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34)
2023(18122)
2022(15049)
2021(14308)
2020(12258)
2019(28194)
2018(27666)
2017(52804)
2016(28510)
2015(32230)
2014(32214)
2013(32217)
2012(29636)
2011(26643)
2010(26688)
2009(25357)
2008(25071)
2007(22505)
2006(19434)
2005(17950)
作者
(82041)
(68708)
(68098)
(65317)
(43931)
(32825)
(31409)
(26567)
(26269)
(24636)
(23439)
(23402)
(21796)
(21739)
(21685)
(21464)
(20270)
(20263)
(20056)
(19751)
(17014)
(16748)
(16658)
(15750)
(15535)
(15526)
(15354)
(14980)
(13938)
(13543)
学科
(114749)
经济(114622)
管理(88134)
(84502)
(70101)
企业(70101)
方法(55720)
数学(49001)
数学方法(48415)
中国(37147)
(35960)
(31952)
金融(31946)
(31591)
银行(31554)
(30190)
(29561)
(27488)
(24490)
财务(24414)
业经(24386)
财务管理(24357)
(23841)
(23599)
贸易(23580)
企业财务(23225)
(23018)
地方(20176)
农业(19540)
理论(18845)
机构
大学(408820)
学院(404783)
(172584)
经济(169044)
管理(157693)
研究(137979)
理学(133580)
理学院(132085)
管理学(129715)
管理学院(128927)
中国(117887)
(86945)
(84585)
科学(81746)
(69877)
中心(66916)
(66713)
财经(66620)
研究所(63165)
(60756)
(60645)
业大(57366)
北京(55198)
经济学(54777)
农业(52507)
财经大学(49962)
(49910)
经济学院(49501)
师范(49366)
(49289)
基金
项目(265052)
科学(209137)
基金(196623)
研究(190452)
(171788)
国家(170425)
科学基金(146201)
社会(122319)
社会科(116156)
社会科学(116123)
基金项目(102825)
(99633)
自然(95418)
自然科(93279)
自然科学(93245)
自然科学基金(91641)
教育(87721)
(85517)
资助(82623)
编号(74987)
成果(61581)
(60343)
重点(59968)
(55413)
(54791)
教育部(51970)
科研(51869)
国家社会(51833)
课题(51472)
创新(51463)
期刊
(185014)
经济(185014)
研究(121740)
中国(81192)
(68716)
学报(63056)
管理(60100)
科学(59061)
(58849)
(57675)
金融(57675)
大学(48229)
学学(45531)
农业(38903)
教育(35856)
技术(34563)
财经(34068)
经济研究(30130)
(29196)
业经(26889)
问题(24030)
(23350)
(22078)
统计(20939)
技术经济(20356)
理论(20240)
国际(20218)
(19516)
世界(19376)
(18506)
共检索到619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朱孟楠  段洪俊  
本文基于主权债交易价差估计指标对债券市场流动性进行直接测度,并结合时变COPULA理论对市场之间的流动性风险相依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世界主要主权债市场流动性发生明显变化,流动性变差;流动性风险随流动性的降低而加大,但各个市场的流动性风险表现出相对独立特性;各市场之间的流动性风险相依关系保持相对稳定性,且呈现周期性变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明明  
以银行体系流动性为研究对象,在对全球流动性的驱动因素和传导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当前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可以将美国和欧洲银行的国际债权作为衡量全球流动性的一个参考指标。同时,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运用VAR模型,研究全球流动性对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影响,提出对外汇储备增长估算公式进行改进,建议使用"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贸易顺差+FDI+全球流动性变化"来测算我国外汇储备增长。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少昆  朱晶晶  蒋涛  
利用2011~2015年我国公司债券市场数据和金融市场数据,分析融资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风险对公司债信用价差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第一,融资流动性与公司债的信用价差显著负相关;第二,融资流动性风险对公司债信用价差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当融资流动性增加时,融资流动性风险的提升会降低公司债的信用价差;但当融资流动性降低时,融资流动性风险的提升会增加公司债的信用价差。基于此,提出完善我国债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管理提出的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少昆  朱晶晶  蒋涛  
利用20112015年我国公司债券市场数据和金融市场数据,分析融资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风险对公司债信用价差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第一,融资流动性与公司债的信用价差显著负相关;第二,融资流动性风险对公司债信用价差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当融资流动性增加时,融资流动性风险的提升会降低公司债的信用价差;但当融资流动性降低时,融资流动性风险的提升会增加公司债的信用价差。基于此,提出完善我国债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管理提出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陶凌云  
本文从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性现状入手,剖析了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阶段性特点和结构性影响因素,通过相关性分析,指出FDI流入、外债增量和贸易差额依次是三个影响力较强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外资流入的外汇储备做了成本-收益分析,指出外汇储备相对过剩的结论。最后提出了在既定外汇储备规模下降低外汇储备风险的直接和间接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陶士贵  眭佩佩  
