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73)
- 2023(5051)
- 2022(3907)
- 2021(3647)
- 2020(2856)
- 2019(6258)
- 2018(5554)
- 2017(10663)
- 2016(5130)
- 2015(5626)
- 2014(5313)
- 2013(4987)
- 2012(4579)
- 2011(3990)
- 2010(4431)
- 2009(4515)
- 2008(3353)
- 2007(3048)
- 2006(2823)
- 2005(2687)
- 学科
- 融(24623)
- 金融(24623)
- 银(21176)
- 银行(21174)
- 行(20658)
- 济(18823)
- 经济(18796)
- 业(17036)
- 中国(14935)
- 企(14397)
- 企业(14397)
- 管理(13184)
- 中国金融(10892)
- 制(8029)
- 财(7883)
- 农(6502)
- 地方(6195)
- 方法(5938)
- 业经(5798)
- 务(5751)
- 财务(5738)
- 财务管理(5729)
- 企业财务(5554)
- 数学(5229)
- 数学方法(5197)
- 体(4823)
- 农业(4815)
- 事业(4540)
- 体制(4171)
- 贸(4121)
- 机构
- 学院(66872)
- 大学(66585)
- 济(31583)
- 经济(30943)
- 中国(25539)
- 管理(24289)
- 研究(23062)
- 理学(20316)
- 理学院(20136)
- 管理学(19901)
- 管理学院(19786)
- 财(16711)
- 银(14537)
- 融(14166)
- 银行(14096)
- 金融(13897)
- 中心(13429)
- 行(13195)
- 财经(13185)
- 京(13137)
- 经(12034)
- 人民(11313)
- 经济学(11267)
- 科学(10898)
- 国人(10416)
- 所(10371)
- 中国人(10370)
- 中国人民(10286)
- 经济学院(10263)
- 财经大学(10135)
- 基金
- 项目(44086)
- 研究(35361)
- 科学(35132)
- 基金(32687)
- 家(28475)
- 国家(27710)
- 社会(24138)
- 科学基金(23660)
- 社会科(23040)
- 社会科学(23033)
- 省(16703)
- 基金项目(16433)
- 教育(15219)
- 编号(14051)
- 划(13664)
- 资助(12835)
- 自然(12678)
- 自然科(12390)
- 自然科学(12387)
- 自然科学基金(12192)
- 成果(12025)
- 国家社会(10831)
- 融(10610)
- 发(10353)
- 创(10223)
- 性(10086)
- 重点(10072)
- 部(9739)
- 制(9707)
- 课题(9583)
共检索到112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四如 肖可砾
金融深化是由于产业分化引起交易深化、引起财富货币化进程,是资产转换在内容、时间和空间上拓展的过程;金融创新的本质是对各类资产转换及收益风险分配建立起工具、技术和机制。而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是由于价值的跨时间转移而形成,本质上都是一份涉及未来权益的契约。由于财富转移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风险,催生出一系列中介机构、一系列信用增强机构、一系列监管机构,也催生出一大批金融家人才。他们是金融市场上的食利者。他们的所作所为,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发现套利机会,善于运用杠杆。
关键词:
金融家 金融套利 金融杠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再勇
近几年,全国各地,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广泛开展了普惠金融实践。总结各地的实践经验,可以发现,我国普惠金融制度的目标是让广大贫困群众以不高于平均水平的价格或费用更方便地获得信贷等金融产品以及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普惠金融业务遇到了相互矛盾的三方面问题:一是较低价格和收费,使得普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红曼
抗战时期,中国金融企业家的战略思想、经营理念、管理政策、措施手段等金融实践活动,影响了战时金融业的路向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战时中国金融与经济的发展方向,对抗战胜利产生了重要作用。回顾这段历史,可以看到战时中国金融界面对强敌,不畏艰难、奋力拼搏、积极开拓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支持战时经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征
以1979年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农业银行为标志,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建设已经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从"一枝独秀"(中国农业银行)到"三朵金花"(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再到"百花齐放",金融支持"三农"方式的转变始终与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和金融改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体制 中国农业银行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徐义国
经过十余年的持续宣讲和积极推动,关于科技金融的概念、机制、关系和政策的各种期刊文章与研究报告早已是汗牛充栋,相关的中央和地方支持政策也一直在接连不断地出台创新。但是,在诸如试点城市、示范中心以及最近的投贷联动等一系列的举措过后,无论是科技企业还是政府甚或中介机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晓求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的金融业态。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内容、运行结构、理论基础、风险特点、监管标准以及替代边界等角度出发,探究其生存逻辑、理论结构及监管准则。本文认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是互联网金融生存的必要条件,而金融功能与互联网技术特性在基因层面上的匹配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充分条件,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基础。在理论层面上,金融功能理论、"二次脱媒"理论、新信用理论、普惠金融理论、连续金融理论构成了互联网金融独特的理论结构。互联网金融的内核性风险更多地表现于透明度风险,外置风险则更多地表现于技术和系统安全性,风险的叠加性相对明显。因此,互联网金融监管准则的基石标准应是透明度,外置标准是平台技术安全等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龙
