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8)
2023(9276)
2022(7722)
2021(7008)
2020(5866)
2019(12420)
2018(11970)
2017(23017)
2016(11892)
2015(12835)
2014(12176)
2013(11627)
2012(10371)
2011(9247)
2010(9326)
2009(9218)
2008(8129)
2007(7177)
2006(6314)
2005(5885)
作者
(30817)
(25122)
(24963)
(23765)
(15851)
(12043)
(11606)
(9761)
(9543)
(8881)
(8559)
(8521)
(8115)
(7725)
(7642)
(7576)
(7462)
(7455)
(7150)
(7091)
(6131)
(6043)
(5975)
(5818)
(5737)
(5630)
(5483)
(5382)
(4978)
(4953)
学科
(43428)
经济(43382)
(34165)
管理(34061)
(27525)
金融(27524)
(26703)
企业(26703)
(26110)
银行(26108)
(25270)
中国(21228)
方法(16230)
(14892)
(14852)
数学(14501)
地方(14491)
数学方法(14374)
(11883)
中国金融(11282)
(10898)
保险(10806)
业经(10771)
(10734)
财务(10710)
财务管理(10680)
企业财务(10226)
(8492)
农业(8419)
(8203)
机构
学院(152086)
大学(147616)
(63537)
经济(62049)
管理(57743)
中国(49620)
理学(48374)
理学院(47887)
研究(47698)
管理学(47071)
管理学院(46802)
(34319)
(29739)
科学(27024)
财经(26611)
中心(26080)
(24138)
(22953)
(22738)
(22011)
(21831)
金融(21430)
(21011)
银行(20998)
经济学(20580)
研究所(20334)
财经大学(20117)
(19632)
(19617)
经济学院(18725)
基金
项目(101519)
科学(80751)
研究(76904)
基金(73983)
(63151)
国家(62626)
科学基金(54894)
社会(50435)
社会科(47921)
社会科学(47914)
(40435)
基金项目(38684)
教育(33928)
自然(33814)
(33118)
自然科(33077)
自然科学(33067)
自然科学基金(32460)
编号(31918)
资助(29878)
成果(24970)
重点(23199)
(22787)
(21905)
(21750)
课题(21563)
国家社会(21062)
创新(20570)
(20270)
(19998)
期刊
(68490)
经济(68490)
研究(48082)
(38306)
金融(38306)
中国(30409)
(26493)
管理(20544)
(19699)
学报(18838)
科学(18279)
大学(14776)
学学(14339)
财经(12823)
农业(12647)
教育(12005)
业经(11742)
技术(11732)
经济研究(11514)
(10763)
理论(8589)
实践(7878)
(7878)
问题(7755)
财会(7594)
商业(7112)
现代(6833)
(6765)
统计(6695)
国际(6644)
共检索到237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石奎  
强化金融机构对非法集资风险的预防监管,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国家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重要要求。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明确金融机构对非法集资风险开展预防监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当前,对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初步形成了“穿透式监管”“冒烟指数”“监管沙盒”等监管理论,实践中探索出了“依托型”“嵌入型”“专属型”等监管模式。进入新时代新征程,金融机构预防监管工作仍面临法律、资源和技术等供给不足的问题。对此,在借鉴欧美国家夯实风险监测大数据基础设施的经验做法基础上,统筹推进金融领域的立法和修法工作,多措并举破除数据壁垒和打通信息孤岛,构建适变性强的“基础模型+特色识别点”监测模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季洁  
随着京津冀、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提出与政策建构,区域一体化思路之下的城市群形态初现雏形。非法集资类案件携带区域性特征成为区域一体化过程中的严峻考验,尤以集资诈骗类案件的非法性、危害性为甚。长三角地区集资诈骗类案件较其他区域无论在案件数量、涉案金额、受众群体均呈现明显趋势。择取区域性非法集资行为高发区——长三角地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严选、归纳判决中的非法集资手段与方式,发现其在"行为载体"、"行为模式"、"行为对象"上具有可归纳性。穿透各类别行为范式,于"金融法"与"刑法"交叉视阈下沿"城市—区域—国家"层面洞察当下金融环境中的积弊,为区域一体化进一步的制度集聚与要素积累奠定基础。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传华  
加强金融监管 ,维护区域金融安全 ,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结合我国实际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维护区域金融安全的政策措施 ,包括 :抓住加入WTO所带来的改革与发展机遇 ,迅速增强我国金融业的竞争能力、监管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 ;按照国际标准 ,建立我国区域金融安全网系统 ;把握金融安全与金融发展的均衡点 ,加强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 ;努力改善区域金融环境 ,推进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向纵深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崔斌  
