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9)
2023(7505)
2022(6149)
2021(5852)
2020(5169)
2019(11395)
2018(11085)
2017(21290)
2016(11673)
2015(13323)
2014(13311)
2013(13207)
2012(12463)
2011(10957)
2010(11524)
2009(11558)
2008(11334)
2007(10841)
2006(9784)
2005(9185)
作者
(33580)
(27254)
(27253)
(25978)
(17638)
(13135)
(12760)
(10631)
(10587)
(10115)
(9508)
(9260)
(8988)
(8666)
(8604)
(8587)
(8124)
(8062)
(7955)
(7937)
(6933)
(6833)
(6472)
(6287)
(6232)
(6188)
(6159)
(6132)
(5647)
(5421)
学科
管理(41724)
(40703)
(40055)
经济(39998)
(35182)
企业(35182)
(27591)
金融(27591)
(26492)
银行(26480)
(25476)
中国(20948)
(18394)
方法(17395)
(15762)
数学(13987)
(13802)
数学方法(13761)
财务(13761)
财务管理(13724)
企业财务(13094)
中国金融(11291)
(10995)
保险(10904)
业经(10567)
(10089)
理论(9952)
地方(9261)
(8810)
(8535)
机构
大学(160426)
学院(158770)
(64682)
经济(62891)
管理(61888)
中国(54685)
研究(52126)
理学(49115)
理学院(48592)
管理学(47813)
管理学院(47483)
(37957)
(35164)
科学(28724)
中心(28323)
财经(27890)
(26684)
(26496)
(25112)
(24029)
(23474)
研究所(23395)
北京(23176)
银行(23101)
(22391)
(22188)
金融(21782)
(21709)
财经大学(20870)
人民(20458)
基金
项目(91350)
科学(70299)
研究(68491)
基金(65275)
(55526)
国家(54994)
科学基金(47199)
社会(42007)
社会科(39751)
社会科学(39738)
(34856)
基金项目(33401)
教育(31134)
自然(29916)
自然科(29257)
自然科学(29252)
资助(28995)
(28981)
自然科学基金(28743)
编号(28093)
成果(24769)
重点(20345)
(20225)
课题(19696)
(18874)
(18852)
(18547)
项目编号(18028)
创新(17723)
大学(17655)
期刊
(78546)
经济(78546)
研究(54511)
(40563)
金融(40563)
中国(39048)
(32867)
管理(27585)
学报(22034)
(21376)
科学(20205)
大学(17642)
教育(16823)
学学(16312)
财经(14574)
技术(14024)
农业(13075)
(12407)
经济研究(11038)
业经(10061)
理论(9723)
财会(9694)
国际(9492)
会计(9151)
(8898)
实践(8793)
(8793)
问题(8743)
(8369)
技术经济(7950)
共检索到278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余明  余熳宁  
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比较优势余明余熳宁风险作为金融活动和金融市场的内在属性之一已成为无可争议的基本常识。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风险的存在形式和种类在不断变化,人们的风险管理需求和管理方法在不断变动。一、传统的风险管理方式长期以来人们都是以保...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毅夫  李永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史征  
保理业务是为信用销售特别是赊销方式而设计的一种综合性金融服务,它是销售方将其与购买方订立的销售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由银行为其提供贸易融资、销售分户帐管理、应收账款的催收、信用风险控制及坏账担保等综合性金融服务。这种结算方式与出口信用保险、福费廷、信用证及其他结算业务相比有其明显的优势。当然,作为结算方式的一种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安世友  
动产浮动抵押融资可以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是服务小微企业最为有效的金融工具之一,但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中都发现该融资工具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些问题将会带来各种融资风险,不利于动产浮动抵押融资的发展。针对动产浮动抵押业务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及风险,应该采取以下几点对策措施:第一,建立统一的动产浮动抵押征信体系;第二,厘清动产浮动抵押融资含义及法律的界限;第三,完善动产浮动抵押融资的制度建设;第四,合理规避动产浮动抵押融资的自身风险;第五,防范动产浮动抵押融资的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春  王法俊  杜俊伟  
农村信用社由于自身弱质和市场定位偏差,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风险较大。有效化解其风险,农村信用社应根据自身特点,找出比较优势,并使之得以充分发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春明  郭界秀  
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关系研究是对金融发展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深度扩展,是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最新动态。本文从金融发展对比较优势来源的扩展出发,系统评述了金融发展影响比较优势变动的机制和金融发展内生于比较优势变动的可能。在此基础上,评述了相应研究的福利分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小玲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下,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对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从实施效果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并未发挥其比较优势,有效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的发展,而是存在一种悖论。本文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二元经济体制现象的长期存在及相关配套制度改革未完善,应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富有  李新军  
我国民间金融处于供给充足、发展不平衡态势。民间金融具有市场化运行、自发激励、辅助融资、资金互助等比较优势,但也具有利率高、运行不规范等弊端。它生存和快速发展的深层动因是政府金融抑制与自选择机制。国家应继续取消对民间金融的限制,鼓励投资结构调整;支持民间金融制度创新,构建民资、民用、民管的内生性融资体系,搭建民间金融供给与需求的桥梁和通道;健全和完善民间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必要的民间融资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卓群  
金融人才国际化是当代全球城市和金融中心崛起的重要条件和标志。上海应以开放创新打通金融市场的"本土化"和"国际化"藩篱,充分利用我国国际影响力提升以及改革开放红利,推动上海金融人才国际化进程,并注重内部金融环境治理,积极构建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其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战略中的引领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慧梅   朱维超  
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是当下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关键。文章运用2011~2020年中国海关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就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出口比较优势问题展开理论与实证分析。文章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出口比较优势的提升,特别是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的提高对出口比较优势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从作用机制看,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从生产、市场两个维度提升出口比较优势,生产层面表现为出口产品的价格降低和质量提升,市场层面表现为出口产品需求水平的提升和市场覆盖范围的扩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更大程度地促进了非优势出口产品、中高科技含量制成品、东部地区、新基建发达地区及中小微企业出口比较优势的提升。文章的研究对于深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强化出口比较优势进而推动贸易强国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雯雯  
本文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基础上,将微观层面的企业投资行为与宏观层面的国家资本结构相联系,通过引入投资偏好的概念,建立了一个包含厂商、金融投资者和金融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提出并论证了金融发展影响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融资成本的下降将导致企业投资偏好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过程,因此一国在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随着金融发展,也将出现先提升后下降的倒U型过程。该机制最终导致了资本密集型行业从传统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国际分工新形态。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还利用2000~2006年25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22个制造业行业的数据,通过行业特定要素投入模型和HOV模型两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岩  
从贸易的结构分析我国比较优势的变迁,同时探讨了银行、股票市场发展与我国出口结构的关系,并对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证明,金融部门的改革与发展正在令我国资本方面的比较劣势得到逐步缓解,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比较优势将会逐步发生转移。因此,要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必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并积极吸引外商投资的进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桂龙  于蕾  
比较优势理论的要义是贸易可能性,而不是贸易效益。比较优势战略作为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战略的具体运用,并不能保证一国获得持续、较高的贸易效益。追求贸易效益的最大化是理性国家对外贸易长期追求的目标,只有在比较优势基础上,获得贸易的竞争优势,才能实现发展中赶超。中国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对贸易水平的提高和贸易结构的提升有积极的意义,应在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