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1)
2023(8923)
2022(7315)
2021(6870)
2020(5900)
2019(12982)
2018(12419)
2017(23069)
2016(12043)
2015(13307)
2014(12580)
2013(12029)
2012(10989)
2011(9836)
2010(10212)
2009(10138)
2008(9160)
2007(8267)
2006(7354)
2005(6709)
作者
(31518)
(26379)
(25731)
(24657)
(16532)
(12442)
(11652)
(10016)
(9851)
(9315)
(8986)
(8676)
(8303)
(8279)
(8119)
(8048)
(7555)
(7555)
(7368)
(7305)
(6435)
(6209)
(6198)
(6050)
(5974)
(5824)
(5816)
(5728)
(5158)
(5130)
学科
(44326)
管理(43858)
(41860)
经济(41787)
(40741)
企业(40741)
(26294)
金融(26294)
(23967)
银行(23952)
(23229)
中国(20057)
(17603)
方法(15413)
技术(15299)
(15278)
(12764)
数学(12761)
财务(12731)
财务管理(12709)
数学方法(12584)
企业财务(12220)
技术管理(11832)
业经(11782)
中国金融(11165)
(10469)
地方(9678)
(9618)
理论(8790)
体制(8417)
机构
学院(157418)
大学(157147)
(67054)
经济(65653)
管理(61160)
理学(51905)
理学院(51404)
研究(51238)
管理学(50672)
管理学院(50362)
中国(47964)
(35619)
(32062)
科学(27803)
财经(27167)
中心(26568)
(24640)
(24209)
(24146)
经济学(21646)
研究所(21482)
(21234)
财经大学(20414)
北京(20379)
(20125)
(19998)
业大(19873)
(19776)
金融(19605)
经济学院(19382)
基金
项目(102911)
科学(82660)
研究(77744)
基金(75311)
(64802)
国家(64226)
科学基金(56516)
社会(51448)
社会科(48893)
社会科学(48884)
(41443)
基金项目(39558)
教育(35525)
自然(34922)
自然科(34222)
自然科学(34216)
(33897)
自然科学基金(33659)
编号(30039)
资助(29451)
(28455)
创新(25560)
成果(25142)
重点(23558)
(22584)
(22314)
(21980)
课题(21640)
国家社会(21630)
(20453)
期刊
(74474)
经济(74474)
研究(51538)
中国(37496)
(33479)
金融(33479)
(30207)
管理(26897)
学报(20972)
科学(20700)
(19637)
教育(17878)
大学(17073)
学学(16122)
财经(14259)
技术(13526)
经济研究(12594)
(12252)
农业(12032)
业经(11179)
科技(9478)
问题(8701)
财会(8199)
技术经济(8069)
会计(7961)
理论(7850)
现代(7209)
(7115)
(7028)
(7007)
共检索到253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晓晶  王宇  
本文首先考察了金融周期的理论渊源及形成背景,进而概括了金融周期不同于一般经济周期的主要特质。随后分析了金融周期对传统宏观政策形成的挑战,指出金融周期理论为创新宏观调控提供了新的维度:(1)运用金融周期方法估算潜在增长率;(2)宏观政策不能"短视",而应着眼于中长期;(3)全球金融周期制约了开放条件下的政策选择;(4)金融周期理论凸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郑南源  盛文军  尤瑞章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在经济周期的不同时段,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和绩效具有非常明显的顺周期性,从而导致其信贷周期、资本周期、风险周期与经济周期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以信贷周期为例,在经济上升时期,商业银行对借款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沈炳熙  
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金融宏观调控作为宏观调控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要提高金融调控的效果,必须建设好金融市场,积极推进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本文从金融市场与金融调控关系的研究入手,试图找出我国金融市场尚不适应金融调控之处,提出改革的措施,使我国金融市场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中,为金融调控的顺利实施提供更好的条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昌忠泽  曹沁  
金融顺周期性是金融系统与经济系统的一种正向反馈机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中,金融顺周期性显示出其巨大影响,从而成为学界和政府政策制定的焦点。论文研究表明,金融顺周期性在金融系统的信贷行为、筹资能力、资本实力和盈利能力等多个方面表现出来,并受到金融加速器效应、信息不对称和非理性行为等内在因素,以及资本监管、贷款损失拨备和公允价值计算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逆周期金融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昌忠泽  曹沁  
