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5)
- 2023(13145)
- 2022(11387)
- 2021(10634)
- 2020(9080)
- 2019(20945)
- 2018(20503)
- 2017(40417)
- 2016(21717)
- 2015(24524)
- 2014(24356)
- 2013(24198)
- 2012(22320)
- 2011(19880)
- 2010(20146)
- 2009(18941)
- 2008(17878)
- 2007(15673)
- 2006(13863)
- 2005(12397)
- 学科
- 济(88053)
- 经济(87943)
- 管理(66943)
- 业(64785)
- 企(55248)
- 企业(55248)
- 方法(42509)
- 数学(37287)
- 数学方法(36869)
- 中国(28112)
- 融(28095)
- 金融(28094)
- 财(27697)
- 银(26600)
- 银行(26567)
- 行(25509)
- 农(22574)
- 制(20088)
- 业经(19647)
- 务(19554)
- 财务(19484)
- 财务管理(19439)
- 地方(18960)
- 企业财务(18585)
- 学(17428)
- 贸(15693)
- 贸易(15679)
- 农业(15418)
- 易(15207)
- 理论(15143)
- 机构
- 大学(304911)
- 学院(302979)
- 管理(122790)
- 济(122724)
- 经济(119968)
- 理学(106034)
- 理学院(104954)
- 管理学(103239)
- 管理学院(102713)
- 研究(97392)
- 中国(80518)
- 京(64557)
- 财(60201)
- 科学(57892)
- 财经(48148)
- 所(47933)
- 中心(46908)
- 农(44577)
- 经(43713)
- 江(43660)
- 研究所(43130)
- 业大(42846)
- 北京(41340)
- 范(38416)
- 师范(38099)
- 经济学(37489)
- 州(36665)
- 财经大学(36082)
- 院(35178)
- 农业(34641)
- 基金
- 项目(204459)
- 科学(161178)
- 研究(151855)
- 基金(149245)
- 家(128133)
- 国家(127031)
- 科学基金(110400)
- 社会(95801)
- 社会科(90901)
- 社会科学(90877)
- 基金项目(79553)
- 省(79226)
- 自然(71565)
- 自然科(69907)
- 自然科学(69896)
- 教育(69576)
- 自然科学基金(68636)
- 划(66187)
- 资助(62597)
- 编号(62240)
- 成果(50959)
- 部(45589)
- 重点(45210)
- 发(42671)
- 创(42467)
- 课题(42216)
- 教育部(39757)
- 创新(39505)
- 人文(39210)
- 科研(39079)
- 期刊
- 济(131372)
- 经济(131372)
- 研究(93494)
- 中国(55490)
- 财(47211)
- 学报(44664)
- 管理(44443)
- 融(42809)
- 金融(42809)
- 科学(40750)
- 农(39953)
- 大学(34433)
- 学学(32343)
- 教育(32237)
- 农业(26867)
- 技术(24925)
- 财经(24063)
- 经济研究(20972)
- 业经(20754)
- 经(20333)
- 问题(17164)
- 理论(17141)
- 实践(15638)
- 践(15638)
- 图书(15598)
- 技术经济(14374)
- 现代(13441)
- 科技(13347)
- 财会(13197)
- 业(12982)
共检索到450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忠世
1985年以来,操纵和把握金融宏观调控,一直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四年多来,关于强化、改善、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的若干政策、措施屡屡出台,然而从经济、金融运行的实际结果看,各项宏观调控的目标并未真正实现。当前,我国正处在治理整顿的关键时期,按照整治要求,反思近几年金融宏观调控的各种问题,据以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对于促进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实行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新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昌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体制转轨时期,如何从我国实际出发,加强和完善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既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探讨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意义很强的实践问题。本文联系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及市场发育的现状,对农业宏观调控的内涵、农业宏观调控与农业宏观经济管理的关系、如何根据农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经济改革的趋向来确定农业宏观调控的目标及内容等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忠世
1985年以来,搞好金融宏观调控一直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四年多时间关于强化、改善、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的若干政策、措施屡屡出台,然而从经济、金融运行的实际结果看,各项宏观调控的目标并未真正到位。当前,我国正处在治理、整顿的关键时期,按照整治要求,反思近几年金融宏观调控的各种问题,进而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对于促进治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云龙
