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72)
- 2023(19825)
- 2022(16915)
- 2021(15467)
- 2020(13107)
- 2019(29818)
- 2018(29087)
- 2017(56242)
- 2016(29978)
- 2015(33396)
- 2014(32877)
- 2013(32544)
- 2012(29721)
- 2011(26913)
- 2010(26905)
- 2009(25107)
- 2008(23432)
- 2007(20581)
- 2006(18098)
- 2005(15789)
- 学科
- 济(136433)
- 经济(136304)
- 管理(86236)
- 业(82278)
- 企(67810)
- 企业(67810)
- 方法(59205)
- 数学(52513)
- 数学方法(51940)
- 中国(35439)
- 农(32444)
- 财(31654)
- 地方(29760)
- 融(29743)
- 金融(29741)
- 业经(27922)
- 银(27850)
- 银行(27785)
- 学(27778)
- 行(26704)
- 制(24372)
- 贸(22880)
- 贸易(22862)
- 易(22124)
- 农业(22093)
- 务(20752)
- 财务(20677)
- 财务管理(20636)
- 环境(19677)
- 企业财务(19675)
- 机构
- 大学(427410)
- 学院(426503)
- 济(181484)
- 经济(177960)
- 管理(167806)
- 理学(146022)
- 研究(145406)
- 理学院(144459)
- 管理学(141877)
- 管理学院(141146)
- 中国(112957)
- 京(89422)
- 科学(89069)
- 财(80325)
- 农(73070)
- 所(72649)
- 中心(67499)
- 研究所(66617)
- 业大(66169)
- 财经(65718)
- 江(63864)
- 经(59895)
- 农业(57629)
- 经济学(56457)
- 北京(55372)
- 院(52533)
- 范(52402)
- 师范(51740)
- 经济学院(50868)
- 州(49384)
- 基金
- 项目(296733)
- 科学(232958)
- 基金(217421)
- 研究(210244)
- 家(191427)
- 国家(189915)
- 科学基金(163153)
- 社会(135020)
- 社会科(128250)
- 社会科学(128212)
- 省(115335)
- 基金项目(115071)
- 自然(107857)
- 自然科(105391)
- 自然科学(105362)
- 自然科学基金(103475)
- 划(96898)
- 教育(95747)
- 资助(90223)
- 编号(83218)
- 重点(66702)
- 部(65146)
- 成果(65120)
- 发(63491)
- 创(61560)
- 创新(57620)
- 科研(57243)
- 课题(56841)
- 国家社会(56369)
- 教育部(55820)
- 期刊
- 济(194037)
- 经济(194037)
- 研究(123286)
- 中国(76139)
- 学报(71173)
- 农(64607)
- 科学(63582)
- 管理(61235)
- 财(60610)
- 大学(53602)
- 学学(51396)
- 融(48845)
- 金融(48845)
- 农业(43523)
- 技术(36270)
- 教育(36168)
- 财经(33072)
- 经济研究(32711)
- 业经(30135)
- 经(28375)
- 问题(24670)
- 业(22298)
- 技术经济(21755)
- 理论(20615)
- 统计(20250)
- 科技(19965)
- 版(19597)
- 商业(19463)
- 贸(18996)
- 策(18578)
共检索到620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意翔 毕示承 李静
在我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进程中,发展清洁能源是解决能源结构单一、能源短缺和排放污染问题的重要路径和必要手段,对实现"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金融市场可以为市场主体进行清洁能源生产提供融资支持。研究金融市场对清洁能源生产的影响机理,有利于发挥其金融支持作用,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基于1995—201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金融市场发展对清洁能源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长期来看,金融市场发展能显著促进长江经济带清洁能源生产,将金融市场细分为股权市场和信贷市场后,发现股权市场对清洁能源生产的影响大于信贷市场;(2)在碳强度增长更快、创新增长率更高、化石燃料依赖性更低的地区,金融市场发展更能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建议应发挥金融市场促进清洁能源产出的作用,推动清洁能源生产技术创新,严格规范化石燃料的生产和使用,有效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江 胡静锋 宋彦 何青松
生产效率是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逻辑基础,基于生产效率研究区域—产业比较优势具有前瞻性的特征。本文基于垄断竞争市场框架,对李嘉图比较优势的效率内涵进行了溯源性解析,表明产业生产价格是市场结构、生产率、生产弹性和生产成本的函数。生产价格与全要素生产率成反比,与生产成本成正比。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5年至2016年19个制造业门类为样本,实证检验表明:轻工业部门的生产价格长江上游区域相比下游区域更低,重化工业方面上海、江苏、江西、重庆等传统工业基地具有更低的生产价格,技术装备制造业部门的较低生产价格呈现区域均衡分布特征。针对技术装备制造业部门的实证分析表明,比较优势与区域产业格局具有一致性,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区域比较优势具有后发技术优势特征。
关键词:
李嘉图比较优势 效率 生产成本 生产价格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冲 李雪松
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实证检验金融发展、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上,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而FDI则对经济增长效率有显著抑制效应,二者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表明FDI进一步强化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效率的促进作用,同时金融发展水平是发挥FDI溢出效应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分区域来看,下游地区与长江经济带总体回归结果较为一致;中游地区金融发展和FDI对经济增长效率均有抑制作用,且二者能否促进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均依赖于对方的发展情况;而上游地区金融发展、FDI均促进了经济效率的提升,并且当金融深化超过一定程度时,更有助于发挥FDI正向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效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涛 成春林
金融发展对制造业结构升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2004~2014年数据对金融发展对制造业结构升级影响进行了计量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除重庆市外,区域银行业发展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尽管银行信贷总规模发展迅速,但信贷资金没有合理流向制造业;证券业发展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影响程度较弱;上游地区金融发展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支持明显优于下游各省市,但支持力度仍有待提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小梅
基于产业关联视角,侧重对物流业对长江经济带不同类产业结构支撑作用进行评价,发现长江经济带物流业对于第二产业的发展支撑作用明显、对第三产业支撑不足,同时还发现长江经济带铁路和公路运输联动的相关性强,而水路与铁路、公路的联动性有待提高的问题。并参考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演变的进程,发现了目前物流业在顺应产业结构演变方面存在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鲜华 边娜 石欣
基于1997-2015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区域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能源禀赋、产业技术进步及二者交互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1)产业技术进步会降低碳排放强度,能源禀赋会提高碳排放强度,并且产业技术进步的抑制作用强于能源禀赋的促进作用;(2)能源禀赋和产业技术进步存在较强的交互作用,产业技术进步可能导致区域能源禀赋相对优势丧失,而能源禀赋优势丧失又会反作用于产业技术进步动力和需求,二者形成的良性互动有利于碳排放减少;(3)能源禀赋和产业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但二者交互作用在不同区域均表现为显著的抑制效应。