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59)
- 2023(14343)
- 2022(12285)
- 2021(11512)
- 2020(9462)
- 2019(21724)
- 2018(21521)
- 2017(41021)
- 2016(22116)
- 2015(24797)
- 2014(24848)
- 2013(24657)
- 2012(22968)
- 2011(20728)
- 2010(21115)
- 2009(19540)
- 2008(18159)
- 2007(16072)
- 2006(14337)
- 2005(12899)
- 学科
- 济(91539)
- 经济(91447)
- 管理(61004)
- 业(60823)
- 企(49525)
- 企业(49525)
- 方法(35927)
- 中国(32406)
- 数学(30630)
- 数学方法(30307)
- 融(27674)
- 金融(27673)
- 银(26255)
- 银行(26216)
- 地方(26202)
- 行(25401)
- 农(25188)
- 财(22108)
- 业经(22047)
- 制(18940)
- 学(18634)
- 农业(17475)
- 贸(16431)
- 贸易(16413)
- 易(15864)
- 理论(15626)
- 技术(14664)
- 环境(14522)
- 务(14440)
- 和(14387)
- 机构
- 大学(307705)
- 学院(307511)
- 济(123357)
- 管理(121594)
- 经济(120479)
- 研究(107522)
- 理学(103786)
- 理学院(102612)
- 管理学(100971)
- 管理学院(100426)
- 中国(86120)
- 京(67264)
- 科学(65433)
- 财(56736)
- 所(54090)
- 中心(49850)
- 农(49344)
- 研究所(49019)
- 江(45621)
- 财经(44704)
- 业大(44644)
- 北京(43478)
- 范(41809)
- 师范(41420)
- 经(40555)
- 院(39260)
- 州(38304)
- 农业(38205)
- 经济学(36180)
- 师范大学(33460)
- 基金
- 项目(206597)
- 科学(161683)
- 研究(154381)
- 基金(147369)
- 家(127447)
- 国家(126289)
- 科学基金(108341)
- 社会(95389)
- 社会科(90427)
- 社会科学(90405)
- 省(81723)
- 基金项目(78501)
- 教育(70087)
- 自然(69377)
- 划(68308)
- 自然科(67732)
- 自然科学(67719)
- 自然科学基金(66473)
- 编号(64289)
- 资助(60737)
- 成果(52337)
- 发(48061)
- 重点(46140)
- 部(44741)
- 课题(44677)
- 创(43206)
- 创新(40226)
- 项目编号(39514)
- 科研(38878)
- 发展(38663)
- 期刊
- 济(142293)
- 经济(142293)
- 研究(96184)
- 中国(64498)
- 学报(46071)
- 农(45859)
- 管理(45732)
- 科学(43412)
- 融(41636)
- 金融(41636)
- 财(41394)
- 教育(38126)
- 大学(35064)
- 学学(32663)
- 农业(31641)
- 技术(27357)
- 业经(23950)
- 经济研究(21880)
- 财经(21292)
- 经(18075)
- 问题(17829)
- 图书(17597)
- 理论(16368)
- 业(15953)
- 实践(15124)
- 践(15124)
- 科技(15037)
- 技术经济(14821)
- 现代(14487)
- 商业(13822)
共检索到474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澄
本文根据金融工程的广义定义 ,总结了金融工程在金融工具定价、利率变化模型、金融风险控制技术、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决策模型、保险数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尽管金融工程的快速发展丰富了风险管理技术 ,但不能完全消灭金融风险 ,只是通过金融工具的组合运用 ,提供了分散风险的方法。金融工程的发展应该致力于建立和不断完善金融机构全面系统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
关键词:
金融工程 风险管理 金融产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改革与发展应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坚持创新与监管相协调的发展理念,坚持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生命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目标在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于2017年7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内容丰富,高屋建瓴。这一重要讲话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而展开,既论及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强调了金融工作的"三位一体"任务和四大原则,还明确了金融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目标在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于2017年7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内容丰富,高屋建瓴。这一重要讲话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而展开,既论及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强调了金融工作的"三位一体"任务和四大原则,还明确了金融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贝琪兹·阿芒达利兹 乔纳森·默多克 罗煜
微型金融是一个改写我们对银行业认知的崭新理念。微型金融的宗旨是为那些缺乏良好金融选择权利的人群提供金融服务。当前,这一理念正在中国兴起、传播。微型金融的终极目标是扶持企业成长、消除贫困和不平等。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新的市场得以开放,企业家们正寻求各种致富机遇。作为一个整体,中国正从巨大的总财富增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晶 粟勤
从金融包容这一崭新视角出发,通过梳理、归纳和进一步分析相关文献发现,金融深度和金融包容是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两个重要维度,单纯的深度发展并不能够保证贫困阶层和弱势群体获得公平的经济机会和金融服务,容易造成富人和穷人的不对等受益,加剧收入不平等。金融包容通过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使金融普惠到长时间以来被排斥在金融之外的贫困阶层和弱势群体,从而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金融包容 金融发展 收入分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武霞