结合浙江农信的实践经验,发展普惠金融应当遵循这样的逻辑:足额、便捷、便宜,以及以服务为先、风险为基、盈利可靠当前,经济社会对金融的需求非常旺盛,金融机构盈利能力也很强,但金融业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金融风险防控上,宏观层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微观层面,一些金融机构追求赚快钱、赚省力的钱,导致了风险的积聚。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浙江农信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发展普惠金融应当有两种逻辑:一是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求
基于互联网金融的渗透、竞争和撞击,现行金融模式和运行结构一定会发生巨大的变革,金融功能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风险则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互联网金融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互联网金融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从商业的角度看,互联网所要重构的产业一定是"产业帝国":规模大、服务面广、利润厚、具有统一的标准,对经济活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金融业具备所有这些要素。从世界范围看,截至2011年底,全球金融资产规模达到218万亿美元,其中全球银行业资产规模约占全球金融资产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四如 肖可砾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银行的功能从最初的支付结算、投融资中介向财富管理、资产转换等方面延伸,功能转型和新金融工具的创设构成了金融机构体系演变的内在逻辑,本文从金融市场供求关系、风险收益分配、信息与信用纽带三条线索梳理金融机构体系的逻辑关系。
关键词:
金融机构 体系 逻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加文
不断接近最终消费者、清晰精准的品牌定位和建立投入产出的非线性关系是商业模式的金融逻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商业模式,首先想给大家讲个故事,著名A集团的创始人a先生创建A集团的时候是1992年。当时,他已经53岁了,而且也没有上过大学,更没有读过机械制造。那么,他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呢?a先生在初创公司时做了摩托车配件。一年多后,他发现,根本就不赚钱。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征
以1979年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农业银行为标志,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建设已经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从"一枝独秀"(中国农业银行)到"三朵金花"(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再到"百花齐放",金融支持"三农"方式的转变始终与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和金融改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徐义国
经过十余年的持续宣讲和积极推动,关于科技金融的概念、机制、关系和政策的各种期刊文章与研究报告早已是汗牛充栋,相关的中央和地方支持政策也一直在接连不断地出台创新。但是,在诸如试点城市、示范中心以及最近的投贷联动等一系列的举措过后,无论是科技企业还是政府甚或中介机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汤志贤
发现于西藏萨迦寺的元朝交钞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纸币之一。纸币顶部从右至左横书有"中统元宝交钞",币面上半部分有"一贯文省"字样并盖有红色官印,代表其币值。币面左右两侧则分别用汉文和八思巴文明示"诸路通行",以强调纸币流通范围。币面下半部分则印有发行机构和发行时间。与现今大多数流通纸币不同,交钞还印有"伪造者斩"等字样作为警示语。
关键词:
交子铺 基本逻辑 流通货币 数字货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徐义国
今年以来,加快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毕显无疑。其中,金融结构问题成为核心焦点。可以预见,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过程中,只有立足中国实际,尊重市场逻辑,重塑和提升政策效应,才能够探求最具效率的金融结构,实现改革成功的战略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成思
新古典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和现代金融学等各流派对金融化逻辑的意见分歧很大,并展开了激烈而又长久的论战,导致各界对金融化的概念、属性、驱动因素及其逻辑内涵等重要问题的理解不但没有更清晰,反而日益模糊,这给决策层的现实判断也带来了极大困扰。本文基于宏观、微观、中观三个层次阐释金融化的逻辑,指出宏观金融发展说和微观金融市场说推动了泛金融业的金融化,并且影响了微观企业的经营理念,再加之实践中企业趋利避险,从而驱动了微观企业的金融化;而宏微观层次的金融化也微妙地催生了中观层次的商品金融化。三个层次的金融化本质上都反映了资本的逐利天性,并从深层次反映出经济体对多元化金融体系日益增长的需求。虽然过度金融化会带来负面冲击,增加经济的脆弱性,甚至可能引发危机,但负面冲击是随机冲击而不是系统性冲击,所以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于"矛盾的累积"甚至是"发展的陷阱"。正确认识和理解金融化的深层次逻辑并包容资本的逐利天性,合理运用金融化理念可以推进多元化和市场化金融体系发展,进而实现"好的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和国计民生的目标。
关键词:
金融化 金融发展 金融危机 政治经济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