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13)
2023(9902)
2022(7498)
2021(6804)
2020(5486)
2019(12594)
2018(12324)
2017(24242)
2016(12581)
2015(13823)
2014(13902)
2013(13145)
2012(11665)
2011(10468)
2010(10818)
2009(10816)
2008(9915)
2007(8971)
2006(8594)
2005(8388)
作者
(33627)
(28044)
(27705)
(27010)
(17830)
(13116)
(12771)
(11165)
(10359)
(10077)
(9582)
(9425)
(9107)
(8992)
(8925)
(8853)
(8222)
(8191)
(8125)
(7506)
(7190)
(7014)
(6571)
(6446)
(6424)
(6409)
(6370)
(6028)
(5748)
(5486)
学科
(51554)
经济(51490)
(34170)
(34070)
银行(33924)
管理(32518)
(32359)
(31180)
金融(31180)
(28240)
企业(28240)
中国(24371)
(23440)
方法(19110)
数学(17172)
数学方法(17089)
(15601)
(14944)
业经(13811)
(12997)
制度(12995)
(12796)
业务(12076)
地方(12017)
中国金融(11882)
体制(11043)
银行制(10451)
农业(9860)
(9731)
贸易(9715)
机构
大学(168645)
学院(168474)
(79842)
经济(78286)
管理(62573)
中国(61373)
研究(58209)
理学(51917)
理学院(51461)
管理学(50794)
管理学院(50475)
(42839)
(35502)
(34912)
银行(34157)
财经(32943)
(31873)
中心(30769)
(30038)
科学(29033)
(28183)
(28115)
经济学(27724)
金融(27649)
(27308)
(26943)
经济学院(25123)
财经大学(24936)
研究所(24872)
人民(23994)
基金
项目(103391)
科学(82815)
研究(79081)
基金(77301)
(65699)
国家(65134)
科学基金(57150)
社会(53455)
社会科(51019)
社会科学(51003)
基金项目(39770)
(38977)
教育(36029)
自然(33915)
自然科(33247)
自然科学(33242)
自然科学基金(32691)
(32040)
资助(31646)
编号(31341)
成果(25849)
(23568)
国家社会(23387)
重点(23358)
(22921)
(22187)
课题(21618)
(21518)
(21416)
教育部(21334)
期刊
(89491)
经济(89491)
研究(64225)
(55734)
金融(55734)
中国(38311)
(33190)
(25411)
管理(24756)
学报(21040)
科学(20368)
财经(18125)
教育(17571)
大学(17390)
学学(16350)
(15501)
经济研究(15461)
业经(13858)
农业(13633)
技术(12858)
问题(11707)
理论(11436)
国际(10212)
实践(10172)
(10172)
农村(9740)
(9740)
(9733)
商业(8329)
中国金融(8167)
共检索到289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战明华  蒋婧梅  
本文在借鉴Driscoll(2004)的银行信贷供给冲击识别的方法基础之上,主要尝试验证了如下命题:中国的金融市场化改革,是否如理论预期的那样逐渐完善了金融市场,从而弱化了银行信贷渠道的效应?实证结果发现,虽然信贷渠道总体上是显著存在的,但信贷渠道的效应变化随改革时段不同而呈倒"U"形特征。深入的分析认为,倒"U"形关系表明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在改革后期有减弱趋势,且金融市场化改革并未有效的催生金融创新。从金融改革的角度看,本文的意义主要在于两点:一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整体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单独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效果是令人怀疑的;二是金融改革必须具有诱致金融创新的功能,不能有效促进金融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战明华  李帅  刘恩慧  许月丽  
"伯南克之谜"描述的是现实货币政策传导同利率传导渠道理论预期相悖离的三大特征,这些特征来自发达经济体,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环境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利率市场化推进会弱化伯南克之谜的理论预期未必符合中国的经济事实。本文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对伯南克之谜的弱化作用小于预期,机制是预期通货膨胀效应和利率期限结构效应改变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本研究的政策含义是,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对货币政策的实施同样重要;构建完善的货币政策利率调控体系不能仅依赖利率市场化本身,经济市场化体系的完善更为重要。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罗正英  周中胜  詹乾隆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1999至2004年的数据,考察了非国有控股的中小企业的企业家的财富集中度和风险厌恶程度等异质性特征与中小企业所处地区的金融市场化程度对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可获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的企业家财富集中度和所处地区的金融市场化程度对中小企业的银行信贷融资可获性具有积极影响,但企业家风险厌恶程度与中小企业的银行信贷融资可获性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小企业的部分企业家异质性特征在我国目前的融资环境下,是影响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可获性的重要因素,而金融市场化程度则对其功能的体现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贾荣康  宋连升  
刍论寻租理论在弱化银行信贷风险中的运用贾荣康,宋连升一、寻租理论的提出寻租理论是本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政治经济学的一项重要建树,其社会背景是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由于行政干预而产生了“寻租”的经济现象。这种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主要用来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晓灵  
目前,存贷比指标监管和贷款规模控制扭曲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在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吐出基础货币和有充分操作自主权的情况下,有条件取消这两项政策措施,给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自主权。在此基础上,中央银行应加快利率、汇率市场化进程,完善公开市场政策操作工具,通过调整自身资产负债结构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行为。商业银行在此过程中,则应当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转型,构建财务硬约束机制,强化以资本管理为先导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提升资产负债管理的技术能力。同时正本清源,冷静看待经营转型与金融创新,培育诚信务实的经营管理文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蔡则祥  董菁  
