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80)
2023(14412)
2022(11957)
2021(11031)
2020(9507)
2019(21593)
2018(20993)
2017(40656)
2016(21506)
2015(24237)
2014(24088)
2013(23637)
2012(21650)
2011(19396)
2010(19224)
2009(18269)
2008(17065)
2007(15064)
2006(12598)
2005(11280)
作者
(60462)
(50833)
(50200)
(48026)
(31906)
(24404)
(23264)
(19919)
(19279)
(17763)
(17236)
(16997)
(16054)
(15764)
(15742)
(15486)
(15368)
(15010)
(14576)
(14403)
(12388)
(12241)
(12194)
(11558)
(11461)
(11377)
(11108)
(11079)
(10118)
(10014)
学科
(91461)
经济(91373)
管理(62655)
(59898)
(49753)
企业(49753)
方法(43332)
数学(38705)
数学方法(38243)
(27475)
金融(27472)
中国(27426)
(25515)
银行(25488)
(24954)
(24562)
(23450)
地方(21646)
业经(19315)
(18269)
(17580)
(16895)
财务(16845)
财务管理(16805)
(16408)
贸易(16398)
农业(16085)
企业财务(16014)
(15950)
理论(14122)
机构
学院(302630)
大学(301328)
(125738)
经济(123163)
管理(118772)
理学(103599)
理学院(102437)
管理学(100550)
管理学院(100001)
研究(96954)
中国(79036)
(61412)
科学(59501)
(57678)
(48721)
中心(48444)
(47517)
财经(46831)
业大(44586)
(43706)
研究所(43451)
(42580)
经济学(39682)
农业(38502)
(38429)
师范(38008)
北京(37665)
经济学院(36145)
(35542)
(35153)
基金
项目(209860)
科学(167048)
基金(154637)
研究(151854)
(134291)
国家(133210)
科学基金(115928)
社会(98102)
社会科(93143)
社会科学(93118)
(82542)
基金项目(82413)
自然(75562)
自然科(73874)
自然科学(73852)
自然科学基金(72516)
教育(70392)
(69248)
资助(62449)
编号(61190)
成果(48243)
重点(47647)
(46632)
(45727)
(44584)
创新(41673)
课题(41546)
国家社会(40989)
科研(40880)
教育部(40306)
期刊
(128677)
经济(128677)
研究(82866)
中国(53513)
学报(45867)
(45645)
(43028)
科学(42654)
管理(40942)
(39351)
金融(39351)
大学(35230)
学学(33589)
农业(28526)
教育(27408)
技术(26449)
财经(22973)
经济研究(21447)
业经(21437)
(19670)
问题(17109)
统计(15055)
理论(14936)
技术经济(14799)
(14761)
(14235)
(14093)
商业(14048)
实践(13574)
(13574)
共检索到432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源芳  谢惠贞  汪祖杰  
金融地理因素对区域金融稳定存在客观的作用机理。本文基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遵循金融地理"空间差异、空间过程与空间的相互作用"的分析路径,搭建了金融地理与区域金融稳定作用机理的宏观框架:金融资源空间分布的非均衡、空间过程的金融集聚与扩散、空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金融体系调整都有可能影响区域金融稳定。从微观上看,金融地理中的金融区位、金融发展、区域信用和风险抵补是对区域金融稳定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它们各自对区域金融稳定有着具体的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程建伟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给各国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风险,促使各国政府及国际机构高度重视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区域金融作为宏观金融的组成部分,其稳定自然也是金融稳定所应该重点关注的。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文洪武  
本文基于河北省宏观经济、银行业、保险业等部门的指标数据,利用系统方程模型,构建了衡量区域金融稳定状况的金融稳定指数,并以河北省为例,对河北省金融稳定状况进行了评估和预测。结果表明:河北省经济金融发展状况总体良好,但保险市场秩序仍比较混乱,发展相对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与实体经济存在差距;未来三年河北省总体状态稳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明朝  
随着我国加入WTO,WTO金融服务贸易对金融稳定的挑战众所关注,但对金融服务贸易对金融稳定的促进功能则缺乏研究。WTO金融自由化能够有效地改善金融监管,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增长,从而促进金融稳定;一定条件下的金融自由化亦能够促进资本良性流动和金融稳定。这也为我国积极借助金融自由化加强金融体系稳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卢小兵  
通过对中国金融运行的实证检验和分析发现,以银行中介和金融市场划分的两种金融结构各有优势,只要能够满足金融资源高效配置的金融结构都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必对金融结构进行人为的割裂。中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转化投资的高效率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这样一对突出矛盾,其主要原因是金融资源的配置失当,这是当前中国金融稳定的潜在威胁,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对金融体系进行市场化改革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汤凌霄  皮飞兵  
