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52)
2023(5708)
2022(4659)
2021(4337)
2020(3684)
2019(8207)
2018(7879)
2017(14935)
2016(7974)
2015(8996)
2014(8841)
2013(8667)
2012(8272)
2011(7270)
2010(7873)
2009(7698)
2008(7129)
2007(6403)
2006(5671)
2005(5239)
作者
(23678)
(19407)
(19365)
(18398)
(12444)
(9261)
(8833)
(7638)
(7360)
(7161)
(6779)
(6760)
(6254)
(6233)
(6178)
(6130)
(5778)
(5737)
(5574)
(5520)
(5074)
(4823)
(4705)
(4552)
(4523)
(4463)
(4392)
(4257)
(4040)
(3968)
学科
(30194)
经济(30152)
(25293)
金融(25291)
(22758)
管理(22652)
(22367)
银行(22352)
(21714)
(19662)
企业(19662)
中国(15879)
方法(13113)
(11385)
数学(11296)
数学方法(11044)
中国金融(10945)
(10085)
(8590)
财务(8566)
财务管理(8552)
企业财务(8110)
(7965)
业经(7803)
地方(7706)
(7394)
理论(6887)
(5900)
农业(5877)
(5147)
机构
学院(113191)
大学(113075)
(44360)
经济(43221)
管理(39332)
研究(38717)
中国(37575)
理学(32972)
理学院(32547)
管理学(31692)
管理学院(31486)
(24285)
(23957)
科学(23552)
(20184)
中心(20122)
(19823)
财经(18674)
研究所(18205)
(17961)
(16842)
(16760)
(16236)
银行(16163)
业大(16085)
金融(15949)
北京(15605)
农业(15436)
(15211)
(14987)
基金
项目(71735)
科学(55322)
研究(52161)
基金(51441)
(44893)
国家(44508)
科学基金(37487)
社会(32401)
社会科(30850)
社会科学(30840)
(28228)
基金项目(26693)
自然(23860)
教育(23759)
(23640)
自然科(23325)
自然科学(23316)
自然科学基金(22908)
资助(21904)
编号(21056)
成果(18231)
重点(16505)
(15550)
(15528)
(15056)
课题(14904)
创新(14166)
(13959)
科研(13849)
国家社会(13530)
期刊
(48812)
经济(48812)
研究(34618)
(28658)
金融(28658)
中国(24240)
(19888)
学报(18925)
(18338)
科学(16676)
大学(14374)
管理(14315)
学学(13658)
教育(11610)
农业(11483)
技术(9798)
财经(9688)
(8139)
经济研究(7351)
业经(6749)
理论(6493)
(5985)
实践(5939)
(5939)
(5937)
问题(5823)
统计(5807)
财会(5744)
技术经济(5431)
国际(5351)
共检索到181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周长鸣  
在金融工具中正确区分权益工具和债务工具,对于确定一个企业的净收益至关重要,并且也会影响到财务杠杆比率和其他财务指标。资产和负债的变动影响净收益,而权益工具的变动则不影响。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冷琳  
当企业发行须用或可用自身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或非衍生工具时,人们往往容易笼统地将其划归为权益工具。事实上我们应根据这些金融工具具体的结算方式,依据最终结算的自身权益工具数量固定与否将其划归为权益工具或者金融负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其超  
新金融工具准则对无重大影响权益工具投资会计处理由以前计入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并以成本模式计量为主,转变为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计量,取消成本计量模式,计量模式与以前相比发生颠覆性的改变。本文拟从原金融工具准则、新金融工具准则对这部分权益工具投资的会计处理规定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后这部分权益工具投资会计处理的遇到的挑战及思考、建议。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李荣林  
金融工具会计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确认和计量方面。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应为:将支付的对价作为取得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应为:企业发起但不是为交易而持有的贷款和应收款项按成本计量,持有至到期的投资按摊余成本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确定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优先顺序为:公开活跃市场上该项资产的市价、参考市场上类似交易资产的价格、采用期权定价法或资本资产定价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喜仓  
本文阐述了衍生金融工具的内涵及其发展应用情况 ,指出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我国必须加快发展衍生金融工具 ;并针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状况及存在问题 ,探讨了其发展途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齐绍洲  凌棱  
天气衍生工具作为一种特殊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被广泛地用来规避反常的天气风险。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天气衍生工具的价值取决于诸如温度、湿度或降雨量等天气指数变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工具创新速度逐步加快,新的金融工具不断涌现且复杂化程度日益提升,金融工具会计处理也一直是实务中的难点问题。在对我国上市公司2012年年报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对金融工具在分类、确认和计量、列报和披露等方面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进行了梳理。一、金融工具分类问题对金融工具业务恰当的分类是对其进行后续会计处理的前提,金融工具的种类和业务模式复杂多样,个别上市公司对于一些新兴金融工具的会计分类不适当。比如,不少上市公司将购买的理财产品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或"交易性金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勇  
在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中,"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以及"其他金融负债"应当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本文介绍了企业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计算各期摊余成本,进而作出相应会计处理的相关业务处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文国  
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具有不确定性,这使其相应的收益计量也产生了可变性。因此,研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收益质量,不仅对防范会计风险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对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衍生金融工具运用的普及也有着同样积极的作用。本文重点比较分析了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收益的界定,进而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收益的质量展开讨论,最后就计提衍生金融工具准备金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叶翔  
一、派生工具的特点 派生工具一经出现便在西方的金融业中迅速发展、扩大。这是由于它具有传统金融工具所不具备的特性。归纳起来有4个方面:1、交易者通过派生工具能在当前约定未来的交易。这样它的价值便决定于基础工具的约定价格与实际价格之差,派生工具的价值与基础工具的价值便有密切的联系。由此又产生出三个使其有别于基础工具的特性;2、利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明  
本文通过案例比较分析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06]3号,以下简称"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三种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与《企业会计制度》中对应投资核算方法上的区别,同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进行比较,分析了会计与税法存在的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应侠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建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制度已迫在眉睫。会计计量是其关键问题之所在。本文在回顾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本文认为公允价值是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唯一选择。只有这样才更有助于真实反映会计主体的风险与价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甘露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因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被指责"推波助澜"而成为各方关注焦点。本文阐述了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国内外应用情况、对银行监管的影响,以及危机漩涡中的争议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国辉  李守铎  
从价值标识的角度来认识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质, 为统一会计标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接下来, 文章从会计确认的标准与会计定义相一致的观点出发, 提出资产确认的标准是“权力”, 所以确认是某一个时点对会计要素的认定和计量, 不是一个过程; 依照这一结论, 我们认为衍生金融工具从签约到履约的每一个时点都应加以确认, 并纳入会计报表加以披露, 从而使会计能够真实完整地反应经济活动的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