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1)
- 2023(10636)
- 2022(8821)
- 2021(8220)
- 2020(7049)
- 2019(16220)
- 2018(15209)
- 2017(30101)
- 2016(15490)
- 2015(17122)
- 2014(16740)
- 2013(16496)
- 2012(15198)
- 2011(13622)
- 2010(14086)
- 2009(13530)
- 2008(12276)
- 2007(10989)
- 2006(9640)
- 2005(8854)
- 学科
- 济(71827)
- 经济(71742)
- 业(50860)
- 管理(45317)
- 企(39518)
- 企业(39518)
- 方法(38867)
- 数学(36369)
- 数学方法(35983)
- 融(28291)
- 金融(28291)
- 银(25607)
- 银行(25604)
- 行(24787)
- 中国(24104)
- 财(21668)
- 农(21396)
- 贸(18091)
- 贸易(18076)
- 易(17732)
- 制(16416)
- 农业(15212)
- 业经(13840)
- 务(13441)
- 财务(13409)
- 地方(13403)
- 财务管理(13376)
- 企业财务(12906)
- 出(12351)
- 中国金融(11431)
- 机构
- 大学(219045)
- 学院(217321)
- 济(103295)
- 经济(101620)
- 管理(89607)
- 理学(77793)
- 理学院(77134)
- 管理学(75856)
- 管理学院(75474)
- 研究(68715)
- 中国(62401)
- 财(49599)
- 京(43575)
- 财经(40034)
- 经(36736)
- 中心(35541)
- 科学(34947)
- 经济学(34675)
- 农(32668)
- 所(31911)
- 经济学院(31734)
- 江(31069)
- 财经大学(30393)
- 业大(28647)
- 研究所(28416)
- 融(27784)
- 金融(27299)
- 北京(27213)
- 商学(25374)
- 州(25343)
- 基金
- 项目(146161)
- 科学(118319)
- 基金(112249)
- 研究(108390)
- 家(96551)
- 国家(95429)
- 科学基金(84037)
- 社会(74298)
- 社会科(70911)
- 社会科学(70893)
- 基金项目(57874)
- 省(54303)
- 自然(52091)
- 自然科(51051)
- 自然科学(51042)
- 自然科学基金(50203)
- 教育(50073)
- 资助(47662)
- 划(45216)
- 编号(42222)
- 部(34439)
- 成果(33934)
- 国家社会(32683)
- 重点(32191)
- 创(31122)
- 教育部(31102)
- 发(30476)
- 人文(30249)
- 创新(29101)
- 制(28936)
- 期刊
- 济(103417)
- 经济(103417)
- 研究(66458)
- 融(41455)
- 金融(41455)
- 中国(40749)
- 财(38152)
- 管理(32135)
- 农(29318)
- 学报(29294)
- 科学(27626)
- 大学(24273)
- 学学(23097)
- 财经(21468)
- 农业(18566)
- 经(18302)
- 经济研究(17834)
- 技术(17620)
- 教育(16980)
- 业经(15416)
- 贸(14330)
- 问题(14141)
- 统计(13470)
- 国际(12454)
- 策(12060)
- 理论(11959)
- 技术经济(11629)
- 决策(10896)
- 世界(10863)
- 实践(10590)
共检索到331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宇 赵亚雄
"防返贫风险"是"后扶贫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一项重要任务,金融市场参与能否有效预防重大风险冲击造成的家庭支出型贫困值得深入研究。基于2018年561户家庭的调研数据,从微观视角分析了金融市场参与对家庭支出型贫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参与能有效发挥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资金融通、资源配置等功能,通过平滑生存型消费、积累发展型要素和增加家庭总收入降低家庭支出型贫困发生的概率。此外,该结论在低风险金融投资参与的家庭也成立,但在高风险金融投资参与的家庭则不明显。进一步发现,数字金融市场参与也能有效缓解家庭支出型贫困,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则能有效增强金融市场参与的减贫效应。结论为研究金融减贫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可为未来提升脆弱性家庭内生发展动力及克服支出型贫困的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息晨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调查数据,考察心理健康状况对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的心理状况从参与决策到参与深度两方面显著促进了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风险态度的改变是上述结果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则表明,这种影响存在性别-婚姻状态差异、生命周期差异及城乡二元差异。本文对于从心理健康角度破解"有限参与之谜"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于重视居民心理健康的相关政策制订,进而对促进中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关键词:
心理健康 金融市场参与 风险态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永伟 史宇鹏 权五燮
本文使用CHFS(2011)的调查数据考察了住房财富对家庭的金融市场参与决策及资产配置决策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房产财富的增加会显著提升家庭对金融市场的参与概率,也会提升家庭对风险资产的持有比例,即使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及子样本回归处理了内生性问题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的研究结果从微观上表明,房产市场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不仅不会抑制、反而会促进其他金融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
住房财富 金融市场参与 资产配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万秋兰 张邦辉
