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92)
- 2023(13761)
- 2022(11015)
- 2021(10119)
- 2020(8220)
- 2019(18633)
- 2018(18455)
- 2017(36091)
- 2016(19282)
- 2015(21517)
- 2014(21453)
- 2013(20440)
- 2012(18640)
- 2011(16771)
- 2010(17429)
- 2009(16954)
- 2008(16371)
- 2007(14884)
- 2006(13890)
- 2005(13219)
- 学科
- 济(73753)
- 经济(73644)
- 管理(62916)
- 业(59455)
- 企(50983)
- 企业(50983)
- 中国(30040)
- 融(29408)
- 金融(29406)
- 银(27810)
- 银行(27800)
- 财(27339)
- 行(26860)
- 制(25819)
- 方法(25056)
- 农(22894)
- 数学(21261)
- 业经(21019)
- 数学方法(20990)
- 体(17266)
- 务(17202)
- 财务(17148)
- 财务管理(17113)
- 企业财务(16387)
- 地方(16011)
- 贸(14844)
- 贸易(14827)
- 体制(14529)
- 易(14502)
- 农业(14472)
- 机构
- 学院(267888)
- 大学(267100)
- 济(117031)
- 经济(114456)
- 管理(102527)
- 研究(90844)
- 理学(85412)
- 理学院(84607)
- 管理学(83493)
- 管理学院(82946)
- 中国(78807)
- 财(63785)
- 京(55702)
- 财经(47881)
- 科学(47349)
- 中心(44384)
- 所(44022)
- 经(43320)
- 江(43251)
- 研究所(38429)
- 经济学(37070)
- 农(36754)
- 北京(35553)
- 财经大学(35382)
- 州(34548)
- 范(33626)
- 师范(33354)
- 经济学院(33164)
- 院(32509)
- 业大(31412)
- 基金
- 项目(163588)
- 科学(130504)
- 研究(128290)
- 基金(119392)
- 家(100733)
- 国家(99835)
- 科学基金(87363)
- 社会(83274)
- 社会科(79074)
- 社会科学(79058)
- 省(62816)
- 基金项目(61206)
- 教育(58861)
- 编号(54078)
- 自然(52202)
- 划(51912)
- 自然科(51042)
- 自然科学(51032)
- 自然科学基金(50171)
- 资助(48557)
- 成果(47202)
- 制(37355)
- 课题(37152)
- 部(37042)
- 重点(36456)
- 发(35518)
- 国家社会(34900)
- 性(34662)
- 创(34499)
- 项目编号(34146)
共检索到441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宋玉臣 张晗
在金融业分业监管的背景下,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政策的发布往往是独立的,少有对信息跨市场传递的影响进行全局性考量。通过构建TVP-VAR模型,对金融市场化改革政策在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间的跨市场信息传递路径进行识别,结果发现:金融市场各子市场间的跨市场信息传递路径正在向理论机制靠拢,且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趋于稳定。这意味着,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与政府机构对其把控力度并不冲突,但须在金融市场化改革政策落地前加强对信息跨市场传递总体影响的评估,避免因政策制定而引发不同子市场间的顺周期波动。
关键词:
金融市场化改革 信息传递机制 金融监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许荣 刘成立
从跨国金融市场信息传递的视角对中国2015年股灾中股指期货限制交易政策实施前后的中美市场实证分析表明:股指期货的限制交易政策极大地增强了美国市场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尤其是在下跌行情中的影响更大。分位数回归显示美国市场的交易活动对中国市场开盘价的影响呈"V"型特征,美国市场的微小波动都会引起中国市场的巨大波动,限制交易措施实施后,在下跌行情中来自美国市场的负冲击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变得更大。这一实证研究的政策含义在于:为了增强股指期货市场的定价效率,金融监管层在市场稳定后应放开股指期货的限制交易,并通过降低准入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郑庆寰
跨市场金融风险具有系统性、潜在性、复杂性等特征,它具有爆发后在不同金融市场之间迅速传递并难以控制的特点。本文从近期发生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入手,分析金融创新背景下跨市场金融风险产生、积累、传递的机制,这对我国央行实施审慎监管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跨市场金融风险 次级抵押贷款 金融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郑庆寰 林莉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业务进_步相互渗透、融合,跨市场金融风险的传递变得日益复杂,己经成为金融监管面临的难点。因此,要以证券公司流动性、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控股公司作为监管重点,通过明确监管主体、建立预警机制、强化行业自律等方式,切实加强跨市场金融风险监管。
关键词:
金融监管 跨市场金融风险 预警机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春光
既有的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主要是运用金融深化理论,将完全信息作为其理论前提,很难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改革实践作出合理的解释。根据斯蒂格利茨等人的研究,由于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代理人风险,价格机制的完美作用必须以完善的制度安排为基础,包括清晰的产权安排、金融体系的信息发现功能、宏观经济稳定机制、金融监管机制和完善的法制环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这些年来,我国按照渐进性主动性市场性原则推进经济改革,逐步确立了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金融业也在改革开放中稳步健康发展。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金融调控监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以及金融市场体系日臻成熟,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制和金融运行机制。市场化改革最突出表现是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的形成和完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不断发展,日益成为资源配置、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超
