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12)
- 2023(20073)
- 2022(17162)
- 2021(15865)
- 2020(13400)
- 2019(30858)
- 2018(30303)
- 2017(58613)
- 2016(31447)
- 2015(35557)
- 2014(35563)
- 2013(34837)
- 2012(32119)
- 2011(29017)
- 2010(29373)
- 2009(27392)
- 2008(25901)
- 2007(22866)
- 2006(20369)
- 2005(18074)
- 学科
- 济(138786)
- 经济(138630)
- 管理(90973)
- 业(84662)
- 企(71213)
- 企业(71213)
- 方法(61601)
- 数学(54292)
- 数学方法(53498)
- 中国(37940)
- 银(35247)
- 银行(35100)
- 财(33948)
- 行(33429)
- 融(32596)
- 金融(32588)
- 农(32378)
- 制(31151)
- 地方(29860)
- 业经(28908)
- 学(28309)
- 理论(23026)
- 农业(21996)
- 务(21955)
- 财务(21858)
- 财务管理(21801)
- 贸(21539)
- 贸易(21518)
- 易(20822)
- 企业财务(20740)
- 机构
- 大学(444477)
- 学院(443516)
- 济(184010)
- 经济(180083)
- 管理(173542)
- 理学(149553)
- 理学院(147952)
- 研究(147952)
- 管理学(145026)
- 管理学院(144230)
- 中国(120358)
- 京(94040)
- 科学(89287)
- 财(85721)
- 所(73723)
- 农(71065)
- 中心(69602)
- 财经(68571)
- 研究所(66927)
- 江(65907)
- 业大(64787)
- 经(62286)
- 北京(59435)
- 经济学(57342)
- 范(55984)
- 农业(55568)
- 师范(55379)
- 院(53685)
- 州(53395)
- 经济学院(51505)
- 基金
- 项目(299592)
- 科学(235486)
- 基金(217779)
- 研究(217451)
- 家(189538)
- 国家(188005)
- 科学基金(162223)
- 社会(137491)
- 社会科(130493)
- 社会科学(130457)
- 省(116817)
- 基金项目(114036)
- 自然(105818)
- 自然科(103413)
- 自然科学(103388)
- 自然科学基金(101518)
- 教育(101419)
- 划(98017)
- 资助(91911)
- 编号(88102)
- 成果(71174)
- 重点(66970)
- 部(66078)
- 发(63266)
- 创(61950)
- 课题(61187)
- 创新(57808)
- 科研(57365)
- 教育部(57199)
- 国家社会(56885)
- 期刊
- 济(200077)
- 经济(200077)
- 研究(133507)
- 中国(87331)
- 学报(69599)
- 财(66433)
- 管理(64939)
- 农(63455)
- 科学(63001)
- 融(59165)
- 金融(59165)
- 大学(53530)
- 学学(50601)
- 教育(47781)
- 农业(41710)
- 技术(41312)
- 财经(34687)
- 经济研究(33464)
- 业经(30792)
- 经(29681)
- 问题(25026)
- 统计(23458)
- 技术经济(22644)
- 理论(21820)
- 业(21375)
- 策(21031)
- 图书(20644)
- 版(19919)
- 实践(19607)
- 践(19607)
共检索到667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键 范从来 蔡欣磊
从金融与实体经济利润分享的理论机理出发,对中国银行业盈利水平进行回顾分析,并与美日德银行业进行了横向比较。利用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发现,银行业盈利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双门限非对称效应,当银行业净利润率低于0.491%时,提高银行业盈利水平会因利润"掠夺"抑制实体经济发展;在0.491%-0.801%区间时,银行业盈利提升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两者处于最舒适的共生状态;高于0.801%时,继续提升银行业盈利则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减弱,不过仍处于正向促进的共生状态。现阶段,中国银行业盈利状态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整体上已经由次优状态转入最优区间,这得益于2016年以后中国政府的强力去杠杆、严监管,及时果断"踩刹车",将金融业从"自我循环"的盈利"幻觉"中拉回,避免了滑向危害实体经济边缘的不良后果。
关键词:
银行业利润 实体经济 门限效应 改革路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牟爽 文书洋 何美玲
利益协调是金融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的关键。文章以2007—2019年我国245个城市为样本,利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检验金融利润占比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利润占比对经济增长率具有非线性影响,且存在最优的金融利润占比;进一步研究发现,最优金融利润占比以及不同区制内金融与实体利润分配的影响效应,随各地区经济结构的不同而变化。研究结论为金融与实体利益协调机制的中长期规划和顶层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
关键词:
利益协调 产融分配 金融利润 经济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颜廷峰 袁安妮 徐旭初
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适度干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效应,引起了国内外的重点关注。本文以政府干预作为门限变量,通过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在政府干预背景下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互联网金融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适度的政府干预有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第二,把政府干预分为政府干预能力和政府干预动机,单独做门限检验分别存在单一和双重门限。第三,政府干预能力小于门限值时,互联网金融发展更加有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反之,影响效应明显下降。政府干预动机维持在门限值之间时效应最大,小于第一门限值效应次之,跨越第二门限值效应最弱。适度的政府干预,使得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效应整体呈现倒U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康立 李振飞
