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6)
- 2023(13146)
- 2022(10479)
- 2021(9792)
- 2020(7954)
- 2019(18094)
- 2018(17677)
- 2017(33422)
- 2016(17972)
- 2015(20186)
- 2014(20048)
- 2013(19591)
- 2012(17991)
- 2011(16267)
- 2010(16504)
- 2009(15604)
- 2008(14775)
- 2007(13116)
- 2006(11889)
- 2005(11381)
- 学科
- 济(79496)
- 经济(79416)
- 业(48106)
- 管理(46543)
- 企(38827)
- 企业(38827)
- 中国(32267)
- 方法(30837)
- 融(28789)
- 金融(28789)
- 数学(27420)
- 数学方法(27241)
- 银(26614)
- 银行(26597)
- 行(25803)
- 制(21982)
- 财(21967)
- 农(21520)
- 业经(18581)
- 贸(17129)
- 贸易(17109)
- 易(16759)
- 地方(16232)
- 体(15265)
- 学(14316)
- 农业(13944)
- 务(13088)
- 财务(13054)
- 财务管理(13025)
- 体制(12864)
- 机构
- 大学(254236)
- 学院(251998)
- 济(119473)
- 经济(117422)
- 研究(97392)
- 管理(90319)
- 中国(82563)
- 理学(76272)
- 理学院(75388)
- 管理学(74294)
- 管理学院(73798)
- 财(57452)
- 京(54810)
- 科学(53491)
- 所(49345)
- 财经(44813)
- 中心(44772)
- 研究所(44408)
- 农(41283)
- 经(41046)
- 经济学(40215)
- 江(37241)
- 经济学院(36187)
- 北京(35709)
- 院(34804)
- 财经大学(33723)
- 业大(32500)
- 范(32048)
- 农业(31937)
- 师范(31709)
- 基金
- 项目(161005)
- 科学(128358)
- 基金(120683)
- 研究(119013)
- 家(105673)
- 国家(104871)
- 科学基金(89352)
- 社会(79543)
- 社会科(75791)
- 社会科学(75772)
- 基金项目(61964)
- 省(58799)
- 自然(54815)
- 教育(54004)
- 自然科(53653)
- 自然科学(53640)
- 自然科学基金(52789)
- 划(50559)
- 资助(49910)
- 编号(45229)
- 成果(38239)
- 部(37614)
- 重点(37330)
- 发(35944)
- 国家社会(35138)
- 创(33742)
- 性(33011)
- 教育部(32773)
- 中国(32574)
- 课题(32398)
- 期刊
- 济(132611)
- 经济(132611)
- 研究(87328)
- 中国(56281)
- 融(44276)
- 金融(44276)
- 财(43822)
- 农(38572)
- 学报(38216)
- 管理(36655)
- 科学(36434)
- 大学(29772)
- 学学(27982)
- 教育(26562)
- 农业(25081)
- 财经(24215)
- 经济研究(23863)
- 经(21074)
- 技术(19525)
- 业经(18757)
- 问题(17845)
- 贸(17071)
- 国际(16375)
- 世界(15310)
- 业(14517)
- 理论(12334)
- 技术经济(12088)
- 现代(11225)
- 统计(11137)
- 商业(10731)
共检索到407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晓求 许荣
本文首先从世界各国金融体系演进的实证角度概括出“金融市场化”趋势并进行理论分析。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历程也明显表现出了这一趋势 ,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其表现形式及动因。以金融市场化理论为基础 ,现代金融体系的演进方向是以资本市场为核心 ,并注重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的功能互补。
关键词:
金融市场化 银证合作 资本市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庄晓玖
本文将金融自由化定义为利率自由化、信贷控制放松、进入壁垒降低、银行自治加强、银行产权多元化、证券市场改革、资本和经常帐户开放等七个方面的综合反映,通过对中国金融改革过程中上述七个方面的各项措施进行评估,采取主成份分析法进行数据综合,构建出了从1982年到2006年的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本文认为中国金融自由化程度不断加深,将完全自由化定义为100%,目前自由化程度已达到了71%。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主成份分析 指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查华超 裴平
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成效卓著,却常因外界对中国金融市场化实际进程认识的不足,而导致国际社会长期曲解甚或无端指责中国金融体制。为此,本文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构建能够反映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特征的指标体系,修正并重测中国金融市场化指数,并由此研判中国金融市场化真实水平。研究表明,自1978年以来,中国金融市场化指数呈逐年上升态势,中国金融市场化水平远非外界误解的那样低;相反,中国金融业也基本实现市场化。
关键词:
金融市场化 金融体制 逆市场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亚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晓求
由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举办的以"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第7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于2014年11月1~2日在海口举行。本刊征得张军扩、王一鸣、吴晓求、宋立、倪红日、曹文炼、刘尚希、王小鲁、汪玉凯、张占斌、郑新立、郭濂、欧阳康、李实、薛澜等专家学者的同意,编发该组演讲论文。文章在"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纵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涵盖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与增长前景;以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城镇化新趋势;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税改革的目标、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经济增长、收入分配...
