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42)
2023(6150)
2022(4981)
2021(4703)
2020(3893)
2019(8958)
2018(8690)
2017(16210)
2016(8352)
2015(9618)
2014(9436)
2013(9270)
2012(8872)
2011(7813)
2010(8269)
2009(8411)
2008(7733)
2007(7242)
2006(6507)
2005(6274)
作者
(24348)
(20032)
(19896)
(18964)
(12830)
(9611)
(9184)
(7845)
(7547)
(7294)
(6946)
(6823)
(6381)
(6362)
(6274)
(6261)
(5947)
(5903)
(5814)
(5557)
(5056)
(4975)
(4695)
(4571)
(4563)
(4513)
(4470)
(4326)
(4150)
(3926)
学科
(34135)
经济(34093)
(27523)
金融(27523)
(26796)
管理(26420)
(24893)
银行(24886)
(24209)
(23544)
企业(23544)
中国(17640)
方法(14026)
(13582)
(12619)
数学(12267)
数学方法(12094)
中国金融(11221)
(9323)
财务(9301)
财务管理(9275)
企业财务(8954)
(8384)
业经(8234)
(8187)
地方(7982)
体制(7431)
(7314)
贸易(7299)
(7121)
机构
大学(120413)
学院(119116)
(52280)
经济(51031)
管理(43815)
中国(42517)
研究(39992)
理学(35976)
理学院(35632)
管理学(35018)
管理学院(34804)
(28861)
(25404)
财经(22235)
中心(22010)
(21030)
科学(20842)
(20159)
银行(20135)
(19958)
(19931)
金融(19620)
(18765)
(18649)
经济学(17544)
研究所(17388)
人民(17167)
(17133)
财经大学(16799)
北京(16522)
基金
项目(70154)
科学(55140)
研究(52222)
基金(51893)
(44318)
国家(43925)
科学基金(38114)
社会(33564)
社会科(31995)
社会科学(31986)
基金项目(26576)
(26028)
自然(23862)
教育(23652)
自然科(23428)
自然科学(23425)
自然科学基金(23036)
资助(22542)
(21801)
编号(21050)
成果(18270)
(15836)
重点(15678)
(14861)
(14686)
(14383)
课题(14345)
国家社会(14138)
教育部(14115)
创新(13936)
期刊
(59756)
经济(59756)
研究(40835)
(35666)
金融(35666)
中国(27766)
(24107)
管理(18306)
学报(17065)
(15927)
科学(15309)
大学(13696)
学学(12978)
财经(12639)
教育(11230)
(10768)
经济研究(9584)
农业(9456)
技术(9438)
理论(8304)
业经(8088)
国际(7494)
实践(7420)
(7420)
(7315)
问题(7169)
中国金融(6100)
财会(5688)
技术经济(5686)
世界(5648)
共检索到204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丽娟  
判断一国经济安全与健康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 ,就是要考察经济运行中是否拥有稳健而且运行有效的金融机构体系。在金融机构建设中金融监管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已正式加入WTO ,金融国际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在逐渐开放的金融市场中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尤其是充分认识监管与金融发展的适应性对建设金融机构具有更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昆  
随着货币市场、证券市场的不断开放,资本的自由流动将给我国经济、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带来许多难题,大量短期资本的流入和流出就会对我国的金融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本文从阐述资本市场开放过程中冲击金融安全的途径和传递方式入手,提出了确保国家金融安全的对策:执行WTO协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金融部门的改革及资本市场工具的发展;加强金融安全法制建设,提高金融监管机构监管水平;严格控制外资投资于资本市场的资金规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樊均辉  
金融稳定是微观宏观、内部外部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开放条件下金融风险通过贸易和金融渠道由外部传染到内部,并在内部因素的配合下导致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文章梳理了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历程,分析了中国金融稳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行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谨慎地开放资本账户、完善国内金融体系、加强审慎有效的金融监管、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金融稳定建设措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仲福  
本文首先介绍了金融开放及金融安全的相关概念,并探讨了在金融开放进程中影响金融安全的风险和危机因素,分析了金融开放可能造成的对于利率、汇率、金融市场以及银行体系等的不利影响,这些潜在因素都会威胁到国家的金融安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邹运  
本文从加入 WTO给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带来的问题着手 ,提出在经济开放过程中加强和调整利率政策的必要性 ,分析了我国投资水平对利率的敏感性 ,金融市场和居民预期对利率调整的敏感性 ,指出我国目前利率政策的有效性不足。在此基础上 ,借鉴美国、日本、韩国在利率放开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对我国利率政策的调整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兴  张春子  
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异常复杂,各类风险因素在不断积聚。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风险形势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确保我国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经济金融危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兴  张春子  
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异常复杂,各类风险因素在不断积聚。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风险形势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确保我国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经济金融危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庄起善  曹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东欧国家先后实施了金融银行业对外开放政策。金融开放为中东欧国家金融银行业注入了活力,但同时也蕴含着很多问题和潜在风险,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些问题和潜在风险已影响到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的稳定。本文着重从过高的外币融资、过快增长的家庭信贷、过度依赖的间接融资,以及外资银行大量进入挤占内资银行市场份额等4个方面分析这些国家金融银行业潜在风险的形成过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妮雅  
本文基于金融监管视角,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金融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所可能衍生的风险,阐述金融监管在城镇化建设风险控制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从城镇化推进和金融资源分配等方面提出我国金融监管的优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祥兵  
金融市场是金融监管当局与金融市场参与者之间动态博弈、合作共生的信息不对称系统。通过把信号博弈和重复博弈思想引入金融监管理论研究,构建以金融市场有效运行为反馈信号的金融监管当局与金融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监管信号传递模型,分析金融市场治理中有效监管信号的传递机制。结果表明:金融监管力度与金融市场有效运行水平之间存在分离、混同两种均衡关系;在金融监管声誉效应的驱动下,金融监管当局倾向于选择混同均衡策略,而不是分离均衡。因而只有建立通畅的金融监管信号传递及反馈机制,强化并放大金融监管信号显示,增大监管乘数效应,形成良性的监管声誉效应,才能保障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炳荣   孙志红   魏涛  
本文以《资管新规》这一强监管政策的出台为准自然试验,利用2010-2021年中国A股非金融企业数据,考察金融强监管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资管新规的出台降低了个股股价崩盘风险,发挥了“风险缓释”的作用;上述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和套利动机较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金融强监管既能通过约束企业影子银行化引导其回归主业,又能促使企业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市场非理性情绪,在投资和信息的双重作用下助推实现金融市场稳定;企业自身不确定性感知、证券分析师关注和地方金融监管强度的提高增加了金融强监管的“风险缓释”效应。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庆水  
利率市场化是未来几年中国金融改革的核心,可是一些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陆续引发银行业危机,这值得我们的关注和借鉴。本文以美国、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为例,探究了政府监管不善与银行业危机形成、发酵之间的关系,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并不意味着政府监管的放松,相反政府应该通过有效监管约束银行行为并引导银行业发展。对于可能出现的银行业危机,政府不应拘泥于市场化干预,必要时可以动用行政干预以遏制危机蔓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明朝  
离岸金融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在岸市场的特殊性。离岸市场的出现和发展虽然给金融监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离岸市场仍然是有监管的市场,而且受来自多方面监管和法律影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机构能够行使完全控制。离岸市场的发展促成了国际金融的一体化,也造成了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此对离岸市场客观上需要加强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