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8)
2023(11335)
2022(9479)
2021(8550)
2020(7273)
2019(16748)
2018(16047)
2017(31937)
2016(16884)
2015(19341)
2014(19420)
2013(19523)
2012(18483)
2011(16907)
2010(17406)
2009(16756)
2008(15813)
2007(14539)
2006(12935)
2005(12060)
作者
(49635)
(41546)
(41460)
(39819)
(26568)
(19788)
(19093)
(16039)
(15863)
(14810)
(14307)
(13933)
(13216)
(13204)
(13194)
(13080)
(12173)
(12104)
(12060)
(12060)
(10381)
(10098)
(10098)
(9667)
(9579)
(9449)
(9051)
(8910)
(8373)
(8165)
学科
(95541)
经济(95467)
管理(46723)
(46191)
方法(37337)
(37171)
企业(37171)
数学(33805)
数学方法(33611)
(28524)
金融(28522)
中国(27168)
(25974)
银行(25949)
(25114)
地方(22834)
(21523)
(20398)
(18543)
业经(17589)
(16050)
(15288)
贸易(15274)
(14760)
(13973)
财务(13946)
财务管理(13912)
农业(13686)
地方经济(13612)
企业财务(13319)
机构
大学(253661)
学院(253454)
(122940)
经济(120629)
管理(94471)
研究(88949)
理学(80247)
理学院(79414)
管理学(78259)
管理学院(77785)
中国(75601)
(56347)
(51937)
科学(49031)
(45191)
财经(44936)
中心(42648)
经济学(41104)
(40731)
研究所(40464)
(40012)
(38223)
经济学院(37041)
业大(33505)
财经大学(33467)
北京(33279)
农业(31310)
(30789)
(30386)
(29927)
基金
项目(157252)
科学(123819)
研究(116080)
基金(115651)
(98958)
国家(98147)
科学基金(84285)
社会(76527)
社会科(72802)
社会科学(72778)
基金项目(60435)
(60247)
教育(52144)
自然(51654)
自然科(50464)
自然科学(50448)
(49914)
自然科学基金(49581)
资助(48726)
编号(46187)
成果(38067)
(35881)
(35446)
重点(35396)
(32530)
国家社会(32368)
课题(31535)
教育部(31350)
创新(30598)
人文(30448)
期刊
(139175)
经济(139175)
研究(81081)
中国(49194)
(44327)
(42890)
金融(42890)
(36511)
学报(35190)
管理(34433)
科学(32485)
大学(27161)
学学(26014)
财经(24347)
经济研究(23880)
农业(23339)
技术(21110)
(21001)
业经(19666)
问题(18010)
教育(17954)
(14956)
技术经济(14727)
理论(14049)
世界(13680)
统计(13612)
国际(13475)
商业(12591)
(12370)
实践(12236)
共检索到396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卫红  
文章运用修正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建构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的汉密尔顿模型,并据此给出了区域金融发展、金融市场冲击与区域经济波动的作用逻辑框架;以此为基础,利用经验数据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动态逻辑关系,并获得了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区域市场冲击与区域经济波动的相关结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鄢莉莉  王一鸣  
本文运用一个包含三种金融市场冲击的DSGE模型研究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变化。贝叶斯估计结果显示:(1)中国产出波动的1/4由金融市场冲击导致,该比例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上升;(2)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替代弹性较小;(3)金融市场的发展将降低贷款冲击和融资效率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提高直接投资津贴冲击的影响;(4)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减少社会福利损失。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婷  庞东  
金融系统对经济周期波动性的影响是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经济的周期波动性是否减缓等问题还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就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性问题展开分析,分别从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利率走势和股票市场三个角度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我国金融中介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波动性的影响不是平滑了经济增长的波动性,而是扩大了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利率变化与经济增长波动存在相互因果关系,说明我国的经济波动对利率是敏感的;股市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还相当有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冲  傅家范  周边  
本文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构建包含垄断竞争金融中介的金融市场体系,分析金融市场冲击如何影响经济波动以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基于我国2003—2017年季度数据进行参数校准与贝叶斯估计,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当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受到负向冲击时,金融中介垄断溢价上升,抬升企业融资成本,减少融资数量,降低投资,同时,对流动性资产的预防性需求增加,导致消费下降,对宏观经济产生负向影响;第二,稳定金融市场情绪,降低冲击的持续性,或是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提高企业资产流动性,有利于提高实体经济面临负向金融市场冲击时的抵御能力,加快恢复速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静  田国强  
最近的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经济危机突出了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而这也让学者清楚地意识到在对宏观经济建模时不能忽视源自于金融市场的摩擦和冲击。本文尝试将金融冲击引入到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以此来解释金融冲击对实际经济变量和金融变量的动态影响,探讨金融冲击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机制,并通过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的结构参数。结果发现:金融冲击是驱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最主要力量,它在解释产出增长、投资增长、债务增长、工资增长和就业的波动方面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存在其它多个冲击,金融冲击仍然能够解释近80%的产出增长波动。进行脉冲反应分析时发现,金融冲击会使产出、消费、投资和就业等出现大幅下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进  方振瑞  
基于1997年至2012年的季度数据,本文构建了一个具有金融摩擦与金融冲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探讨金融市场冲击的宏观效应。由贝叶斯估计得到的本文模型可以很好地匹配观测变量的数据特性,并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不利金融冲击造成该年前三个季度投资与总产出显著低于各自趋势水平;2009年由政府推动的扩张性金融冲击则使得投资与总产出分别高出各自趋势水平3.9%与1.3%,有效地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2)金融冲击是投资波动的最主要解释因素,也是总产出波动的第二大解释因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晓维  
