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77)
2023(3636)
2022(2848)
2021(2611)
2020(2143)
2019(4660)
2018(4262)
2017(8388)
2016(4142)
2015(4639)
2014(4406)
2013(4372)
2012(4017)
2011(3535)
2010(3826)
2009(4021)
2008(2867)
2007(2528)
2006(2390)
2005(2318)
作者
(10728)
(8635)
(8570)
(8299)
(5444)
(4177)
(4055)
(3553)
(3119)
(3115)
(2949)
(2941)
(2838)
(2774)
(2690)
(2605)
(2583)
(2518)
(2321)
(2244)
(2175)
(2094)
(2080)
(2033)
(1950)
(1932)
(1920)
(1868)
(1795)
(1791)
学科
(24105)
金融(24105)
(20912)
银行(20912)
(20419)
(14688)
经济(14677)
(13371)
中国(13101)
管理(12012)
(10919)
企业(10919)
中国金融(10824)
(7266)
(6934)
地方(6307)
(5414)
财务(5401)
财务管理(5396)
企业财务(5243)
(5170)
方法(4943)
业经(4738)
数学(4538)
数学方法(4510)
事业(4339)
(4219)
农业(4176)
体制(3784)
业务(3664)
机构
学院(52633)
大学(51017)
(25147)
经济(24614)
中国(21913)
管理(18911)
研究(17450)
理学(15634)
理学院(15519)
管理学(15300)
管理学院(15218)
(14087)
银行(13633)
(13439)
(12995)
(12785)
金融(12755)
中心(11024)
人民(10502)
财经(10483)
(9865)
国人(9561)
(9552)
中国人(9515)
中国人民(9464)
经济学(8922)
(8437)
科学(8289)
经济学院(8176)
(8117)
基金
项目(33382)
研究(26350)
科学(26042)
基金(24149)
(20140)
国家(19951)
社会(17398)
科学基金(17343)
社会科(16730)
社会科学(16728)
(13672)
基金项目(12497)
教育(11103)
编号(10766)
(10472)
资助(9961)
(9787)
自然(9675)
自然科(9473)
自然科学(9472)
自然科学基金(9309)
成果(8954)
(7992)
重点(7783)
(7648)
(7621)
国家社会(7491)
课题(7327)
创新(7175)
(7163)
期刊
(26053)
经济(26053)
(24827)
金融(24827)
研究(17402)
中国(11555)
(10439)
(8631)
管理(7191)
学报(6061)
科学(5664)
财经(5487)
大学(4900)
学学(4793)
农业(4709)
(4645)
中国金融(4528)
经济研究(4181)
技术(3981)
业经(3805)
理论(3764)
农村(3487)
(3487)
实践(3430)
(3430)
教育(3289)
国际(3060)
问题(3037)
财会(2596)
上海(2566)
共检索到90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天琦  
当前需要未雨绸缪,结合次贷危机的教训,基于我国实际,不断完善我国金融行为监管体系,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打造有效的金融安全网第四支柱金融业行为风险、行为监管和金融消费者保护金融业行为风险包括零售业务的行为风险和批发业务的行为风险。零售业务的行为风险是金融机构零售业务行为给消费者带来不良后果的风险,比如隐瞒产品信息、销售误导/欺诈、个人金融信息泄露、歧视消费者以及不当债务催收等,这些风险有的以个案形式出现,有的也会在行业内大面积发生。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光仿  
通过积分制等方式实施常态化晋级、晋升,通过丰富的职位种类和多级的晋升模式,满足人才多样化发展需求。BANK4.0时代,金融科技和技术创新已成为驱动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新技术的兴起,互联网金融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熊爱宗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的必要。完善金融安全网除加强各个层次的安全网建设外,还应加强不同层次金融安全网间的协调与合作。本文从危机冲击时期和经济和平时期两个角度提出不同金融安全网之间的合作建议。在面临危机冲击时,国际社会应建立初步的金融安全网使用顺序原则,并确定不同危机冲击下各层次金融安全网之间的分工机制和合作重点,充分发挥不同金融安全网的作用。在日常经济监督合作方面,应积极推动区域金融安排与基金组织的双边监督、区域和多边监督合作。这其中,应积极发挥发挥二十国集团的作用。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熊爱宗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的必要。完善金融安全网除加强各个层次的安全网建设外,还应加强不同层次金融安全网间的协调与合作。本文从危机冲击时期和经济和平时期两个角度提出不同金融安全网之间的合作建议。在面临危机冲击时,国际社会应建立初步的金融安全网使用顺序原则,并确定不同危机冲击下各层次金融安全网之间的分工机制和合作重点,充分发挥不同金融安全网的作用。在日常经济监督合作方面,应积极推动区域金融安排与基金组织的双边监督、区域和多边监督合作。这其中,应积极发挥发挥二十国集团的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黎军  
