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75)
- 2023(21265)
- 2022(17620)
- 2021(16402)
- 2020(13812)
- 2019(31564)
- 2018(31039)
- 2017(58881)
- 2016(31405)
- 2015(35534)
- 2014(35124)
- 2013(34901)
- 2012(32339)
- 2011(29240)
- 2010(29564)
- 2009(27698)
- 2008(27264)
- 2007(24512)
- 2006(21531)
- 2005(19947)
- 学科
- 济(141292)
- 经济(141154)
- 业(108145)
- 管理(100249)
- 企(94245)
- 企业(94245)
- 方法(59232)
- 数学(48991)
- 数学方法(48457)
- 中国(43316)
- 农(40218)
- 财(39129)
- 业经(38095)
- 融(30807)
- 金融(30804)
- 地方(30650)
- 银(30123)
- 银行(30081)
- 制(29995)
- 行(29070)
- 农业(27618)
- 贸(27090)
- 贸易(27062)
- 务(26572)
- 财务(26505)
- 财务管理(26456)
- 易(26294)
- 技术(26134)
- 企业财务(25096)
- 理论(23772)
- 机构
- 学院(451477)
- 大学(447384)
- 济(196329)
- 经济(192486)
- 管理(177387)
- 研究(153382)
- 理学(150876)
- 理学院(149309)
- 管理学(147037)
- 管理学院(146176)
- 中国(125406)
- 京(95092)
- 财(91393)
- 科学(88758)
- 所(76865)
- 农(72855)
- 中心(72218)
- 财经(71779)
- 江(69571)
- 研究所(68857)
- 经(65190)
- 业大(61833)
- 北京(60636)
- 经济学(60213)
- 农业(56736)
- 范(56620)
- 师范(56072)
- 州(55556)
- 院(54868)
- 经济学院(54209)
- 基金
- 项目(289866)
- 科学(230610)
- 研究(215435)
- 基金(211698)
- 家(182748)
- 国家(181147)
- 科学基金(157328)
- 社会(139342)
- 社会科(132276)
- 社会科学(132243)
- 省(113339)
- 基金项目(111038)
- 自然(99479)
- 教育(98777)
- 自然科(97283)
- 自然科学(97256)
- 自然科学基金(95579)
- 划(94445)
- 编号(86933)
- 资助(86651)
- 成果(70055)
- 发(65797)
- 重点(65015)
- 部(64833)
- 创(64222)
- 课题(60075)
- 创新(59459)
- 国家社会(58243)
- 教育部(56248)
- 科研(55035)
- 期刊
- 济(222841)
- 经济(222841)
- 研究(137890)
- 中国(96197)
- 财(74122)
- 管理(71613)
- 农(67556)
- 学报(62747)
- 科学(62107)
- 融(55296)
- 金融(55296)
- 大学(48831)
- 教育(47771)
- 学学(45919)
- 农业(45684)
- 技术(43783)
- 业经(36725)
- 财经(36699)
- 经济研究(35745)
- 经(31755)
- 问题(28729)
- 业(27279)
- 技术经济(25617)
- 贸(24935)
- 国际(22397)
- 世界(22322)
- 统计(22147)
- 商业(21205)
- 现代(21124)
- 策(20937)
共检索到702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平 许家云
本文通过构建企业研发生产函数并引入海归智力增益因素,考察中国金融市场对海归创办新企业引致的技术扩散效应的影响。对中国1997-2008年30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市场在促进外资研发及海归创业引致的技术扩散方面作用显著。首先,金融市场发展在达到一定水平并且融资效率相对较高时,海归选择由外资企业流出建立新企业的可能性也较高,从而会放大外资研发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其次,货币市场通过新建企业的人员流动效应对技术进步的拉动作用显著,而信贷和股票市场的效果并不理想。
关键词:
技术扩散 金融市场发展 海归 技术进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枢盛 陈继祥
海归企业发展迅猛,作用巨大,但是理论学术研究却滞后于海归企业发展现状。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海归企业的现状和中国情境下关系的概念内涵和中国文化基础,同时比较了中国关系与其在西方文化相对应概念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归二元社会网络的文化差异机理,从而为后续的海归创业、海归二元网络及战略发展的构建了基研究础性,最后进行了未来研究展望。
关键词:
海归 二元网络 关系 文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淦未宇 刘曼
基于2011-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文章以海外经历作为高管文化特征的代理,从文化视角探索公司高管团队海外背景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海归高管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受组织异质情境影响,当企业财务冗余水平和高管持股比例越高时,海归高管的创新促进效应越明显。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海归高管通过提升高管团队风险偏好和自信度促进创新投入。进一步研究表明,海归高管通过促进创新投入提升了发明专利申请量。此外,与海外工作经历相比留学经历更能促进企业创新,同时具备两种经历的高管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则明显大于仅拥有单一海外经历的高管。文章从文化趋同视角拓展了对海归高管创新决策内在逻辑及其作用边界的理解,丰富了高管早期经历主题研究文献,也为合理评估国家公派留学、高端引智等政策的实际效果提供了微观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唐建荣 吴鸣华