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文化是其中重要的关键因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引入多维集体主义文化,探讨家庭风险金融"有限参与"这一经典议题。研究发现:多维集体主义文化对中国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采用工具变量法以减轻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同样成立。路径分析表明,集体主义文化会使家庭偏好高风险并促进家庭社会互动,从而促使其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结论表明完善的资本市场政策需要充分考虑文化与观念因素的重要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昭楠 李钰婷 刘树梁 刘七军
随着绝对贫困的全面消除,我国将进入以相对贫困治理为核心的扶贫工作新阶段,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减缓相对贫困的效应至关重要。利用宁夏3县区9村426户田野调查数据,运用熵值法、A-F法、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在测算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识别多维相对贫困家庭的基础上,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效应,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宁夏农村地区中经济维度的“贫”已基本得到消除,但健康、教育、安全饮水和卫生厕所等因素导致的相对之“困”依然严峻。农户在数字普惠金融的结算、储蓄和信贷服务已有部分涉及,但对互联网投资、互联网保险等深层次金融业务的参与尚且较低。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权重下的相对贫困均有显著的减缓作用,并且随着剥夺维度提升其减贫作用呈增长态势。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农户电商意愿及行为、增强健康意识、促进消费进而达到缓解相对贫困之目的。因此,为减缓宁夏农村家庭相对贫困状况,需注重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与农村生活标准改善,深化农户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助农作用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文武 欧习 徐嘉婕
本文运用CHNS1993—2015年连续追踪面板数据,在测算多维贫困基础上讨论了城乡贫困状况的差异,进而运用PSM方法和xtlogit模型从整体多维贫困和单维分解两个层面系统研究了劳动参与和家庭结构特征对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多维贫困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劳动参与对缓解城乡多维贫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对具有劳动能力的家庭,在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劳动参与的多维减贫效应具有显著的家庭异质性特征,幼年子女和老人越多,家庭陷入生活质量贫困的可能性越高,但"健康化趋势"明显;(3)城市样本的劳动参与度相对较低但减贫效应更加明显,农村样本劳动参与和多维贫困呈现不规则关系,劳动参与在缓解多维贫困的同时呈现加重健康贫困和教育贫困的趋势。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苏静 肖攀 胡宗义
本文利用CFPS微观面板数据,在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状态转化进行界定与识别区分的基础上,采用面板logit模型实证研究了教育、社会资本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状态转化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教育与社会资本都显著地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劳均受教育程度提高将显著增加农户家庭脱离收入、生活条件、机会贫困的概率以及家庭多维贫困缓解的概率,显著降低家庭陷入诸类贫困的概率。社会资本积累增加将显著增加家庭脱离相对收入贫困、生活条件贫困和机会贫困的概率,也将增加家庭二维贫困缓解的概率,同时显著降低家庭陷入相对收入贫困和生活条件贫困的概率。教育与社会资本的交互项仅对家庭二维、三维贫困缓解(收入为相对标准)正向统计显著,表现出相互强化的互补关系。未能找到社会资本缓解绝对收入贫困及其多维贫困组合的稳定的正向支持证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韧 许豪 张双双
采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Probit和Tobit模型分析了子女结构对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广度和深度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影响机制与路径。研究发现:子女数量会显著降低家庭股票投资的广度与深度,而对其他风险性金融资产则无显著影响;育有男孩的家庭会显著降低对股票及其他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投资倾向,而育有女孩的家庭则与之相反;二孩家庭子女结构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不显著,且相关的异质性、稳健性分析均支持这一结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永奇 庄天慧
结合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以及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新时代老龄群体工作,健全特殊群体农村老人的保障体系必是题中之义。照料贫困作为中国保障民生的重大社会政策问题,急需得到更多的政策关注。本文基于CFPS(2018年)微观数据,结合区域层面的宏观项目,实证检验了家庭农场对照料贫困的影响程度与机制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有利于改善农村老人的照料贫困状况,对农村老人的经济、健康以及心理减贫均有不同幅度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针对健康程度不同的老人,家庭农场的减贫功能出现不一致性。家庭农场对农村半失能老人的健康贫困缓解具有更为鲜明的作用,对农村失能老人的精神贫困抑制作用更为强烈。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家庭农场可以通过创收效应、劳动调配、社会信任三种路径间接调节农村老人照料(经济)贫困、照料(健康)贫困、照料(心理)贫困。整体而言,家庭农场能够通过增收途径显著缓解农村老人照料(多维)贫困,其余两种途径调节效应不够明显。