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98)
2023(7537)
2022(6006)
2021(5638)
2020(4919)
2019(11381)
2018(11156)
2017(22020)
2016(11462)
2015(13213)
2014(13117)
2013(12728)
2012(11541)
2011(10142)
2010(10810)
2009(10534)
2008(9506)
2007(8465)
2006(7575)
2005(6954)
作者
(32203)
(26421)
(26142)
(25270)
(16860)
(12722)
(12068)
(10234)
(10183)
(9616)
(9142)
(8982)
(8373)
(8364)
(8280)
(8260)
(7808)
(7783)
(7481)
(7454)
(6573)
(6512)
(6358)
(6035)
(6033)
(5984)
(5952)
(5752)
(5287)
(5130)
学科
(48819)
经济(48782)
(36176)
管理(36042)
(32348)
企业(32348)
(26090)
金融(26089)
方法(25463)
(23686)
银行(23681)
数学(22954)
(22904)
数学方法(22361)
中国(18841)
(16141)
(12741)
(12606)
财务(12559)
财务管理(12537)
企业财务(11978)
中国金融(11158)
(10701)
业经(10491)
理论(9923)
地方(9539)
(8695)
(7850)
(7472)
贸易(7459)
机构
学院(160046)
大学(158535)
(65948)
经济(64433)
管理(62691)
理学(53829)
理学院(53343)
管理学(51961)
管理学院(51716)
研究(48852)
中国(46728)
(33215)
(33207)
科学(28446)
财经(26328)
中心(25751)
(23844)
(23801)
(23091)
(22109)
业大(21677)
研究所(21441)
北京(21209)
经济学(21072)
(19912)
财经大学(19873)
(19805)
金融(19515)
(19204)
经济学院(18937)
基金
项目(104394)
科学(82566)
基金(76508)
研究(75354)
(65898)
国家(65390)
科学基金(57492)
社会(47811)
社会科(45622)
社会科学(45610)
(41065)
基金项目(39130)
自然(38013)
自然科(37266)
自然科学(37263)
自然科学基金(36544)
教育(35817)
资助(34137)
(34126)
编号(30562)
成果(24969)
重点(23713)
(22959)
(22023)
(21498)
课题(21162)
创新(20579)
教育部(20150)
科研(20125)
大学(19860)
期刊
(67424)
经济(67424)
研究(47469)
(31933)
金融(31933)
中国(30838)
(27542)
管理(24524)
学报(21904)
科学(20596)
(19605)
大学(17639)
学学(16869)
技术(15918)
教育(15880)
财经(13227)
农业(12385)
经济研究(12000)
统计(11858)
(11265)
(10477)
业经(10045)
决策(9631)
理论(8601)
技术经济(8504)
财会(8217)
问题(8061)
实践(7735)
(7735)
(6973)
共检索到242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克华  王佩真  
西方一般是由中央银行担负金融宏观调控任务,而且中央银行一般也只控制货币总量,这就是我们所称谓的单轨制模式。关于宏观经济金融结构,则由商业银行在微观活动中根据经济效益原则自然完成,中央银行一般对此亦无特别控制要求和控制办法。应该承认,西方这种金融宏观调控模式是起着相当作用的,保持了金融宏观较长时间的稳定。西方的这种模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祁祥  
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以"放权让利"为导向的。改革几年的实践表明:这一改革思路在最初给企业注入了一定的活力和将企业从行政附属物地位向自主经营的轨道推入的同时。也埋下了日后微观搞活与宏观失控之间矛盾的种子。一、外赋权力与宏观失控。以往,人们在总结我国改革中出现的"一放就乱、一乱就控、一控就死、一死又放"这一恶性循环的原因时,大都集中在企业的自主权是大了还是小了、国家放权多了还是少了、政府管得宽了还是窄了等方面。然而,在我看来,根本的问题不在于权力的"数量"方面,而在于其"质量"方面。确切地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云龙  
试论金融宏观调控问题刘云龙一、整顿金融秩序后的形势剖析由于金融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明显过热和社会投资失控的重要源头,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整顿金融秩序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一,整顿金融秩序,有利于遏止通货膨胀。措施之一是管住了货币发行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久  
拉斯·特维德所著畅销书《逃不开的经济周期》云:经济波动无法消除,因为它如同心跳,是经济肌体的一部分。由此,宏观调控同样逃不开,因为心跳虽然决计不能消除,但防止出现心脏问题却是必需的。宏观调控争论至今,是否需要调控已鲜有争议,如何调控却莫衷一是。笔者倾向于货币视角,即金融宏观调控。曾任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所长的哈勃勒在其关于经济周期的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表现为价值的运动,通过货币来实现,货币成为宏观调节的重要工具,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银行也就具有了宏观调控职能。经过十年的实践,我们在金融宏观调控方面得到什么启示呢?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海丰  
