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74)
2023(5832)
2022(4764)
2021(4436)
2020(3742)
2019(8581)
2018(8389)
2017(15362)
2016(8128)
2015(8713)
2014(8786)
2013(8379)
2012(7668)
2011(6797)
2010(7419)
2009(7587)
2008(6828)
2007(6005)
2006(5736)
2005(5621)
作者
(20558)
(16984)
(16626)
(16549)
(10635)
(7992)
(7843)
(6664)
(6267)
(6182)
(5798)
(5792)
(5609)
(5438)
(5422)
(5379)
(5035)
(4968)
(4825)
(4565)
(4474)
(4166)
(3993)
(3967)
(3933)
(3923)
(3906)
(3842)
(3448)
(3391)
学科
(27001)
经济(26950)
(25546)
金融(25546)
(23367)
银行(23366)
管理(23311)
(23045)
(22738)
(19704)
企业(19704)
中国(17808)
(14206)
(13076)
中国金融(11010)
(9282)
(8959)
业经(8401)
地方(8349)
(8221)
财务(8195)
财务管理(8178)
体制(7886)
企业财务(7872)
方法(7739)
(6905)
制度(6903)
农业(6676)
数学(6674)
数学方法(6529)
机构
学院(101527)
大学(101428)
(44782)
经济(43675)
中国(37416)
研究(36324)
管理(35911)
理学(28695)
理学院(28419)
(28403)
管理学(28003)
管理学院(27792)
(21494)
财经(20137)
中心(19672)
(19655)
银行(18992)
(18114)
(18111)
(17833)
科学(17564)
(17403)
(16744)
金融(16432)
人民(16232)
财经大学(14952)
研究所(14946)
(14918)
经济学(14844)
北京(14447)
基金
项目(57821)
研究(47574)
科学(45357)
基金(40967)
(34160)
国家(33794)
社会(30276)
科学基金(29175)
社会科(28829)
社会科学(28825)
(22542)
教育(22142)
基金项目(20355)
编号(20109)
(18496)
成果(18377)
资助(17131)
自然(16052)
自然科(15693)
自然科学(15691)
自然科学基金(15424)
课题(14697)
(13818)
重点(13361)
(13156)
(13048)
(12989)
国家社会(12769)
项目编号(12724)
(12675)
期刊
(53769)
经济(53769)
研究(40925)
(32070)
金融(32070)
中国(28593)
(23971)
教育(17216)
管理(14670)
(13498)
学报(11657)
财经(10569)
科学(10536)
大学(9869)
(9009)
学学(8755)
技术(8613)
经济研究(8507)
业经(7764)
农业(7265)
理论(6627)
问题(6472)
会计(6212)
实践(5963)
(5963)
财会(5898)
国际(5708)
(5654)
(5602)
农村(5467)
共检索到188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洪金明  庄丽琦  
2013年3月7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减值(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在其2009年发布的"预期损失模型"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预期信用损失的确认、计量、列报及披露原则,旨在增强减值信息的前瞻性并简化减值模型,增强可操作性,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一、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自从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工具减值作为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骁  
“信用减值损失”的设置以新金融工具引入的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为前提和基础,将金融工具的预期信用减值划分为不同阶段并逐步确认损失准备。该科目的设置,可以将金融工具的预期信用质量变化信号及时释放给会计信息使用者,提高其决策效率与决策质量。但是,由于该科目实际应用时间较短,现有准则尚缺乏具体操作层面的指南和引导,加之所涉及金融工具减值业务具有多元化和复杂性,因此,开展理论与实务方面研究对企业意义更为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金一禾  汪祥耀  
现行金融工具减值方法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重大缺陷,IASB和FASB为金融工具减值准则的完善和国际趋同做了一系列的努力。文章对比分析IASB的"预期信用损失模型"、FASB的"当前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和现行"已发生损失模型",并归纳整理来自公众的反馈意见,从中得到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金金  
"三分类"减值模型是IASB和FASB于2012年共同提出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然而该模型在美国国内却备受争议,压力之下,FASB于2012年7月开始制定自己的减值模型。本文通过对IASB和FASB的减值模型进行差异分析、差异可能导致的结果分析以及趋同展望,以期帮助企业及投资者加深对金融工具减值模型最新研究进展的认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文娟  
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减值管理受到监管规则和会计准则的双重约束。自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以来,各大银行纷纷建立、应用并披露了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方法。小型财务公司受客观限制,只能继续依托监管的五级分类法并参考监管值计提信用减值损失,以实现新准则的简化应用。通过分析监管政策及准则要求的异同,发现简化应用虽然理论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不良贷款减值的精准计量中存在不足。为提升小型财务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及减值管理水平,借鉴初级内部评级法的思路及大型银行的具体做法,提出了新金融工具准则简化应用的改进思路,并进行了具体列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常伯胜  谢超  张斌  