一、金融安全网的内涵金融安全网是政府用以预防和应对金融业遭受不利冲击导致传染性挤兑破坏的一组政策制度设计。它的功能主要有二:一是危机防范,即降低或控制各类金融机构对金融风险的暴露;二是危机管理,即当金融危机发生时,抑制或减轻其破坏性影响。从流程上划分,它包括预防性管理、应急管理和市场退出管理三部分,其中,预防性管理主要是指对金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沛  卢文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超  姜向中  
金融安全网的目标就是防范系统性风险,但目前很大程度上都是在金融处置方面发挥作用,并不能杜绝金融危机的发生。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各国金融安全网的设计或改进都是系统性风险爆发后的教训总结,缺少前瞻性的设计。金融深化与金融创新最大程度上是改变了金融结构,而金融结构变化引起了系统性风险点的变化。因此,要找到金融安全网合理设计的根本性因素就要分析金融结构的变化。本文将从我国金融结构的角度探讨金融安全网的再造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海梅·卡鲁阿纳  何乐  厉鹏  
实现金融稳定需要来自各方的共同努力。正因为如此,监管当局、存款保险机构、中央银行以及国际机构进一步增强相互协作就变得尤为重要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融体系需要重点加强建设三个关键领域:提高银行弹性的金融监管;减轻银行倒闭所导致负面冲击的处置安排;进一步提升银行体系信心的存款保险。审慎监管:提升银行弹性作为第一道金融风险防线,强有力的审慎监管机制应该为私营部门的自我风险防御提供有效支持。然而,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这道金融防线并非如我们所料的那般坚固。直至危机爆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融40人论坛《存款保险与金融安全网》课题组  魏加宁  
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警示,在中国建立显性限额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显性限额存款保险制度不仅能够防范银行挤兑和保护存款人利益,还具有其他一些积极作用。关于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应当如何设计,我们倾向于设立独立的存款保险机构,同时,主张赋予存款保险机构适当的辅助监管权。此外,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还必须考虑金融安全网各成员之间的职责分工与协调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科学决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平  
我国已经酝酿21年的存款保险制度,2015年5月1日正式付诸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引入,是我国金融安全网的重要一环,它对于我国未来的金融监管和金融稳定必将带来深刻而积极的影响。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体系市场化的必然选择存款保险制度有两项基本的功能,即对商业银行的事前风险防范和事后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德旭  史晓琳  饶云清  
金融安全网是各国政府为积极应对金融风险、防范金融危机而设定的制度体系和政策框架。从一般的经济制度环境上讲,金融安全网整体框架包括审慎监管、最后贷款人、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正确把握金融安全网的运行机理,有助于完善其设置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作出动态调整。在合理的制度安排下,金融安全网能够有序运行并有效应对金融风险。政府应充分发挥这种制度化风险应对机制的功能,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吁文涛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逐渐全球化,各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金融安全问题再次被重视。我国金融业在结束过渡期后已经完全开放,为了确保金融安全,建设必要的金融安全网刻不容缓。本文认为,我国金融安全网的建设应包括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最后贷款人制度、建立金融机构危机处理的"快速反应机制"方面内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海梅·卡鲁阿纳  何乐  厉鹏  
实现金融稳定需要来自各方的共同努力。正因为如此,监管当局、存款保险机构、中央银行以及国际机构进一步增强相互协作就变得尤为重要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融体系需要重点加强建设三个关键领域:提高银行弹性的金融监管;减轻银行倒闭所导致负面冲击的处置安排;进一步提升银行体系信心的存款保险。审慎监管:提升银行弹性作为第一道金融风险防线,强有力的审慎监管机制应该为私营部门的自我风险防御提供有效支持。然而,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这道金融防线并非如我们所料的那般坚固。直至危机爆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