)
- 2021(4447)
- 2020(3801)
- 2019(8580)
- 2018(7878)
- 2017(15977)
- 2016(8159)
- 2015(9084)
- 2014(9011)
- 2013(8965)
- 2012(8165)
- 2011(7243)
- 2010(7557)
- 2009(7757)
- 2008(6859)
- 2007(6298)
- 2006(5580)
- 2005(5382)
- 学科
- 济(33812)
- 经济(33768)
- 业(28017)
- 融(27457)
- 金融(27457)
- 银(25344)
- 银行(25343)
- 行(24562)
- 管理(23121)
- 企(22248)
- 企业(22248)
- 中国(18690)
- 方法(15900)
- 数学(14632)
- 数学方法(14545)
- 制(12815)
- 财(12677)
- 中国金融(11347)
- 险(10851)
- 保险(10760)
- 务(9878)
- 财务(9860)
- 财务管理(9842)
- 企业财务(9510)
- 农(8401)
- 业经(7772)
- 地方(7657)
- 贸(6866)
- 体(6856)
- 贸易(6853)
- 机构
- 学院(114019)
- 大学(113757)
- 济(54336)
- 经济(53224)
- 管理(45169)
- 中国(41901)
- 理学(37219)
- 理学院(36921)
- 管理学(36410)
- 管理学院(36195)
- 研究(35676)
- 财(30636)
- 财经(23915)
- 京(22898)
- 融(22647)
- 金融(22272)
- 经(21779)
- 银(21523)
- 银行(20680)
- 中心(20114)
- 行(19236)
- 经济学(18603)
- 财经大学(18323)
- 江(17086)
- 科学(17079)
- 所(17035)
- 经济学院(16931)
- 人民(16924)
- 国人(15878)
- 中国人(15812)
- 基金
- 项目(69694)
- 科学(55690)
- 基金(53232)
- 研究(51455)
- 家(44762)
- 国家(44402)
- 科学基金(39476)
- 社会(35084)
- 社会科(33522)
- 社会科学(33510)
- 基金项目(27290)
- 省(25647)
- 自然(24679)
- 自然科(24188)
- 自然科学(24184)
- 自然科学基金(23795)
- 资助(23363)
- 教育(22222)
- 划(21114)
- 编号(19819)
- 部(15945)
- 成果(15907)
- 重点(15321)
- 国家社会(15057)
- 创(14621)
- 发(14449)
- 教育部(14343)
- 性(14290)
- 人文(14132)
- 制(14085)
共检索到189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宇
通过对上证综指和标准普尔500指数收益波动的统计特征分析,实证检验了诸如非条件(Unconditional)正态分布、条件(Conditional)正态分布以及条件t分布等有关金融市场收益分布的主流假设,都无法准确刻画实际市场收益的尾部统计特征和风险状况。证明了无论是在成熟资本市场还是在新兴市场,极值理论(EVT)都能准确刻画实际市场的极端波动和风险状况,并通过不同收益分布模型假定下风险价值(VaR)的计算和相应的后验分析(Backtesting),实证说明了在不同显著性水平下各种收益分布假定的精确度和适用范围。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姚萍 王杰 杨爱军
本文以上海黄金市场为例,在GARCH模型下,系统性比较了基于正态分布、Logistic分布、HS分布、Laplace分布、t2分布和Cauchy分布的对称和非对称共12种BG分布在收益率分布拟合以及VaR和ES测度中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BG分布在收益率分布建模与尾部风险测度上的表现与原分布类型有关。当原分布为正态分布时,对称和非对称BG分布的效果都较差。当原分布为Logistic分布、HS分布、Laplace分布、t2分布和Cauchy分布时,对称和非对称BG分布的效果都较好,其中非对称BG分布效果在尾部分布拟合上优势更大。在所有分布中,基于t2分布和Cauchy分布的非对称BG分布表现最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益智 杨敏敏
如何准确度量金融市场风险将是金融学研究的永恒话题。既考虑金融市场的实时波动,又关注投资者的风险态度,应是科学度量风险的方法。文章基于极值理论的POT模型,采用谱风险度量方法对上证综合指数、香港恒生指数和美国道琼斯指数进行了风险度量。实证结果表明,相对于忽视投资者风险态度的和值,考虑投资者风险厌恶态度的极值谱风险能够比较准确地度量金融市场的实际风险。
关键词:
极值理论 谱风险 在险价值 预期不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慧 魏佳琪 孟纹羽
文章选取核证减排量期货价格和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价格作为样本数据,基于非线性期望理论构建GE-Copula-VaR/CVaR模型,研究了碳金融市场各风险因子的不确定性与非线性相依性特征,并对碳金融市场集成风险进行动态测度。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的风险指标VaR与CVaR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巴黎协定》签署前的样本各风险因子波动存在更强的不确定性,碳金融市场风险较大;GE-Copula-CVaR模型在99%的置信水平下能通过Kupiec有效性检验,其准确性显著高于先进的非参数Copula-CVaR风险测度模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林宇
本文在金融市场典型事实约束下,运用ARFIMA模型对金融市场条件收益率建模,运用GARCH、GJR、FIGARCH、APARCH、FIAPARCH等5种模型对金融波动率进行建模,进而运用极值理论(EVT)对标准收益的极端尾部风险建模来测度各股市的动态风险,并用返回测试(Back-testing)方法检验模型的适应性。实证结果表明,总的来说,FIAPARCH-EVT模型对各个市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风险测度能力较为优越。进一步,本文在ARFIMA-FIAPARCH模型下,假定标准收益分别服从正态分布(N)、学生t分布(st)、有偏学生t分布(skst)、广义误差分布(GED)共4种分布,对各股市的...
