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00)
2023(17469)
2022(14877)
2021(14129)
2020(11615)
2019(26650)
2018(26777)
2017(51356)
2016(27778)
2015(31204)
2014(31040)
2013(30653)
2012(27831)
2011(25198)
2010(25501)
2009(24080)
2008(22873)
2007(20244)
2006(18399)
2005(16360)
作者
(78280)
(65061)
(64839)
(61737)
(40847)
(31098)
(29332)
(25338)
(24609)
(23223)
(21983)
(21896)
(20583)
(20436)
(19948)
(19920)
(19243)
(18945)
(18646)
(18512)
(16209)
(16019)
(15709)
(14897)
(14816)
(14595)
(14497)
(14456)
(13235)
(12835)
学科
(110953)
经济(110825)
(79466)
管理(73076)
(57199)
企业(57199)
(51982)
方法(45257)
数学(39583)
数学方法(39174)
中国(36591)
农业(34514)
业经(29535)
(29061)
(28772)
金融(28769)
(28545)
银行(28495)
(27499)
(27360)
地方(25013)
(21525)
(20592)
贸易(20572)
(20069)
(18646)
理论(17766)
(16981)
财务(16912)
财务管理(16876)
机构
学院(388266)
大学(384396)
(158004)
经济(154555)
管理(150068)
研究(131846)
理学(128903)
理学院(127569)
管理学(125482)
管理学院(124788)
中国(105626)
(81660)
科学(79222)
(75851)
(74938)
(66083)
中心(61661)
业大(60660)
研究所(59650)
财经(58587)
农业(58025)
(57706)
(53213)
北京(51768)
(51371)
师范(50943)
(47165)
(47086)
经济学(46788)
财经大学(43178)
基金
项目(256642)
科学(200620)
研究(193770)
基金(183596)
(158751)
国家(157300)
科学基金(134230)
社会(121199)
社会科(114434)
社会科学(114403)
(101356)
基金项目(97496)
教育(88163)
自然(84269)
(84000)
自然科(82188)
自然科学(82171)
编号(82045)
自然科学基金(80670)
资助(74683)
成果(67442)
重点(57359)
(56627)
(56473)
课题(55920)
(53248)
创新(49627)
国家社会(49301)
项目编号(48844)
教育部(48430)
期刊
(181241)
经济(181241)
研究(119359)
中国(78766)
(76091)
学报(59935)
科学(55319)
(55151)
管理(52385)
农业(51080)
(50101)
金融(50101)
大学(46381)
教育(45740)
学学(43828)
业经(33910)
技术(32583)
财经(27984)
经济研究(27657)
问题(24638)
(24077)
(23880)
理论(19777)
(19391)
技术经济(18144)
图书(18081)
现代(18007)
实践(18005)
(18005)
科技(17905)
共检索到588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蔡洋萍  杨杰钦  
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三农"享受的金融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但成效仍不明显,"三农"贷款难、贷款贵等局面仍难从根本上改观。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是一种政府强制主导模式,具有较强的外生依赖性。研究认为我国农村具有发展内生性金融机构的优势,但现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内生性发展乏力,主要表现为外生性农村金融机构占绝大多数,内生性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受阻等。鉴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走内生化路径具有的自身优势,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应走内生成长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静雅  王修华  杨刚  
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起类型、地区分布、注册资本、可持续经营状况等进行分析,发现新一轮农村金融增量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偏差原因在于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创新力度不足、监管部门之间政策措施不协调、政策目标与作为主发起行的商业银行利益长期不相容、监管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为此,从放宽准入限制、下放监管权、构建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深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雷立钧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中国应该通过加快农村金融的发展推动和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从2007年起,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逐步设立,标志着农村金融改革进入了增量改革阶段。笔者认为,基于增量改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提供有效供给,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完善农村金融的竞争机制;发挥新型金融机构的引导作用,实现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融合;引入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激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江鹏  王定祥  李敏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也逐步显现。本文首先介绍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影响,其次溯源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相关理论,并探讨国际金融危机视角下农村金融服务深化的意义,最后针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现状,提出农村金融服务深化的路径选择,以抑制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经济及农村金融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文娟娟  
农村金融增量改革,为"三农"问题解决提供了更为充足的资金保障,但由于改革过程中遇到多重制约因素,改革成果并不明显,农户融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民依然面临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农户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户生产生活水平提升重要因素。因此,应该继续加强农村地区金融增量改革力度,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建设,促进民间金融正规化建设,缓解农户融资约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春玲  
