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056)
2023(23386)
2022(19718)
2021(18394)
2020(15383)
2019(35313)
2018(34505)
2017(65488)
2016(35375)
2015(39780)
2014(39552)
2013(39080)
2012(36025)
2011(32483)
2010(32615)
2009(30611)
2008(29518)
2007(26087)
2006(23128)
2005(20981)
作者
(103718)
(86695)
(85862)
(82035)
(55089)
(41602)
(38914)
(33876)
(33047)
(30840)
(29531)
(29206)
(27512)
(27489)
(26946)
(26889)
(25720)
(25387)
(24919)
(24843)
(21515)
(21454)
(21143)
(19716)
(19586)
(19327)
(19030)
(18858)
(17541)
(17021)
学科
(154013)
经济(153850)
管理(101329)
(96107)
(78620)
企业(78620)
方法(64826)
数学(56573)
数学方法(55875)
中国(44620)
(40040)
(39102)
业经(32980)
(32954)
地方(32421)
(31621)
金融(31619)
(30621)
(30382)
银行(30301)
(29086)
(28408)
贸易(28385)
(27566)
农业(26817)
(23845)
财务(23754)
财务管理(23701)
理论(23161)
企业财务(22559)
机构
大学(508424)
学院(503844)
(212252)
经济(207945)
管理(192448)
研究(178121)
理学(165829)
理学院(163935)
管理学(160880)
管理学院(159993)
中国(139298)
(109001)
科学(108674)
(97971)
(90568)
(87709)
研究所(82319)
中心(81559)
财经(77975)
业大(76466)
(73848)
(71078)
北京(69182)
农业(68804)
经济学(65799)
(64864)
(64174)
师范(64102)
(59555)
经济学院(59103)
基金
项目(339249)
科学(265816)
基金(247970)
研究(241893)
(218663)
国家(216890)
科学基金(184904)
社会(154778)
社会科(146767)
社会科学(146727)
(129894)
基金项目(129877)
自然(120767)
自然科(118031)
自然科学(117998)
自然科学基金(115912)
教育(110809)
(110368)
资助(103347)
编号(95942)
成果(78173)
重点(76662)
(75005)
(72251)
(69434)
课题(66608)
科研(65195)
创新(65079)
国家社会(64961)
教育部(64123)
期刊
(233429)
经济(233429)
研究(152451)
中国(100059)
学报(86082)
(79813)
科学(76683)
(75740)
管理(72195)
大学(65241)
学学(61680)
(56362)
金融(56362)
农业(53812)
教育(50935)
技术(42720)
财经(39618)
经济研究(38833)
业经(35266)
(34173)
问题(30112)
(28667)
(26093)
技术经济(24824)
(24472)
统计(24120)
理论(23781)
国际(23747)
图书(23713)
世界(23499)
共检索到764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邦强  傅蕴英  张宗益  
本文从金融中介、金融市场、政府行为、金融开放4个方面进行考察,建立了1978-2005年中国金融市场化数据库,构建了衡量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的相对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对4个方面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做了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证结果证明4个方面之间几乎均有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但经济增长仅对金融中介和政府改革有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表明中国金融市场化在短期内未能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则促进了金融中介市场化和政府改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元凯  
本文基于面板数据模型,采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协整模型和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1993-2007年我国金融发展变化。并以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实证分析了金融效率、政府行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政府培育市场促进经济增长能力显著为正;金融效率固定效应的地区差异较大。在考虑金融效率和政府职能转型的基础上,重视地区发展不平衡,有助于改善我国经济增长模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媛  崔思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联系的不断加强,FDI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探究金融发展在FDI影响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笔者以中国1998—2009年的面板数据为例,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尽管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但FDI与金融发展的交叉作用却是显著的,即金融发展增强了FDI的溢出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业安  赵坚毅  
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造出我国金融市场化指数,很好地刻画了金融市场改革过程的波动。同时,利用中国的现有数据检验了标准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没有发现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支持国内现有的研究结论。本文认为这是没有考虑市场化过程的结构。在现有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金融市场化指数重新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市场化过程明显影响经济增长。特别是如果同时考虑金融结构和金融市场化过程,那么金融市场化指数能够一定程度上正向影响经济增长,但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相反的。这说明主要是市场化过程影响经济增长。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唐德祥  孟卫东  许雄奇  
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那么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积极影响?本文运用时间序列方法,在4变量系统内检验了我国科技创新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显示:①经济增长和固定资本投资、劳动投入、科技创新投入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②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Granger影响,科技创新投入增加会导致经济增长;③在1-15年滞后期内,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冲击为正向效应。在实证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和路径依赖,并由此得出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雷潇雨  
