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21)
2023(21242)
2022(17775)
2021(16297)
2020(14033)
2019(32034)
2018(31760)
2017(60614)
2016(32893)
2015(36798)
2014(36722)
2013(36348)
2012(33332)
2011(29777)
2010(30055)
2009(28557)
2008(27982)
2007(25346)
2006(22137)
2005(20438)
作者
(96269)
(80647)
(80133)
(76175)
(50950)
(38648)
(36640)
(31373)
(30524)
(28845)
(27379)
(26994)
(25687)
(25568)
(25280)
(24869)
(24271)
(23699)
(23317)
(23040)
(19907)
(19814)
(19812)
(18379)
(18152)
(18021)
(17974)
(17972)
(16332)
(16011)
学科
(131362)
经济(131178)
(111068)
管理(105153)
(97111)
企业(97111)
方法(59900)
数学(49825)
数学方法(49280)
(43524)
(39605)
(37227)
中国(37161)
业经(36627)
(35920)
银行(35773)
(34121)
(33163)
金融(33155)
(29080)
财务(29008)
财务管理(28946)
企业财务(27490)
(27236)
贸易(27217)
农业(27141)
(26560)
地方(24825)
(24744)
(23543)
机构
学院(465342)
大学(462945)
(190926)
经济(186859)
管理(181159)
理学(154474)
理学院(152905)
研究(152035)
管理学(150326)
管理学院(149500)
中国(127645)
(97048)
(94524)
科学(92762)
(87094)
(77451)
财经(73857)
中心(73652)
(72873)
业大(71861)
研究所(69780)
农业(68794)
(66903)
北京(60251)
经济学(58373)
(57762)
(54842)
(54684)
财经大学(54661)
师范(54108)
基金
项目(306721)
科学(240718)
基金(223659)
研究(219151)
(196256)
国家(194570)
科学基金(167077)
社会(139580)
社会科(132347)
社会科学(132310)
(120963)
基金项目(118346)
自然(109841)
自然科(107377)
自然科学(107344)
自然科学基金(105480)
(101186)
教育(100594)
资助(91516)
编号(87970)
成果(70995)
重点(69152)
(67348)
(65671)
(64876)
创新(61024)
课题(60539)
科研(59571)
国家社会(58027)
教育部(57595)
期刊
(211193)
经济(211193)
研究(133345)
中国(95881)
(79557)
(78216)
学报(76463)
管理(69946)
科学(68151)
(63074)
金融(63074)
大学(57741)
学学(54992)
农业(52158)
教育(41723)
技术(41080)
财经(37600)
业经(34960)
经济研究(32865)
(32261)
(30144)
问题(27854)
(24462)
技术经济(23716)
(23203)
国际(22563)
理论(22282)
统计(21970)
财会(21734)
现代(20972)
共检索到712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吕越  邓利静  
本文采用2003—2017年的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数据,实证研究了母国金融发展如何促进本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资银行在海外开设的分支机构越多,越有利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本文发现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会通过促进出口、扩大市场规模进而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同时,这种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异质性。从目标国家类型来看,中资银行"走出去"对发展中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带动效应尤为突出;从时间区间来看,金融危机之后,中资银行"走出去"的投资带动效应受到全球金融风险增加的负面影响而有所减弱。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平  
本文分析了中资银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开展"走出去"提出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雁斌  
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完成市场化竞争的过程,其中中央地方对金融市场的行政干预仍然普遍存在,金融选择性倾斜和抑制的现象和案例在当前仍旧较为突出。我国要素市场由于市场化改革的滞后性一直处于非市场化运行状态。这种市场的不完全性,在资本以及劳动力等市场上有突出体现。我国民营企业当前的融资体系下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歧视性融资环境。这种歧视性的融资环境释放了扭曲的市场信号,弱化了企业价值。体现为要素相对价格资源的资源禀赋结构是影响企业选择生产方式的重要因素,资本与劳动作为企业活动的主要投入要素,企业在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的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雁斌  
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完成市场化竞争的过程,其中中央地方对金融市场的行政干预仍然普遍存在,金融选择性倾斜和抑制的现象和案例在当前仍旧较为突出。我国要素市场由于市场化改革的滞后性一直处于非市场化运行状态。这种市场的不完全性,在资本以及劳动力等市场上有突出体现。我国民营企业当前的融资体系下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歧视性融资环境。这种歧视性的融资环境释放了扭曲的市场信号,弱化了企业价值。体现为要素相对价格资源的资源禀赋结构是影响企业选择生产方式的重要因素,资本与劳动作为企业活动的主要投入要素,企业在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倾向于采用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在歧视性的融资环境中,资本要素价格严重偏离其本身的边际贡献,与劳动力价格相比呈现出相对高估的状态,资本要素价格的相对高估,揭示了地区资本资源禀赋匮乏。文章重新考量投融资约束对原有模型的调整,从理论到实证来剖析中国金融发展状况、融资环境、要素扭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创新影响异质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选择等传导机制、作用原理,利用现有的国家地区企业等中观、微观数据库,来测算检验上述指标的内在联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忠  徐荟竹  庞博  
