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56)
2023(5405)
2022(4324)
2021(3923)
2020(3199)
2019(7183)
2018(6482)
2017(12940)
2016(6582)
2015(7317)
2014(7143)
2013(7191)
2012(6568)
2011(5805)
2010(6250)
2009(6291)
2008(5286)
2007(5147)
2006(4626)
2005(4559)
作者
(18558)
(15263)
(15083)
(14435)
(9449)
(7251)
(6969)
(6152)
(5720)
(5562)
(5210)
(5112)
(4964)
(4848)
(4840)
(4828)
(4604)
(4411)
(4350)
(4098)
(3820)
(3799)
(3604)
(3579)
(3464)
(3453)
(3391)
(3225)
(3109)
(3049)
学科
(26674)
经济(26652)
(26087)
金融(26087)
(22957)
银行(22947)
(22337)
(20965)
管理(19177)
(17997)
企业(17997)
中国(16099)
中国金融(11124)
方法(10713)
(10532)
(10475)
数学(9729)
数学方法(9676)
(7950)
财务(7936)
财务管理(7926)
企业财务(7668)
(7392)
地方(7097)
业经(6937)
(6170)
贸易(6157)
(6018)
(5955)
体制(5358)
机构
学院(90891)
大学(90406)
(43909)
经济(42950)
中国(34315)
管理(33680)
研究(31364)
理学(27536)
理学院(27318)
管理学(27027)
管理学院(26864)
(24193)
(18763)
财经(18557)
(18503)
(18438)
金融(18153)
银行(18120)
中心(17579)
(16883)
(16834)
(15268)
经济学(15154)
科学(14712)
人民(14682)
财经大学(14096)
(14007)
(13930)
经济学院(13699)
国人(13360)
基金
项目(54304)
科学(42851)
研究(41227)
基金(40425)
(34540)
国家(34246)
科学基金(29685)
社会(27182)
社会科(26081)
社会科学(26073)
基金项目(20556)
(20327)
教育(18189)
自然(17975)
自然科(17627)
自然科学(17617)
资助(17357)
自然科学基金(17330)
(17032)
编号(16208)
成果(13472)
(12484)
重点(12421)
(12217)
(11972)
(11748)
(11719)
国家社会(11706)
创新(11280)
(11259)
期刊
(49112)
经济(49112)
研究(32724)
(32499)
金融(32499)
中国(20797)
(19911)
管理(13647)
(12919)
学报(11529)
科学(10628)
财经(10517)
大学(9278)
学学(8973)
(8936)
经济研究(8023)
农业(7373)
理论(6890)
教育(6815)
技术(6806)
业经(6713)
国际(6322)
实践(6163)
(6163)
问题(6038)
(5940)
中国金融(5578)
世界(4422)
财会(4422)
技术经济(4397)
共检索到158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众  
坚决贯彻党中央部署和人民银行党委要求,高效应对突发事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职责。2022年3月,上海遭遇空前严峻的新一波疫情。作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上海清算所在支持“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过程中,强化底线思维,及时制定并持续优化完善应急预案、风险管理体系和业务连续性计划,主动复盘和吸纳金融市场成功应对疫情影响的举措,形成并完善多维度风险识别、预警、应对和化解等的组合对策,全力保障金融市场安全稳定运行。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袁婷  熊兰兴  霍海娥  张弛  李华东  王佳音  
利用ROST文本挖掘法识别风险变量,利用事故树分析风险变量的因果关系,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社会稳定风险的整体风险网络和个体风险网络特征,研究发现8个核心风险变量:不满足公众的长期利益需求、当地居民对项目的排斥效应、对当地文化的破坏性、项目导致的交通拥堵等,以及75项关键风险变量因果关系。研究成果期望为管理者设计风险应对策略提供决策基础。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庆  
目前 ,寿险资金投资渠道不畅 ,而保险公司投资证券市场并未彻底解决寿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问题。因此 ,寿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投资是当前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最佳选择。基础设施投资的特点与传统固定利率寿险产品的资金的特点非常吻合。因而保险公司可选择债券、贷款、银保联合贷款及寿险公司联合贷款的模式进行基础设施投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翀达  
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市场稳健高效运行的基础性保障,是加快现代金融建设和强化风险防控的重要抓手。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保信")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者,自2013年7月成立以来,迅速形成了覆盖整个保险业的信息共享格局,成为行业不可或缺的数据基地和信息枢纽。2019年9月,为顺应监管体制改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俞勇  郑鸿  
金融基础设施是我国金融开放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金融软硬基础设施在应对金融开放进程中均面临不少自身发展瓶颈和外部挑战,应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信用体系、会计标准等金融基础软设施,强化与开放水平相适应的金融基础软设施建设;以区块链技术为突破口,以数字货币发行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契机,以人民币支付结算清算体系为核心,以资产登记托管系统、交易设施、基础征信系统等为支撑,完善金融基础硬设施建设,为我国金融开放保驾护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邹传伟  
国际清算银行2019年年报提出,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服务创新,体现为新的商业模式、应用、流程和产品,并重点分析了技术对支付、货币管理、保险和借贷等的影响。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不考虑金融科技的具体形态,金融科技要健康发展,需要哪些基础设施?我认为金融科技需要的基础设施有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彦彬  万泰雷  
