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14)
- 2023(15264)
- 2022(13393)
- 2021(12583)
- 2020(10784)
- 2019(25171)
- 2018(25162)
- 2017(48769)
- 2016(26533)
- 2015(30182)
- 2014(30451)
- 2013(30331)
- 2012(28208)
- 2011(25065)
- 2010(25718)
- 2009(24259)
- 2008(22738)
- 2007(20188)
- 2006(17455)
- 2005(15582)
- 学科
- 济(104732)
- 经济(104612)
- 管理(74874)
- 业(73818)
- 企(61204)
- 企业(61204)
- 方法(51435)
- 数学(44627)
- 数学方法(44172)
- 中国(32411)
- 财(29863)
- 融(29451)
- 金融(29447)
- 农(28858)
- 银(28325)
- 银行(28273)
- 行(27184)
- 地方(24018)
- 制(23388)
- 业经(23175)
- 学(22995)
- 务(19948)
- 财务(19871)
- 财务管理(19789)
- 农业(19460)
- 贸(19345)
- 贸易(19325)
- 企业财务(18811)
- 易(18741)
- 理论(17437)
- 机构
- 大学(373552)
- 学院(372032)
- 管理(147807)
- 济(146931)
- 经济(143457)
- 理学(127727)
- 理学院(126323)
- 管理学(124189)
- 管理学院(123527)
- 研究(121887)
- 中国(98504)
- 京(79818)
- 科学(76552)
- 财(69709)
- 农(62996)
- 所(62273)
- 中心(58818)
- 业大(56824)
- 研究所(56506)
- 财经(55959)
- 江(55480)
- 经(50726)
- 北京(50096)
- 农业(49528)
- 范(47738)
- 师范(47279)
- 州(45471)
- 经济学(43991)
- 院(43784)
- 财经大学(41726)
- 基金
- 项目(252545)
- 科学(196602)
- 研究(184110)
- 基金(181619)
- 家(157801)
- 国家(156451)
- 科学基金(133607)
- 社会(113576)
- 社会科(107602)
- 社会科学(107567)
- 省(99503)
- 基金项目(97640)
- 自然(87771)
- 自然科(85637)
- 自然科学(85613)
- 教育(84491)
- 自然科学基金(84056)
- 划(83320)
- 编号(76746)
- 资助(75341)
- 成果(62254)
- 重点(56418)
- 部(55871)
- 发(53403)
- 创(52119)
- 课题(52112)
- 科研(48945)
- 创新(48652)
- 教育部(47676)
- 大学(47361)
- 期刊
- 济(156825)
- 经济(156825)
- 研究(109372)
- 中国(73739)
- 学报(59654)
- 农(56413)
- 财(54623)
- 科学(53532)
- 管理(50363)
- 融(45800)
- 金融(45800)
- 大学(44374)
- 学学(41839)
- 农业(37901)
- 教育(37880)
- 技术(31265)
- 财经(26689)
- 业经(25682)
- 经济研究(24930)
- 经(22593)
- 问题(20629)
- 业(19734)
- 理论(19500)
- 图书(19074)
- 技术经济(18102)
- 实践(17989)
- 践(17989)
- 版(17326)
- 科技(16960)
- 财会(16534)
共检索到549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文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群
第三只眼睛透视东南亚金融危机杨群震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自1997年5月从泰国始发至今还没有结束。这场危机除殃及东亚,引发日本、韩国金融危机外,还导致全球股市多次大幅下挫,对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东南亚危机发生的原因,舆论普遍认为该地区诸国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国桥
从绩效的角度看,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现行的金融监管审计却主要是真实合规性审计,远远不能满足绩效审计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和绩效评价的标准,从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等层面提出适应我国金融监管绩效审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绩效 金融审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正>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主要发达经济体一贯重视金融审计对金融监管机构的绩效评价,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又通过修法赋权、聚焦高风险领域、开展全流程监督等措施,强化了审计功能。近年来,我国审计对金融监管的监督方式日益丰富、覆盖面不断扩大,取得了良好成效。未来宜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强化审计对金融监管机构履职的全面监督,充实监管审计资源,完善监管审计架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其务
金融的脆弱性和金融资本的趋利性本质 ,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的客观存在 ,决定实施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安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发展与金融霸权相结合 ,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 ,风险丛生 ,建立国际金融监管新制度 ,成为当前协调全球经济金融新秩序的重要主题。金融监管制度安排的出发和立足点 ,要服从和服务于金融创新 ,提高金融效率、维护金融安全。一个有效率的金融监管制度应该符合四条原则 ,才能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中的七大关系。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 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罗友山