作为内部资金配置的重要渠道之一,企业集团内部委托贷款已呈较大规模并有逐年增加之势。本文从目前会计准则及监管规则中与内部委托贷款相关的要求出发,基于新金融工具准则中引入的“预期信用损失”理念,探讨在内部委托贷款债务人底层资产经营风险增大引发违约风险增大的背景下,如何针对企业集团内部委托贷款会计核算及披露作进一步的明确和优化,并探索建立逻辑统一的内部委托贷款减值方法体系及相应的评估模型,使得相关财务信息能更准确合理地反映业务实质,使得母公司报表的信息披露更能满足报表使用人的决策需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聪聪  
2013年3月,IASB发布最新一项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本文回顾了IASB对预期损失模型不断改进与完善的历程,对其最新建议的预期损失减值模型的内容及可能存在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基于国际趋同背景下完善乃至构建我国金融工具减值计量模型的建设性意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乐  
2014年IASB和我国都发布了新的金融工具准则,文章在比较国内外准则变化时发现我国准则在保持与国际趋同的努力下,与IFRS 9中的金融工具计量与分类、减值方法和套期会计三大变化还存在很大差别,这些差别是由于我国国际准则趋同的原则和我国实际的市场条件所引起的,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思考。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臻真  
为了规范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反映金融工具对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带来的真实影响,揭示其潜在风险,提高金融机构的会计信息的质量,新颁布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将损益纳入当期损益。本文分析了此举对我国税制所产生的影响,并对金融工具交易的税制设计提出了设想。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屈耀辉  马丰婕  高婉成  
本文基于新修订的22号会计准则提出的使用预期信用损失减值模型替代已发生损失减值模型来估计金融工具减值这一视角,分析了新减值估计模型对金融工具减值发生的审计测试及审计证据收集的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婕  林桂娥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终稿对金融资产分类和计量、减值及套期会计三大板块进行了全面修订。其中关于"减值"的规定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最为重大。一是计提金融工具整个生命周期的预期损失是从未有过的全新挑战;二是新减值模型可能导致资产减值准备大幅提升;三是资本成本的提升或将导致银行面临更大的补充资本金压力。中国的商业银行应高度关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中国监管部门的下一步举措,及早评估IFRS9实施可能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同时应持续推进经营转型,不断强化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其超  
新金融工具准则对无重大影响权益工具投资会计处理由以前计入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并以成本模式计量为主,转变为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计量,取消成本计量模式,计量模式与以前相比发生颠覆性的改变。本文拟从原金融工具准则、新金融工具准则对这部分权益工具投资的会计处理规定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后这部分权益工具投资会计处理的遇到的挑战及思考、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徐晟  
次贷危机背景下,对金融机构使用公允价值会计的讨论越来越多。支持者认为市场价格是资产机制的最有效估计;反对者则认为在危机时期,市场价格不是价值的最优体现,反而会导致更为严重的信息误导和顺周期效应。本文从动态减值准备的角度分析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公允价值计量优化,认为动态减值准备有助于提升信息透明度和减缓顺周期效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菁菁  刘光忠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2013年3月发布了金融工具减值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提出预期损失模型三阶段的计量模式,本文系统介绍与探讨了该模型主要内容及存在的问题。以梳理预期损失模型的演进历程为切入点,从全局视角深度思考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以及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的变迁,从整体上剖析其背后相关理论问题和复杂利益格局。同时,通过结合预期损失模型分析IASB在金融危机后修订会计准则方面的努力,把握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最新动态、理念以及国际趋同方向。最后,从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实务操作、会计与金融监管方面分析了预期损失模型在中国实施的难点,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蒋蕾  梁飞媛  
2014年7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正式发布,IFRS 9提出的减值模型必将对我国金融工具减值的会计处理产生影响和挑战。本文将简单回顾国际金融工具减值模型的改进和发展历程,解读并比较各种国际金融工具减值模型,分析IFRS 9中最新减值模型新对我国国际趋同的启示和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