经济模式转换过程中的消费支出,有强烈的自发波动性,这种内在的不稳定是我国近年经济持续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消费支出对宏观经济活动的影响,寻求实现消费支出内在稳定的途经,是缓和经济波动,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条件之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急剧增加。1979年,我国居民货币总收入还仅2044.3亿元,到1989年已达10494.3亿元,十年增加四倍;同期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从215元提高到944元,增加了约3.5倍。但是,囿于长期所习惯的贫困型或温饱型生活方式,加上产品结构的滞后调整和转换形成的限制,在收入迅速提高的同时,居民家庭不能同步建立起与新的收入水平相适应的、更高层次的日常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庄子罐  邹金部  刘鼎铭  
去杠杆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平稳有序地去杠杆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在2016年前后的经济数据,刻画了去杠杆进程中我国宏观经济存在的“扩张—收缩”波动特征。基于此现实,本文在金融加速器理论基础上构建金融经济周期模型,尝试利用违约成本的变化引入金融冲击,从未预期和预期冲击两个视角理解去杠杆背景下中国的宏观经济波动。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去杠杆过程前后信贷、杠杆率以及信用利差等重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不仅源自未预期违约成本的变化。违约成本预期的变化同样也可以很好地解释近年来我国重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扩张—收缩”波动特征,为理解我国去杠杆进程中的宏观经济波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基于本文结果,政府实施去杠杆政策时不仅应充分考虑违约成本的实际变动,还应重视金融机构的预期因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尧成  吕昕  
本文首先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将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的因素分解为金融冲击、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三类公共因子,随后分析了三类因子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主要结论包括如下三点:首先,金融冲击因子比供给和需求冲击因子更能拟合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其次,三类因子各自对中国经济波动产生的短、中、长期影响走势基本一致,且都在2009年前后出现了拐点,其中金融冲击的影响在拐点前后逐步由负向转变为正向,反映了中国金融抑制的程度在逐步减轻,而供给和需求冲击虽然一直产生正向的冲击影响,但在拐点之后影响的程度都在逐步降低;最后,方差分解分析表明金融冲击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程度在13%左右,而供给和需求冲击都在30%左右。这些结论表明供求冲击因素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但从未来趋势来看,金融冲击的影响会越来越重要。基于这些结论,本文也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米芸  余力  张慧芳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银行金融中介资金供求耦合金融摩擦的简单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目的是考察非熟悉的违约冲击是如何造成资金资源在银行中介和非金融借款者之间重新配置,并最终加速传导到实体经济、引起经济波动的。运用中国微观经济数据进行模拟发现,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表征的违约冲击造成了中国经济活动巨大而持久的下降:以2014年第一季度为基期,经过一年半时间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经济总产出和资产价格都比基期下降了0.4%,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则从3%上升至6%左右,这一结果与当前中国经济现实基本吻合。因此,面临宏观经济和银行业资产质量下行压力,我们应警惕可能由源自金融中介自身的金融冲击及其资金供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叶金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活动和金融行为已经渗入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日益成为各类经济主体相互联系的中介,与此同时,在经济各领域金融风险也显著增大,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就成了当前热点问题。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评价金融安全的指标体系,并构造出我国金融安全指数,以此为出发点建立了无约束VAR模型,仔细研究了宏观经济波动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冲击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梦楠  周新苗  
本文根据我国金融发展状况,选取了25个金融经济指标构造了我国金融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2016年金融安全指数进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汇率波动率、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宏观经济变量,基于VAR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波动对金融安全的冲击效应。结果显示:中国金融安全指数在2000~2016年期间呈波动起伏状态,符合我国金融安全实际发展状况;目前我国金融安全主要受通货膨胀率和汇率波动率的影响。最后针对我国金融安全现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锡良  吕娅娴  苗文龙  
世界性金融系统风险成为经济动荡的主要根源之一。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6个样本国相关数据,采用时变Copula-GARCH模型,分析得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期间,危机国对其他国家具有显著的传染效应和冲击效应。中国金融市场在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中都受到了显著冲击,同时对其他国家也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特别是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因此,金融全球化下,金融传染加剧各国金融波动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为治理世界性金融系统风险,各国当局应加强政策协调性,合理进行风险分担,共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继勇  梁柱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将海湾六国产出的同步波动性和遭受冲击的对称性联系起来。研究发现,1977-2006年间海湾六国遭受需求冲击的对称程度要高于供给冲击,对称性的需求冲击对维持六国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既显著又重要,而供给冲击的对称性对维持六国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几乎没有作用;另外,本文没有发现供给和需求冲击的对称性对经济周期的同步波动有滞后影响。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对于海湾六国未来单一货币的汇率制度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武晓利  晁江锋  袁靖  
文章基于包含消费习惯与借贷约束的RBC模型,尝试将收入冲击与偏好冲击纳入到该模型中,并采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DSGE)方法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研究发现:(1)模型能够解释实际产出、消费、投资与资本波动的92.6%、77.8%、84.5%、87.6%。(2)收入冲击与偏好冲击对我国实际产出、投资、就业和资本的影响均有明显的持续性,而对消费的影响均表现为短期性。(3)收入冲击对消费的影响较小,而对就业有较大影响;消费偏好冲击对两者的影响与收入冲击恰恰相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