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83)
2023(12515)
2022(9750)
2021(8693)
2020(7090)
2019(15658)
2018(14902)
2017(28884)
2016(15484)
2015(17044)
2014(16650)
2013(16231)
2012(14657)
2011(13128)
2010(13312)
2009(12777)
2008(11877)
2007(10747)
2006(9668)
2005(8940)
作者
(46903)
(38913)
(38907)
(36747)
(24852)
(18618)
(17417)
(15087)
(14927)
(13791)
(13466)
(13044)
(12561)
(12232)
(12215)
(12153)
(11413)
(11359)
(11349)
(11314)
(9641)
(9591)
(9510)
(8953)
(8889)
(8726)
(8612)
(8320)
(7838)
(7687)
学科
(63819)
经济(63744)
(44660)
管理(42336)
(35476)
企业(35476)
(27809)
金融(27808)
中国(25437)
方法(25190)
(25037)
银行(24989)
(24209)
数学(21922)
数学方法(21746)
(19434)
(17351)
业经(16424)
(15806)
(14467)
贸易(14454)
(14085)
地方(14016)
农业(13283)
(13020)
(11656)
财务(11625)
财务管理(11608)
中国金融(11364)
企业财务(11190)
机构
大学(222548)
学院(222097)
(96046)
经济(94292)
管理(81309)
研究(80730)
理学(70065)
理学院(69259)
管理学(68037)
管理学院(67651)
中国(67603)
科学(48628)
(46619)
(45190)
(44206)
(41789)
中心(38334)
研究所(38191)
农业(35810)
财经(35749)
业大(35738)
(33041)
(32615)
经济学(31135)
北京(29073)
(28654)
经济学院(28316)
(27318)
师范(26901)
财经大学(26848)
基金
项目(150335)
科学(118287)
基金(111478)
研究(104510)
(99958)
国家(99146)
科学基金(83893)
社会(69284)
社会科(65908)
社会科学(65887)
基金项目(58949)
(57903)
自然(54677)
自然科(53523)
自然科学(53502)
自然科学基金(52618)
(49345)
教育(46630)
资助(44473)
编号(39781)
重点(34712)
(33205)
(32754)
(32154)
成果(31819)
创新(30200)
国家社会(29910)
科研(29024)
计划(28417)
教育部(27866)
期刊
(103105)
经济(103105)
研究(66069)
中国(42752)
(41654)
学报(41020)
(39250)
金融(39250)
科学(36208)
(33016)
大学(30369)
管理(30087)
学学(29142)
农业(27025)
财经(18497)
经济研究(17831)
教育(17492)
业经(16782)
(15870)
技术(15426)
(14524)
问题(13961)
国际(12620)
(12397)
(11603)
理论(11214)
商业(10957)
世界(10867)
业大(10781)
技术经济(10242)
共检索到337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沈禹钧  
一、导致全球化的原因全球化的重要特征,是世界范围内金融市场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其产生原因主要在于:(一)客观需要是内在因素首先,近年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巨大发展,从客观上要求国际金融市场有相应的长足发展。其次,国际金融发展不平衡也是刺激全球化的重要原因。早在70年代,石油出口国的石油美元,就有寻找最新投资场所的强烈动机。时至今日,国际金融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一方面,美国需要吸引大量国外资本,以弥补本国贸易收支巨额逆差和本国财政巨额赤字;另一方面,大量顺差国家,如日本和德国,又急于寻找国外资产作为投资对象。面对这种情况,金融市场就成了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最后,汇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雅茜  袁天龙  马至夏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基于自身利益,加强贸易保护主义,以邻为壑,现代经济史以来的第三轮去全球化浪潮兴起。去全球化背后有其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未来一段时间,全球格局处于再平衡过程中,去全球化仍将持续,全球经济将结构性持续低迷。金融全球化与经济去全球化进程的背离将放大金融市场波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雅茜  袁天龙  马至夏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基于自身利益,加强贸易保护主义,以邻为壑,现代经济史以来的第三轮去全球化浪潮兴起。去全球化背后有其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未来一段时间,全球格局处于再平衡过程中,去全球化仍将持续,全球经济将结构性持续低迷。金融全球化与经济去全球化进程的背离将放大金融市场波动。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马德伦  
虽然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已成为当前各国制订汇率政策的两大趋势,但鉴于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状况,目前仍应选择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当然我们的长远目标还应是采用与开放程度相适应的汇率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丁志杰  李庆  
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对外金融扩张加快,出现了金融主导的全球化新趋势。在这一趋势下,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金融渠道成为其平衡国际收支的重要手段,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风险则不断加大。我国以出口和利用外资为主的对外开放模式已难以适应新的全球化趋势,出现了对外开放效益低、宏观调控难度加大等一系列问题,亟须转变对外开放模式,并推动全球治理改革,以便更好地参与金融主导的全球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晓求  许荣  
本文首先从世界各国金融体系演进的实证角度概括出“金融市场化”趋势并进行理论分析。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历程也明显表现出了这一趋势 ,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其表现形式及动因。以金融市场化理论为基础 ,现代金融体系的演进方向是以资本市场为核心 ,并注重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的功能互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阎庆民  
世界经济一体化在促进金融效率提高的同时 ,也带来相应的金融风险。金融监管是否有效 ,直接影响到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有效的金融监管不仅取决于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健全的金融组织体系和监管体系以及具有风险约束力的市场主体 ,也取决于监管者水平的高低。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 ,我国金融市场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体系当中。监管也不例外。因此 ,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有效的银行监管、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 ,这是我国中央银行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鑫  王步芳  
近年来逆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给国际贸易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我国纺织出口面临着众多的反倾销措施、技术障碍以及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产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纺织出口应对贸易壁垒时要积极主动,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的长处,采取措施弥补结构和研发的短板,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新冠疫情供给受阻的机遇,化解挑战,把逆全球化的副作用降到最低,稳步提升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崇正  
本文从金融市场证券化的定义入手 ,全面介绍了金融市场证券化的国际潮流和趋势 ,系统分析了金融市场证券化的原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沈淑兰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既为我国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技术、信息、市场等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也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