银行信贷资金渠道是我国企业融资的主渠道,理论上银行信贷资金应当与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实现无缝对接,然而现实中却存在信贷资金"空转"、"脱实向虚"的现象,严重背离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本文重点梳理分析银行信贷资金渠道"漏、弯、窄、堵"的表现及成因,提出了在供给侧改革导向下如何修复疏通银行信贷资金渠道、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蔡则祥  董菁  
银行信贷资金渠道是我国企业融资的主渠道,理论上银行信贷资金应当与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实现无缝对接,然而现实中却存在信贷资金"空转"、"脱实向虚"的现象,严重背离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本文重点梳理分析银行信贷资金渠道"漏、弯、窄、堵"的表现及成因,提出了在供给侧改革导向下如何修复疏通银行信贷资金渠道、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应千凡  易振华  焦琦斌  游碧芙  
利率市场化是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信贷和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机制和理论模型,比较利率管制、利差管制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资本所有者、资本中介者和资本需求者的行为模式,指出利率市场化对资本所有者的收益、资本中介者的经营效率以及企业的融资结构、企业融资约束的放松都产生了积极正向的效应。"十二五"期间,我国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并以此为契机,提升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优化企业融资结构,缓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柯丽莉  单克强  
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已步入攻坚阶段,本文将探讨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如何通过合理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从而有效控制银行信贷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周南  黎灵芝  
本文在构建一个跨期的银行资产组合模型的基础上,运用面板VAR方法研究不同所有制银行的存款流失、资金成本上升和紧缩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信贷配置的动态影响。回归结果表明:紧缩货币政策会显著约束其他上市银行的信贷行为,但对国有上市银行的信贷配置影响不显著;银行间市场资金成本上扬通过"成本—利率"转嫁效应约束银行信贷,而存款资金成本上升则通过"成本—风险"转嫁效应刺激银行扩张信贷。方差分解表明:存款稳定性对国有上市银行信贷变化的贡献远不及资金成本的贡献,而资金成本和存款稳定性对其他上市银行信贷变化的贡献差异不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振华  杨海荣  廖文霞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面临不同的业务压力,以科技银行为例,评价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信贷业务。文章在阐述科技银行信贷绩效评价体系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绩效评价体系中指标的权重,从财务、信贷效益、客户和内部控制灯方面对科技银行信贷进行绩效评分。为评价科技银行信贷资金局部和总体的绩效水平提供思路,推动科技银行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客观评价科技中小企业信贷情况,为科技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合理的信贷支持。
[期刊] 征信  [作者] 梁俊茹  范大路  
为了全面系统地研究银行的不同特征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影响,刻画在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中银行的微观信贷行为,找到货币政策传统机制中微观基础缺失的原因,说明我国银行信贷渠道的有效性以及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的分布效应,选取我国65家商业银行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运用GMM估计方法研究货币政策变化对贷款增长率和贷款供给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银行规模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最强烈,其次是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再次是不良贷款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平  姚耀军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利率“放得开”、“形得成”和“调得了”的改革过程。现有利率市场化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效应研究,大都聚焦在利率管制的“放得开”影响层面。本文引入了以银行信贷风险定价能力为关注点的利率“形得成”因素,在经典欧拉投资方程的框架内,利用中小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多种实证模型策略,重新考察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率管制放松对中小民营上市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除已有研究关注较多的主效应外,还存在依赖银行信贷风险定价能力的调节效应。研究还发现,当控制了银行信贷风险定价能力及其对利率管制放松影响的调节作用后,利率管制放松对中小民营上市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将比不控制时更为强烈,这意味着既往只聚焦利率管制放松影响的相关研究,显著低估了其对中小民营上市企业的融资约束影响。本文研究的政策含义为,银行信贷风险定价能力的提升是缓解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一个基本政策着力点。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舒军  彭建刚  
从存贷款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和理财产品收益率四个方面,建立测度利率市场化水平的指标体系,通过对1986~2013年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的梳理,构建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VAR模型,对利率市场化指数与银行信贷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短期信贷和经济增长都产生了正面影响,能够提升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但这种作用存在明显滞后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雅珍  金奇峰  
联合国为了促进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把2005年定为国际小额信贷年。我国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为我国现阶段的一项主要农贷制度,其政策效应与经济效应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着“三农”的不断发展,现行的农户小额贷款在农村经济发达地区的弱化趋势也日益显现,因此适时对农村金融进行调整与创新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浙江义乌农村合作银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弱化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专题调研,就义乌银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提出建议,以期发挥农村金融在构建“和谐浙江”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