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22)
- 2023(15159)
- 2022(12955)
- 2021(11982)
- 2020(10024)
- 2019(22913)
- 2018(22838)
- 2017(43630)
- 2016(23492)
- 2015(26540)
- 2014(26722)
- 2013(26354)
- 2012(24269)
- 2011(22081)
- 2010(22428)
- 2009(21007)
- 2008(19400)
- 2007(16978)
- 2006(15176)
- 2005(13521)
- 学科
- 济(107311)
- 经济(107198)
- 管理(66905)
- 业(62876)
- 企(50768)
- 企业(50768)
- 方法(41531)
- 数学(35973)
- 数学方法(35623)
- 中国(31626)
- 融(27705)
- 金融(27697)
- 地方(26438)
- 银(26061)
- 银行(26020)
- 行(25144)
- 财(24512)
- 农(24154)
- 学(22996)
- 业经(22551)
- 制(21511)
- 理论(17034)
- 农业(16476)
- 贸(16460)
- 贸易(16445)
- 易(15890)
- 务(15346)
- 财务(15269)
- 体(15262)
- 财务管理(15243)
- 机构
- 大学(332595)
- 学院(330647)
- 济(138813)
- 经济(135644)
- 管理(129285)
- 研究(114246)
- 理学(110977)
- 理学院(109736)
- 管理学(107881)
- 管理学院(107276)
- 中国(90060)
- 京(70976)
- 科学(68668)
- 财(63238)
- 所(57233)
- 中心(52736)
- 研究所(51919)
- 农(50919)
- 财经(50267)
- 江(48748)
- 业大(47117)
- 经(45563)
- 北京(45249)
- 范(43213)
- 师范(42791)
- 经济学(42545)
- 院(41453)
- 州(40043)
- 农业(39603)
- 经济学院(38056)
- 基金
- 项目(222406)
- 科学(173867)
- 研究(164853)
- 基金(160130)
- 家(138609)
- 国家(137426)
- 科学基金(117737)
- 社会(103786)
- 社会科(98326)
- 社会科学(98296)
- 省(86935)
- 基金项目(84630)
- 自然(74966)
- 教育(74634)
- 自然科(73174)
- 自然科学(73160)
- 划(72426)
- 自然科学基金(71833)
- 编号(67882)
- 资助(66246)
- 成果(55861)
- 重点(49523)
- 部(48421)
- 发(48261)
- 课题(46664)
- 创(45873)
- 创新(42785)
- 国家社会(42433)
- 项目编号(42354)
- 科研(41934)
- 期刊
- 济(157585)
- 经济(157585)
- 研究(102491)
- 中国(66115)
- 学报(51081)
- 管理(48340)
- 财(47397)
- 科学(46179)
- 农(45822)
- 融(41094)
- 金融(41094)
- 大学(38626)
- 教育(36274)
- 学学(36149)
- 农业(30930)
- 技术(29168)
- 经济研究(26013)
- 财经(25105)
- 业经(23612)
- 经(21523)
- 图书(20520)
- 问题(19635)
- 理论(17442)
- 技术经济(16719)
- 实践(15790)
- 践(15790)
- 业(15178)
- 现代(14913)
- 科技(14799)
- 商业(14458)
共检索到504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婷
实体经济作为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既是金融服务的逻辑起点也是落脚点。但从我国当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过度强调金融功能、产业资本渗透金融业、投机炒作等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因此研究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之路,发挥金融的储蓄——投资和优化资源配置调节功能,构建包容性的金融体系已成为深化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本文以我国目前的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着眼点,探寻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辜胜阻
当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存在多方面的结构失衡,不仅影响着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而且还给实体经济运行带来较大的潜在风险。(一)金融风险的具体表现一是市场利率过高,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十分严重。下行的经济周期和物价周期客观上要求实施低利率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而我国贷款利率却约为成熟国际市场的2~3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昀
金融发展应始终与实体经济发展的程度及需要相互协调,缺乏实体经济支撑或超越实体经济需要的金融发展,从长期来看是难以为继的金融非理性发展及其危害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金融非理性发展的不良倾向,这种状况不仅蕴藏着巨大的风险,而且已经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和危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刚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是新时代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它既明确了金融发展的目标,又明确了金融发展的路径。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就一直是党的金融工作重心。2017年4月25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金融安全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金融已是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就
关键词:
实体产业 服务实体 实体企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刚 徐畅 苗露阳
如何引导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防止"脱实向虚"、过度发展是当前银行业转型发展的重大问题。从调研情况看,虽然近年来银行业转型取得诸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资金脱实向虚,金融过度发展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转型本身再次面临同质化挑战;资产负债结构发生变化,表内非信贷资产和新型表外业务快速增长,负债稳定性下降,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上升;股东回报要求依然偏高,激励机制短期化;部分金融创新偏离方向。应在厘清上述问题成因的基础上,多措并举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校正银行业转型方向;完善银行业绩效考核体系,为让利实体经济提供余地;回归"三性"原则和"三铁"要求;加强风险监管;引导金融创新;审慎推进综合化经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转型 实体经济 本源 主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刚 徐畅 苗露阳