随着云技术的发展,许多互联网企业把敏感数据放在云端,这将会对数据储存带来一定的风险,这一系列现实使得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互联网金融近年来在我国获得了快速发展,在引发了一轮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技术变革的同时,这一新兴领域也给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带来很大冲击。对于这一新兴业态,监管层的态度是鼓励创新,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快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晓璐  孙高林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的出台,对于防范化解风险,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也给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和公安经侦部门防控非法集资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有必要从工作合力、组织指挥、防控预警、内外宣传等方面发挥好地方金融监管和公安经侦部门的职能作用,促进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各尽其责、通力协作的非法集资综合治理格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曹胜亮  
中国现有涉外金融监管制度难以满足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监管要求,导致了法律制度滞后于金融改革开放进程、监管手段不足、分业监管体制造成的不同监管机构之间难以协调以及国际合作形式单一化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的监管模式难以平衡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的关系,亦无法满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涉外金融监管方面的改革要求。应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采取综合性、国际性的监管策略,加强对金融风险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枫  
金融安全的重要性在我国经济转型期日益增强,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固有的风险类型,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为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必须重视流动性风险的监管。通过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与金融安全性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动态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流动性风险监管与金融安全性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促进关系。据此,基于金融安全的视角,从强化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监管、建立动态的流动性风险逆周期监管机制和适度扩大流动性风险监管范围三个方面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实施路径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桥云  
2008年5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2008陆家嘴论坛"提出,金融安全直接关乎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大局,关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必须把维护金融安全稳定放在首要位置,并提出完善金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慧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纷纷加强金融监管。危机以来的历次G20峰会及国际论坛,各方都聚焦国际金融监管并达成了一定共识。本文在介绍国际金融监管新举措的基础上,对美国、英国、欧盟等提出的监管方案重点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全球加强金融监管的背景下,保障我国金融安全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詹子友  
2015年12月,安徽钰诚集团旗下的e租宝涉嫌非法集资风险爆发,e租宝平台在上线不足两年时间内,以高额利息为诱饵,虚构融资租赁项目,持续采用借新还旧、自我担保等方式大量吸收公众资金,累计交易发生额达700多亿元,实际吸收资金500多亿元,涉及投资人约90万名,可能成为我国有史以来在参与人数、涉案金额、影响范围等方面均创纪录的非法集资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詹子友  
2015年12月,安徽钰诚集团旗下的e租宝涉嫌非法集资风险爆发,e租宝平台在上线不足两年时间内,以高额利息为诱饵,虚构融资租赁项目,持续采用借新还旧、自我担保等方式大量吸收公众资金,累计交易发生额达700多亿元,实际吸收资金500多亿元,涉及投资人约90万名,可能成为我国有史以来在参与人数、涉案金额、影响范围等方面均创纪录的非法集资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婉娜  
2007 年以来,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起伏, 信用危机的影响不断涌现, 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 各国政府货币政策的选择充满难度。因此, 如何从源头上控制"热钱"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危惊涛  
典当业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金融边缘性行业,由于其从事的是质押、抵押放款等准金融业务,因而其运作与金融安全息息相关。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后典当业的复出历史看,典当业因违法违规经营而破坏地方金融秩序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此,如何加强典当业监管,预防其经营风险,对保证地方金融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