本文主要运用博弈论的概念和方法对金融监管进行理论分析。作者根据金融监管的实施阶段 ,分别构造了三个金融监管博弈模型并对其均衡求解。在此基础上 ,作者对金融监管博弈双方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最后 ,从金融监管部门的立场出发 ,作者结合金融监管博弈模型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监管博弈 混合战略 纳什均衡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贺建清
文章将监管辨证理论和资本监管理论结合起来,运用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提出有效规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信号博弈 协调博弈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金华
这些年,金融审计监督在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初步的经验;在金融审计规范化建设上,也开始起步;在计算机的开发应用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金融审计从原来单纯对金融机构财务收支的审计转变到以检查金融资产质量为重点的审计,通过揭露金融资产方面的问题,尤其是金融领域的一些重大案件,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促进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反腐败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文斌
金融审计不仅是规避金融风险的手段,也是完善金融监管制度的重要举措。目前主流的观点普遍认为,金融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应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和独立的审计机构,才能保证或激励金融企业获得效益。在目前我国的国情下,加强金融审计和金融监管的相互沟通,促进金融审计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的相互协作,将会有效地椌制我国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峰 付韶军 杜雯翠
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处于监管金字塔的顶端,其治理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着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然而,目前鲜有文献对中国金融监管治理的实务操作进行量化研究。那么,怎样才能对金融监管当局做出合理评价?中国的金融监管治理有效吗?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金融监管治理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监管独立性、监管责任性、监管透明度和职业操守4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并以中国银行业为例设计了调查问卷开展量化评价,以检验金融监管治理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总体上,2012年中国银监会的监管治理水平比2011年有所提高,监管独立性、监管透明度和职业操守这三个维度显著提高了中国银监会的监管治理水平,但监管责任性并未...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叶文庆
在美国复杂的金融监管体制背景下,要给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配置恰如其分的监管权力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多德-弗兰克法》结合美国国情尽可能地赋予金融监管委员会相对充分的监管权力,以便它能够充分履行职责。美国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的权力配置有一些值得借鉴,这些优点包括强大的信息收集权、较全面的宏观审慎监管决策权、金融监管协调权和相关政策建议权。但是,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的权力配置也存在一些缺憾,因为《多德-弗兰克法》没有让它总揽宏观审慎监管决策权,也没有赋予它宏观审慎监管执行权、宏观经济政策建议权和金融危机处置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盛守一
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方面,对普惠金融监管效应方面的研究较少。从普惠金融监管所产生的成本与收益两大角度出发,利用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对普惠金融监管效应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我国普惠金融市场的发展,普惠金融监管效应也在不断地增强,即国家也在加强对普惠金融市场的监督与管理,以促进普惠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监管效应 因子分析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学庭 邢丞栋 孙自胜
运用供求关系原理,设定计量模型,探讨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行为对市场利率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短期内中央银行可以更好地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市场利率,但通过货币需求量改变市场利率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跃 杜征征
金融监管治理,可以理解为狭义的公共治理或者公共治理在监管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如何更有效地进行金融监管治理,设计出一套比较合理且有效的制度安排?对此,国内外的研究者们提供了比较好的线索,体现为从监管经济学到监管治理再到金融监管治理的一个逻辑过程,这对于完善一国的监管治理,改善金融监管质量都是必不可少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