金融顺周期性是金融系统与经济系统的一种正向反馈机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中,金融顺周期性显示出其巨大影响,从而成为学界和政府政策制定的焦点。论文研究表明,金融顺周期性在金融系统的信贷行为、筹资能力、资本实力和盈利能力等多个方面表现出来,并受到金融加速器效应、信息不对称和非理性行为等内在因素,以及资本监管、贷款损失拨备和公允价值计算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逆周期金融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冀申  
经济系统中存在大量的正向反馈机制,使得系统对冲击的反应被显著放大,即顺周期性,并导致整个经济系统大起大落。本文在分析了经济主体的周期性特征后认为,减弱经济主体行为的顺周期程度,并建立一些负向反馈机制,这有助于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系统运行的稳健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晓芳  
需求·结构·增长:金融宏观调控的新导向①王晓芳面对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情况和推进两个“三年目标”——用三年左右时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金融制度的艰巨任务,金融宏观调控的政策导向应该进入一个新的运作阶段,由抑制国内需求,刺激出口需求,治“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学  
鉴于现代宏观经济学存在一些缺陷,本文认为需要从3个方面进行理论创新:宏观经济学的中观化和微观化;宏观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需要从均衡模式上升到轨道模式;宏观调控(政府干预)的方向应该从总量调控转为局部调控。宏观经济学从产生、发展到成熟,须经历3个阶段:宏观层面阶段、宏观层面与中观层面相结合的阶段、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相结合的阶段。当前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之中,为推进这一进程,本文做了一些尝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魏颖  
近年来,西方学者提出"向中国学习宏观调控"的呼声不绝于耳。事实上,新常态下,我国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每一次宏观调控都需要接受来自世界的评判和考验。大数据时代,无疑给宏观调控带来一次极好的革新机会。借助大数据,挖掘和创新宏观调控的指标体系,推进完善宏观调控分析研判机制、政策储备机制与落实机制、评估调整机制的滚动闭环,支持宏观调控科学化,推动国家治理精准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吕义  
宏观调控是指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来调节国民经济,在西方又称为政府干预。对于政府干预是否有效,一直是世界各国经济学家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有的学派,如凯恩斯学派认为政府干预有效;有的学派,如理性预期学派、货币主义、供应学派等认为政府干预无效。瑞典皇家科学院官方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旭友  张龙  郭蓓  
文章对股市宏观调控研究作了简要回顾,运用VAR模型对货币政策调控股市的有效性进行了最新检验,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股市调控的效果不显著;同时,现有的财政政策调控属于漏损型调控,不利于股市的长期发展。因此,必须创新股市宏观调控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刚  
十八大以来,顶层设计理念已成为各界共识,其旨在从制度上根本解决一些中长期深层次结构问题,这需要时间来进行。在当前中国转型改革的关键阶段,政府宏观调控仍然有改进的空间。宏观调控虽为短期行为,但是它承上启下,可以保证制度与政策的执行并及时修正偏差,从而可以实现政策的动态最优。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宏观调控的认识不尽相同,对宏观调控的误解或认识不清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为此,本文从宏观调控的内涵、难点、创新三个方面全面阐释政府宏观调控,基于此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树青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催化了宏观调控思想的创新:一是建立在实际贷款增长率调控基础上的动态调控模式,主张要将宏观调控由静态的事后调控转为动态的事前调控,从而更有利于把握宏观调控的主动权,保持经济较长时间的均衡增长;二是虚实一体化宏观调控思想,提出建立虚实一体化的宏观调控体系,将宏观调控的核心由货币总量调控转化为资本市场调控,将虚拟经济尤其是资本市场纳入国家宏观调控的范畴;三是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节奏和力度,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思想,为宏观调控进一步创新思想、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提供了科学指南。这三方面思想创新的内容不同,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为深化宏观调控理论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