依据我国证监会的行业划分标准,采用我国A股市场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行业因素代理变量与股票市场收益率之间的经济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A股市场存在行业效应。行业集中度越低,行业市值规模越大或行业账面市值比越高,行业收益率越高。行业系统风险变量Beta值对我国股票市场收益的波动并不具有解释力。对于投资者来说,行业选择比个股选择更重要。正确理解国家产业政策,把握行业市场结构变化,投资者能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于波 周宁 霍永强
当前,金融科技发展迅猛,对商业银行业务的盈利能力既带来了积极的"技术溢出效应",也产生了消极的"竞争效应"。为分析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综合影响,本文采用2009-2017年我国138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动态面板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总的来看,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存在负向影响,即金融科技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竞争效应"大于"技术溢出效应",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第二,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影响存在异质性。城市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最大,农村商业银行次之,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尽管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商业银行应积极面对金融科技的调整,按照互联网"开放、共享、简约、极致"的特征,强化金融产品创新,创新服务模式,加快业务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提升自身的硬实力和竞争力,进而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林 冉光和 陈丘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基于中间产品种类扩张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对区域金融实力、FDI溢出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建立以区域金融实力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利用2002-2012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全国范围还是分东中西部地区,区域金融实力对实体经济增长均具有直接促进效应,提升区域金融实力可以显著地促进实体经济增长;FDI溢出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和方向都存在基于区域金融实力的双门槛效应,FDI的引入必须与区域金融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当区域金融实力较低时,过剩的FDI将对实体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当区域金融实力提升到或跨越临界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磊
本文通过建立面板门限套利模型为地区间相对价格水平收敛的假说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为采用面板单位根检验进行收敛性检验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测算国内地区间相对价格水平,放松了此前文献通常做出的基准年份各地价格水平相等的前提假设,并综合利用第一、二代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考察了1995-2010年我国地区间相对价格水平的收敛性。实证研究找到了较多收敛证据但也发现收敛半衰期较长,驳斥了国内市场分割愈演愈烈的判断,也承认了国内商品市场一体化进程尚未达理想程度的现实。此外,本文发现部分商品分类收敛性与其可贸易性有背离,并推测贸易性瑕疵与政策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
地区间 价格水平 收敛性 CADF方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勇 王满仓
鉴于资本监管、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效率的重要影响,本文在Li和Wang(2012)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详细论证了坏账率、资本充足率和准备金率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内生机制,并得出研究命题:坏账率与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利润效率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资本充足率、准备金率与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利润效率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和非对称效应。根据上述研究命题,利用商业银行1998-2010年我国14家商业银行相关数据计算出了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利润效率,证实了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与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利润效率呈非线性关系以及商业银行效率的非对称效应。上述研究事实表明:过分强调资本监管和货币政策对于商业银行绩效的改善是不合适的,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蔡德容 张鑫
本文基于中国27个省份1978-2012年35年的面板数据,使用面板门限模型分析了中国最终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且测度了消费率的拐点数值。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单一门限效果,其门限值为59.85%,门限值两边影响系数分别为正相关、负相关,即我国最终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倒V型关系。
关键词:
消费率 经济增长 面板门限模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俏茹 刘金全 刘达禹