(一)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1)稳定币值(包括国内物价与对国外的汇率);(2)正常速度的经济增长;(3)较高的就业率。西方中央银行只是在货币政策方面对总量调控作出决策。但它对经济结构是无能为力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是资本家为了更多地榨取剩余价值,尽量压低工人的收入,而榨取的剩余价值除了满足资产阶级本身挥霍无度的生活之外,还是把越来越多的积聚的财富投入到生产中去。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越多,由于工人收入的相对低下,缺乏有效需求,这就发生市场商品滞销。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申瑞涛  
本文从分析投资与经济,投资与融资的内在关系出发,说明了货币政策对投资的影响力及调控作用的局限性,强调货币政策与投资政策配合的重要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郑杨  
该文论述了金融宏观调控与外汇管理市场化选择的关系,分析了在现阶段尽快实现外汇管理向市场化方向转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对如何加快外汇管理的市场化改革,以推进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和提高跨境资本流动监管的有效性进行了论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芳  
中国作为一个向市场经济迈进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经济生活中的诸多矛盾都通过金融领域表现出来,金融成为宏观的经济矛盾的集中点。因此,借鉴西方各国多年的成功经验,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金融调控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卫  
目前,人们正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关注着中国经济改革,金融改革更是成为社会议论的热点.对下一步金融改革的具体思路,有两种倾向已较为明确,一是把证券市场的建设作为金融改革的突破口,二是围绕企业走向市场,金融业自身经营机制的重新构造.但是,目前经济运行中的种种迹象则表明,很有必要重新考虑我国的宏观金融调控的模式取向问题.本文试图对此作些分析性研究,并提出宏观金融调控改革的基本取向.要说明的是,本文并不是研究的结果,而只是想强调宏观金融调控问题在新形势下有重新研究的价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费兆奇  杨成元  
宏观调控应以供给侧管理为重点,以需求管理配合供给管理,防止用行政性手段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十三五"规划早已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但国内的宏观调控模式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阻碍了改革的深入推进,也为相关的经济政策带来了方向性的困扰。例如,宏观调控定位方面,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时而混淆;调控对象方面,市场基础不完善,传导渠道受限;调控手段方面,仍然具有明显的行政色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骏  
对新常态问题的研究,笔者认为要搞清楚三件事。一是搞清楚经济增长潜力,科学判断经济增长潜力是避免过度刺激的基础。二是搞清楚我们要保的到底是GDP增长,还是就业增长,还是合理的失业率。三是在有了正确调控目标之后,如果确实需要一定程度的刺激,那么应如何避免刺激带来太大的后遗症,包括杠杆率上升过快、经济结构重型化、国进民退、产能过剩等。搞清楚增长潜力大家都认同,目前经济的增长潜力肯定比2007年之前低了。2007年之前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作培  管怀鎏  
论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就业模式姜作培管怀鎏本文认为,我国对失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应逐步建立和形成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就业模式。这种模式符合我国国情、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国家提出的再就业工程基本要求,也借鉴了世界上市场经济国家解决失业问题的经验...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吴卓  
本文从中国宏观经济的总量和结构矛盾入手,提出了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内建立以金融为主财政为辅的宏观调控模式的理论构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华均  
鉴于党的十四大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自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发展和深化,因此,我们有必要重塑与市场经济体系相配套的间接宏观调控机制,正确选择宏观调控手段(货币政策工具)。早在1979年,刘鸿儒等同志就提出运用间接调控手段,构建二元并存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构想。但由于当时经济体制,金融机构和市场条件的制约,这一构想未能付诸金融改革实践。1984年,我国中央银行已脱离财政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