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46)
- 2023(17697)
- 2022(15091)
- 2021(14134)
- 2020(11784)
- 2019(27135)
- 2018(26651)
- 2017(51835)
- 2016(27547)
- 2015(30959)
- 2014(30611)
- 2013(29894)
- 2012(27062)
- 2011(24240)
- 2010(24319)
- 2009(22695)
- 2008(21452)
- 2007(18552)
- 2006(16139)
- 2005(14315)
- 学科
- 济(106877)
- 经济(106722)
- 管理(85608)
- 业(80156)
- 企(69390)
- 企业(69390)
- 方法(50022)
- 数学(43030)
- 数学方法(42451)
- 财(33360)
- 中国(32008)
- 融(29041)
- 金融(29037)
- 农(27897)
- 银(27662)
- 银行(27624)
- 行(26497)
- 制(26286)
- 业经(25619)
- 务(22093)
- 财务(22012)
- 财务管理(21968)
- 学(21853)
- 地方(21196)
- 企业财务(20952)
- 理论(19954)
- 农业(18654)
- 贸(18551)
- 贸易(18535)
- 易(18029)
- 机构
- 大学(383817)
- 学院(381448)
- 济(154124)
- 管理(153317)
- 经济(150784)
- 理学(133208)
- 理学院(131823)
- 管理学(129545)
- 管理学院(128844)
- 研究(121470)
- 中国(96645)
- 京(79825)
- 财(75401)
- 科学(72166)
- 财经(60265)
- 所(58291)
- 中心(57672)
- 农(55242)
- 经(54780)
- 江(54247)
- 业大(53882)
- 研究所(52881)
- 北京(49971)
- 范(48630)
- 师范(48183)
- 经济学(47813)
- 财经大学(45224)
- 州(44460)
- 院(44427)
- 经济学院(43163)
- 基金
- 项目(263053)
- 科学(208365)
- 研究(195358)
- 基金(192765)
- 家(166055)
- 国家(164690)
- 科学基金(143386)
- 社会(124633)
- 社会科(118234)
- 社会科学(118205)
- 基金项目(102250)
- 省(101831)
- 自然(92089)
- 教育(90145)
- 自然科(89945)
- 自然科学(89925)
- 自然科学基金(88285)
- 划(85212)
- 编号(79786)
- 资助(78692)
- 成果(64594)
- 部(58758)
- 重点(58499)
- 创(55230)
- 发(54995)
- 课题(54122)
- 制(51769)
- 国家社会(51561)
- 创新(51539)
- 教育部(51381)
- 期刊
- 济(163362)
- 经济(163362)
- 研究(112994)
- 中国(70870)
- 财(59768)
- 学报(56472)
- 管理(56175)
- 科学(52366)
- 农(50053)
- 融(45007)
- 金融(45007)
- 大学(44477)
- 学学(41935)
- 教育(41219)
- 农业(33760)
- 技术(32771)
- 财经(29960)
- 业经(26548)
- 经济研究(25986)
- 经(25555)
- 问题(20973)
- 理论(19345)
- 图书(17709)
- 实践(17634)
- 践(17634)
- 科技(17312)
- 版(17311)
- 技术经济(17249)
- 财会(16815)
- 现代(16799)
共检索到553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细雄 易娟
如何构建有效的金融契约是经济转型过程中提升我国企业公司治理效率、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关键。最近兴起的金融契约理论突破传统的现金流思路,从控制权视角考察企业内部控制权配置机制及对各利益主体行动策略的影响。论文从控制权视角出发,系统回顾了金融契约理论的相关成果,并指出了目前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主要局限。本文研究将对我国企业融资决策、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资本市场金融创新等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关键词:
金融契约 控制权私有收益 控制权动态配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细雄 吕金晶
以金融契约和控制权配置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金融契约—控制权配置—管理者投资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揭示了不同金融契约结构下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属性特征及其对管理者投资决策的影响,并以2002~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负债规模与过度投资之间存在非线性U型关系;同时,流通股比例增加则有利于抑制管理层过度投资,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不仅不能抑制过度投资,反而会恶化过度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地方国企的过度投资程度最高,央属国企的过度投资水平居中,而民营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最低。
关键词:
金融契约 控制权配置 投资决策 过度投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细雄 刘星
以金融契约理论为基础,从控制权视角考察了企业"核心控制权"、"一般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交互关系及其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效应,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管理者利用控制权地位攫取私利是引发企业过度投资的主要诱因,随着管理者控制权强度增加,过度投资水平明显上升;(2)投资者拥有的核心控制权能够对管理者一般控制权行使产生有效约束,相比较于股权分散、负债较少的企业,股权集中、负债较多企业投资者拥有的核心控制权更集中、干预动机更强,因而企业过度投资水平明显降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祖华
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了控制权问题的产生。GHM基本模型认为,公司控制权应授予物质资本的所有者,GHM第二代模型提出了"控制权相机配置"命题,由此遭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批评。利益相关者理论缺乏分享企业控制权的依据,实践中也难以实行。不完全契约理论下公司控制权配置的解释,仍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云 张健
本文选取2007-2012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特别处理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公司的控制权性质研究特别处理公司的会计选择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对其建立债务契约的影响,结果显示:特别处理公司会计选择盈余管理行为显著地帮助了其债务契约的建立,考虑控制权性质因素的影响,这种帮助在非国有特别处理公司中作用更为显著;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只在非国有特别处理公司建立债务契约中起到了正向作用。
关键词:
控制权 盈余管理 债务契约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喆 贾明 万迪昉
公私合作(PPP)被认为是通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合作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模式。本文对现有PPP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强调了PPP的契约本质,指出合作方性质不同、产品公共化程度较高以及合作期较长是PPP区别于传统的企业间合作模式的三大特点。文章从契约视角出发,指出影响PPP效率的关键是控制权的最优配置,并提出了"从不完全契约及关系契约两个方面研究PPP合作模式中控制权最优配置问题"这一研究PPP合作效率的新思路。