在对农村物流缺乏金融支持的原因进行探究的基础上,从各大商业银行网点布局、农村金融组织自身以及邮政储蓄系统对农村资金的转移和分流作用进行了分析,接着论述了农村物流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内在联系机制,重点研究了农村物流发展中金融支持的方向选择,提出应该主要从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金融服务产品、金融制度、金融组织架构、金融服务风险防范以及金融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和环节来进行实施和部署。
关键词:
金融支持 农村物流产业 物流金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秦伟新
金融实践异化、金融结构失衡、金融风险集聚是当前我国金融在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金融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不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公共金融体系迫在眉睫,而金融的公共性研究是其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论述、货币发展的四个阶段、铸币权"分散——集中——统一"的演进史、以及国内外金融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均表明公共性是金融的本质特征。公共金融是中国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国际金融未来的演进方向。为此,第一,要以金融公共性为核心,运用新分析范式,在吸收并借鉴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普惠金融和社会企业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公共金融学术体系;第二,要从金融的公共性视角重新审视和优化金融改革,完善公共金融,促进新时代金融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金融实践体系;第三,中国推动设立的新型国际金融组织要推行以全球公共战略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发展战略,采取兼顾公共战略、公共治理、公共效率及动态调整的经营和服务方式,助力"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参与和引领全球化公共金融体系建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成 郝俊香
通过对金融中心发展理论的全面梳理,发现关于金融中心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三类理论:主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通过对金融机构集聚现象的研究揭示金融中心的形成;客体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强调金融流动性是促使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环境析因型金融中心理论,侧重于信息流及金融创新等环境变化引发了金融中心地理空间的兴衰。
关键词:
金融中心 金融聚集 区位优势 金融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元
金融与科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古往今来,金融业一直对新技术保持高度敏感,是科技成果应用最广最深的行业。历史证明,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使金融与科技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助推金融业培育新优势、发挥新作用、实现新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金融业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拓宽客户渠道、提升服务质效,推动金融服务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为金融业贯彻落实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提供了不竭动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慎峰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将完善权益、利率、汇率类三条产品线,打造场内交易清算、场外配套服务和信息数据服务三条业务线,建设综合风险管理服务平台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应对未来几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我国需要加快发展金融期货市场,充分发挥金融期货避险功能,服务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石锦建 刘康一 李稻葵
过去四十年,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增长,中国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978年的4.9%上升到2018年的18.2%。大国崛起过程中与此可比的重要四十年分别是英国工业革命后的40年(1775~1815年)、美国内战后的40年(1865~1905年)、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运来 孙梦超 顾森
近三十几年来,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而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根据以往文献的研究内容,首先系统梳理了金融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融资问题是金融与旅游企业之间联系的关键点;进而分析了旅游企业现存的融资难问题和解决对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反思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并指明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金融支持 旅游产业 融资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穆献中 吕雷 胡广文
文章结合金融地理学理论和区域金融发展的特点,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和金融环境四个方面建立了我国与中亚国家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9~2013年5年实际数据的平均值,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与中亚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实证考察。结果表明:我国与中亚五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中国的金融综合发展水平最高,哈萨克斯坦次之,其他四国发展水平均较低。其中,金融基础发展水平中国最高,且占有显著优势,而金融活力和金融深度的发展,中国在六国排名中的优势并不明显。并从金融地理的视角来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货币合作、信息交流和拓展投资领域等促进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