当前,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但我国现行金融体制与经济发展趋势存在脱节情况—民营企业一直受到严重的融资约束,而市场份额较少的国有经济部门却占据绝对金融资源优势。本文利用1999-200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市场化程度对民营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一影响在民营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比在东部地区更加显著。全面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放宽民营企业的信贷限制,增加民营部门在金融市场中的参与程度,并适当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政策倾斜,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苏跃辉  孙文娜  孙晓然  
运用我国2002-2016年的季度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加入了财政支出、经常项目差额、外商直接投资等变量,在一个完整的框架内对金融市场交易额和实体经济的联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包括实际利率、社会融资规模、证券市场交易额等在内的金融变量对实体经济有着显著的影响,但存在社会融资规模大与贡献小、流通市场交易量大与资源配置功能不高的问题。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金融市场的垄断结构与监管部门对资金流动的监管力度较弱,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马雪彬  马春花  
一定程度上讲,发展中国家实现全面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该国的金融深化水平,因为金融深化能减少家庭的消费信贷约束,释放居民消费能力,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力,对于我国而言更是如此。但在金融深化助推经济增长的同时,根据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我国趋于老龄化的人口结构也会作用于居民消费,当这两种效应同时发生作用时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走向便成为一个关注的重点。本文利用Eviews6.0软件通过构建居民消费率、少年抚养率、老年抚养率和金融市场化指数四变量之间的VAR和VE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定性基础上做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少年抚养率和老年抚养率以及金融市场化程度都是居民消费率的格兰杰原因,但少年抚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文革  周文召  仲深  李峰  
理论和经验研究都说明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金融发展程度可以有效提高一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然而市场并不是无摩擦的完美世界,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体制转型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经历着一个资产价格快速上涨的资本化过程;而财政压力下政府又有很强的干预金融的动机和行为。基于动态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的结果显示:政府干预、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价格的上升对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作用有一定的抑制,当前经济资本化和虚拟经济的发展出现偏移,引起金融资源向投机领域过快集中,而政府的干预也影响了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只有进一步明确政府边界、实行激励实体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政策,才能更好发挥金融发展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郝雅娟  周天芸  
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西方经济研究的重点,然而传统增长理论认为金融市场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非原因,因此强调经济增长。然而20世纪90年代内生增长模型的建立,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以重新思考。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影响,一般情况下,具有完整和高效率金融市场的国家,经济增长率往往较高,而且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诗翔  张珂  
本文根据不同的金融市场类型,利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978-2007年的数据,检验了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在FDI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为保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还分别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进行了独立研究。研究的实证结果总体上支持信贷市场在提高FDI溢出效应以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较资本市场更为有效的观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雷宏  陈会荣  
本文以1996-2005年各省域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回归方法探讨了中国金融中介的发展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的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银行的贷款总额对各地经济增长也无显著的促进作用,向非国有部门的贷款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但小的促进作用。而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不能忽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林伟  吴娅玲  
文章把金融发展细分为金融规模扩大、金融结构优化和金融效率提高三项,运用2000-2013年八大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验证了统一金融安排下各项内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并检验不同金融安排下政府干预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区域实行不同金融政策,政府干预程度的加强会抑制区域经济增长。原因可能是金融效率没有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扩大的结果。金融规模扩大的作用则具有两面性,针对不同的区域体现不同作用。金融结构优化会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梅丹  周松  
面板数据分析表明,1990—2005年我国城市金融发展与其经济增长间是负相关关系;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间是正相关关系。不同区域位置和不同规模城市间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有显著差异。进一步深化金融领域的改革,提高金融体系的中介效率,促使储蓄顺利转化为投资,是城市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方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望  
本文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金融市场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依不可再生资源的存量而异,当不可再生资源的存量大于某一临界值时,最终产品部门雇佣的人力资本数量越多,金融市场效率越高,经济增长的速度越快;不可再生资源存量的增多有助于进一步放大人力资本结构、金融市场效率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不可再生资源存量有助于经济增长,金融市场效率的改善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不可再生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