基于以上结论,对促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出能耗;第二,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第三,因地施策,充分发挥产业技术进步通过能源禀赋抑制碳排放的交互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宗顺 郑军 汪发元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4—2017年数据,构建PVAR模型,通过GMM估计、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分析产业结构、金融规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产业结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正相关,尚不显著;金融规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负相关,但不显著;产业结构和金融规模彼此间存在正向冲击效应,金融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要高于产业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恒波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11—2022年的统计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分别以共同富裕、收入水平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来检验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对体育产业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对体育产业发展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且存在区域异质性,在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的影响效应最大,上游地区次之,下游地区最小。在新质生产力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共同富裕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收入水平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当努力推动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动长江经济带共同富裕水平提升,提升体育产业发展均衡度;全面提升长江经济带全流域共同富裕水平,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充分度。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产业 共同富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玲 许传龙
研发活动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基本方式,不同类型研发活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在建立联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3~2013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三种不同类型研发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从短期看,基础研究对TFP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对TFP的增长均产生显著正向作用,且试验发展对TFP的作用效果较为迅速;从长期看,基础研究对TFP的促进作用最大,应用研究次之,试验发展作用程度最小。因此,单纯依赖试验发展和应用研究促使生产率提高并非长久之计,应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促进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玥 成春林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发挥金融生态的"资金洼地"效应,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选取2001-2015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数据,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法,分别测算该流域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指数和资本配置效率,再应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法,先后探究金融生态环境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和影响效果。研究表明,金融生态环境通过作用于金融主体显著影响资本配置效率,金融生态环境越好的地区,金融主体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大;资本配置效率与经济基础、制度和诚信水平正相关,而与政府行为负相关,政府干预越多,就越不利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最后,据此提出了改善长江经济带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寿华 刘程军 陈国亮
研究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指数,利用长江经济带地级市数据,分析了其空间格局演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高度区域表现出以长江经济带下游为核心逐渐向长江中游过渡,且中游隆起的空间特征;整体表现出"东北高,中部隆起,西南低"的空间趋势;协同集聚发展呈现了持续的空间集聚态势,且集聚的强度呈现出波动上升"W"的变化趋势。协同集聚存在显著的高值聚集热点区和低值聚集冷点区,协同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政府行为、城镇化、市场驱动、创新能力、互联网技术与基础设施均对协同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政府行为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但是互联网技术和基础设施的作用强度还比较微弱。
关键词:
制造业 协同集聚 空间格局 驱动机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刚强 邢艺竞
本文测度了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金融支持水平,运用系统动态GMM估计方法分析了金融支持对长江经济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与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加强金融支持力度能有效提高长江经济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相较于增加财政投入,对于地区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有更积极的作用,且在上游地区具有更显著作用;长江经济带下游相较于中上游,其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普遍较强,因此金融支持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应加快建立"政府指导+市场导向+金融支持"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和资本参与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端。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要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各方资金投入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增强在供给总量与供给质量、融资引领、银证合作、金融产品及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支持作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高效供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东晴 汪发元 何智励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1—202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城乡协调发展综合指数,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城乡保险对城乡协调发展的效应。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协调发展的效应不显著,城乡保险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发展的差距,数字普惠金融和城乡保险融合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为此,应当加快数字普惠金融的应用与推广,有序提升新型城镇化率;加速城乡各项保险的发展与完善,有效激活新型消费潜力;加强数字技术协同的发展与应用,有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志慧 何昌磊
提升城市生态效率是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关键。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长江经济带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显著促进城市生态效率提升,且这一提升效应存在结构异质性、城市区位和资源禀赋异质性;绿色创新效应、产业升级效应和资本配置效应是其重要的作用路径;数字金融赋能城市生态效率提升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符合梅特卡夫法则;本地数字金融发展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促进邻地生态效率提升。研究结论为深化数字金融改革、助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林 高威
文章探讨了养老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态势,构建养老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5—2020年长江经济带养老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以及融合发展情况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养老产业与文化产业呈相互赶超的发展势头,助推融合关系持续升温,其中,上游地区融合水平增幅领先;养老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状况从初级耦合协调迈入良好耦合协调阶段,但与长江经济带“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国家战略定位存在差距;产业融合呈现养老产业与文化产业同步发展、协同共进的特点,其中,上游和下游地区分别是文化产业和养老产业发展相对突出,中游地区则是同步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