试论金融宏观调控问题刘云龙一、整顿金融秩序后的形势剖析由于金融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明显过热和社会投资失控的重要源头,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整顿金融秩序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一,整顿金融秩序,有利于遏止通货膨胀。措施之一是管住了货币发行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表现为价值的运动,通过货币来实现,货币成为宏观调节的重要工具,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银行也就具有了宏观调控职能。经过十年的实践,我们在金融宏观调控方面得到什么启示呢?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程永昌
论我国税收宏观调控的若干问题□程永昌一、税收宏观调控的理论地位在我国税收理论界,税收是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被研究和论述的。除历史上个别时期以外,税收的调控职能和作用都一直被强调、重视。人们普遍认为,税收可以调节一切经济活动,可以作为国家手中掌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荣俊
建立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的若干问题杨荣俊粮食放开经营,标志着粮食市场经济初步形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粮食可以撒手不管。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几点:①确保粮食供求总量的基本平衡,做到全社会的安全的供给。②保...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卫华
税收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通过设置不同的税种,确定不同的征税范围,制定高低不同的税率,以及实行加税或减免税等,调节国民经济结构,引导经济发展方向,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的行为。税收宏观调控的效果,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地发挥税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国光
宏观调控是一个中性概念。宏观调控本身就包含了限制与发展、紧缩与扩张、后退与前进几方面的内容。1992年正式提出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以后,市场经济意义的宏观调控逐步走上历史舞台。从1993年到2003年,中国经济经过了紧缩性和扩张性两轮正相反的宏观调控。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此轮宏观调控转向“中性”政策。所谓“中性”政策,是相对于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而言的,是一种有保有压、有紧有松、上下微调、松紧适度的政策。“软着陆”的经济含义是,国民经济的运行经过一段过度扩张以后,平稳地回落到适度增长区间。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率都在正常区间,所以整体上不存在所谓“软着陆”...
关键词:
宏观调控 中性政策 “软着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邱晓华 刘秋生
今年以来,我国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均显示较强劲的增长势头。初步预计,一至三季度国民生产总值为170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0.6%。但在经济高速增长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下阶段经济工作,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与时机,在坚持总量基本平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社会需求特别是投资和信贷的投向,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久
拉斯·特维德所著畅销书《逃不开的经济周期》云:经济波动无法消除,因为它如同心跳,是经济肌体的一部分。由此,宏观调控同样逃不开,因为心跳虽然决计不能消除,但防止出现心脏问题却是必需的。宏观调控争论至今,是否需要调控已鲜有争议,如何调控却莫衷一是。笔者倾向于货币视角,即金融宏观调控。曾任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所长的哈勃勒在其关于经济周期的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海丰
(一)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1)稳定币值(包括国内物价与对国外的汇率);(2)正常速度的经济增长;(3)较高的就业率。西方中央银行只是在货币政策方面对总量调控作出决策。但它对经济结构是无能为力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是资本家为了更多地榨取剩余价值,尽量压低工人的收入,而榨取的剩余价值除了满足资产阶级本身挥霍无度的生活之外,还是把越来越多的积聚的财富投入到生产中去。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越多,由于工人收入的相对低下,缺乏有效需求,这就发生市场商品滞销。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申瑞涛
本文从分析投资与经济,投资与融资的内在关系出发,说明了货币政策对投资的影响力及调控作用的局限性,强调货币政策与投资政策配合的重要性。
关键词:
投资 融资 货币政策 投资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袁志田 刘厚俊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宏观调控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把有关中国宏观调控的理论争鸣推向新的高潮。本文就中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理论框架、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内在原因、中国宏观政策的协调运用、中国宏观调控的绩效,以及未来中国宏观调控体系的改革和完善进行了梳理,并对相关观点做了简单评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