因此,未来决策层除了关注家庭农场的创收效应,持续推进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目标的同时,也应该进一步挖掘家庭农场的社会功能,为推进健康老龄化提供多元化践行路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彤进 万广华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参与到金融市场,金融是否能够弱化教育代际传递效应,从而改善教育的代际流动性?本文通过构建两期代际交叠模型,分析了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检验了理论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显著降低了父代对子代教育的影响,教育代际流动性能够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将家庭金融市场参与进一步分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两个维度,发现持有金融负债对于提升教育代际流动性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这一系列的发现在考虑内生性、分样本回归、改变变量度量方式等情况下仍然稳健。据此,本文建议应积极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持续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可获得性,并加强金融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与此同时,全社会应为个体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鹏举 张一童 周升起
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CFPS数据库,从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两方面进行拓展,通过构建多维相对贫困评价体系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抑制家庭相对贫困的发生。但是,地区地理位置、财政自给能力及产业结构的差异会影响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与家庭相对贫困呈非线性关系,当数字普惠金融跨越自身发展水平的第一个门槛值后,减贫效果不理想,城乡差距增大;达到第二个门槛值后,正向效应依然显著,但相对贫困发生比重有降低倾向。鉴于此,应通过提升居民金融素养、强化数字普惠金融监督和管理、因地制宜地配置金融资源,以最大化地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崔景华 李万甫 谢远涛
基层财政支出配置模式是影响低收入人群福利水平和贫困发生概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构建财政支出结构效应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面板Logistic模型和工具变量法检验村财政各项支出项目对农村家庭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动态效应。全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村财政人均教育投资对农户的扶贫效应最大,其次是农业水利生产投资,而村财政对村民的转移支付和行政费用支出的减贫效应较弱,其中直接拨付给村民的支出助长贫困的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降反升。此外,村财政各项支出对农户贫困发生概率的影响程度在不同年份具有显著差异,且随着家庭中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柳建坤 张云亮
健康扶贫是降低返贫风险和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战略,也是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举措。本文使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家庭贫困对农村居民自评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1)家庭贫困显著损害了农村居民的自评健康;(2)食品消费不足和幸福感缺失是贫困损害农村居民健康的作用机制;(3)针对贫困户的特困补助、教育补助和退耕还林补助等转移支付可以显著削弱贫困对自评健康的负面影响;(4)相比于年轻人口,贫困对农村地区缺乏风险抵御能力的老年群体会产生更强的健康损害效应。本研究不仅为贫困损害居民自评健康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为政府通过健康扶贫来巩固脱贫成果和振兴乡村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柳建坤 张云亮
健康扶贫是降低返贫风险和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战略,也是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举措。本文使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家庭贫困对农村居民自评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1)家庭贫困显著损害了农村居民的自评健康;(2)食品消费不足和幸福感缺失是贫困损害农村居民健康的作用机制;(3)针对贫困户的特困补助、教育补助和退耕还林补助等转移支付可以显著削弱贫困对自评健康的负面影响;(4)相比于年轻人口,贫困对农村地区缺乏风险抵御能力的老年群体会产生更强的健康损害效应。本研究不仅为贫困损害居民自评健康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为政府通过健康扶贫来巩固脱贫成果和振兴乡村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靳振忠 李子联 严斌剑
家庭在中小学阶段展开的“教育军备竞赛”是我国教育乃至经济社会的重要话题。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的中小学阶段微观家庭校外教育支出数据,并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估算的省级代际流动指标,考察了地区代际流动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地区代际流动会影响中小学阶段家庭校外教育支出,二者存在倒U型关系,且这一结论不因子辈的性别、所处教育阶段、户籍、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校外教育支出类型而改变。(2)教育回报是地区代际流动影响中小学阶段家庭校外教育支出的重要渠道,其会随着地区代际流动的提高,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合理引导家庭校外教育支出、规范“影子教育”发展提供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