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67)
- 2023(21183)
- 2022(17731)
- 2021(16480)
- 2020(13668)
- 2019(31168)
- 2018(30919)
- 2017(58750)
- 2016(31987)
- 2015(36285)
- 2014(36047)
- 2013(35165)
- 2012(32601)
- 2011(29483)
- 2010(30408)
- 2009(28380)
- 2008(27518)
- 2007(24862)
- 2006(22259)
- 2005(20337)
- 学科
- 济(125401)
- 经济(125227)
- 管理(97912)
- 业(93032)
- 企(79511)
- 企业(79511)
- 方法(48930)
- 中国(41446)
- 数学(40194)
- 数学方法(39584)
- 财(35566)
- 农(34122)
- 业经(31938)
- 制(30752)
- 融(30746)
- 金融(30738)
- 银(30589)
- 银行(30532)
- 地方(30238)
- 行(29365)
- 学(28476)
- 理论(25186)
- 技术(24163)
- 农业(22830)
- 务(22630)
- 财务(22537)
- 财务管理(22491)
- 贸(21942)
- 贸易(21918)
- 企业财务(21377)
- 机构
- 大学(451419)
- 学院(450795)
- 济(176884)
- 经济(172651)
- 管理(171870)
- 研究(154416)
- 理学(146062)
- 理学院(144373)
- 管理学(141804)
- 管理学院(140975)
- 中国(122060)
- 京(98422)
- 科学(93652)
- 财(87872)
- 所(78176)
- 农(71753)
- 中心(71072)
- 江(70473)
- 研究所(70226)
- 财经(67802)
- 业大(64051)
- 北京(63101)
- 范(61995)
- 师范(61378)
- 经(61212)
- 州(57093)
- 院(56223)
- 农业(55677)
- 经济学(53221)
- 财经大学(50071)
- 基金
- 项目(293925)
- 科学(230571)
- 研究(219707)
- 基金(209646)
- 家(181848)
- 国家(180236)
- 科学基金(154421)
- 社会(137002)
- 社会科(129660)
- 社会科学(129627)
- 省(116687)
- 基金项目(109687)
- 教育(102215)
- 自然(98092)
- 划(97444)
- 自然科(95780)
- 自然科学(95759)
- 自然科学基金(94033)
- 编号(90941)
- 资助(86183)
- 成果(76326)
- 重点(66207)
- 发(65030)
- 课题(64671)
- 部(64187)
- 创(63310)
- 创新(58610)
- 项目编号(56393)
- 国家社会(55760)
- 制(55379)
- 期刊
- 济(206120)
- 经济(206120)
- 研究(140946)
- 中国(102530)
- 学报(69939)
- 财(69740)
- 管理(68225)
- 农(66103)
- 科学(63978)
- 教育(62827)
- 大学(53593)
- 融(53457)
- 金融(53457)
- 学学(49879)
- 农业(44648)
- 技术(41434)
- 财经(33936)
- 业经(33862)
- 经济研究(32137)
- 经(29113)
- 问题(25735)
- 图书(24571)
- 业(23706)
- 科技(22144)
- 理论(21735)
- 技术经济(21528)
- 版(21018)
- 现代(20169)
- 坛(19837)
- 论坛(19837)
共检索到704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坤 白钦先
20世纪80年代初,"金融体制"研究范式逐步形成,确立了以金融发展战略、组织形式、框架结构、构造方式、业务分工、监督管理、运行机制、运转环境和总体效应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法为研究方法,以服务改革开放、秉持中国思维主体性、把握中国国际话语权为价值判断的研究范式。"金融体制"研究范式的确立不仅为中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借鉴,而且进一步促成了"比较银行学"这一金融子学科的诞生,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特色金融理论的创新性探索与尝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坤 白钦先
20世纪80年代初,"金融体制"研究范式逐步形成,确立了以金融发展战略、组织形式、框架结构、构造方式、业务分工、监督管理、运行机制、运转环境和总体效应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法为研究方法,以服务改革开放、秉持中国思维主体性、把握中国国际话语权为价值判断的研究范式。"金融体制"研究范式的确立不仅为中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借鉴,而且进一步促成了"比较银行学"这一金融子学科的诞生,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特色金融理论的创新性探索与尝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玲 张乐柱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不断推进社会经济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资本市场成为新兴市场。农业企业作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共经济学视角下政治关联层级与农业企业融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完善经济体系与制度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童勇的《企业融资决策行为与价值研究》一书在借鉴中外企业融资理论基础上,以中国市场的结构与特征为出发点,深入考察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产品市场竞争的关系、市场时机选择行为和企业内部的资本市场等,以财务理论、金融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等理论为支撑,对我国市场经济的特点与问题、资本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研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钦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白钦先 李士涛