如何引导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防止"脱实向虚"、过度发展是当前银行业转型发展的重大问题。从调研情况看,虽然近年来银行业转型取得诸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资金脱实向虚,金融过度发展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转型本身再次面临同质化挑战;资产负债结构发生变化,表内非信贷资产和新型表外业务快速增长,负债稳定性下降,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上升;股东回报要求依然偏高,激励机制短期化;部分金融创新偏离方向。应在厘清上述问题成因的基础上,多措并举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校正银行业转型方向;完善银行业绩效考核体系,为让利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转型 实体经济 本源 主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根本,无论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就业岗位,还是保持社会稳定、提高综合国力,都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由此累积了庞大的工农业生产总值和巨大的物质财富,并确定了我国为世界性实体经济大国的地位。但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步伐开始
关键词:
银行业 服务实体 商业银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鹏博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配置资源要素的枢纽、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正确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是推动经济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命题。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可分离、共生共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我们主张环绕金融的基本功能来重新审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命题。本文认为,所谓"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根本的要求,就是有效发挥其媒介资源配置的功能;所谓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则要求的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金融的中介效率和分配效率。因此,进一步理顺利率、汇率和无风险收益率曲线等媒介资源配置的市场基准、建立稳定的筹集长期资金和权益类资本的机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建立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以及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根本举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鹏博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配置资源要素的枢纽、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正确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是推动经济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命题。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可分离、共生共荣
关键词:
金融服务业 服务实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倡导的,我们要让金融首先充分发展起来,同时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近年来中国金融思想的最新发展,也是新时期中国金融工作的基本要求,对衡量金融创新与推进金融发展都发挥着指导作用。然而,在现实理解中,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很好诠释,"服务"一词没能全面地阐发,以至于常常在狭义范畴内或机械地制定和执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农
要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金融体系还需练好内功,既要完善内部机制,理清不同市场的角色分工,又要确立合理的监管模式,维护市场活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逄金玉
金融体系的功能之一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在分析金融发展与促进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就目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 服务 实体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我们主张环绕金融的基本功能来重新审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命题。本文认为,所谓"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根本的要求,就是有效发挥其媒介资源配置的功能;所谓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则要求的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金融的中介效率和分配效率。因此,进一步理顺利率、汇率和无风险收益率曲线等媒介资源配置的市场基准、建立稳定的筹集长期资金和权益类资本的机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建立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以及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根本举措。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从今年前几个月经济数据超预期到7月份数据的不及预期,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三去一降一补"进程正在发挥出效果。涵盖其中的金融去杠杆,则将这一进程推向更深化阶段,更明确地指向,金融应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政策初衷。在金融与实体经济对接的过程中,资本市场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经历过大起伏的A股市场,如今以更加稳健的步伐诠释出自
关键词:
实体经济 服务实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