与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相适应,需要有高层次开放型金融市场。"引进来"是一个不断筑巢进而引凤,并不断提升管理能力的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与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相适应,需要有高层次开放型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走出去"是随着一国贸易和投资日益融入国际市场,金融业和金融市场主体也扬帆出海,积极参与全球化金融市场,开展投融资和相关活动,其基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前  
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的新一代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可以使金融服务变得更加开放、更有活力、更有韧性,同时也使金融监管更加精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区块链技术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对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具有很强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当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区块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凡  
金融市场通过有效的价格发现使资本要素有效配置,而具有深度的统一大市场才能最为有效地配置资源。当前国内外固定收益市场都呈现传统的市场分层被打破、无限趋近统一的趋势。作为市场运行载体的金融基础设施以扩大份额、实现规模效应为目的开展竞争合作,在实践层面顺应并推动了市场互通和统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朱小川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纵深化发展,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因其基础服务、系统性风险管理、辅助监管以及助力金融市场开放和营商环境完善等作用而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现代金融治理和推动金融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但我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在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却存在监管分散、制度空白、支持宏观审慎监管不力等情况,各方在相关概念和标准、统筹监管、恢复与处置安排等方面难以形成法律共识。为更好发挥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作用,完善制度环境,我国应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相关概念入手,明确其稳健运行所需的保障手段,完善统筹监管框架,有效衔接其他相关法律,并通过分步走的方式填补制度空白,提高立法层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众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清算所于2009年11月28日成立,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基础设施领域填空白、补短板的一项战略举措。十年来,上海清算所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引入并持续拓展中央对手清算机制、创新发展并不断完善债券发行登记托管结算服务,基本建成了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晓  
金融基础设施作为一个完整体系,其金融"管道"、经济血脉的作用,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过,也正因为金融基础设施"管道"的特性,其发展规律,尤其是在一个互联性不断增强的世界里的最新发展规律,难以被人们准确察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其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金融基础设施经济学分析》(2019年6月出版)一书,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有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战文清  刘尧成  
本文通过构建消费者动态优化理论模型,从理论上论证了数字金融发展降低经济波动的稳定器作用,并基于2011—2019年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研究了数字金融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的空间效应和动态效应。研究结论如下:首先,从空间效应来看,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降低经济波动,起到经济稳定器的作用,并且数字金融对经济波动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次,从动态效应来看,数字金融对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路径呈“U”型走势,当数字金融产生一单位的正向冲击后,将对经济波动产生负向的影响,至第2期时达到最大,随后逐渐减弱。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对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的经济稳定作用更强。上述结论对数字金融发展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的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丽梅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显得必要而迫切,而现有的财政、法律和体制限制,导致了地方政府融资渠道有限,地方建设资金缺乏。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建立金融中介和利用政府增信手段融资的模式,成功地为基础设施建设融到大量资金。我国的地方政府有必要在现有法律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性地构建地方政策性的金融中介平台,并利用增信技术对政府风险进行管理,以解决地方政府建设资金匮乏的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金雪军,方好,陈骥  
Infrastructure financing becomes a challenge to most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ir municipal construction. The paper brings forward ways that raise fund through capital market and designs proper derivativ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future cash flow mode of the underlying infrastructure.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