农村金融增量改革,为"三农"问题解决提供了更为充足的资金保障,但由于改革过程中遇到多重制约因素,改革成果并不明显,农户融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民依然面临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农户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户生产生活水平提升重要因素。因此,应该继续加强农村地区金融增量改革力度,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建设,促进民间金融正规化建设,缓解农户融资约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亚云  
文章对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历程作了简要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常态下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反思。文章认为,新常态下我国农村金融再改革,要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农村金融政策扶持;创新金融产品,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提高农户信用意识,加强农村金融担保体系建设;加强农村金融监管,完善农村金融保障体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余霞民  
本文提出以农村金融改革绩效指数(RPI)作为评价农村金融改革成效的指标。同时,基于农村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建立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的绩效指数指标体系,并以宁波市为例,对2003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绩效进行了量化评估。在总绩效指数评估的基础上,本文分别对农村金融改革的两种模式即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的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下一步农村金融改革的总体思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金辉  刘程军  王睿  
文章基于乡村振兴背景,首先归纳研究了农村金融与民间投资在推动扶贫工作过程中的现状困境,在此基础上,就农村金融与民间投资助推精准扶贫的路径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探索,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欧阳文杰  陆岷峰  
乡村振兴是为推动“三农”事业发展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需要全面而深度的金融服务支持,打造适合“三农”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基本面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包括农村人口、农村经济组织管理形式、农村经济内部结构、土地流转、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等方面的转变。农村经济基本面的变化直接影响农村金融需求侧的调整,在三大需求板块相对稳固的格局下,农村金融需求更多建立在乡村振兴的目标上,在需求规模和结构、利益联结机制、内生储蓄流失等方面存在新的变化;农村金融供给侧的变化则主要体现在供给主体构成和金融资源投放的相对失衡方面,供给侧的发展难点还包括农村金融市场建设、金融服务创新、金融科技应用等。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结合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现实状况,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应当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建立农村金融“三级”市场基本架构;在“市场过程范式”的理论指导下,通过供需两侧相向的市场化功能结构改造,优化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并在新的需求领域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静  孙丽丽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点所在,农村金融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高度,在我国目前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大背景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本文详细的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背景下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骐  
随着互联网+进入2.0时代,互联网与金融融合已经成为当前金融发展的新的趋势,人们也越来越感受到互联网融合金融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变化。作为金融的重要一部分,我国农村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也成为发展新方向,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互联网金融为切入点,以农村金融机构的互联网改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农村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优劣势分析,充分立足农村金融的特点,结合互联网金融,提出了我国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的路径策略,为推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作出贡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诺  
"三农"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推动了农村地区的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在本文中,笔者从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农村地区对金融的需求入手,分析了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商业银行抓住当前机遇的有效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荆菊  
互联网金融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以数字化、智能化服务为人们提供低门槛、易获取的金融服务,打破了传统金融模式在时间、空间与成本上的约束,可以有效补充农村金融服务缺口。面对农村金融服务覆盖范围低、产品供给不足、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互联网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为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痛点提供了有效手段。借助互联网金融强大的技术、资源和平台优势,通过产品、服务、管理和经营模式上的创新转型,将移动互联技术与农村金融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问题。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转型发展的必然性,指出其转型发展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金融转型发展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晓红  
金融服务质量对促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影响,现代金融科技发展促进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效率,拓宽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边界,但受到农村交易信息数据缺少、农村经济主体认知局限等方面的制约,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还存着一定的短板,服务质量还有待加强,需要从征信体系建设、产品服务创新等方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