近年来,首都金融业坚持市场化改革导向,不断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为主导,以担保公司、评级公司、资产交易平台和互联网金融新型业态等中介机构为支撑的金融服务体系,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增强,金融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金融管理和调控能力大幅提升,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若瑾
次贷危机通过跨市场金融风险对世界保险业造成重创,所以分析研究跨市场金融风险向保险业传递的路径、过程和后果十分必要,得出的相应启示和建议也具有较大实践意义。将次贷危机作为实证分析基础,跨市场金融风险有源于交叉性金融产品和金融控股公司两种类型,CDO及CDS等交叉性金融工具和保险集团是典型跨市场金融风险向保险业传递的途径,这些风险的传递导致保险公司受到重创,也给保险业未来发展带来启迪。
关键词:
保险业 次贷危机 跨市场金融风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冯柏 朱太辉
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是在长期内处理好提高金融效率和加强金融稳定的跨期平衡问题。本文从金融效率、金融稳定和跨期平衡三个维度,研究了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路径。基于金融供需均衡框架的分析表明,金融市场化改革会增加供给曲线的长度,降低供给曲线的斜率,有助于实现金融供需均衡,但政府抑制可能导致金融供给不足或供给过剩,影响金融效率和金融稳定。考虑金融效率和金融稳定的跨期平衡,金融市场化改革总体上存在三条路径:同步提高型、稳定优先型和效率优先型,最终都可以实现全面提高金融体系效率和稳定的目的。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总体上遵循的是"稳定优先型"路径,由于过于注重短期的金融稳定,导致金融资源错配不断积累和脆弱性不断...
关键词:
金融改革 金融效率 金融稳定 改革路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晓霞
金融全球化带来了金融活动的效率、规模和波动性同步上升。与此同时,金融市场发展呈现出一些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为金融资产价格、交易量和交易时间跨度的巨大变化,而风险则伴随着资金的流动在不同市场间进行传递和蔓延。金融市场的风险防范机制应当借鉴工程学的理念,从金融监管、风险自律、金融基础设施等多层面来系统构建。
关键词:
风险传递 跨市场交易 防范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晓求
一、2003年在经济快速成长的同时,我国金融市场改革也稳步推进。从总体上看,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是良好的,金融状况也有了进一步的改善。我认为,在经济形势和金融状况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同时,应保持清醒头脑,客观地看到问题所在,这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是有重要意义的。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所存在的问题或面临的任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推动经济运行机制向市场化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彬蕊 刘锡良 张琳
本文以企业风险承担为研究视角,考察了中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背景下,货币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产生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随金融市场化改革推进存在的差异。我们利用2004-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季度数据和动态面板广义矩法,对基准和拓展模型提出的假说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增大企业风险承担,金融市场的发展会弱化上述关系。企业所有权、技术类型和外部融资依赖决定了风险承担机制的有效程度。这说明随着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外部货币政策环境应被视为影响企业风险承担行为的关键因素。此外,本文还证明了货币政策可以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企业风险承担 金融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彬蕊 刘锡良 张琳
本文以企业风险承担为研究视角,考察了中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背景下,货币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产生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随金融市场化改革推进存在的差异。我们利用2004-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季度数据和动态面板广义矩法,对基准和拓展模型提出的假说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增大企业风险承担,金融市场的发展会弱化上述关系。企业所有权、技术类型和外部融资依赖决定了风险承担机制的有效程度。这说明随着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外部货币政策环境应被视为影响企业风险承担行为的关键因素。此外,本文还证明了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改变企业的风险投资行为推动经济的长期发展。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企业风险承担 金融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孟科学 魏霄
依据成本效能标准,市场分派的结果是交易者倾向于专门从事其所擅长的交易,交易过程引致多个证券子市场之间产生互动,客观上形成了跨市场关联关系。证券交易者的能力和交易属性相匹配的市场过程构成市场分派具体内容的差异,金融创新会推动市场分派调整。市场分派并不必然导致符合特定市场价值判断的结果。政府介入的目的在于弥补市场分派的不足,并推动符合特定价值判断的市场关系的形成。政府角色选择也需要考虑成本-效能标准并在宽泛的干预原则、具体的干预规则和自律管理等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有助于推动金融创新、保持对市场微观变化动态适应的规则和制度环境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田玲
国际金融市场信息化研究田玲国际金融市场是世界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跌起,各国和国际间的金融机构、金融组织都极为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走势。随着计算机科学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信息化的程度正在不断递深着。基于这种状况,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