本文在存在技术转移的熊彼特增长模型中考虑了非完美信贷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进行了理论阐释,并通过技术差距的动态演变推导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随后,本文利用动态面板门限模型对理论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双门限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低于第一门限值时,一国的经济增长无法向前沿增长率收敛,体现出金融发展的瓶颈效应;而当金融发展水平高于第一门限值时,一个国家向前沿增长率收敛的可能性将大幅增加;最后,当金融发展水平超越第二门限值后,其对经济增长的牵拉作用逐渐衰减,体现出明显的边际效用递减特性。这一结果与理论猜想高度耦合,也为我国的金融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收敛 技术差距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斌 毛德勇 朱桂宾
运用多元测算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获取我国31个地区2008-2014年"互联网+"、普惠金融和经济增长相关变量数据,借助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研究三类变量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研究发现:"互联网+"和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相当,经济增长对"互联网+"的影响较大,而对普惠金融影响相对较小。微观上看,三者之间正向作用已经存在,普惠金融对城镇化率和贸易开放度驱动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互联网+"对普惠金融发展、城镇化率和贸易开放度驱动的经济增长也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各经济主体加强基础性投入、注重精准化投入并做到长期坚持以促进三者协同发展。但从长期看,普惠金融对"互联网+"和经济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驱动的经济增长存在负面冲击,"互联网+"对经济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驱动的经济增长也具有微弱的负面冲击,因此,需要政府层面加强统一监管并积极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消除其中的摩擦因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斌 毛德勇 朱桂宾
运用多元测算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获取我国31个地区2008-2014年"互联网+"、普惠金融和经济增长相关变量数据,借助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研究三类变量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研究发现:"互联网+"和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相当,经济增长对"互联网+"的影响较大,而对普惠金融影响相对较小。微观上看,三者之间正向作用已经存在,普惠金融对城镇化率和贸易开放度驱动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互联网+"对普惠金融发展、城镇化率和贸易开放度驱动的经济增长也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各经济主体加强基础性投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斌 李拓
基于对传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扩展,利用2000~2011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构建系统GMM模型与门限模型,研究中国及区域空气污染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存在倒"U"型的空气污染库兹涅茨曲线;东南沿海、"东北—渤海湾"、西部地区曲线为倒"U"型,中南地区为"U"型,"黄淮中下游"地区空气污染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能源效率、产业结构、火电发电比例、城市化、人口结构及经济开放等因素会对空气污染产生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栋 李萍 孙亚超
本文从适度失业的理论分析着手,回顾和论述了适度失业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1992—2010年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在控制了城镇失业率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间接效应的条件下,利用面板门限模型对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最优门限值水平进行估计,得到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最优调控目标区间为[2%,4.2%]。在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最优区间内,失业率的下降对经济产出的拉动效果明显。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智 翟小冰 周明
本文构建了我国行业创新效率与行业股票收益率的面板回归模型,依据政府国民经济行业划分和证监会行业划分标准,采用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国情下,行业创新效率和行业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反映未来前景的增量信息指标行业创新效率和反映目前运营状况的公共信息指标行业市值规模对行业股票收益率存在交互影响。该实证结果有利于投资者更好地制定股票投资行业选择决策,并能够为国家制定行业发展、技术创新等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外资参股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动态检验
中国省级税制结构变动的主导动因——基于面板门限模型的检验
资本监管对银行风险非线性的影响——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检验
基于面板门限模型检验FDI对企业创新能力的非线性效应
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农村金融发展扶贫效应检验
金融生态环境与农村金融减贫的非线性效应——基于门限面板模型的实证检验
收益率非线性波动与反馈交易行为——基于EGARCH模型的实证检验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启示
政府补贴、制度环境与企业研发投资——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检验
FDI资本挤入(挤出)效应的内在机制及其“门槛特征”研究——理论推导与面板门限实证检验
银行业竞争是否导致商业银行过度风险承担——基于15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