关键词:
新常态 新兴经济体 经济改革与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邦强 傅蕴英 张宗益
本文从考查金融市场化这一中国经济转型期制度变迁的主要方面出发,在引入金融市场化指数的Ndikumana模型基础上,应用Panel Data模型分析方法对金融市场化进程及其相关四个方面(金融中介市场化、政府行为市场化改革、金融市场自由化、金融对外开放)与投资间的影响以及东中西部间差异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首先,中国金融市场化对投资存在显著影响;其次,在全国层面上,金融市场化对投资的影响大于其他四个方面,而且金融结构的不同对投资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其三,在地区层面上,东中西部的金融市场化进程对地区投资的影响显著,地区间总体的差异呈现西部和中部大于东部的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茂 杨洋 刘大鹏
文章在回顾度量金融市场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比二元法、多元均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应用的优缺点,从金融制度的角度,结合1978—2015年的衡量金融市场化进程的8个成分指标序列,采用标准转化的广义熵值法构造了中国金融市场化指数。结果发现:熵值法克服了二值法、均值法的主观赋值的不稳定性及主成分分析法的度量要求。熵值法构造的指数更加趋于平稳增长,这与我国金融制度渐进式改革相吻合。
关键词:
金融市场化 熵值法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毅 申洪
本文介绍了金融自由化的度量问题,回顾了已有文献中常用的度量方法,首次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标体系,并利用这一指标体系对我国金融自由化进程做了度量及分析,证明了它的有效性。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年咏 张立娟 宋博
2000年以来,学术界对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的考察,逐步形成了包含类、专述类和专题类三类文献,聚焦于程度判断、推进次序、阶段沿革、演化特征、经济效应和动力机制等论题。这些考察的基本共识是: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经历了以1988年为转折年份的第一个高峰期和低谷期,其方面进程是参差的,资源配置效应是积极的但极为有限,且存在所有制差异;但对于中国金融市场化的程度高低、次序安排、进程属性以及经济效应之有无、方向与强弱,仍存在较大分歧。后续探究应通过考察理论源流和加强中国金融改革史研究,完善指数构造,改进度量方式,将这一考察推向纵深,并着力裨补动力机制分析、国际时空方位探寻等学术阙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杰
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与金融寻租竞争———从政府进入角度的分析张杰一、集权经济体制背景下金融市场化改革的特质政府直接进入金融资源配置过程,这是集权经济体制背景下金融运行的一个显著特征。业已进行的分权让利改革在改变政府进入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只不过是转换了进入...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朱民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的结构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主要体现为发达经济体去杠杆,新兴经济体则在加杠杆。本文认为,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全球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关联度和共移性的加强,这已经引起了流动性的紧缩和变化,并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垂龙
2005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汇改已成为促进我国金融市场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外汇市场创新和改革的“催化剂”、利率市场化和货币市场创新的“助推器”、股市的“鲶鱼”等。就将来而言,人民币汇改仍将是推动我国金融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随着资本账户的进一步开放和汇率弹性的进一步增加,也将会增加我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金融风险。
关键词:
人民币汇改 外汇市场 货币市场 股票市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这些年来,我国按照渐进性主动性市场性原则推进经济改革,逐步确立了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金融业也在改革开放中稳步健康发展。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金融调控监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以及金融市场体系日臻成熟,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制和金融运行机制。市场化改革最突出表现是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的形成和完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不断发展,日益成为资源配置、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超
近年来,首都金融业坚持市场化改革导向,不断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为主导,以担保公司、评级公司、资产交易平台和互联网金融新型业态等中介机构为支撑的金融服务体系,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增强,金融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金融管理和调控能力大幅提升,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沈禹钧
一、导致全球化的原因全球化的重要特征,是世界范围内金融市场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其产生原因主要在于:(一)客观需要是内在因素首先,近年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巨大发展,从客观上要求国际金融市场有相应的长足发展。其次,国际金融发展不平衡也是刺激全球化的重要原因。早在70年代,石油出口国的石油美元,就有寻找最新投资场所的强烈动机。时至今日,国际金融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一方面,美国需要吸引大量国外资本,以弥补本国贸易收支巨额逆差和本国财政巨额赤字;另一方面,大量顺差国家,如日本和德国,又急于寻找国外资产作为投资对象。面对这种情况,金融市场就成了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最后,汇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