征信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化的信用信息服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本质上属于金融中介功能的分离与专业化。本文从金融发展的视角,对征信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规模经济特征、准公共性特征和正外部性进行研究,指出征信的基本功能在于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且有助于普惠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征信 金融中介理论 金融资源 普惠金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白钦先 李士涛
征信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化的信用信息服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本质上属于金融中介功能的分离与专业化。本文从金融发展的视角,对征信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规模经济特征、准公共性特征和正外部性进行研究,指出征信的基本功能在于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且有助于普惠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征信 金融中介理论 金融资源 普惠金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白钦先 李士涛
征信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化的信用信息服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本质上属于金融中介功能的分离与专业化。本文从金融发展的视角,对征信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规模经济特征、准公共性特征和正外部性进行研究,指出征信的基本功能在于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且有助于普惠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征信 金融中介理论 金融资源 普惠金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四平 张强
长株潭城市金融体制问题、农村金融体制的落后和城乡金融二元化的趋势加剧,这三方面阻碍了长株潭城乡统筹发展。为应对长株潭的金融体制在支持统筹城乡发展上出现的困难,长株潭亟需深化金融交易体制、金融组织体制和金融保障体制创新,争取到2020年建成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区域性金融市场。
关键词:
城乡统筹 长株潭 金融体制创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沈军 白钦先
在货币金融理论发展到金融经济论的新阶段,金融研究方法论的范式转换势在必行。从货币分析到金融分析是不够的,金融研究方法论应进一步实现从金融分析到金融分析与系统综合的范式转换。复杂系统科学是实现上述范式转换的理论基础,整体论与还原论相统一是关键。在金融分析与系统综合的新范式下,我们提出了有待深入探讨的金融适应效率与金融微观到宏观实现途径两大问题。金融研究方法论的范式转换对金融发展理论的]进有重大的启示,具体体现在货币金融内生性问题、金融生态问题、新范式下的金融资源论三个方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忠
早在2016年我负责筹建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时候,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提出,让我们(我和时任数字货币研究所筹备组组长姚前)尝试利用区块链技术创建数字票据交易平台。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就具体实施方案向他汇报。在现场,周行长提出了很多观点,包括区块链适合在票据、应收账款、跨境支付等领域发挥作用,不要迷信金融科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时光
“新经济”引起了资源配置机制的深刻变革,“新金融”就是这场变革的结果,是现代金融体制的创新。“新金融”是以资本市场为核心、一体化市场为载体、混业经营为方式、电子网络为手段、金融工程为技术的现代金融体制,它具有资源证券化、运行市场化、市场一体化、经营混业化、手段信息化、技术工程化的特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新经济”的实质就是高新技术与“新金融”的有机结合、交互作用和协调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尹龙
90年代末期以来金融创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证明,金融风险也是一种可资利用的“资源”,同样存在着风险的“资源配置”问题。市场化的风险资源配置可以直接节约社会资金资源的占用。随着信息化和竞争加剧,金融组织的社会经济职能逐渐“进化”为资金资源配置中介和风险资源配置主体双重角色。相应地,金融风险的市场化配置成为金融监管的有益补充,金融创新也就成为提供金融监管效率的重要手段。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应当重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两者之间的互补关系,规范并鼓励金融创新的发展。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少岩
通过对中韩两国的金融体制比较研究,认为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改革应注重吸收以韩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的发展经验,而不能仅仅以欧洲和北美的发达国家的金融体制为蓝本进行设计。特别是韩国的“金融真名制”对于解决我国储蓄存款中公款私存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向蓓莉
在批判地分析比较教育研究中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研究范式的积极与消极特征[1]以及参照其它比较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多元文化主义的比较教育学研究范式,对该范式之基本观点及其对于跨文化教育所能作出的贡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比较教育学 价值判断 范式 多元文化主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康东 胡庆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