关键词:
PPP 不完全契约 关系契约 控制权配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正国
融资契约是现代财务契约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债务契约和股权契约。关于融资契约与财权配置关系的研究,现有许多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债务契约结构和股权契约结构内部财权配置情况的分析。本文基于剩余控制权的角度,在探讨了债务契约和股权契约剩余控制权配置状况和特征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了债务契约结构和股权契约结构内部剩余控制权配置情况。
关键词:
债务契约 股权契约 剩余控制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喆 万迪昉 贾明
区别于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理论,基于对名义控制权和实际控制权的区分,Aghion等(2002;2003)提出部分契约概念,强调代理人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和实际控制权的可转移性。在此基础上,我们放松Aghion等(2003)的研究假设,基于贝叶斯法则对该理论做一般化分析并对不同状态下转移控制权的机制效力进行比较。我们强调在更一般的情况下,除了引入价格机制以外,引入声誉作为保障该信息揭示机制效力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必要的且比价格机制更为适用。该理论对于解释信誉、授权等理论问题,以及指导中国公司治理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雷 党兴华
文章以深市210家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国有上市公司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的配置状况与企业成长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国有上市公司中,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与成长绩效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并不十分显著,执行董事比例与企业成长绩效负相关,相对而言影响传统企业成长绩效的主要因素是剩余控制权;国有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中,总经理与董事长交叉任职、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成长绩效高度正相关,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绩效的主要因素是剩余索取权。因此,国有传统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重点在于优化董事会结构,适度减少董事会中执行董事的比例;国有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重点在于适当扩大企业经营者参与剩余索取权分享的比例,建立健全股权与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浩 刘明
文章基于雷士照明股权争夺的案例,从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和非正式契约的视角,深入的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原因、动机和作用。研究发现,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不仅能够更好的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能够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公司的良性发展,很好的契合了当前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趋势并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光 郝生跃 任旭
PPP项目公司控制权的配置决定项目成败,实践中政府通过契约实现向社会资本让渡控制权。然而,理论界尚未揭示契约治理对PPP项目公司控制权的作用机制。笔者从运营管理、收益分配、产品(服务)定价、再谈判和特许经营期控制权五个方面设计量表,以参与PPP项目的大型建筑企业、咨询和金融机构为数据来源,分别以信任为前因和中介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揭示了契约治理对PPP项目公司控制权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契约治理正向影响公共部门向社会资本让渡控制权,同时初始信任显著影响契约治理的形成并作用于向社会资本让渡控制权;信任在契约协调性和柔性正向影响社会资本控制权配置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弥补了正式契约治理的不完备性;正式契约治理的协调性和柔性放大了非正式契约信任促进公共部门让渡控制权的作用。研究结果为揭示PPP项目公司控制权配置的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也为PPP项目管理实践中签订契约和让渡控制权提供一定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向秋华
论文基于心理契约的理论和方法,从心理契约破裂与违背的角度对员工流失的根本原因和后果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心理契约和员工流失的关系模型和控制模型。
关键词:
心理契约 人才流失 关系模型 控制模型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林钟高 郑军
本文在分析评述内部控制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引入契约经济学理论,首先确立了内部控制的契约属性,是一种评价利益关系的契约装置。同时从新制度经济学出发,进一步论述了内部控制契约是企业理性的各个要素主体之间关于经济利益的分配而构建的一个旨在协调其经济活动有序、有效运行的约束控制机制。文章最后分析了内部控制与契约公正的共生互动性,追求利益分配的公平和正义成为内部控制契约公正性的伦理诉求和道德评判。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契约理论 博弈 公正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兴化 李家祥
在第一代私营企业主的企业时期,私营企业的融资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痕迹,企业在不完全资本市场中的融资具有非契约性,控制权的转移是私营企业第二个生命周期的开始,也是实现融资与治理的契约化的过程。控制权在家族内部的转移是一种成本最小的方式,也是私营企业的首选方式。控制权转移给职业经理的条件是家族治理的成本高于聘请职业经理所发生的代理成本。家族集中持有的财产承担了企业风险和隐性成本,但内源融资使企业对资本周转速度不够敏感,减缓了加速效应,企业难以在短期内迅速获得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能力。
关键词:
私营企业 非契约融资 控制权转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易平良
企业契约包括会计契约与使用会计契约的两类经济契约(要素交易契约和管理契约),其中会计契约是一组关于会计信息生产及其成果的契约。两类经济契约的履行就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会计契约的履行就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会计契约与企业经济契约的互动和耦合关系揭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实质。两类经济契约和会计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了会计剩余控制权——企业对会计信息生产的决策权。会计职业判断就是行使会计剩余控制权的一种会计行为:会计信息生产者基于契约有用性目标,为如实反映两类经济契约的签订和履行做出会计决策。生产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赖于企业内外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核心是治理会计职业判断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