文章选取2005年5月到2011年6月的月度数据,运用VEC模型对外汇储备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外汇储备是通过宏观层面的流动性对股市产生影响,外汇储备和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均比较小,主要原因是其传导机制比较复杂,且我国对信贷资金流入股市采取十分严厉的限制。相应地,文章提出了加强对流入股市热钱的监管;加强非流通股股东解禁的管理;深化一级市场改革发行制度,积极发展债券、期货等资本市场;完善宏观调控手段以及坚持严格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等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超  周诚君  
本文以流动性的界定以及流动性过多原因分析为起点,试图探究并论证我国流动性过多与外汇储备过度累计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通过2000~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的经验研究表明,中国流动性过多与外汇储备累积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因此,要解决流动性过多问题,短期而言要缓解外汇储备过度累积,长期而言,要在外汇储备管理体制、人民币汇率制度、外汇市场交易体系等方面进行体制改革,从根本上切断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之间的被动联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邓晓馨  
现阶段我国外汇储备的特征是:外汇储备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均居世界前列;外汇储备资产结构主要以美元资产为主,美元资产中股权投资比重较低且多元化程度不高。规模较大且资产结构单一的外汇储备在世界经济发生变化时面临较大风险。寻求完善和强化外汇储备风险管理、优化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的有效途径,对于我国规避外汇储备风险,实现外汇储备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动态平衡以及国内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金清  张剑宇  聂雨晴  孙大钊  
经济主体流动性不足是近年来危及我国金融安全突发事件的重要表现。鉴此,本文提出基于部门(1)流动性资产负债表的金融安全评估框架,借鉴Merton-KMV模型构建了金融安全指标,并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历史情况进行了评估。为检验金融安全指标的有效性,本文还考察了金融安全、系统性风险和经济增速的实证关系。研究发现:(1)国有企业流动性净资产为负且流动性缺口不断增大,存在较高的债务风险;非国有企业的金融安全状况呈现周期为3~4年的波动,2019年末处于周期顶部;金融机构在2011年流动性监管政策出台后,金融安全指标企稳并保持高位;居民的流动性资产在2008年和2015年两次"股灾"中大幅缩水,金融安全指标跌入谷底;由于政府隐性负债的快速增长,自2014年以来其成为影响政府金融安全的最大因素。(2)系统性风险对各部门金融安全指标的长期响应为负,同时,经济增速对金融机构部门金融安全指标的响应也为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勇  
流动性过剩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凸现出来的经济现象。文章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外汇储备对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得出我国流动性过剩与现行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体制下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带来的外汇占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要彻底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必须要深化汇率形成机制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灵  
区分两个层面的流动性理解中央银行货币操作,要从流动性过剩说起。而要正确理解流动性过剩,应当将中央银行对银行系统的流动性管理和社会层面的流动性问题区分开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运才  马文娟  
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中银行与金融市场的关系.是我国金融稳定与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分析了金融创新与债市结构性矛盾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了债市结构性矛盾对债市异常波动的影响.并就如何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的关系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淑珍  
本文以美元为基准 ,考察了几种重要国际货币的风险收益情况 ,利用马克维兹模型工具对中国的外汇储备结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分析了外汇储备的风险最小方差边界曲线 (风险有效边界曲线 ) ,给出了理论上最优的外汇储备结构的调整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姚亚伟  杨朝军  
流动性、收益性和风险性是金融资产的三大基本属性,在目前的组合投资模型体系中始终贯穿着风险和收益均衡的定价思想,却忽略了流动性因素的影响。文章在对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区分流动性水平和流动性风险的本质差异及对组合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为目前养老基金、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入市后流动性至上的组合管理理念提供决策的依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权  杨秋菊  
本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构建了国际资本流动性冲击及其救援模型,探讨存在流动性风险情形下外汇储备与双边货币互换对国际资本期望净产出的影响。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参数设定与模拟,分析双边货币互换的福利效应并确定货币互换最优规模。结果显示,当国际资本流动性冲击低于0.5时,外汇储备占国际资本的比重为24.1%就能应付大部分的流动性风险。当国际资本流动性冲击处于0.51~0.87时,采取双边货币互换和外汇储备相结合的救援方式效果最佳,此时,外汇储备占国际资本的比重最优区间为24.18%~25.55%,双边货币互换占国际资本的比重最优区间为0.33%~35.54%。对照一国外汇储备量及其与中国人民银行、美联储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发现,外汇储备量和双边货币互换规模虽落入最优区间,但综合两者的流动性提供功能,大部分国家仍不能应对0.6以上的流动性冲击。其中,大部分国家的外汇储备量偏低,只有巴西、丹麦、日本、韩国、俄罗斯、泰国的外汇储备量是相对足够的,同时,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和塞尔维亚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额度都太低,很难提供遭受冲击时所需的流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