次贷危机中小国经济严重受损,而引发危机的美国"不倒"以及新兴大国表现不凡,表明金融国际化背景下大国具有某种金融稳定的内在机理。通过大国与小国的实体经济、金融经济的比较发现,大国具有风险分散、规模经济、内源融资、抵御冲击等金融稳定机理。这并非意味着大国金融在任何时点上都是稳定的,而是需要充分认识和积极利用大国金融稳定的潜在优势,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现实地增强大国金融稳定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沛  
金融稳定对于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具有核心的重要性。金融部门的崩溃会对经济活动乃至政治结构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维护金融稳定成为目前许多国家金融当局的重要目标。大多数关于金融稳定的研究成果往往是从金融不稳定的原因和后果角度来探讨的,而较少从制度因素分析。本文试图从制度的角度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清算和支付制度、公司治理结构、法律与司法制度、监管制度来探讨维护金融稳定的制度性对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春超  刘双喜  葛新  
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出现了流动性"双缺口"。两者相互影响、交互作用,成为当前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两者交互作用的机理入手,对当前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流动性不足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沛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金融稳定研究的理论脉络,分析现代金融经济中影响金融稳定的宏微观因,以期对金融稳定的维护和政策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谌争勇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引起各国对其金融监管制度和金融稳定机制的深刻反思和积极改革。本文以益阳市为实证,从区域经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运行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当前区域金融稳定的隐忧,旨在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龚攀  王兵  
本文在改进现有文献的研究模型的基础上,从微观金融视角研究单个银行机构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决策行为及决策效果,从包括资产证券化业务在内的金融产品创新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的角度,分析了资产证券化与次贷危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资产证券化放大了银行的财务杠杆加剧了资产价格的波动,从而影响金融稳定;资产证券化将资本市场、信贷市场和实体经济紧密联系起来,促使资本市场上的波动演变为实体经济的波动;而当银行在危急中获得救助时,并不会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反而会更加惜贷并倾向于增加其在中央银行的储备资金或持有证券化资产,从而可能导致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因此,有效的救市措施应是从资产方处理银行的"问题资产",而...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守海  孙文刚  李云  
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公允价值与金融稳定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加速器和资产市场混响效应的基础上引入会计加速器,使风险承担更具顺周期效应,这对金融系统的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在坚持公允价值会计的原则下,从金融市场稳定的角度,建立了一个理想信息框架。通过该框架,市场参与者,不仅能从微观层面上获得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的估计、风险轮廓的估计和计量的不确定性等信息,而且还能从宏观层面上获得风险的相关性、风险传染的可能性及其系统风险等方面的信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文悦  
本文认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目前宏观经济已经开始企稳回升,但大规模的财政扩张政策和政府投资可能潜藏着一些金融风险隐患,值得我们深思与高度关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劲松  戴大淳  
近年来房地产领域“黑天鹅”频出,对我国区域金融稳定造成了较大影响。基于2015—2019年间省级层面的季度数据,选择八大金融风险领域合成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金融稳定指数,并通过运用系统GMM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测量房价波动对中国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表明,房价波动会导致区域金融风险增加,并且在宽松的货币环境下会增强影响的显著性;由于不同区域之间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存在密切联系,房价波动不仅会增加本区域金融风险,还会增加相邻区域的金融风险,而且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在地缘环境中体现得更加显著。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仁祥  安子铮  
从金融创新的实践中发现,金融创新对于金融稳定存在多种影响,既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因此,通过分析金融创新对于金融稳定的影响机理和影响效应,以及建立德尔菲金融创新效应评价体系,可以发现有利于金融稳定的金融创新,从而在金融创新付诸实践前做到有效甄别,以减少乃至避免社会福利的损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