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84)
2023(4936)
2022(3901)
2021(3682)
2020(2877)
2019(6583)
2018(6150)
2017(12230)
2016(6121)
2015(6674)
2014(6762)
2013(6534)
2012(6036)
2011(5479)
2010(5911)
2009(6030)
2008(5094)
2007(4610)
2006(4144)
2005(3987)
作者
(15926)
(13008)
(12692)
(12214)
(8385)
(6155)
(5956)
(5100)
(4889)
(4641)
(4415)
(4355)
(4191)
(4006)
(3954)
(3890)
(3788)
(3674)
(3653)
(3351)
(3258)
(3162)
(3019)
(2997)
(2941)
(2897)
(2776)
(2737)
(2647)
(2564)
学科
(25441)
金融(25441)
(24707)
经济(24669)
(21903)
银行(21899)
(21373)
(18400)
管理(16767)
(16530)
企业(16530)
中国(14918)
中国金融(10937)
(9376)
方法(9120)
(9031)
业经(7371)
数学(7077)
数学方法(7001)
(6884)
财务(6868)
财务管理(6860)
理论(6670)
企业财务(6659)
地方(6586)
(6128)
(5484)
(5313)
体制(4772)
农业(4771)
机构
大学(85649)
学院(85134)
(39199)
经济(38306)
管理(31244)
中国(29915)
研究(27353)
理学(26331)
理学院(26081)
管理学(25781)
管理学院(25625)
(21192)
(17288)
财经(16610)
(16122)
(15852)
银行(15587)
金融(15554)
中心(15166)
(15071)
(14538)
经济学(13988)
人民(13263)
科学(13138)
(12703)
财经大学(12636)
经济学院(12572)
国人(12234)
中国人(12188)
中国人民(12087)
基金
项目(50827)
研究(40987)
科学(40533)
基金(37361)
(30779)
国家(30469)
社会(27135)
科学基金(26749)
社会科(25838)
社会科学(25834)
(19235)
基金项目(19084)
教育(18464)
编号(17078)
(15830)
资助(15363)
成果(15071)
自然(14883)
自然科(14552)
自然科学(14550)
自然科学基金(14335)
(11688)
(11636)
课题(11573)
(11554)
重点(11545)
(11474)
国家社会(11427)
项目编号(11141)
(11021)
期刊
(41522)
经济(41522)
研究(29162)
(27889)
金融(27889)
中国(17010)
(16699)
管理(11791)
(9632)
教育(9478)
学报(8896)
财经(8849)
科学(8738)
大学(7597)
(7550)
学学(7106)
经济研究(6786)
技术(5805)
农业(5591)
业经(5525)
理论(5482)
问题(5096)
实践(4913)
(4913)
中国金融(4796)
国际(4527)
世界(4480)
(4387)
现代(4143)
财会(3958)
共检索到138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开春   龙丹   王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胜刚  刘昊拓  
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噪声的概念很自然地被引入经济学分析。噪声普遍存在于各种市场,但是由于金融市场所特有的虚拟性以及交易者对信息的依赖,噪声的表现更为突出。金融市场噪声理论着重于研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具有信息优势或劣势的交易者的各自行为特征及其对价格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金融噪声交易理论可以看作是正在兴起的行为金融学的一个分支。但是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闻  
噪声交易和金融市场王闻噪声交易(noisetrading)理论是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出现的一种研究金融市场运行方式和行为的理论。这种理论通过对噪声交易商行为的分析,强调了金融市场上所存在的非理性因素。1986年,美国当时的金融协会主席F.Blac...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修华  谢朝华  
我国二元金融结构的现实,要求新的理论说明与解释。该文对西方金融结构理论已有的经典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期为我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优化提供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菁泉  米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在高度开放和自由的经济环境下,开展金融自由化改革,由此导致大量资本通过外债形式进入俄罗斯金融市场进行套利交易,套利资本推动俄罗斯经济、金融业的发展。而当套利资本迅速撤离俄罗斯市场时,俄罗斯金融市场就出现了银行业流动性吃紧、大规模抛售卢布现象,俄罗斯经济受到重创,最为典型的是1998年和2008年俄罗斯爆发的金融危机。文章试图通过研究俄罗斯的套利交易形成的影响因素,深刻理解俄罗斯金融危机。近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人民币跨境清算范围不断扩大,中国也面临着"热钱"监管压力,研究俄罗斯套利交易,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明婉  杨静  张乐柱  
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与国际相比差距很大,存在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论文分别介绍了四种类型的国际普惠金融模式,即降低成本的差异化普惠模式、基于内生规则的组织化模式、以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为核心模式、政府参与的普惠信贷模式,然后根据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借鉴国外成功发展的经验,从交易费用的视角探讨我国普惠金融应如何发展的问题,为我国建立低交易费用的普惠金融供给制度提出建议与对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余保福  
本文考察了国外金融立法和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业关联交易的规制措施,指出我国应完善金融业关联交易立法,构建我国全方位、全流程的金融业非正当关联交易法律规制体系,完善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机制并加大对非正当金融关联交易的处罚力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孟科学  
R.W.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是西方金融理论中的重要流派。该理论分析了决定金融发展的因素、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引致效应以及各国金融发展中的普遍规律性趋势。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发展的实质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金融相关比率是衡量金融结构演变程度最重要的数量指标;世界上存在一条主要的金融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金融结构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金融结构理论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对我国金融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俞越  高扬  
价格是价值外在表现,在金融市场上,金融资产的价值是由众多交易者的交易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交易者依据各自对信息的收集与分析预测而进行交易,其价格是交易者收集信息所反映的结果。在有效市场理论中,如果与基础资产相关的所有信息能够完全、充分地反映在价格上,那么可以说该价格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晖  
在对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既得利益集团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对近期金融发展的利益集团理论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情况,阐述对我国金融发展的政策思考,即要继续推行全方位的开放政策,通过全面的竞争来制约利益集团对金融发展的负面影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丰  陈玲  
长尾理论源自互联网经济,涌现了一批成功案例,并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娱乐、文化等领域,它改变了人们的营销模式。在我国大力推动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制的今天,长尾理论对中国农村金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借鉴长尾理论的一些理念,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泽祥  曹永琴  
以经济周期传导机制为主线,介绍了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脉络、核心内容、优势与局限及政策含义。在金融市场自由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以金融为核心的虚拟经济周期波动更加显著。传统周期理论无法解释短期内经济剧烈波动并跨国扩散的现象,金融经济周期理论从借贷双方的委托—代理问题切入研究金融加速器效应。金融摩擦是影响冲击传导的重要因素,“银行信贷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是金融加速器的主要形成机制,经济剧烈波动是加速器效应的具体表现,而传统的宏观调控政策掩盖了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朱波  范方志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金融危机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由金融恐慌所驱动的金融危机理论、由经济基础变量所驱动的金融危机理论、强调投资者预期形式与经济基础变量之间联系的金融危机理论。Morris和Shin的强调投资者预期形式与经济基础变量之间联系的金融危机理论深化了人们对金融危机本质的认识,是金融危机理论的最新发展。上述金融危机理论对我国当前防范金融危机有着很重要的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丹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监管部门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金融产品干预的监管理念,并且开展了大量的监管实践。从效果来看,金融产品干预不但没有损害金融机构的自主经营权,而且还适度保护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强了金融消费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金融产品干预的运行框架,从监管权力配置来看,主要通过颁布和修订法律、发布监管指引等方式,明确赋予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产品干预的权力;从监管对象来看,由金融机构扩大到直接责任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从监管范围来看,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延伸到金融产品的整个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宾国强  袁宏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