走出去战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必然选择。企业走出去离不开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金融机构不断丰富走出去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并且加快海外布局,积极提升全球服务能力。人民银行及国家外汇局作为金融和外汇主管部门,不断完善企业用汇管理,引导金融市场产品创新,开展国际货币合作,积极为企业走出去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然而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仍有大量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工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燕  谢建国  
通过建立一个企业的出口与投资决策模型,文章研究了企业出口与投资选择的影响因素,并采用2003~2008年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数据,对影响制造业对外投资倾向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的相对高工资水平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对其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而贸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国内企业更倾向于出口而不是对外直接投资。文章的结果同时显示,东道国的实际收入水平与研发水平对企业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并不显著,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并没有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本文认为,在缺乏其他特定竞争优势的条件下,促进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还需要更多政策层面的支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陶士贵  姜薇  
以中国农业银行纽约分行被纽约金融服务局罚款2.15亿美元事件为案例,剖析反洗钱制裁发生的缘由,监管机构主要采取的制裁手段,反洗钱制裁对中资银行的声誉、收益、监管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得出该案例研究的启示,即中资银行要协调获利和守法之间的矛盾,监管机构要加强与中资银行的沟通交流,政府间要完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媒体和市场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以加强中资银行反洗钱工作,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晓云  袁磊  
文章选取对于中资银行"走出去"最为重要的"硬实力"(信息技术)和"软实力"(人力资本)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探究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本通过银行的战略柔性对其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对中资银行样本的实证检验发现,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本会对银行的战略柔性产生正向影响,同时战略柔性在银行两种实力与创新绩效间存在中介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晓云  袁磊  
文章选取对于中资银行"走出去"最为重要的"硬实力"(信息技术)和"软实力"(人力资本)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探究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本通过银行的战略柔性对其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对中资银行样本的实证检验发现,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本会对银行的战略柔性产生正向影响,同时战略柔性在银行两种实力与创新绩效间存在中介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晓云  袁磊  
文章选取对于中资银行"走出去"最为重要的"硬实力"(信息技术)和"软实力"(人力资本)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探究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本通过银行的战略柔性对其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对中资银行样本的实证检验发现,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本会对银行的战略柔性产生正向影响,同时战略柔性在银行两种实力与创新绩效间存在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田巍  余淼杰  
随着中国走出去的战略实施,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日益增长。通过采用浙江省制造业企业生产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层面数据,在准确衡量"走出去"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本文考察了企业生产率及其直接对外投资的关系。在控制了回归分析可能的内生性及其他影响因素后,我们发现:第一,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越大;第二,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量越大;第三,目的国的收入水平高低对企业投资与否的决定没有显著的影响。此外,行业的资本密集程度对企业的生存环境没有显著的影响。所以,本文的发现为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媛  王瑞  
北京金融的发展程度,尚不能很好地匹配企业走出去的迫切需求,需要从政策到技术、从机构到人员等多方面提升"走出去"企业的主要金融服务需求融资需求对外贸易融资需求。由于外贸企业自有资金相对较少,通常需要金融机构对其生产、销售、应收账款回收提供全流程的短期信用担保或资金支持。据调研,北京地区对外贸易主要集中于大宗商品贸易,资金需求规模大、期限灵活。对外直接投资融资需求。企业在筹建运营海外机构、并购过程中,需要境内金融机构提供授信支持,特点为前期审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池澄  
我国正在从资本输入国转变成资本输出国,对外直接投资已连续13年实现快速增长。2015年我国投资流量创下历史新高,首次位列世界第二,金额仅次于美国。1截至2015年底,中国2.02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境外设立3.08万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在另一个领域中,一股势不可挡的趋势正在改变着国际税收规则。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行动计划(BEPS行动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勇强  张文静  
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中国银行业积极参与国际化浪潮,国际化程度空前提高。首先对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进行了定义,接着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历程做了概括并划分出不同的发展阶段。再通过银行国际化指数对中资银行国际化水平进行分析,比较中外资银行的国际化指数明确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不足,为中资银行的进一步国际化提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