从海归高管二元社会网络视角出发,对海归高管知识网络嵌入、知识整合、能力迁移及其创新能力提升路径进行探索,运用FsQCA方法实证分析了海归高管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拥有丰富的国外社会网络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而与国内社会网络保持适度距离是发挥其作用的基本保障,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海归高管 社会网络 FsQCA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怡安
本文通过对全国各省市1212份海外人才回流的有效问卷分析以及相关访谈,摸清了海归在所属行业、受教育年限和就业单位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由此进一步分析了海归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就目前情况而言,海归引进回国的技术不是国际最新的,但因该技术在中国处于短缺状态,海归进行知识溢出效果尚好。(2)海归在海外获取的最新技术思路以及与国际始终保持接触这两种核心能力对其所在公司的贡献最大。(3)海归回流技术进步效应存在滞后性;进一步得出海归回流技术进步效应受本土人力资本水平影响,且当前绝大多数省份与国内外的技术差距和海归技术进步效应之间的对应关系仍然位于倒U型曲线的正相关段。
关键词:
海外人才 回流 调研状况 技术进步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思平 于永达
基于1998~2008年806家中国光伏相关企业数据,主要采用Negative Binomial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海归人才的特殊作用。具有海外教育或工作经验的企业高管,能够显著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加强专利保护,对周边企业亦存在一定的技术溢出效应。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选择回国发展,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特殊载体,在新兴产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外国直接投资、贸易等其他国际技术转移方式对企业技术创新作用却不显著。本文首次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在企业层面分析海归人才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结论对技术创新政策、人才战略的制定实施均有所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英钦 田伟健
文章基于高阶梯队理论,从研发国际化视角,以200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海归高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雇佣海归高管可以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显示,随着海归高管人数的增加,企业更倾向于开展研发国际化战略,这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劳动密集型企业、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内部薪酬差距较小以及可以获取政府补助的企业雇佣海归高管对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更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枢盛 陈继祥
本文剖析了海归独有的人力资本和其国内国际社会网络之间差异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海归的人力资本对创业机会创新性的作用机理,并从社会网络的连接强度和结构洞两个方面,阐释了海归二元网络对创业机会创新性的作用机理,构建了海归基于二元网络的创业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相关的命题。
关键词:
二元网络 海归 创业 创业机会 创新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怡安
由于海归企业家精神受到空间因素的影响,而之前大部分区域海归企业家精神影响方面的研究都忽略了空间相关性。本文利用空间滞后面板模型测度了1998—2015年中国31个省域海归企业家精神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一地区海归企业家精神不仅受到本地海归创业的影响,邻近地区跨地理边界的空间溢出效应也对其有间接贡献;平均而言,创新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各省市海归企业家精神发展水平将提高12个百分点。同时,金融发展对省际海归企业家精神具有显著作用,其促进效应远远超过了本土人力资本和创新水平。而法治水平对于西部海归企业家精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怡安
由于海归企业家精神受到空间因素的影响,而之前大部分区域海归企业家精神影响方面的研究都忽略了空间相关性。本文利用空间滞后面板模型测度了1998—2015年中国31个省域海归企业家精神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一地区海归企业家精神不仅受到本地海归创业的影响,邻近地区跨地理边界的空间溢出效应也对其有间接贡献;平均而言,创新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各省市海归企业家精神发展水平将提高12个百分点。同时,金融发展对省际海归企业家精神具有显著作用,其促进效应远远超过了本土人力资本和创新水平。而法治水平对于西部海归企业家精神的溢出效应显著为负。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蔡国材 王文静
