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1)
2023(9223)
2022(7550)
2021(6778)
2020(5270)
2019(12040)
2018(11267)
2017(21912)
2016(11423)
2015(12699)
2014(12657)
2013(12611)
2012(12072)
2011(11021)
2010(11572)
2009(11032)
2008(10107)
2007(9183)
2006(8479)
2005(8337)
作者
(32984)
(27090)
(27034)
(25410)
(17452)
(12957)
(12170)
(10667)
(10345)
(9817)
(9253)
(9184)
(8719)
(8681)
(8561)
(8553)
(8000)
(7920)
(7809)
(7471)
(6929)
(6552)
(6542)
(6284)
(6264)
(6113)
(6104)
(5958)
(5550)
(5313)
学科
(56535)
经济(56485)
(33735)
管理(30645)
(27299)
金融(27299)
(26020)
企业(26020)
中国(25557)
(24766)
银行(24758)
(24200)
地方(20168)
方法(16261)
(16034)
业经(14293)
(14191)
数学(14150)
数学方法(14088)
(14001)
中国金融(11289)
农业(11244)
(10448)
贸易(10430)
地方经济(10289)
(10159)
(10035)
(9276)
财务(9252)
财务管理(9236)
机构
学院(163967)
大学(160704)
(76053)
经济(74485)
研究(61737)
管理(59171)
中国(55902)
理学(48645)
理学院(48098)
管理学(47537)
管理学院(47221)
(37647)
(34950)
科学(32656)
(31120)
中心(30000)
财经(28666)
研究所(27381)
(26014)
(25981)
(25515)
经济学(24540)
北京(23259)
(23176)
银行(22286)
(22240)
经济学院(22042)
(22009)
(21887)
金融(21843)
基金
项目(98265)
科学(78048)
研究(76651)
基金(70380)
(59628)
国家(59048)
科学基金(51104)
社会(50010)
社会科(47674)
社会科学(47665)
(38855)
基金项目(36172)
教育(33838)
(31992)
编号(31139)
自然(29757)
资助(29227)
自然科(29078)
自然科学(29073)
自然科学基金(28564)
(28010)
成果(25812)
发展(23423)
(23026)
课题(22584)
重点(22386)
(21748)
(21266)
国家社会(20815)
(20205)
期刊
(93631)
经济(93631)
研究(58823)
中国(40171)
(38432)
金融(38432)
(28296)
(25504)
管理(24515)
科学(20055)
学报(19928)
教育(18580)
农业(16676)
大学(16104)
业经(15947)
经济研究(15377)
财经(15339)
学学(15075)
技术(13907)
(13200)
问题(11694)
(9885)
国际(9834)
世界(9528)
理论(9206)
(8656)
商业(8562)
实践(8112)
(8112)
技术经济(8064)
共检索到282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穆怀朋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文回顾了金融市场发展的主要成就、发展的经验,并展望了金融市场存在的发展机遇以及市场的发展前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俞若安  
本文着重分析了同属亚太经济体的日本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风险监管,希望对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起到借鉴和警示的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谭雅玲  
当前国际金融发展趋势明显处于较大波动与相对调整阶段,尤其是美国“9·11”事件后,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环境进一步恶化,使得国际金融市场状况受到较大制约与冲击,经济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加大国际金融动荡与风险的可能。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和国际金融主导的重要市场,其经济明显下挫和金融不稳定性的表现,对全球金融影响和牵制愈加明显。 金融信心 1、经济信心对投资心理的冲击 随着美国经济的明显减速以及“9·11”事件的冲击,世界经济预期连连下降,经济信心逐渐弱化,进而导致投资趋势明显减缓,比较突出的在于股市普遍性的跌势,其中美国股市与2001年初相比(截至1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发展温州金融市场人行温州市分行课题组温州经济发展特点及其对金融市场发展提出的要求温州在全国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温州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从1978年至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由1331亿元增加到51009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云鸿  
发展金融市场是金融改革的重要环节。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我国的金融市场正在迅速发展,除已有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调剂中心等市场应继续完善和发展外,还要积极研究和开拓黄金市场、保险市场和外汇市场。1.继续完善货币市场方面。要在现有的同业拆借市场的基础上,组建区域融资公司,实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祝红梅  
本文介绍了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了该市场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社会融资结构调整和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未来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士平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及完善●赵士平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背景分析我国的金融市场在80年代得以形成,这并非偶然事件。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一个统一的市场在全社会范围里进行资源配置,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一种形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明  潘松李江  
建设和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具有深远意义。离岸金融市场不仅是中国大国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国金融开放的长期需求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客观需要。在过去的十多年,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离岸人民币规模快速增长,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相继问世,境外主体持有的人民币资产迅速增加。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离岸人民币资产提供能力不足、套利驱动等发展约束,央行调控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预期产生了影响。本文最后分析指出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从离岸市场的功能定位、发展策略等角度建言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路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粮   傅奕蕾   宋阳   余晓峰  
在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愈发严峻的背景下,发挥碳金融市场的资源调配作用,以碳减排的价格信号结合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来引导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具有积极意义。与欧盟、新西兰等国际成熟碳市场相比,我国碳市场及碳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归纳总结国际成熟碳市场及碳金融的发展经验,是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成熟度建设的他山之石。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成熟碳金融市场研究的基础上,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出发总结了国内碳金融市场和欧盟、新西兰、韩国等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并对比异同;后以欧盟碳金融市场为例,从市场机制、配套措施和交易生态三个方面总结其发展经验,进而提出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成熟度建设的发展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振家  
选用评价指标以及相应的数据对一国或地区的金融发展进行评价是充满挑战的,因此若能从现有研究成果中汲取理论、方法与经验的支撑并较为全面而准确地评价我国金融发展状况,将为"一带一路"建设中树立我国"大国金融"形象以及未来的金融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制定的前提依据。在对现有关于金融发展概念以及金融发展指标选用的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两个方面,使用金融深度、金融可进入性、金融效率、金融稳定性四类指标以及世界银行公布的相应数据对我国19932014年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并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广谦  
金融市场效率的衡量及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重点选择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王广谦随着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地位的突出和重要性的增强,金融市场的效率高低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或制约因素。在西方理论界,对金融市场理论的研究已相当深入,但研究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市场本身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盛春光  
伴随全球各地碳金融市场体系的纷纷建立,低碳金融市场这一人为缔造的市场得以迅速发展。本文从介绍碳金融市场诞生的背景入手,分析全球各主要碳金融市场交易体系及交易所形成过程,提出中国构建碳金融市场体系的思路和具体构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丁孜山  
随着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问题研究的深入,揭示和探讨金融风险的深层原因及根本性防范化解措施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金融市场效率、信息不对称引发金融风险的两个深层原因及治理策略,并认为资产证券化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昌镛  
金融业薄弱是亚洲实现长期增长的主要障碍。资本市场的发展并非易事,亚洲的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根本挑战是如何在政府主导型增长模式的环境下发展资本市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进行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创立有关金融市场的新原则。逐步实现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和扩大化,分散财政行业的风险,符合亚洲各国政府的利益,但同时必须对金融市场上的重大创新进行适当监管。亚洲决策者应鼓励和管理好金融市场的发展,避免阻碍创新,当务之急是"更好地"加强金融监管,而不必"更多地"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金志  俞卓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