关键词:
风险管理 典型事实 极端风险 返回测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林宇 魏宇 程宏伟
针对金融市场呈现出的非对称结构,以新兴市场的中国大陆沪市上证综指(SSEC)和成熟市场的标准普尔指数(S&P500)作为代表性的研究对象,运用有偏学生分布(SKST)来刻画金融收益的有偏非对称分布形态;运用APARCH等模型来刻画金融收益条件波动率的非对称波动性,并以此来开展风险测度研究;最后运用返回测试中LRT和DQR来检验风险测度的准确性。实证结果表明:没有哪种金融收益的条件非对称波动模型具有绝对优越的风险测度能力;在标准收益服从的分布上,新兴市场SSEC与成熟市场S&P500市场却又表现出明显的不同,Normal分布并不适合SSEC,但能适合S&P500;ST能够适应SSEC,却不能适应...
关键词:
金融市场 非对称结构 风险测度 返回测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湘云 王阳 杨磊
目前主流的金融风险测度方法如Va R、CVa R和ES都是基于均值-方差分析框架,刻画金融风险都通过分析收益率分布,且大多将收益率分布描述成正态分布;然而,这种传统方法不能很好地拟合证券市场诸如尖峰厚尾形态的真实分布。物理学中的熵可以用来度量不确定性程度,选取熵值最大的概率分布可以更好地描述证券市场价格随机过程。将熵理论引入金融风险测度研究中,利用最大熵分布对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德国DaX指数、法国CaC指数、日经225指数、上证指数等欧、美、亚典型并具有代表性的6个证券指数近20年的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这种度量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刻画证券市场收益率分布以及描述金融风险特征。
关键词:
证券市场 熵 最大熵分布 金融风险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徐大江
金融市场的混沌型风险是所有市场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预期、决策和交易行为协同产生的。本文以证券市场为背景 ,论述金融市场混沌型风险主要是在交易主体模仿从众传染的内在非线性机制作用下形成的 ,然后利用指数平滑技术构建混沌型风险的测度指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春红 杨扬
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反映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程度及金融体系压力状况的金融压力指数(FSI),通过FSI与GDP增长率的IRF脉冲响应函数图验证了来自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冲击在滞后5个季度会对宏观经济产生显著的不良影响。数据显示压力指数曾经历过两次巨大的波动并于2008年1月达到峰值100点,虽然指数近年来走势平缓,但现阶段又出现略微上升的态势。从各部门对金融压力贡献度看,银行、股票和外汇市场主导了大部分的压力变化,但债券、基金和保险市场的重要性也在最近几年开始凸显。
关键词:
金融压力指数 压力识别指数压力源 贡献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隋建利 杨庆伟
在极端风险事件冲击下,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效应愈发显著。文章运用DCC-GARCH模型,刻画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的联动效应,基于Granger-Geweke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构建动态因果网络,在极端风险事件冲击下测度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效应,并追溯中国金融市场的外部风险来源。结果表明:(1)在极端风险事件时期,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的联动效应显著提升。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动态条件相关系数的概率分布曲线,呈现分布区间扩张、分布中心右移以及峰度迅速下降的态势。(2)在极端风险事件的冲击下,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效应增强,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的交互冲击具有非对称性,中国金融市场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力十分有限。(3)追溯中国金融市场的外部风险来源可知,能源、贵金属以及工业金属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强度高于其他商品,中国股票市场与汇率市场承受的外部冲击较强。文章为中国防范国际金融风险传染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政策参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旭东
交易所交易基金(以下简称ETF)是近些年来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ETF市场也存在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的类似"异象"。追踪国外指数的国际ETF涉及到两个区域的市场,本土金融市场和标的指数市场,其市场异象有独特的内涵。本文通过实证手段印证了这些异象的存在——对追踪标的资产价值变动的反应不足和本土市场收益变动的反应过度,然后从投资者心理认知偏差、情绪等非理性方面对这些异象进行解释,并通过模拟实验对这些结论进行验证。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陆军 李伊珍 刘威
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与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密切关联,且具有路径依赖和规模效应。当前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导致三大评级机构对市场的影响力过大,降低了它们进行信息披露和模型创新的内在动力,同时与被评级方之间的利益关联也增加了它们评级失准的可能。针对中国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本文提出应着眼于专业化水平高、规模较大的信用评级机构,借此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话语权;同时,监管机构应严格控制信用评级机构介入金融创新业务,降低其与被评级机构之间的利益关联,并要求它们向监管当局提供评级过程中必要的数据和所使用的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邵锡栋 殷炼乾
目前比较流行的金融市场风险价值研究一般采用日收益数据,并基于GARCH类模型进行估计和预测。本文利用沪深股指日内高频数据,分别通过ARFIMA模型和CARR模型对实现波动率和较新的实现极差建模,计算风险价值。通过对VaR的似然比和动态分位数等回测检验,实证分析了各种模型的VaR预测能力。结果显示,使用日内高频数据的实现波动率和实现极差模型的预测能力强于采用日数据的各种GARCH类模型。
关键词:
VaR 实现极差 实现波动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铮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由此,2017年,应在遏制楼市、债市显性风险的前提下,积极管控股市、汇市隐性风险,并着力防范跨市场交叉风险,切实消融资产泡沫,防止系统性风险冒头,保持主要市场平稳运行,为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海侠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金融市场风险的特点,应用近年来在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全新的风险管理工具"在险价值"VaR的基本思想,全面、系统地分析和测量了金融市场所存在的各种风险,并对基本模型的优缺点及应用作了详细分析,最后对VaR模型在我国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应用提出了实质性的建议。
关键词:
VaR 金融市场 风险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