本文基于中关村海淀园高新技术企业的全面调查数据,运用面板双变量Probit模型与混合Logit模型实证研究海归人数与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长期看,海归人数对企业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两种国际化行为均呈现正向促进作用;(2)短期内,受内外部因素影响,企业增加的海归人数正向促进了国际化行为;(3)两类不同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决策方式略有差异,以对外直接投资为导向的企业更加灵活,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受更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文还讨论了内生性问题,并做了稳健性检验。创新点主要有:(1)综合考虑人财物国际化三方面,搭建统一框架进行机理和量化分析,选取面板双变量Probit模型以考察出口行为和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相关性;(2)进一步分解海归人数对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影响的因素,用混合Logit模型验证了长期因素、短期内外部因素的存在性与合理性;(3)基于中关村海淀园高新技术企业的面板微观数据具有优势。本文对企业国际化管理与国家政策制定提出相应建议,国际化竞争归根结底是国际化人才这种高端生产要素的竞争,在对外开放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吸引海归人才以助力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既有必要性,也有合理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文 李文霞 孙国强
海归人才因其特殊的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已成为推动我国自主创新、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文章以深市77家医药制造企业为样本,应用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 QCA)探讨了海归企业的国内外社会网络与海归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型海归企业若想以相对较低的研发投入取得高创新绩效,应构建丰富的国外社会网络,同时,应与国内社会网络保持适度的联系;若大型海归企业的国内社会网络较为丰富,则需有较高的研发投入才能取得较高的创新绩效。研究结果进一步理清了二元社会网络与海归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为相关政策制定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虹 林志明 池仁勇
以67个海归创业企业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考察领导风格、创业导向、组织结构、团队异质性四类变量交互形成的不同组态对海归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存在专业研发路径、研发职能路径、职能合作路径、保守职能路径等4条海归创业绩效产出关键路径;(2)高职能多样性是实现海归创业高绩效的必要条件;(3)教育多样性对海归创业绩效不具有影响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海归创业绩效产出内部机制,为海归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创业绩效 提升路径 QCA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文 李文霞 孙国强
海归人才因其特殊的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已成为推动我国自主创新、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文章以深市77家医药制造企业为样本,应用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 QCA)探讨了海归企业的国内外社会网络与海归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型海归企业若想以相对较低的研发投入取得高创新绩效,应构建丰富的国外社会网络,同时,应与国内社会网络保持适度的联系;若大型海归企业的国内社会网络较为丰富,则需有较高的研发投入才能取得较高的创新绩效。研究结果进一步理清了二元社会网络与海归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文 李文霞 孙国强
海归人才因其特殊的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已成为推动我国自主创新、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文章以深市77家医药制造企业为样本,应用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讨了海归企业的国内外社会网络与海归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型海归企业若想以相对较低的研发投入取得高创新绩效,应构建丰富的国外社会网络,同时,应与国内社会网络保持适度的联系;若大型海归企业的国内社会网络较为丰富,则需有较高的研发投入才能取得较高的创新绩效。研究结果进一步理清了二元社会网络与海归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